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中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2-09-24 06:28:30

聋校中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 要:聋校的语文学习,毫无疑问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大难题,因为学生天生的听力缺陷,导致其在进行语文学术问题的交流与分析过程中不能和正常学生一样愉快地学习。所以说,聋校的教师肩负着更重大的责任来满足先天性听力缺陷的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可亲可敬的教师应该为满足聋校中学生对语文知识单纯的热情而在教学方案中制订合理妥善的措施和方法,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还能促进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对聋校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描述和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聋校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研究策略。

关键词:聋校中学生;语文教学;问题;策略

一、聋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聋校教育制度不完善

聋校语文教育的开展是学生个性和人格特征形成的必经环节。但是在聋校的语文教学中教育机构和教师的教学经验管理仅仅以整齐划一为主,这样做的后果很明显,不同个性的学生在聋校语文的学习中被培养成类似的个性,其次聋校的学生数目不断增加,学生在文化背景、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等方面有巨大差异。这种状况下,教师没能根据现实情况制订出有效的备课方案,教育的科学性也就此埋没忽略,也没能体现聋校语文教育教学的人性化实质,对聋校语文教学的有效进行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2.聋校语文教师缺乏专业性

无论是对正常的学生进行语文教学,还是对有先天性缺陷的学生进行教学,教师都应该是一个合格的教育领导者。学生在预习和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都需要教师的专业性解答,但是我们清楚知道聋校对语文教师水平的要求相比普通语文教师的要求来说要高出一大截的,因为学生先天的听力缺陷,教师需要做好备课方案让学生很好的对所学知识熟练地掌握。但是现实中的聋校语文教师大多并非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性教师,所以语文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很难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大的疑惑没能被解决。

3.聋校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缺乏兴趣

聋校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这固然成为学生对于语文这一文科性质的学科没有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学生在学习语言表达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时候感觉这些知识枯燥无味、散乱难记。所以说学生没有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缺乏最起码的主观能动性,这也就是学生在以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原因。所以说,提高聋校课堂效率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所在,只有调动聋校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教育事业才会发展的更强更好。

二、聋校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创新聋校语文教学模式

在聋校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创新被准确定位为人们发展的核心和教育前进的动力,但是基于现阶段传统模式普遍的教育教学,聋校的语文教育也受之影响,导致教学效率大大滞后,这需要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在进行聋校语文教学时树立忧患意识,同时还要心存创新的观念,最终目的要以就业为前提培养人才,企业的需求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方面,教师应将其带入到备课环节中,合理安排学生,这样做的话,有质量、有效率、有成绩的中职院校能够慢慢成立。

2.增强聋校教师的专业素质

众所周知,一切的教学构思都要由教师去贯彻和落实,所以,高素质、高修养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目标完成的前提。如果想成为聋校的专业性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到具备专业语文教师具备的基础素质,在教育教学时,不仅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改变自身的备课模式,使其更适合学生学习知识,还要具备必要的专业“技术型人才”素质。另外,教育机构需要全面提高自身适合聋校教育教学发展的研究策略的基础上,加强语文教师的素质,只有做到自身专业,学生再多一些自主探究和学习,聋校的语文教育事业才会不断发展。

3.提高聋校学生的学习兴趣

被大家所熟知和认可的是,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有先天性听力缺陷的学生,在课堂上学生应该作为课堂的主体。聋校的授课方式还要求在教材上实现统一,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其学习内容的单调将会制约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发展。所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根本,对每个学生的先天性缺陷和对语文知识的接受能力进行相应的了解,由此来有针对性地备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设置的问题既不能有太高的难度,又不能太直截了当。需要多强调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动手实践能力,重视学生实践。这样,有效提高了聋校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总之,聋校教育事业的进步是我国教育事业进步的基础和垫脚石,我们只有克服聋校教学制度的不完善、教师缺乏专业性、学生学习兴趣低这三大问题,聋校的语文教育事业就会在教育机构和教师的创新改革中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沈勉荣,郭景扬,胡学增.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J],江苏教育,1991(3).

上一篇:展现自我 增强自信 下一篇:有效教学评价 激发学生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