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预防措施

时间:2022-09-24 10:05:20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预防措施

摘要:脚手架是在施工现场为安全防护、工人操作和解决楼层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建筑施工工具,其中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具有装拆方便,搭设灵活,通用性强,比较经济等优点,已成为当前我国使用量最多、应用最普遍的一种脚手架。

关键词:成因分析;计算;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扣件式脚手架坍塌事故时有发生,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脚手架施工安全控制措施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脚手架事故成因分析

(1)人的方面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是造成施工的原因之一。此外,操作者本人的违章作业,也会造成大量的事故。尤其是脚手架的架子工从事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时,未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另外,有些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对可能遇到或发生的危险估计不足,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防护不到位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也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2)物的方面

脚手架搭设不符合规范要求。在部分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不规范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是脚手架操作层防护不规范;二是密目网、水平兜网系结不牢固,未按规定设置随层兜网和层间网;三是脚手板设置不规范,由此可能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另外,有些脚手架使用劣质的材料制造,刚度达不到要求,使用前未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也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3)安全管理方面

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时,施工单位应编制安全技术方案,如果没有编制安全技术规范,施工过程中凭个人经验操作,就可能会发生违反操作规程、技术规范等问题,引发重大伤亡事故。

3.施工计算

(1)荷载计算:这些荷载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重量、钢筋重量、施工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等。由于大梁配筋率较大,因此 钢筋的自重标准值并没有按一般取1.5kN/m3,而是经估算后保守取3.0kN/m3。

(2)计算步骤

荷载计算后,分别对模板、主次龙骨(木枋)进行内力验算,其顺序如下:梁底模板的 抗弯强度、挠度验算次龙骨的抗弯强度、挠度验算主龙骨的抗弯强度、挠度验算支撑立杆的强度、稳定性验算。

在验算立杆的稳定性时应注意,立杆的计算长度应按(JGJ 130—2001)的公式:lo=h+2a计算,其中h为立杆的步距,a为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h≤1500。

(3)梁侧模板系统的计算

新浇混凝土作用在模板上的最大侧压力取以下两式中的较小值:

F1=0.22鉩t0 1 2V1/2F2=鉩H

式中鉩—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0=200/ (t+15)计算(t为混凝土的温度℃);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在110~150时,取1.15;V—混凝土浇筑速 度(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按新浇混凝土作用在模板上的最大侧压力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组合值对梁侧板及 侧枋进行强度、刚度验算,并计算所需对拉螺栓的直径及间距。

4.脚手架搭设要求

4.1立杆基础

立杆立于分层夯实的回填土之上。垫木采用长2.0~2.5m、宽度200mm、厚50~60的木板,垂直与墙面放置。

4.2立杆间距

(1)脚手架立杆纵距≤1.5m,横距1.05m,步距1.8m。(2)脚手架的底部立杆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参差布置,使钢管立杆的对接接头交错布置,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要求相邻接头不应在同部同跨内,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性。(3)立杆应设置砼垫板(80×200×200)并设置纵横方向扫地杆,连接于立杆脚点上,离底座8cm左右。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4)立杆的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200。

4.3大横杆、小横杆设置

(1)脚手架按立杆与步距设置小横秆,两端用扣件固定在内外立杆上,外侧伸长度统一为150mm,内侧统-为300mm,以形成空间结构整体受力。(2)大横杆竖向间距控制在1.8m以内,以便立网挂设,大横杆设置于立杆内侧,固定在立杆上,外侧外伸长度为150mm。

4.4剪刀撑与斜撑

脚手架外侧设置剪刀撑,由脚手架端头开始,按水平距离四跨,设置一道剪刀撑,竖直距离每五步设置一道剪刀撑,剪刀撑与楼面角度成45°~60°,要连续设置并保证搭接长度≥100cm,用三只活动扣件平行连接,相交点应处于同一条直线上。24m以下的钢管脚手架可不设置斜撑。

4.5脚手板、脚手片的铺设要求

(1)脚手架里排立杆与结构层之间均应铺设脚手板,脚手板宽为300mm,应满铺,无探头板。(2)满铺层脚手片必须垂直墙面横向铺设,满铺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满铺处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3)脚手片必须用18#铅丝双并联绑扎,不少于4点,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铺设时要选用完好无损的脚手片,发现有破损的要及时更换。

5.预防措施

5.1严格执行脚手架搭设与拆除的安全操作规程

(1)脚手架作业层防护要求

脚手板:脚手架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板与板之间紧靠;当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缝隙大于150m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安全网:安全网要采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平网,并用系绳系牢,不可留有漏洞。安全网破损严重时,不得使用。

(2)连墙件的设置要求

连墙件的布置间距除满足计算要求外,还应不大于最大间距;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应不大于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开始设置,否则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一字形、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

(3)剪刀撑设置要求

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5~7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组,由底部到顶部随脚手架的搭设连续设置;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架,在外侧立面必须沿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和伸出的横向水平杆进行连接;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均采用搭接。

(4)横向水平杆设置要求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使用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5)脚手架拆除要求

拆除前的准备工作: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是否符合构造要求;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方案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由工程施工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5.2加强脚手架构配件材质的检查

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大量不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具及建筑构配件流入施工现场。因安全防护用具及构配件不合格而造成的伤亡事故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从进货的关口把住产品质量关,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产品必须是安全有效的合格产品,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还要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达不到安全防护要求的用具及构配件不得继续使用。

5.3认真做好脚手架使用中的安全检查

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动;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载。

6.结束语

脚手架在搭设、施工、使用中作业危险因素多,极易发生伤亡事故。为此,对建筑业脚手架的伤亡进行较为科学的分析,从中找出施工的成因及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郑屹峰.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事故分析[D].中南大学 2010

[2]裴晓丽.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3]吴必龙.高层建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研究与标准化设计[D].浙江大学 2007

[4]胡娜博.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研究[D].湖南大学 2005

上一篇:试论煤矿矿建工程成本控制方法 下一篇:长距离重力流输水管道设计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