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

时间:2022-09-25 01:15:55

给学生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

摘 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抓好方法,通过活动和拓展,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去合作、探究、体验和创造,从而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课堂;音乐;方法;活动;拓展

传统的语文教学千人一面,除了对学生的奇思妙想的遏制和带给他们对读书的厌倦外,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多少学习的快乐和自信。如今,课程改革已经走进了课堂,笔者尝试着追求新的教学实践――把音乐、方法、活动和拓展带到课堂中,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的个性空间,使课堂成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色彩缤纷的世界。

一、以音乐为入点,给学生搭建激感的舞台

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要被添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而音乐正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把”之一。它能发展人的思维,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潜移默化地发展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音乐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播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歌曲。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我播放《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那雄壮的旋律、豪迈的歌词让学生感受到梁山好汉见义勇为的豪情,学生在学习时,就能很好地理解文章中鲁提辖勇救金氏父女的举动了。教学《石缝间的生命》时,我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通过音乐感受贝多芬对坎坷命运的不屈抗争,这乐曲似雄壮的激流,激荡着学生的心灵,加深学生对石缝间顽强生命的理解。

(2)播放配乐朗诵视频。如学习《背影》时,我播放配乐朗诵视频,让课文的内容随着朗诵者深沉的语调、感伤的音乐、暗淡的背景通过画面缓缓推出,把父亲送别时蹒跚的步履、质朴无华的语言、黯淡的衣着、渐行渐远的背影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

(3)让学生唱以课文内容为词的歌曲。如《再别康桥》《明月几时有》等。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生通过唱以课文内容为词的歌曲,不仅能从感觉到知觉上感受歌曲的内涵,还能从歌曲中了解课文表现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必须做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灵活使用教学材料,把“音乐”作为切入点,给学生的情感激发搭建一个舞台。

二、以方法为引导,给学生创设诱发质疑的平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发现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设定一个目标,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有很多这样的方法:

(1) 紧扣课题质疑。如《白杨礼赞》可以这样提问:课文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

(2)借助单元提示质疑。如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版)第一单元说明提出了本单元的重点,其中之一是“领会叙述中抒情和议论的作用”,可据此提问:文中哪些是抒情和议论的语句?有何作用?

(3)仿照课后练习质疑。如《石缝间的生命》的课后“思考与练习”中“说说作者是怎样围绕主题,选择三种不同的植物进行具体描写的”,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提出“作者选择了哪些事物为代表来介绍石缝间的生命?突出了其哪些特点?”的问题。

(4)围绕课文重点质疑。如《铁骑兵》一文中悬念的作用。

(5)抓住课文难点质疑。如《孔乙己》一文中可提问: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时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方法为引导,充分满足学生表现欲,学生的注意力会因此高度集中,会敢于质疑问难。老师引导学生质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敢问、好问、善问。所以,课堂中应该给学生创设诱发质疑的平台。

三、以活动为途径,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乐园

为了达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把课上得更有趣的目的,根据不同的教材及课堂内容,教师可安排一些活动,把学生对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如教学《犟龟》时,我请五位学生上台分别表演犟龟、乌鸦、壁虎、蜗牛、小猴子,下面的学生便成了这五位小演员的“导演”。演员的动作或表情令“导演”不满时,“导演”就会举手提出来,让他们重新表演。又如在八年级下册(语文版)第六单元中的作文改写训练中,将《十五从军征》编成故事。按照要求,我让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小组内讲故事,各小组选出代表,再在班上进行交流。另外,对于知识性较强的单元,可安排知识竞赛活动:如诗歌单元,可开展古诗文背诵比赛;古文单元,可开展文言知识竞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是新课程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它能发展学生自评、互评的能力,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能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开展活动,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乐园。

四、以拓展为支点,给学生构建创新思维的空间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把语文教学进行到最好的状态,是使学生达到自主解决难题,自己辨明对错,主动学习的效果。如果我们真的要达到这个水平的课堂教学,只是从课堂教学上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把学习内容开发延伸到课外,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发挥思维的空间。学习《石缝间的生命》后,我让学生按照“学习导入、学习目标、学习要点、学习思路、同步练习、学习小结”等要求,对课堂中获取的信息展开讨论,梳理知识结构,理出规律,巩固训练,完成自学目标,最后进行小结,自编本课的学案。教学《背影》时,通过分析课文,学生对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性格这一特点有了足够的认识,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迅速进入实战演练,以“我眼中的他(她)”为话题,写一个片段。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强调“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教学中拓展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人和事,能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含义,对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阅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全面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通过拓展能够给学生构建创新思维的空间。

总之,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沟通语文与音乐、方法、活动、拓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动起来,给学生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这样就能够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 墨,欧阳芬.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任丽芬.有效备课――初中语文[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3]民,颜景山.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初中语文)[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龙潭镇第一初级中学)

上一篇:“画线与打括号”法应对初中英语补全对话题 下一篇: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组织及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