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时间:2022-09-24 03:01:24

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摘 要: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是生活性、实践性的课程,其中,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赋予思想政治教学以生命力,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那么如何让思想政治课教学真正起到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塑造良好的人格呢?本人认为应该让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达到知行统一,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让思想政治课教学源于生活、学于生活、用于生活。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316-01

初中思想政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是以生活性、实践性作为载体。所以,作为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赋予思想政治教学以生命力的活力,从而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在此,笔者就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如下探讨。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也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把初中思想政治的新课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不仅能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初步感悟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在“学会与父母沟通”这一课时,先在多媒体上播放了英雄母亲花花的举动,学生在观察狗母对狗子的行为中体会家长与自己的相处,看完视频后,让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的各种烦恼,再把他们的家长请进课堂讲述家长的烦恼,然后再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寻找他们与父母沟通困难的原因并在家长与学生互动的基础上讨论如何与家长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的方式,有效的将生活中的另一个画面呈现在课堂上,学习在有效学习知识的同时,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教学活动。

二、营造相互尊重的氛围,构建共同生活的课堂

由于课堂教学氛围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心理氛围。而这种心理氛围对师生的人生态度都有重大影响。思想政治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内化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感悟。这要求教师一改传统教学中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要与学生平等对话,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是独特的个体,允许他们尝试,允许他们犯错,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生活。在备课时,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课程的讲解与设置。在上课时,关注学生的反应、体验,留心学生的情绪、情感,并予以积极的反应。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才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找到自我在课堂中的位置,从而充分地、放心地去感悟生活,进而主动践行。在教师的感召下,学生尊敬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主动地与教师一起感悟、享受生活。在此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和教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处处彰显出课堂的生命活力。例如:在教学《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一课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隐私有哪些,大胆发言甚至是畅所欲言,让学生没有顾虑,说出心中所想,与老师平等交流,共同搭建相互沟通的桥梁。在相互尊重的氛围中层层引导,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社会实践活动生活化

教育教学中有一句话是:“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清晰地说明: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使思想政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思想政治课的每一课课后都设置了课后探究活动,课后探究既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和扩展,也是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到生活,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现实生活的中介和桥梁。课后探究也是让学生生活印证知识,深化认识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课后探究这一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来自己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可持续发展战略”后,布置学生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去调查所生活的村社或小区有哪些卫生死角,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通过参与社会生活,不仅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深化,而且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生活即教育”的观念,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把课堂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提高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结:思想政治课携手学生生活,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唯此,才能使思想政治课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参考文献:

[1] 杨阳微.浅谈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方法[J].科学咨询,2009(02).

[2] 张欣阳.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之我见[J].学生之友,2009(23).

[3] 刘宁宁.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J].大观周刊,2007(15).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命题界定及其内涵 下一篇:数学学科作业批改记录的研究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