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通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

时间:2022-09-24 05:07:53

浅谈普通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

当前普通高校声乐教学包括音乐表演专业和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它和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还有一定的差异。在声乐的演唱分类上没有音乐学院那么细致,如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就包含艺术歌曲演唱、歌剧演唱、民族声乐演唱、音乐剧表演等等,在美声唱法上分得很细。多年以来,声乐教学在我国已经达到成熟,很多的优秀声乐教育家培养出了大批的优秀歌手,中国歌手也纷纷在国际声乐大赛上获奖。

一直以来,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在沿用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一切向音乐学院靠拢,普通高校在某种程度上也培养出了一些能在专业团体立得住的歌唱演员,但是这只是少数,大部分学生还不具备专业歌唱的水准,或者是有良好的声音,没有舞台经验,演唱缺少情感的表达,演唱气质也不够,这部分学生有的去当老师,有的改行。有的学生当教师在学校,又没有深入的学习教师应该具备的理论与教法,因此当前高校声乐教学方法和形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由于普通高校在生源和培养目标上和音乐学院是不同的,因此如何在普通高校声乐教学方法上突破与改革,形成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已迫在眉睫。那种单一的老套的琴房式教学、师傅带徒弟的单一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人才的发展需要。

通过对高校声乐教学方法的改革,全面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这是我们教法改革的最终目的。通过声乐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层次教学中都能够扬长弊短,高水平的学生走向专业团体,中等水平的学生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声乐教学理论及声乐教学法的研究上侧重于使学生都能够发挥自身的音乐天赋,教师能根据学生声音的不同特点、不同条件因材施教,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层次教学中,使学生各有所长,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在技能技巧的训练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艺术审美的教育与培养,真正用美好的声音来歌唱,通过歌唱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实现声乐课程的开放性,承认学生的差异、声乐课程的民主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声乐课程的科学性,实事求是,符合音乐的发展规律。

一一对一教学和小组层次化相结合

在层次化教学中,根据学生个性化的声音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发挥学生的优势,在声乐技术内容、声乐理论、声乐实践等等方面实施教学不同的侧重点,在教学方法上优化组合,重点问题集体教学,真正使学生扬其所长。

注重个性化层次化教学。根据学生嗓音条件的不同和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实施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分层教学。条件好的学生一组,中等条件的学生一组。好的组加强声音技巧的强化训练。在歌曲的选择上要灵活,循序渐进,突出对作品的风格把握。在技能技巧的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声乐表现力的提高。中等条件的学生应加强技能训练的同时侧重加强声乐教法的融入、声乐理论的渗透。在教材的使用和作品的选择上,实行“因材施教,按条件类型分类、分层次培养”的策略,使学生的音乐技能按照他们的实际情况向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方向发展,让学生有的放矢,人人有兴趣。例如在大一阶段,由于学生入学的基础不同,有的学生程度很低,有的学生基础较好,在教学中我们在曲目的选择、练声曲的变化等方面分层次教学。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加大条件好的学生的歌曲难度,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整体布局。有的学生可能练唱《花非花》,有的学生可能唱大二的作品。

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将多种教学方法实际应用,并根据教学实际使之有机组合,取长补短,使教学方法多样化、综合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如对于声乐理论性的内容,应采用分析讲解、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对于声乐技术性较强的内容,则可采用示范和模仿,音像观摩的教学方法等等,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环境优势、软硬件条件优势,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在教学手段上,打破传统声乐教学中完全一对一模式,在一对一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式交叉的教学方式,学生可自选教师听课,参加小组讨论。把个别课与小组课、讲座课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互相学习、互相观摩进行讨论、研究,学生随堂记笔记,写心得,使大家得到共同提高。打破声乐教师互相之间的学术闭塞,让学生从不同教师的授课中学到和本专业教师不一样的方法。突破这一点是很难的,往往在专业上教师互相不服,学生也随之在思想上不接受他人的方法,实质上这是声乐教学最不好的现象。如果大家能真正从专业发展出发,形成良好的学术之风,提高教学质量是会有成效的。

教学中的集体会诊与研究。针对高校普遍存在师傅带徒弟的单一现象,在教学上采取集体观摩教学方式,课后对学生提出多种解决声音的方法,集体会诊,找出最适合学生特点的容易掌握的方法,这样在教学上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一个学术上的良好氛围,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琴房教学与舞台、录音、录像实践相结合

通过琴房与舞台、录音、录像相结合教学,使学生能够直观地听到、看到自己在演唱上的声音问题、舞台表现问题等等。通过观看找到不足,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快速找到解决方法。

目前高校声乐教学基本上是每周学生到老师琴房上课,期末完成两首歌曲,学生站在舞台上僵硬的演唱,不会表演,没有音乐情感的表达。通过琴房与舞台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舞台表现意识,并通过教学的录音、录像实践能够清楚听到自己声音的问题,能够看到自己演唱气质,表演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尤其对于流行音乐的学生更是不能缺少的。

每学期学生艺术实践三次,可包括声乐比赛、公益性演出、小型音乐汇报等等,在实践中锻炼学生演唱气质、积累舞台经验。

学生艺术实践计入学分,占期末成绩的20%。

三声乐教学讲座与声乐欣赏相结合

讲座与欣赏结合教学,克服了重技能轻理论,使学生积累声乐理论,掌握综合音乐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声乐问题的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尤其对于将来在声乐教学或声乐理论层次上发展的学生更为重要。

在声乐教学中每学期开展声乐讲座一次,声乐欣赏一次。通过讲座与欣赏开阔学生视野,了解中外歌曲、歌剧的演唱风格、演唱方法,增强学习声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讲座中学生可以提问,专家解答,现场示范等等,使学生在声乐理论及技能技巧上更加明了与熟练,通过这一方式,丰富了学生声乐的理论基础,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与学生共学习,体现了课程的民主。

讲座形式可以请著名声乐教育家,歌唱家;欣赏形式可以音像欣赏,录音欣赏、现场音乐会欣赏等等。

通过讲座与欣赏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

四声乐技巧与情感相结合

在教学上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克服单一的机械演唱,把技能技巧和作品的情感融合起来,能在作品中感知美、享受美、鉴赏美。

当前,声乐教学由于目标定位不准确,在培养规格和方向上容易产生模糊认识,片面追求声乐演唱技能技巧,而忽视音乐的情感性特征。歌唱最终的目的是用熟练的发声技巧,生动的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以优美的歌声去感染大家。很多声乐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都把歌唱的气息、共鸣等声乐技巧放在教学的重要部位,却忽视了情感的培养。当然,没有一定的声乐演唱技巧也很难完整地唱好一首歌,但只有声乐演唱技巧就能完成一首好的作品来感染大家也是不可能的。

一首作品要靠歌唱者的二度创作,才能将歌唱活,好的歌唱者在演唱中能把歌曲中喜、怒、哀、乐充分地表现出来。要达到这种歌唱的程度,只有较高的歌唱技巧还不行,必须从“情感”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情感用自己心灵的感受,用美妙的声音打动听众,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通过作品内容、语言、咬字、吐字上培养学生情感外,还要注重主体与演唱合作体及观众之间的交流。它包括了学生者与伴奏者的内心沟通。从听音、悟情中去体察伴奏者的内心感受。同时要求伴奏者通过其伴奏声来传递自己的体验,反过来,伴奏者又从学生的歌声中悟到情感的语气、语调,来补充自身的情感。

教学中培养学生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教室演唱和在有观众的情形下演唱的状态是不同的。正是由于观众的存在,干扰了他的注意力,破坏了原本歌唱者的发声状态。因此,我们教学就是使学生学会在当众的情形下,平静自如,对自己的歌唱器官进行谐调和控制,用自己的耳朵倾听自己的声音,并加以调整,调动自身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音乐中去,去创造作品的艺术形象。

教学中通过注意学生歌唱中的情感培养,我们的学生能对歌唱作品做到独特处理和细腻表现,并予以充分的激情表达,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音乐生活中去,去创作作品的艺术形象,完成好每一首艺术作品。

总之,高校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上如何能够真正有效地根据学生的不同声音特点、不同音乐接受能力去有效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他们按不同的层次去发展是我们每位教师要为之努力的。国家教育部提出全面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作为当前高校的首要任务,陈旧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需要我们在高校的教学上不断的去创新与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P·M·马腊费奥.卡鲁索的发声方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2]杰罗姆·汉涅斯.2007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3]威廉·文纳.歌唱———机理与技巧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

[4]理查德·奥尔德森.嗓音训练手册[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1999.

[5]王玉美. 2007声韵—谈歌唱技巧与艺术实践[M].黄河出版社,1999.

上一篇:两所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状况差异性分析* 下一篇:课堂交互活动中的教师话语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