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困生成因简谈转化策略

时间:2022-03-11 01:36:52

英语“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因后天和外界的原因造成英语学习有障碍,达不到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业不良者”。本文结合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小学阶段英语 “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一、“学困生”的成因

(一)内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开始学习的时候,低年级学生大多数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仍有部分学生感觉英语不如语文好学,英语单词、语法枯燥无味,认为学习英语是一种负担。因此,他们缺乏上进心,课堂上不愿听讲,全部依赖教师和家长的督促。

2、学习的意志力不够强。 “学困生”一般都是比较懒惰,学习毅力和耐力较差的学生,遇到难题就退缩,不愿意去动脑筋思考,学习受情绪支配,冷热无常,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渐渐的成了英语学习中的“学困生”。

3、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一般来讲,英语“学困生”的语文、数学等其它科目也存在着学习困难的情况,他们常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笑,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太多的失败使“学困生”常感到学英语很无聊,情绪非常低落,心理上敏感、胆小、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好英语缺乏自信心。

4、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学困生”英语基础差,知识脱节多,知识结构不完整,没有形成系统。有些学生是从低年级开始就对英语没有兴趣,懒于下功夫去记忆,更不会主动去求学,不能及时独立完成作业,甚至对英语学习存在“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5、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学困生”的学习活动往往缺乏主动性,他们一般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上不听讲,或只听不做笔记,只注重文字信息而不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只注重完成教师布置的硬任务,而不注重软任务,口头作业不当一回事,书面作业常马虎应付,机械的记忆法往往是记得快忘得也快,效果几乎为零。

(二)外因。

1、教师和教材的原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大纲和教参为依据所进行的教学内容,客观上并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认知能力水平,因为同一时间、同一内容、同一学习量,不同的学生的接受情况是不同的。一部分学生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渐渐出现知识缺陷和能力欠缺,从而感到举步维艰,力不从心,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和厌恶心理。同时,大部分教师都要担任三个班的教学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到每一位“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更不会为了他们降低教学难度和减少教学内容。长期的落后,

2、应试教育的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就成为了一种“竞赛”,既是教师之间的竞争,也是学生之间的比赛,同校不同班的比较,不同学校相同年级的比较,在一次次的比较中,拉开了学生之间的差距,严重挫伤了“学困生”的积极性,更加剧了学生的两极分化。

3、家庭的影响。现在的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占较大比例,各个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的溺爱和袒护,更造成了学生没有吃苦耐劳、认真学习、克服困难的意识,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教师的善意批评教育更是记恨在心;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对学生的教育是教师的事,常以自己不懂英语为借口,推脱责任,不主动与教师配合;有的学生遇到学习问题没有人能帮助及时解决,随着问题的积累,学习成绩逐步下降,最终沦为“学困生”。

二、找准成因,对症施治

(一)保护自尊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学困生也是如此。然而,老师的冷眼、同学的讥笑,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所以,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是转化他们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摆正心态,平等的看待、对待学困生,甚至还要“偏爱”他们,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平时多关心多肯定他们的进步,让他们没有松懈的机会。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当一个学生喜欢老师时,自然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这样,学困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为他们的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树立自信心,看到自己的进步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 当教师期待一部分学生表现出较高水平的进步时,如果在各方面对他们都另眼相看,积极、恰当的引导。让他们不知不觉受到感染,自尊心、自信心倍增,自然在各方面都会分外努力,也会取得很大的进步。这些学生的进步,主要是教师期待的结果,是由对教育对象的尊重、信任、热爱和对其更高的人际期待而产生。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科学地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此外,我在平时的练习时,除了表扬优秀的学生之外,我还要表扬进步大的学生,教师的表扬会使他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对自己以后的学习会充满信心,更加努力的学习。

(三)养成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能力

1、课前预习要指导。教师要重点要求“学困生”课前先预习,找出新单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找出疑点记在本子上,听课时带着疑问有目的地去听。一段时间之后,他们逐渐能够自己独立预习,学习成绩也会提高。这不仅仅是让他们“笨鸟先飞”,更重要的是教给了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

2、课堂新授多关注。“学困生”上课时注意力往往不集中,经常不举手发言,最后导致不会说,甚至不敢开口。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设置一些他们容易回答出来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后,不要忘记表扬他们。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都会使他们精神振奋,渐渐地,他们便有了成就感,消除了畏惧心理,上课时的注意力也会比以前集中,听课习惯好了,学习成绩自然会上来。

3、课后复习要督促。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所以对于他们的作业本要格外的“关照”,他们的作业要做到天天批,而且经常都为他们写几句激励的话语,这样不仅使他们充分练习巩固当天的学习内容,而且还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此外,我还注意了加大对于当天知识的“过关”力度,比如说,当天学过的单词需要掌握,当天学过的课文需要会读,能理解,并做到每天都要“过关”检查,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在时时刻刻的关注他们,不给他们任何放松的机会。

【作者单位:镇江市江滨实验小学 江苏】

上一篇:引导幼儿“专注而大胆”地表现所观、所想 下一篇:低年级估算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