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幼儿“专注而大胆”地表现所观、所想

时间:2022-09-24 03:34:56

引导幼儿“专注而大胆”地表现所观、所想

一、自由头像激发幼儿对写生活动的兴趣

对于刚接触写生的幼儿来说,写生活动无疑是个难点,幼儿不知道从哪下手开始写生,于是我让每个幼儿带一面镜子,先自我观察,自由观察自己的样子并和同伴自由交流。幼儿在观察时都觉得很有趣,一边看一遍聊着:“你看我是双眼皮”,“我这儿长了一颗痣”,“我的头发像小刺猬”,“我扎了小辫子”……幼儿在观察中了解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接着,我以一个小朋友为模特,又不告诉小朋友是谁,当着全班幼儿的面,当场示范写生给他们看,一边画一边示范讲解:这个小朋友的脸是瓜子脸,前面有刘海,后面扎个辫子……小朋友一下子就看出来了,“是***”,接着我又画了一个男孩子,幼儿又马上嚷了起来,“是***”……孩子们一下子对我充满了崇拜,也对写生活动充满了期待。

二、多角度定位写生画的选材和内容安排

1、选择幼儿熟悉的和感兴趣的事物。只有幼儿熟悉的、喜欢的、了解的、常用的事物才更能激发其作画欲望,更好地画出事物的构造和形态特征。例如书包、玩具车、鞋子等。

2、由造型规则、色彩明快、形状简单单一的物体逐渐到形状组合变化复杂一些的物体。例如中班幼儿可以从闹钟——花瓶——书包——录音机——玩具车——电风扇等的顺序选择。

3、记忆写生与观察写生相结合。记忆写生法,即要求幼儿事先观察,只用眼看,不用手画。然后根据脑中印象,在把握对象特征的前提下,记忆作画。如:画妈妈、爸爸、公园里的静物等不在身边的物体,以及动态的无法定格的如下雨了、拍球、跳绳等。对于这些动态物体或是无法现场作画的场景,则可以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凭记忆写生。而观察写生,就是一边观察一边作画,适合静止的物体和场景。

4、静物、人物、盆景—风景、动态物。即从小到大,从静到动,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例如任务的写生可以遵循从头像——全身像以及从自己——妈妈——身边的朋友、老师等等;植物的写生可以从简单的小盆景例如仙人掌、吊兰——树木等。

5、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水平为基础选择内容。例如:小班孩子的手部肌肉发育还不完善,只能画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图形,如直线、弧线、圆形、椭圆形等。因此小班幼儿只能安排最粗浅的内容,如下雨了、萝卜、草莓、枇杷、西瓜、菠萝、番茄、小蝌蚪等以及妈妈的项链、柳枝、迎春花的花朵等。中班幼儿已有一点绘画基础,可以选择外形特征明显,形状结构稍有一点变化的物体。例如:闹钟、花瓶、书包、等静物;自己、好朋友、妈妈等头像、树木、花草、人物动态如拍球、跳绳等,也可由简单的组合如若干个水果、花瓶、玩具的组合等。

6、与其他绘画形式及不同类型物体的穿插安排。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多种绘画形式以丰富幼儿的作画方式,使幼儿始终对绘画活动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新鲜感。因此建议每月只安排写生活动1—2次,配合其他画种或是不同的表现方式。例如最常用的勾线笔配合油画棒画,以及线描画、水粉画等都可以穿插安排,甚至于国画、刮画等多种形式都可以贯穿。而连续的写生活动也要不同类型穿插,如静物、人物、风景、玩具、生活物品等。

三、写生画教学的方法和步骤

1、在丰富相关常识的基础上,教幼儿学习观察。例如:中班幼儿画妈妈的头像:首先,我让幼儿欣赏了解了不同的人物特征都有哪些,如脸型——国字脸、圆脸、瓜子脸、长脸等;发型——直发、卷发、短发等;眼睛——双眼皮、单眼皮、三角眼、丹凤眼等;鼻子——大蒜鼻、鹰钩鼻、小鼻子等;嘴巴——樱桃小嘴、厚嘴唇、大嘴巴等;以及其他特征——戴眼镜、长痣的、戴帽子的等。在此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再让幼儿回家仔细观察,对照自己妈妈的头部五官分别属于哪些类型的特征,牢记于心。这样就为记忆写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2、把握示范的分寸很重要。第一步:示范构图,画大轮廓。我教幼儿用书空的方式在纸上预画个轮廓,如果一次不好,还可以第二次,直到自认为满意时再下笔,不致画错浪费纸张,也养成事先构图的习惯。第二步:从大处着手,分解组合,注意写生的顺序和比例。例如画录音机,幼儿将大轮廓概括成四条直线、四个角都是弧线的长方形后,再逐渐从大到小地画出两边对称的圆形喇叭、居中的长方形卡门,再至扁长形的收音区、按键、插头等。

3、幼儿作画,个别指导。第一,调整好写生的距离、角度和人数。要保证幼儿能在一个较好的角度看到物的全貌。一般距离不短于物体的最宽或最长的三倍为宜。在物体的正对面中间区域,跨度不要太大(幼儿写生大多以正面为主),同一组写生的幼儿人数不宜太多(一组不超过六人)。第二,指导幼儿恰当的构图。要求“小纸画小画,大纸画大画”,“先外后里”,“先大后小”。确定物体在画面上的大小及其上、下、左、右的位置,可以用一些相同大小的单个物体图片在不同大小的纸张上摆放,了解探索如何构图更合适。第三,学习比较。写生教学与临摹教学相比它可以让幼儿更从容地去观察分析对象,但幼儿能够集中注意的时间不是很长的,所以要引导他们辨清物体的哪个部分大哪个部分小,哪里高哪里低,哪里看得见哪里看不见,画双个物体时要提醒哪个在钱哪个在后。要引导他们边看边画,多想少画,不能低头画不去看,要与临摹画一样抓住对象的基本特点,是方的还是圆的,这不能搞错。第四,注意物体之间的前后置现象,初步确立起空间概念。让幼儿注意到前后置的现象,是确立起他们初步的空间观上的一个起步。

四、写生画的正确评价

对幼儿的写生作品不能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应强调物体大形,不强调透视比例。强调形态变化,不强调描绘完整。强调疏密对比,不强调构图模式,强调手法多样,不强调熟练完美。同时,还应以作品是否有孩子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理解为出发点。评价幼儿的学习结果还不能从一次或几次作品的情况来确认,而应注重整个教学过程对孩子潜在的影响和作用。要诱导孩子“专注而大胆”地表现自己所观、所想。

【作者单位:常州市刘海粟美术幼儿园 江苏】

上一篇:实验进程控制的研究 下一篇:浅析学困生成因简谈转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