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

时间:2022-09-24 03:21:09

初中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

【摘要】《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流思想、交流信息和表达情感。英语教学过程实际就是真实的语言交际过程,而学生既是这个过程中的学习者又是语言交际活动的参与者。因此,在听说互动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才是英语教学最好的出发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他们的语言实践,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听说能力;提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我国初级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最终达到运用英语知识的目的。然而,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中,仍然存在忽视教学大纲的要求,自觉和不自觉地采用传统的注重译写和语法教学的方法和课堂结构,忽视了学生的听说训练,因而不能充分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初中英语的教学目的。鉴此,根据我个人的学习体会和从事20年来的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就如何转变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抓好初中英语听说训练,提高学生听说能力,达到英语交际的目的,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1 抓好起始阶段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语言是有声的,听是学习语言的源泉和基础。听得清才可能模仿。听得准,才能说得对。初学英语,大多数学生都会对其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因而对学习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兴趣是最好老师,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最佳动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以这一良好的开头为契机,把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逐步培养成愿听爱说的习惯,使学生一开始学英语就逐步养成静听别人说英语的习惯,勇于用英语提问及回答,模仿录音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可用流利动听的口语,配备实物、图片以及表情动作进行教学,给学生造成良好深刻的语言印象。并努力使听说训练从小处着手,创造学生开口的机会。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学习:Goforit的预备篇,可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礼貌问候语:Hi!Hello!Good morning!Good bye!How are you? Fine,thankyou. Nice tomeet you. ect.在课堂上,还可用简单常用的课堂教学用语:Stand up, please!Open your books. Putyour hands. Look at the blackboard.Read after me.等等组织教学,学生经过听多了,也不仅会逐步听懂,而且也会能跟上几句,他们的好奇心就会得到满足。这时教师可将这些机械式听说扩展到课外生活中去,如:开晚会、邀请、祝贺等等,使学生的好奇心逐渐上升为一种讲英语的兴趣。兴趣欲得到了增长,必然会给学生带来更强烈的求知欲。抓好英语教学的起始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展听说训练的重要一步。

2 始终坚持课前讲英语的良好习惯

在每节课上课前,教师可固定利用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讲英语,可让全班同学轮流作简短的值日报告、天气预报等。新课改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因此,练习说口语、日常用语也应顾及每一位学生,不能只发展少数英语基础好的学生。这样可由简单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也可让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基础差的学生,由少说到多说,随着词汇量的增多,逐渐增加内容。如由值日报告:

Who’s on duty today?

What day is it?等问答式转变为自述式:

I’m on duty.

Today is Monday.

Weareall here. Everyone isfine,It’s sunny today.etc.以后,由值日报告发展为学校生活、小故事和自由谈话等。教师要注意给予表扬、鼓励,并及时进行知识巩固的口语训练。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发挥学生的模仿力和创造力,也为口语训练提供了场所。

3 善用课文录音材料,加强学生听力训练

根据语言习得理论,语言的输入是语言习得的最基本条件,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在交际时运用英语的能力。因而,英语教学从一开始就应加强“听”的训练,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课文录音能提供标准的语音、语调,便于学生正确模仿,对培养听说能力极为有利。听的练习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跟读练习:经常反复的跟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语音、语调、节奏、语感及英语思维习惯。对于起始年级阶段的初一学生,课堂上的跟读练习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课堂上,学生跟读几遍后可分组、分角色反复操练课文或对话内容,直至语句朗朗上口。同时,老师分组指导,效果更佳。在课后,老师可组织学生模仿课文录音带比赛,学生甚至在他们录制的录音带中配上背景音乐。老师把学生的一些优秀作品在课堂上播放,全体学生感受跟读训练后,他们的语音、语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样既能训练他们的听说能力,又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且使那些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也有了用武之地。

(2)听写配合:听写配合训练也非常必要,它是从口语过渡到书面,从听说到写不可缺少的桥梁,也是测试听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我认为教材中的听力理解练习,从形式看较为单一,只有问答题。如果每次只是让学生听完后回答课本上的问题,会让学生感到乏味,而且课堂气氛沉闷,易使学生产生紧张和急躁的情绪。为了提高学生对教材课文的理解效率,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稍为简单的判断题、填空题、填表题等,让学生在听的同时快速掌握课文内容,为回答问题扫清理解障碍。对于难度不大的课文,可在听完一遍录音后要求学生先就课文所提问题作简略的口头回答,再要求学生完成老师设计的填空题,填空的内容可以是单词、短语、简单的句子,甚至是对听力材料的概括表述,以促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词和词组在句中的意义搭配、逻辑关系,语法结构及快速书写的能力。

(3)以听促说:在让学生听录音前,教师可先就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提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后发表各自的观点。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激活学生的相关背景知识,又能将听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教学Goforit!STUDENT’S BOOK(Grade 8) Unit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中selfcheck Part 2中的Listening部分时,笔者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What words do you speak topeople to show your good manners?学生分组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计论,并将答案总结如下:

1)Please.

2)Thankyou./Thanksalot.

3)Sorry.

4)Excuse me.

5)I beg your pardon.

之后,我又以问题“What important words doEnglish speakers use many times a day?”导入本课的听力内容,让学生主动地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听的效率。

实践证明,多听课文录音,精听与泛听相结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为开口说话积累经验和素材。在平时的教学中,每节课都尽量安排至少一种形式的听力训练。听说结合,以“听”促“说”,将大大有助于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充满创新,把课堂教学活动转化为师生交往的互动过程。为了达到新课改的最终目的,转变教师角色。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应当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并力求达到课堂教学的活动目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语言学习的特点,体现语言既是一种认识工具,又是一种交际工具。重视听说训练,只有在听说领先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训练,才能逐步掌握英语知识,以致达到培养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学生学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英语交际,而听、说的能力在交际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并使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可获得更多的英语基础知识。如果教师能很好的用好教材,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只要经过初中三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必能为学生学习高层次的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2]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行动策略》.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上一篇:如何加强房建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下一篇:关于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问题的思考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