农村高中化学教学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9-25 02:10:12

农村高中化学教学现状与对策

【摘 要】农村高中化学教学与城市中学化学教学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师资参差不齐;学生只能通过书本上获得知识,实际操作的机会很少;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能很快地与新课改接轨,缺乏参考资料。处理好这些问题,对完善高中化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高中 化学教学 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B-0011-03

一、农村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

(一)新旧教材在教学中产生的教学困惑

全国课改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一些地方的高中学校已在新课改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原因之一是这些学校领悟了新课改的含义,在实际教学中能结合自己地方的实际,遵循教育规律,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在新课改的进程中,广西于2012年秋期搭上了新课改列车。实施课改以来,我们亲身感受到了以往教学与新课改教学要求的截然不同。在现阶段,受高考制度的影响,高考仍作为衡量高中教育成效的主要手段。在这种教育评价模式下,我们的一线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是,如何既能适应高考要求,又能很好地实施新课改教学理念。这是目前很多教师不断摸索的问题。

(二)新教材、旧教材跟不上课改步伐

新课改一年多以来,高中化学教师教育理论已经有了变化,把学到的新课改理念融到了课堂当中,教学手段得到了完善,但化学课程的实施情况仍不能令人满意。对于县内乡下学校。学生的化学基础参差不齐,教学中老师们仍然未能从高考指挥棒中解脱出来,全部投入改革教学模式。如上课有时发生“教学围绕考试转”的现象,没有真正能如教材创设的那样,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验探究”,而是为赶完成教学进度而忙碌。

(三)教学设备跟不上课改要求

根据调查,目前广西很多高中的实验设施还没有达到课改教学要求,我们学校同样也存在此问题。实验室仪器、老师、课时等方面配备不足。在教学中有些实验没有及时进行或无法完成。造成实验教学和实践环节脱节或不被重视,学生不能在实际探究中完成完整的实验,养成严密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的学习模式,学生的学习效率低,教学效果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缺乏实验,有些问题让学生感到很抽象,无形中增大了学生学习的困难,也增大了教师上课的难度。

(四)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困难

本县各高中学校规模比较大,学生人数比较多,生源来自于全县各乡镇。由于各乡镇学校受教师资源、教学水平等方面影响,学生原有的化学基础水平很不平衡。有些乡镇学校由于试验仪器、设备、师资不足等因素,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学大纲规定所做的实验。平时最多也只是把比较重要的实验作为演示实验显示给学生看,其他的实验都被忽略了,能让学生亲自体验的实验少之又少,探索的学习思维也因此没有办法有效地形成。在学习上还是遵循原来被动接受知识的那种模式,造成一些学生的基础相对来说较差。老师在授课时为了照顾这些学生有时不得不放慢授课的进度。在原有教学分配的课时已经显得紧张的条件下,放慢授课进度对教学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造成以上的诸多不足,当然不能完全归咎于新课改,也有我们地方教育资源存在的老问题造成的。新课改是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我们应该发挥、整合有限的教育资源来搞好新课改。为此,我们认真分析当前现状,力求寻找出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实行校本教育,并找出一条新课改教育教学模式,以适应现阶段新课改要求和高考要求。

二、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一)做好备课环节

备教材。把握教材是有效备课的前提,新课改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我们要从整体上认识教材,并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懂教材,阅读教材并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全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主要特点、结构。掌握教材中知识体系,逻辑结构和编排意图。对教材各单元中知识点的分布,重点、难点及其教学目标等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异、个性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在不同层次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明确每一节课的知识与能力传授要经过的步骤、程序和阶段。课中的前、中、后选取何种具体做法,使整节课堂得到最优化。此外要注意吸收新课改教材中的化学知识信息,如《资料卡片》《实验探究》《科学视野》《实验活动》《学与问》等。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内容实际,灵活多样地采撷这些信息,来为课堂增色。在采集信息中,做到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追寻学科前沿。以此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有兴趣爱好的学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探究。把最能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知识教给学生,把教学引入科学领战的前沿,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优势。

备学生。前面提到过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备课,对不同层次的班级应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比如我们年级组,有七位化学教师,我们在每周一的备课会上,一起研究当周授课的内容和方法,对章节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学生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同时反馈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大家共同探讨解决方法。有意识地让差一点的学生层次能在学习中不断地跟紧好一点的学生层次,并逐步追赶上来,让这部分学生“适当吃撑”,不断地缩短学习之间的差距。对好一点的学生层次,也要快马加鞭,让这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使得“撑”“饱”相宜。坚持一年多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备练习。精选例题和练习,对概念的识记、辨析展开,对知识的归纳、重组、迁移,都需要相当数量的训练题。只有把握好重点,才能避免题海战术,才能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习题的编排上,我们力求杜绝“偏、冷、怪”现象,而立足基本能力、知识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以此来完成每一章的例题编排和选题,这样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余负担,而且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求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的体验,把过程和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融到课堂当中。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知过程来获得知识。同时关注学生的感情生活和情感体验,充分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变化,让化学知识的引入与学生的情感紧密结合,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情绪中获得知识。

实行传统教学与有效教育教学相结合。有效教育教学是“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相统一的教育教学方法,它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新方法,符合新课改理念,它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实行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教学,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化学课堂上有不少的知识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但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率,让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慧。如,我校的袁婷老师,陈娟老师所任教的有效教育实验班级,在段、期考考试中平均成绩比同类班级高,充分地体现了有效教学的优势。

(三)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在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客观条件下,更要求我们明确课堂中的每个环节,合理分配时间,充分利用时间,以时间换内容,完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精心设计,科学讲解,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及时调整,有效处理,不提无效问题,避免重复讲解,杜绝无效劳动。

(四)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

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条件,上好每一节实验课,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想办法解决目前教学设备跟不上课改的步伐的困难,面对客观现实充分发挥老师的能动性,对一些无法用实物演示的实验,有条件的要自己制作简单的实验代替,或者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或利用多媒体的模拟实验,让学生能观察到有关的实验现象,掌握相关的结果。想尽一切办法,充分利用实验这一教学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学习有机化合物时,对甲烷,乙烯等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可发动学生课后制作模型,来加深对有机物结构的理解,领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等,借助这种方法来发挥实验的作用。

(五)设计合理的问题,有效提问

新课程标准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给课堂提问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效合理提问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1)问题的难度要适宜,具有思维价值。(2)问题要具体,表达要清晰、准确。(3)提问要有激趣性。为了创设生动愉悦的情景,让学生由于心生疑问而造成悬念,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从而形成理想的教学氛围。(4)提问要有迁移性。不少知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类似之处,其间又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在提问或学生回顾旧知识基础上,从旧知识过渡到对新知识的提问,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5)提问要有探究性。必要时让学生分组探究讨论。(6)提问要有巩固性。在授完新课后,教师要针对本课的重点、难点,变换角度提出问题,以达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目的。通过多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形成积极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精心设计教学板书

由于多媒体的应用,给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增大一节课的授课量,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有一点是我们往往忽略的――教学板书。现在很多青年教师在这方面往往忽略。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板书,不仅要体现学生的探索过程,而且要体现独特的化学美。板书蕴藏丰富的化学语意,是激发兴趣的源泉,是学生探究活动的真实写照,是帮助学生记忆的传感器。完整明确的板书是一节课重要的教学内容,做得好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教材中很多章节篇排的《科学视野》和《实践活动》是我们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基础,我们可以从中指定一些生活中容易找到材料并能完成的实验让学生做。如,分液实验,用果子探索原电池形成条件,朔料的性质等。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实验进行实验记录的习惯,并利用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又能提高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进步。针对农村高中化学教学实际,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师的角色,充分理解新课程教学的理念。不断总结,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应用已有的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贯彻落实好新课改精神,提高农村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化学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化学必修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化学选修5[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郝志军.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6]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陆树业(1968- ),男,壮族,南宁市横县第二高级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教学化学研究。

(责编 卢建龙)

上一篇:浅析货币局制度 下一篇: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