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隐喻认知

时间:2022-09-24 06:51:11

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隐喻认知

摘要:隐喻认知可以引起词汇的变化,其变化方式有词义延伸、词性转化和“死隐喻”成语或谚语等。教学中对隐喻词汇进行分析探讨,可提高学习者英语词汇的学习能力,感受英语语言的灵活性与美。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隐喻认知;词义延伸;词性转化

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最早对隐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其后2000多年(大约从公元前300年到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修辞学界对隐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对隐喻性质、功能和阐释方法作了系统论述。在《诗学》(Poetics)第21章中他指出:隐喻是用一个陌生的名词替换,或者以“属”代“种”,或者以“种”代“属”,或者以“种”代“种”,或者通过类推,即比较。他把隐喻定义为:将属于一类事物的名称用来指另一类事物。[1]在词汇、句子以及语篇方面,隐喻的作用都非常重要。

成人英语学习者若能从浩瀚的英语词汇的海洋中寻求规律,掌握一些词汇记忆的策略,可以增加英语词汇量。认知语言学家发现,作为表明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词汇,也是在不断变化的。隐喻认知是引起词汇变化的重要原因。本文将探讨隐喻认知引起词汇变化的形式以及对隐喻词汇的正确理解,帮助赏析英语语言的灵活性与美,提高学习者词汇学习的能力与效果,达到记忆并为己用的目的。

隐喻词汇变化方式

通过词义延伸、词性转化和“死隐喻”成语或谚语三种基本方式来表现隐喻认知引起的词汇变化。

词义延伸在英语学习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英语词汇可以有不同的喻义,作为修辞手段之一的隐喻给词汇带来了新的喻义。词汇的变化过程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menu的原意为(餐馆里的)菜单,现在可用来指代电脑上的菜单。bar可能是“酒吧”、“格栅”或“障碍”,也可能是“沙洲”、“法庭”,或者是一“小节”乐曲。同样channel可能是名词,意思是“频道”或者“海峡”,但它也可能是动词,意思是“在某物上形成槽或沟”,或者“引导”。apple(苹果)在短语the apple in sb’s eye中apple延伸为心爱的人或物。babble(作咿呀语)在the babbling river延伸义为流水的潺潺声。be in the bag,此处的bag不是指包,而是包的隐喻义,短语意为如探囊取物。词汇的演变方式在英语中很常见。仅以screen一词为例,根据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第四版)所列意义如下图所示。介词的隐喻意义在英语词汇中也极为明显。以介词beyond为例,beyond的字面意义表示某物在某地或另一物的另一面,其物理意义转移到隐喻意义,则根据不同的语境而获得不同的动词含义。[2]如例1~6 所示:(1)The new housing estate stretches beyond the playing-fields.新的住宅区一直延伸到游乐场的另一边。(2)It won’t go on beyond midnight.这不会持续到午夜以后。(3)The bicycle is beyond repair.这辆自行车已经不能修理了。(4)After 25 years the town center had changed beyond recognition.25年过去了,市中心变得认不出来了。(5)I didn’t notice anything beyond his rather strange accent. 除了他那颇为古怪的口音外,我没注意到别的。(6)How people design computer games is beyond me.我不明白电脑游戏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词性转化词性转换是指在隐喻作用下,一个词改变了原有的性质,而被赋予新的性质。其中以denominal verbs(名词变动词居多)。语言学家Clark将这种转换进一步分成8种类型[3]:(1)Location verbs(定位动词I):blanket the bed(用毯子将床盖上),carpet the floor(将地板铺上地毯);(2)Location verbs(定位动词II):bench the players(让运动员坐冷板凳),kennel the dog(将狗圈起来);(3)Duration verbs(期间动词):honeymoon in Hawaii(在夏威夷度蜜月),summer in Beijing(在北京度夏天);(4)Agent verbs(使动者动词):baby his girlfriend(把女朋友当婴儿般对待),author the book(著书);(5)Experience verbs(经历动词):witness the accident(目睹事故),boycott the store(联合抵制商店);(6)Goal verbs(目标动词):powder the pill(将药片碾成碎屑),line up the class(安排课程);(7)Source verbs(源动词):word the sentence(将这句话说出来),piece the quilt together(将被缝起来);(8)Instrument verbs(工具动词):ship the goods(用轮船运输货物),bicycle to town(骑自行车进程)。

“死隐喻”――成语或谚语语言学家莱可夫和约翰逊认为,“死隐喻”是那些孤立存在的隐喻,如the leg of a table(桌子的腿)中的leg。英语中有很多约定俗成的成语或固定短语,成语的使用表明了人们对隐喻的喜爱。a cool cat喻义为头脑冷静的人。to hit someone between the eyes意思是to strike someone(metaphorically speaking),喻义为“使人忽然了解,使人猛然明白”;而无汉语中“给某人当头一棒”的意思。美国人经常说:“Give me a hand.” 按照字面来理解,give me a hand就是“给我一只手。”可是,它的意思却是“帮我一下忙。”Foot the bill. Foot的意思是 “一只脚”,而bill在这儿的解释是“账单”。Foot the bill.并不是把账单踩在脚底下,而是付账的意思。英语中有些成语或谚语,我们汉语中也有相对应的。例如:(1)Don’t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should be done today. 今日事,今日毕。(2)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隐喻使英语产生了许多丰富精彩的词汇,让我们感受到了英语语言的美。英语语言的灵活性使我们可以更加自如地表达我们的感情并赋予了个人的色彩。

提高词汇的隐喻认知能力,感受英语语言的灵活性

隐喻的运用使语言显得活泼、形象,但给我们的阅读理解增加了难度。如果理解失误,甚至可能造成笑话。例如,楼上的人朝楼下喊:look out!随即将一盆水泼下。楼下的人听到喊声,理解为“快朝外看!”便把头伸出窗外,正好“迎接”了这盆水。原因就是look out有“向外看”和“小心、当心”两种词义。像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Bill was the poorest student in the class.此句既可理解为“比尔是班上最贫苦的学生”,也可理解为“比尔是班上成绩最差的学生”,因为poor有“穷”和“差”两种意义。再如:Mary was a simple girl.此句既可理解为“玛丽是个头脑简单的女孩”,也可理解为“玛丽是个生活俭朴的女孩”,因为simple即有“头脑简单”的意义,又有“生活俭朴”的意义。

那么,词义如何才能有个确切的解释呢?这就要看特定的语言环境。例:

Bill was the poorest student in our class,he even couldn’t afford the school expenses.此中的poorest就只能理解为“贫穷”。Mary was so simple as to believe it.此处的simple就只能解释为“头脑简单”。

由此可见,了解了语言可以有不同的喻义,再根据上下文意思及其连贯性去考虑,我们对词语的理解将会更加准确。

有这样一个例子:…as if he had not yet arrived at that obvious fact even after the hardest mental labour.当Jim发现Della剪掉了她心爱的头发,惊得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以说,“他仿佛是经过艰苦的思索之后,还没有把显而易见的事实弄明白。”在这里,arrive at不能理解为“到达”,只能解释为“理解”、“弄明白”。

再看一句有趣的句子:He stepped out of the room and came into the men’s room and there was no room for him.这句话中三个room分别为房间、厕所和空位。

可以看出,了解隐喻是引起词汇意义变化的重要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准确地判断词的意思。

隐喻赋予了英语语言美

我们经常读到一些名篇名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发人深思。例如,培根论学习的一句格言: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这句只有本体,从句意看喻体应该是food,因为只有食物才能被tasted(浅尝)、swallowed(吞食)、chewed(咀嚼)和digested(消化)。喻体之意折射和暗含在有关进食的动作之中。英语中有许多这样的名句,用词颇为普通,但借用喻义,却尽显新奇之意。[4]

再如,美国总统尼克松(Richard Nixon,American President)的名言:Our destiny offers not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

句子运用了隐喻修辞格,读起来语言押韵富于节奏,又蕴含哲理令人振奋。英语学习者诵读、欣赏这些优美的句子,可以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增强英语的语感,提高英语的阅读鉴赏能力。

尽管隐喻的主要功能是修饰作用,但它还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5]。从隐喻的认知视角教授与学习词汇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英语词汇教学必须重视学习者隐喻认知和隐喻能力的培养。通过了解隐喻赋予词汇新的意义,我们可以在掌握更多词汇的同时,感受到英语语言的灵活性与美。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胡红梅,张栋.英语方位介词的隐喻意义及其汉译[J].山东外语教学,2005,(2).

[3]邢家伟.正确理解隐喻引起的词汇变化[J].辽东学院学报,2005,(1).

[4]许林麟,熊惠平.英语格言与隐喻[J].九江学院学报,2005,(1).

[5]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夏丽云(1976―),女,江苏淮安市人,硕士,江苏淮阴师范学院外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本文责任编辑:周秀峰)

上一篇:日语教学中思维跟随概念的提出与实施 下一篇:《QBASIC语言》“随机函数”的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