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训练

时间:2022-09-24 04:19:33

论语文训练

摘 要:离开了实践训练,语文教学的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为了扭转语文教学的落后局面,应该理直气壮地大力倡导语文训练。语文训练必须遵循主动性、渐进性、趣味性、质疑性和课内外结合等基本原则。

关键词:语文训练;语文水平和能力;训练的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64-02

一、必须大力倡导语文训练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明确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如果说读书偏重于知识,那么使用则偏重于实践和训练。读了书不进行训练,不能运用于实践,即使书读得再多,也无异于“两脚书橱”,对他人及社会都是毫无裨益的。

任何学科的学习均离不开实践训练,相比较而言,语文学科显得尤为突出。数学中的许多公式,物理学中的许多定律,你记住了就能解决一些问题。比如二元一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等,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这些公式、定律来解题。语文学科则不同,仅以作文而论,老师讲文章结构要“凤头、猪肚、豹尾”,“题材要新,挖掘要深”,“语言要力求准确、简明、朴实、生动”等,学生记住了这些之后难道就能执笔为文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语文能力的达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自始至终都离不开训练。国家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的一封教育书简中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他还多次警示广大青少年学生,千万不要去相信所谓“语文学习百日通”、“速成作文秘诀”之类的书籍,因为那里面说的几乎全是骗人的鬼话。语文的教与学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按规律办事,任何花拳绣腿、空头说教都是绝对不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

按照叶圣陶的观点,阅读教学再也不要搞什么“逐句讲解”了!应该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利用工具书和相关资料认真预习并置疑;课上展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一定要以学生为本位,教师只组织讨论并在必要时进行点拨和答疑;课后指导学生阅读大量的优秀读物。《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并规定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必须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特别强调了语文训练。这些都继承和发扬了叶圣陶的阅读教育思想,堪称英明之举。

至于写作教学,叶圣陶历来反对那种“学生写、教师改”,而且还要“精批细改”的做法,主张让学生“多写、自改”。他说过,写作是一项技能,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才能练就。学生一定“要多写,越写越熟,熟极了才能从心所欲。多写,还要多改。文章不好,原因之一就是自己不改或者少改”。这里的多写和自改都强调了训练对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古今中外没有一位写作高手是未经多写、自改而成就功业的。《新课标》也倡导要“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相当比例的语文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训练,阅读教学中汗流浃背地搞“逐句讲解”,写作教学中疲于奔命地搞“精批细改”,害得学生形成了一切依赖教师的不良习惯:即不会自觉、主动、大量地去阅读,读了也不能真正读懂;又不会自觉、主动、大量地去写作,写了也不能自行修改,致使语文水平和能力普遍低下。难怪吕叔湘撰文大声责问:“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二、语文训练的基本原则

叶圣陶历来强调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他的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都体现在这十个字上:“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语文教学要做的工作多得不得了,用“千头万绪”来形容一点也不算过分,但是我们认为,其中头等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启发、诱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实践训练。倘若丢掉了这一项,那就是丢掉了根本,语文教学将永远跳不出少、慢、差、费的泥潭。

进行科学、有效的语文实践训练,至少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主动性原则

恩格斯认为,人的认识“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语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教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应始终处在这个认知活动的主体地位。从哲学的常识来分析,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想不想学、肯不肯努力学是内因;学生听、说、读、写水平的提高,主要应靠他们自己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来完成,任何人包括教师、父母等都是无法替代的。这正如大人导幼儿学步,总得逐渐去其扶携,鼓励幼儿自己举足,才能最终达到“步步能稳践”,“独行颇利便”的效果。而我们原先那种“逐句讲解”和“精批细改”等做法,就同大人始终不肯放手地扶着幼儿学步一样笨拙可笑。其结果是幼儿自己的腿力得不到锻炼,一旦离开大人,当然就举步维艰、踉踉跄跄了。事实证明,凡是在老师和家长逼迫下的被动学习,其效果总好不到哪里去;而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启发、诱导,学生和子女自觉意识到提高听、说、读、写水平不但对自己、对家人、对现在有利,而且对集体、对社会、对将来都有利,从而积极主动学,长期坚持学,久而久之,语文程度就会得到明显提高。

2.渐进性原则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般都是由浅到深、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因此,教师要善于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学生在某一学段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梳理成系列的有规律可循的若干步骤,然后反复训练,各个击破,力求真正理解、消化、巩固。上海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的教学就非常成功地体现了这一点。他在学生进入初中后的第一次作文时,只对学生提出了一个极其简单的要求:“文章的每一个字都要横平竖直,易于辨认,而且任何一笔都别写到方格外面去。”按照他的要求,学生写作时特别留意,不少人真的做到了字迹端正,一笔都没有超出格外,为此,他们的作文得了100分。其中有的学生是从小学开始写作文以来第一次得100分,而且这个100分还是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大名鼎鼎的钱老师给的,这对学生及其家长的激励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当然,钱老师在此后的每一次作文中又都会提出其他一个个看似简单的要求。他同时告诉学生,任何一个写作要求都不是只管一次作文,而是终身管用,只要一拿起笔写作都应该做到的。就这样,通过钱老师的一步步悉心引导和热情鼓励,学生们自始至终兴致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然地进行着实践训练,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三年下来,语文的实际水平都有了明显的长进。

3.趣味性原则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老夫子主张,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求知的途径,而且要培育他们好学的兴趣,常常处于一种“欲罢不能”的状态,这样,他们就可以从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进而能够自觉地、热心地、专心致志地、念念不忘地去学习、训练。正如他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无独有偶,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持完全相同的观点,他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认为浓厚的兴趣足以对付实践训练中遇到的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反观当今不少教师和家长,他们期盼学生和子女“成龙、成风”的愿望是好的,但常常有意无意地背离了学习和训练中的趣味性原则。尤其是个别家长,全然不顾子女的内心需求,强制规定他们今天学这,明天学那,到头来却往往适得其反,既没有学好这,也没有学好那,弄得双方满肚子的怨气,形成深深的代沟,这是何苦呢!

4.质疑性原则

要启发并鼓励学生进行语文训练时学会从现象上的无疑之处找出疑来,从一般人的思维定式中提出不同的观点。比如,读陆游的绝笔诗《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全诗总共二十八个字,写得通俗浅近,即使让初中一年级甚至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读下来也不会有什么疑难。但是,假若能够引导学生往深处想一想:这首短诗的第一句和第四句哪句是唯物的,哪句是唯心的?既然第一句和第四句相互矛盾,为什么800多年来不但没有遭到诟病,反而好评不绝,代代传颂?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们一定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正是第一句的唯物、第四句的唯心这种现象上的矛盾碰撞,闪射出了作者极其难能可贵的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又比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留给人们诸多哲理性的思考。小孩掉到水缸里去了,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必须从上面把小孩拉出来,或者把盛满水的大缸推倒,但这些都是几个年龄差不多的小孩子力所不能及的;回去叫大人来,时间肯定不允许。正在大家束手无策时,聪明的司马光却想到,用石头完全可以把水缸打破,水缸打破水一定会流出来,水流出来同伴马上就能得救。据说这个故事曾让不少来华的外国教育参观团代表叹为观止。大量事实证明,逆向思维和多向思维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育,值得大力倡导。

5.课内外结合原则

这个原则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指学生课内外都要进行实践训练;二是指实践训练的内容既有课内的,更有大干世界的万事万物。哲人说得好,语文学科的外延与整个人类社会相吻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无论从事什么活动都是在进行语文实践;哪怕您此刻没有在听、说、读、写,但您总得思考吧,而思考不靠别的,全靠语言;我们语文学科正是以学好、用好语言为己任的。由此看来,教师应启发和鼓励学生时时处处都做学习语文的有心人。近几年全国青年歌手(包括专业组和业余组)大奖赛的综合素质题笔者认为普遍都出得较好,曾吸引过无数大中小学的师生。据命题者北京大学中文系孔庆东教授说,他严格按主办单位的要求,把所有题目的难度都控制在初中毕业生的水平以内。可是,许多唱歌的佼佼者(他们中绝大多数都具有大学学历)却被这样一些题目给难住了。比如,有一道题来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问第四句“遍插茱萸少一人”,究竟是少了一个什么人?对这类问题,学生如果平时在课内学得认真,课外又会反复历练思考,那么看了题目后立刻就可以回答;否则,唐代有无数的人,只少了一个人,在短时间内要说出是准自然就变成难题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只要理直气壮地大力加强实践训练,按照语文学科的自身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工作,就一定能逐步改变语文教学的落后面貌,开创出语文教学多快好省的一片新天地来。

收稿日期:2006-04-04

作者简介:徐龙年(944-),男,浙江龙泉人,教授,从事语文教育理论研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培育 下一篇:补考大学生学习成就归因及对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