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25 01:34:42

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1.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快速发展的经济与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保护环境可以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解决的好坏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安全、国际形象,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污染面从城市蔓延到农村,从发达地区扩大到欠发达地区,污染程度加剧,形成点源与面源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排放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结合的严峻形势。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破坏人们的生存条件,甚至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消亡。我国也有不少地区历史上曾经山清水秀、林草丰茂,由于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如今土地荒漠化、石漠化日益严重。面对历史的沧桑巨变,我们更加感受到环境对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我国许多地方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很低。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土地退化、沙漠碰头”等现象。随着对环境污染的加剧,环保冲突时有发生。

2.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2.1环境保护意识淡薄,重视不够

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只顾当前,不计长远,考虑局部利益多,考虑全局和整体利益少。有的地方领导认为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认为要先发展,后治理,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不少地方环境治理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有的该治理的不治理,有的边治理边破坏。什么是环境保护,有的领导就说不清楚,特别是在落后地区,只要能赚钱,什么企业都敢建。导致越落后,越污染。

2.2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产业水平总体上比较低,能源资源消耗比较高,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付出了比较大的环境代价。长期以来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特别是一些地方上了不少小钢铁、小水泥、小化工、小造纸、小皮革等项目,加剧了环境污染。

2.3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滞后

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与传统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廉价或无偿的环境使用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污染物排放的法律基础仍然薄弱,相应的保障措施和政策十分缺乏;排污权无偿取得以及过低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导致环境实际上被无偿或廉价使用;先排污、后收费的排污征收方式,难以形成企业珍惜环境的约束机制,反而使环保部门处于被动地位,企业缴纳了排污费后,认为已尽到了治理污染的责任,其他事情就由环保部门来管了;环境保护费的使用也缺乏约束,大部分没有用到防治污染、治理环境上,而挪用到人头费、招待费等方面去了。

2.4是环境保护执法不严,监管不力

近些年来,环境保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对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一些地方对环境保护监管不力,甚至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有的地方不执行环境标准,违法违规批准严重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有的地方对应该关闭的污染企业下不了决心,动不了手,甚至视而不见,放任自流;还有的地方环境执法受到阻碍,使一些园区和企业环境监管处于失控状态。

3.治理环境污染的对策

3.1生态建设,加强污染治理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生态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和恢复重建自然的生态环境,防治任务十分艰巨。我国各部门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工作重点,抓主要矛盾,处理好相应关系。在治理的同时,注意经济投入同重点工作相结合,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牧业打好基础,统筹管理,控制沙漠化扩展。在治理的同时,还要注重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促进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和改善,通过退耕还林,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应着重研究现代气候条件,使原有耕地、草地、林地退化的情况,尽快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注意预防保护与治理开发相结合,必须把预防保护放在首位,注意积累在水土保

持生态修中的经验,总结,成为今后的科学依据。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对水土保持工程建后管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制度建设、政策保障纳入到生态建设当中,着眼与未来,建立起长期发挥效益的运行机制。

3.2水环境污染防治

地下水过度的开采、河流湖泊的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是我国目前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对地下水超采和地下水资源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采取因地制宜,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生态治理,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思路。

划定地下水超采区,组织开展回灌补源工程建设,利用生物、微生物以及生态处理系统提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确立水权制度,从而实现水的良性循环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制度上限制人们无节制地攫取或浪费水资源,地下水超采区生态状况得到改善,达到区域内水资源的总量控制。在污水处理方面,促进企业清洁生产与产业结构调整,明确各流域污染带,根据各流域水资源利用和水量特点,确定河流及水质标准。

3.3 加大生物保护力度,确保多样性

地球上生态系统是相互支持和制约,我国生态系统类型齐全,生物多样性在维系自然界中的能量流动,调节气候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国家和地方各级决策部门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数据,《生物多样性公约》为我国保护生物提供了准则,保护生物是责无旁贷的责任。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事业的发展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研究方向与措施非常重要。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了一系列植树造林工程,开展了治理、修复,注重生态功能作用研究,养护水生生物资源及其水域生态环境,扩大研究成果的交流范围和内容,遏制水域生态荒漠化行动。

3.4减少工业废气排放,提高空气质量

大气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在于我国经济长期沿用粗放型的增长模式,能源、原材料消耗高、浪费大,资源利用率低。对于生产过程,淘汰有毒原材料,用清洁的生产工艺,应重点针对燃煤工业调整能源结构,将污染最大限度地控制在各个可能产生污染的生产环节中,要禁止或减少原煤的直接使用,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对于电力、蒸汽供热等重点燃煤工业产业加大管理力度,达到污染防治的目的。

4.结论

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保护环境是目前我国迫切的要求,我们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思想,城市大气污染的保护和治理任重而道远。为了给居民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要不断利用新科技为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保障,同时还要加强公民的环境危机意识教育,做到环境污染同防同治。

参考文献:

[1]姜罡.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8(2).

[2]李铮生.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工业出版,2006-7-10,6.

[3]王京平.德语学习方略及操练.外文出版社,2005.

[4]严先元.教师怎样提升课堂教学技能.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上一篇:胡五块高含水开发后期注采调整典型做法及认识 下一篇:天津市土地增值税清算实务中纳税调整争议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