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融资问题分析

时间:2022-09-25 01:57:36

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融资问题分析

摘要: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融资难”问题最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大学生创业融资中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业;融资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680万人,预计到2013年将达到700万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决定自主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逐渐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潮。大学生自主创业,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双重效益。但是,在自主创业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尤为突出的是创业融资难的问题,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有70%左右的创业大学生因缺乏资金支持而宣告创业失败。因此,拓宽大学生创业融资途径,寻找适合我国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目前从事创业的大学生调查发现,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内部融资,二是银行贷款,三是政府资助。每一种融资渠道对于自主创业企业来讲都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

(一)内部融资存在的问题

内部融资是大学生自主创业企业最重要的融资形式。目前大学生创业者内部融资途径主要是个人积蓄以及从家人或亲戚朋友处借款。可是,毕竟家人、朋友的钱是有限的,从家人、朋友那里筹一次两次钱是可行的,但却难把其作为一个长期的融资来源。而且,一旦创业失败,亲戚朋友之间会因收不回自己的钱而伤了感情。而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讲,自身积累甚微。亲戚朋友和个人积蓄的资金的有限性,最终导致在创业起步阶段资金难以筹集。

(二)银行贷款融资存在的问题

银行贷款是最重要的外源融资方式,也是最容易想到的融资渠道,银行贷款应该是我国大学生创业融资的主渠道。但是,大学生创业是民营企业,创业的风险大、前景不明朗,大学生创业者未来的还款、盈利能力预期较低,在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中,考虑到信贷资金的投放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经营原则,初创企业融资必然很难获得银行的青睐,对于创业企业来讲,银行贷款融资难度比较大。

(三)政府资助资金存在问题

为扶持大学生创业,中央和地方政府实施了小额贷款担保政策,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有些地方政府还设立了创业基金,如上海市从2006 年起,连续5年每年投入1亿元,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但由于创业所需资金较多,且申请创业的大学生人数也在增加,小额贷款和创业基金有时难以满足需求,政府支持的融资政策对缓解大学生创业融资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融资难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把融资难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资渠道狭窄,创业融资市场体系不健全

通过以上的分析发现,融资渠道狭窄,创业融资体系不健全是造成大学生自主创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对于创业资金, 创业者首先想到的是通过向家人、朋友借款。虽然创业者清楚也可以通过银行贷款等渠道进行筹资, 但是银行贷款手续的繁琐, 诸多限制性的条件使得大多数人放弃了通过这一渠道筹资。现有的融资渠道很难真正为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因此,必须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发展符合创业企业特点的多种融资方式。

(二)政府投入有待增加,政策落实不到位

目前,政府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的投入还不足,以政府牵头的全国性的大学生创业支持基金还很少,地方性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刚刚起步。现有的大学生创业支持投入计划与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同时,政府确实出台了一些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政策,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了解国家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些优惠政策,但由于大学生创业的回报少、风险大的特点,各地在具体方案的制定上缺乏动力,地方政府对于学生创业的支持的行动没有真正实施。由于缺少具体实施的方案参考,各部门都是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贷款程序非常复杂,审核严格,导致贷款效率低下。政府颁布的一些扶持资金政策,缺乏统一指导,使得有些政策缺乏可操作性,有些政策执行过程发生背离,使得急需资金支持的大学生们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扶持。

(三)创业大学生自身能力的问题

大学生创业融资难也有其自身的原因。大学生自身对社会的认识不到位,缺乏社会经验,走出校门后,自身的素质不完备,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没有完全具备成功创业所需的条件,加之有些大学生缺乏良好的信誉度,没有真才实学,仅靠一腔热情,并不能制定出详尽的创业计划,这样很难引起别人投资的欲望和信心。

与此同时,创业大学生缺乏融资经验,为降低风险考虑,多数人会选择同学、亲戚朋友一起进行创业,这样组织起来的公司,都面临者相似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社会经验,在做决策时容易导致偏差,缺乏知识和经验上相应的互补,容易影响今后融资的可能性,造成融资难的问题。

三、解决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融资难的对策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创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要解决这个难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为大学生创业融资乃至整个创业进程保驾护航,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一)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创业融资市场体系

第一,完善民间中小金融机构的小额担保贷款制度。小额贷款是指为中低收入阶层和微型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持续信贷服务。它以额度小、流动性强、担保抵押需要较少等特点,较好地适应了大学生创业贷款低起点、少资金、无担保等特点,而且还为创业企业提供培训以及偿还等服务。小额贷款成为大学生创业金融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小金融机构在为创业企业服务方面具有信息优势,其在现有的银行格局中更有动机与优势开展创业贷款服务。与此同时,要简化小额贷款审批手续,提高融资的效率。

第二,积极支持风险投资的发展。天使投资由于具有规模较小、流程比较简单,速度较快,效率较高,投资范围广的特点,使得其成为创业企业早期权益资本的重要来源,有效地解决创业企业初期的融资难问题,是创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这已经被欧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证明。基于国内大学生创业融资现状和天使投资的特点,可以创造条件积极引入天使投资来破解大学生创业融资难问题。

第三,鼓励大学生创办的高科技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上市,扩大直接融资的规模。

第四,大力发展大学生创业担保机构。信用担保本质上是一种信誉和资产相结合的金融中介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大学生因缺乏创业信用而不能融资的问题。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相应的法律制度建设,建立互通性的社会个人信用系统,建立信用担保基金,引导鼓励各类组织和民间创办担保公司,适当扩大担保贷款的规模。

(二)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宽松的融资环境

政府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应发挥倡导和扶持的作用, 但如果政府没有相关政策的扶持,大学生创业就难形成“燎原之势”。因而政府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创业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应对现有的创业政策进行深化改革,实施鼓励性金融政策,进一步降低大学生新创业企业的审批条件并简化审批程序,放宽注册资本缴纳标准与时限,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对大学生创业应予以政策上支持,关注减免赋税、提供咨询服务等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门还应该针对制定的政策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细则,完善考核制度和贷款配套政策,加强政府对创业贷款支持实质效果,使创业企业真正能够筹集到资金。

(三)大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实力

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学校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学校要加大创业教育的力度,积极宣传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优惠政策,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唤醒、启发、引导、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鼓励大学生开拓创新,用自己的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能力, 可以考虑为大学生创业开设相应的实践理论课,使大学生在创业资金的取得、保管、开支、盈利上清楚整个规划,还要多聘请一些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为他们提供经验交流和问题解惑,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创业指导和投资指引,引导他们少走弯路,树立创业信心,使创业者更容易获得创业基金、商业贷款甚至风险投资,高效解决融资难问题,提高创业成功率。

作为创业大学生,要尽可能熟悉自己所处的创业环境,理解并运用好国家、各级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生个人创业融资的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同时在融资前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详尽的创业计划书和融资投资计划书,减少创业盲目性,增强融资的成功率。

大学生创业是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创业融资难已经成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一个瓶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社会、高校等多方努力,协调配合,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加宽松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创业融资的束缚,使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兰剑,梁月明.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6).

[2]李华晶,张锐,康克,陈陈.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融资渠道与对策研究[J]――基于北京市海淀区部分高校的调查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2).

[3]邢楠.我国大学生创业资金筹集的难点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2(1).

[4]王保义.当代大学生创业的现实困境与政策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6).

[5]王建业.天使投资在大学生创业融资中的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13(1).

[6]阳大胜,彭强,梁开竹.大学生创业“融资难”原因与风险管理对策[J].当代经济,2012(3).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一篇:跨文化调整在跨国外派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下一篇:基于熵理论的评价指标权重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