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活动课教学

时间:2022-09-24 04:51:02

浅谈数学活动课教学

数学活动课是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它与数学学科课程相辅相成,功能互补,共同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数学课程体系,从而增强了数学课程的整体功能,有利于全面落实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方案》明确指出:“活动在实施与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这就从教学法规的高度明确了数学活动课同数学学科课同等重要。它具有一定的结构,相应的活动纲要和活动指导书,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活动内容、有时间和教学进程的新型课程。我们在观念上不能将数学活动课和数学课外活动混为一谈,决不能简单地把课程表中的课外活动更名为“活动课”来替代新课程计划中所要求的活动课程。

新课程提倡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尤其是数学活动课,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应该弄清楚数学活动课是什么样的课。这类课,应该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一定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在参与活动中,让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发展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其次,我们要把握好数学活动课“活动”这一特征,展开内容、形式新鲜,方法灵活多样的活动。

《成长快乐》是在学生学完了“米和厘米”后的一节数学活动课,是让学生动手测量一些物体长度,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将本节课的内容定为测身高、测两手张开的长度、测一步的长度等。在编组时,我有意识地将高矮不同的3个同学编成一组,选好了小组长,由小组长分配任务,并强调了同学之间要合作完成。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两手张开的长度、一步的长度都无法单独完成,所以3人的分工非常明确,一人记录,一人测量,一人当测量对象,完成后交换,每个小组的测量记录都非常详细、认真,有的小组还通过合作,测量了教室的长度、黑板的长度等,不但完成了预定内容,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涨,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乐趣。

以《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为例,以往的教学是:学生在老师安排下6人一小组一起用规定的小方块摆拼成一个长方体之后,让学生数一数这个长方体方块总个数与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接下来教师反复强调“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来推导公式,最后是一层层的巩固练习。它是以用公式计算体积为目的,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对此,我进行了尝试,学生以6人为小组搭积木,并明确:用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方块拼摆出来的长方体的体积就是几立方厘米。然后让学生自己取“积木”,自主搭长方体并填表(略)。接下来要求让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先让学生猜测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再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最后各小组选代表汇报。学生汇报说: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因为我们摆出的多个长方体的体积正好与它们的长、宽、高的乘积相等;不管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厘米,用“长×宽”都可以算出它最下一层的面积,它的高是几厘米,就可以放几层,再乘以高,就可以算出它的体积……最后让学生再一次用摆拼“积木”去验证。整个过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探究者,教师的话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加强,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活动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让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身边,最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发展。

上一篇:浅谈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下一篇:注重学法指导 提高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