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通话的声调和英语的语调

时间:2022-09-24 10:09:00

浅谈普通话的声调和英语的语调

我们一般可以把世界上的语言概括地划分为两大类,声调语言和语调语言。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其话语音高首先在音节上表现为声调、音高在同一音节上的不同高低升降变化常常构成音节声调的对立,连字成句时,话语又有自身的不同于其单个字调的语调。英语是一种语调语言,其话语的音高变化总是表现为不同的语调,其长度总是与单词、短语或句子的长度相当。

世界上没有一种语言是用单一的语调说出的,一句话除了词汇意义,还有语调意义。所谓词汇意义就是话中所用词的意义,而语调意义就是说话人用语调所表示的态度或口气。一句话的词汇意义加上语调意义才算是完全的意义。

语调和声调属于不同的语言学平面,各有自己独特的音高变化格局,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音高系统。在实际的语言学习里,同种语言之间声调、语调相互影响及不同语言之间声调、语调相互影响非常普遍。英语国家的人讲汉语时出现“洋腔洋调”现象,其中“洋调”指的是他们讲汉语普通话时声调运用不准确。如将“妈妈”说成“骂骂”,将“杯子”说成“被子”等。

在学习汉语普通话过程中,英语语调对汉语声调造成干扰和影响。反过来,汉语声调背景的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调时,也会同样面临着母语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语言方面。由于汉语普通话的元音数量比英语的少一倍,而且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浊辅音,有些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借用汉语普通话中相似或相近的音来发音。例如,[e]念成“ɑi(爱)”,[i][i:]念成“i(衣)”,[tr]念成“que(缺)”,[dr]念成“jue决)”等。

汉语是声调语言,有阴、阳、上、去四声。而英语只分升调、降调和平调,同时英语有重读音和弱读音。中国人讲英语时也常常像讲普通话一样语调高低起伏,普通话中利用元音(有时是辅音)相对音高的不同来进一步区分字音,字音的这种高低不同的读法叫做声调。声调又叫字调,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声调包括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调值指声调的实际读法,也就是高低升降变化的具体形式。调值是由音高决定的,音乐的音阶也是由音高决定的,但是调值和音阶不同。音阶的高低是绝对的,调值的高低是相对的。描写调值常用五度制声调表示法。把一条竖线四等分,得到五个点,自下而上定为五度:1度是低音,2度是半低音,3度是中音,4度是半高音,5度是高音。一个人所能发出的最低音是1度,最高音是5度,中间的音分别是2度、3度和4度。一个音如果又高又平,就是由5度到5度,简称为55,是个高平调;如果从最低升到最高,就是由1度到5度,简称为15,是个低升调;如果由最高降到最低,就是由5度降到1度,简称为51,是个全降调。调类指声调的类别,就是把调值相同的音归纳在一起建立起来的声调的类别。例如,普通话的“去、替、废、动、恨”调值相同,都是由5度到1度,就属于同一个调类。汉语的声调可以区分意义。普通话里“山西”(shɑn xi)和“陕西”(shɑn xi)的不同,“主人”(zhu ren和“主任”(zhu ren)的不同,就是由于声调的不同。

普通话有四种基本调值,可以归并为四个调类。根据古今调类演变的对应关系,定名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具体描写如下:

1.阴平。高而平,叫高平调。发音时由5度到5度,简称55。例字:妈、督、加、先、通。

2.阳平。由中音升到高音,叫中升调。由3度到5度,简称35。例字:麻、毒、荚、贤、铜。

3.上声。由半低音降到低音再升到半高音,叫降升调。由2度降到1度,再升到4度,简称214。例字:马、赌、甲、显、桶。

4.去声。由高音降到低音,叫全降调。由5度到1度,简称51。例字:骂、度、价、县、痛。

普通话和英语在发音的特征与规律、音位的数量与性质等方面都存在异同,而且差异性大于相似性,二者差异表现明显的方面,负影响作用就会占上风。当然,普通话对英语发音的影响并非仅限于负影响,普通话和英语语音虽然也有很大区别,但是普通话的正音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不同语音系统的敏感度和培养良好的语感,有助于学习标准的英语语音。普通话对英语语音产生的影响,虽然不完全是具体知识的影响,却是汉语发音习惯、发音部位的影响,也是一种发音技能的影响。

同样,英语发音注重口型舌位,48个音标的准确发音方法就是注意发音的口型和舌位。英语有音变现象,主要有连读、失音、弱化、浊化、同化、重音、缩读等音变发生,这些在学习汉语普通话时也会出现,普通话韵母可分为开口呼、合口呼、齐齿呼以及撮口呼,这主要是依据唇型来划分的,儿化、轻声等也会有音变现象。因此,不管是英语教学,还是普通话教学,我们都应找出共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尽管英语是语调语言,而汉语普通话是声调语言,只要能够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尽量促使正迁移的产生,避免负迁移的出现,就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

上一篇:基于新课程理念的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探索 下一篇:小学信息技术课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