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功夫》中古筝乐曲的视听体验研究

时间:2022-09-24 09:06:51

电影《功夫》中古筝乐曲的视听体验研究

电影从无声到有声是其发展中的巨大飞跃,没有声音的电影缺少了审美魅力,没有音乐的影片缺少了烘托氛围。在电影制片的内容中,音乐扮演了重要作用,电影和音乐的美妙结合,共促融合发展,创造了一部部让人惊叹叫绝的电影大片。电影适时巧妙运用音乐能够让人产生独特的心理体验,同时也让人产生思想和精神上的共鸣。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代表乐器,是中华音乐文化的象征,承载了丰富的审美内涵。多年来,中国电影大片巧妙运用传统声乐成就了一部部著名影片,不论是张艺谋在《黄土地》中运用具有西北风味的腰鼓舞,还是电影《红高粱》中尽情唱响齐鲁大地的出酒歌,其壮观的场面、震撼的听觉、地域的风味和审美的意境,对电影的成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以电影大片《功夫》中古筝乐曲的巧妙运用为案例研究,详细阐述古筝乐曲在影片中运用的巨大作用。希望于通过阐述古筝乐曲在影片中巧妙运用,来给更多的艺术创作提供有力的审美指引。

一、 古筝乐曲的独特美学内涵

在中华民族的乐器发展中,古筝承载了中华音乐的独特审美功效,这种民族乐器通过变幻无穷的演绎,营造出不同氛围的审美意境。古筝乐曲会让听众在轻松自然中进入审美佳境,使观众心灵受到熏陶。从古至今的古筝乐曲中也有很多家喻户晓、过耳不忘的优秀作品,像《高山流水》《汉宫秋月》等经典古筝乐曲历经长久而不衰,深层次地去追究原因其实与古筝的独特构造有较大关系。古筝的造型形状尤其乐器的独特性,整体看上去很像一个长方形的柜台。这个“长方形”功能却十分奇异,“长方形”更像是一个现代化的精巧小型音箱,体现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创造的高超性和独特性。在古筝的整体构造中,能够自由运动的“筝柱”在发挥作用时显得尤为重要。古筝演奏者身着华服,再辅之以灵动的手指轻轻拨动筝弦,扣人心弦的筝曲也就随之缓缓传播开来,沁人心脾,产生美感。据有关文献记载,古筝演奏最早起源于我国的西北部分地区,最后经过不断流传到全国各地,逐渐受到越来越多音乐人的喜爱和追捧,古筝的快速传播其实与古筝乐曲自身独特的审美性和实用息相关。古筝乐曲还常与其他民间乐曲相互融合,各种乐曲的巧妙结合更彰显出古筝独特的美感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总体来说,古筝曲的美学内涵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大多数古筝乐曲的音色优美至极,极易拨动人的心弦,体现出古筝的力速性;古筝乐曲不受音域限制的特点,让人欣赏完古筝乐曲后心胸也随之变得宽广,彰显出广博吸收的包容性;无数古筝乐曲演奏者在演奏时演奏者们通常都会保持肢体上的平衡,演奏动作的优美协调,使得古筝乐曲演奏场面外观呈现出一种高贵状态,这充分体现了古筝的文雅性。除此之外,我国众多优秀的古筝乐曲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道家和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美学价值。

二、 古筝乐曲在影片运用中的高潮与期待功效

在电影作品中科学合理运用古筝乐曲,让传统音乐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在着力刻画影片人物的情感,突出影片的趣味性,制造故事的戏剧性,营造特别的影片氛围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功夫》这部影片之中,通过对古筝音乐《筝锋》《东海渔歌》等适时巧妙地融入,收到了成功的效果。在影片《功夫》中除了缔造极其宏大的场面造势之外,在凸显主要人物性格和营造某种特定氛围时,还独具匠心地运用了很多背景音乐为影片增添亮色。这些优美、意蕴深厚的音乐紧扣观众的心弦,其打斗高潮中运用古筝乐曲,充分发挥中国传统乐器美,既表现了中国功夫的搏击力量,体现了功夫在内力的意境;也阐释了中国功夫的柔美文化,体现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道家文化,二者有机结合,一张一弛,相宜得章,给观众带来了无穷回味。

(一)古筝乐器的高潮与回味效果

1.《筝锋》的高潮高峰运用

《筝锋》这首古筝曲的形成经历了曲折和漫长的过程,作曲家在吸收了《渔舟晚唱》作品后精心融入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悟,最终形成了和影片情节完美契合的《筝锋》古筝曲。《筝锋》在影片中成功巧妙的运用,其背后是作曲家深厚的功夫和心思的付出。当然,作曲家的心思也没有白费,影片一经播放,古筝乐曲的成功运用让无数观众对古筝乐曲久久难忘,让观众喜爱有加,大大增强了《功夫》的艺术价值。在《功夫》中,斧头帮费尽心机找两个瞎子去对付包租婆,每当要撕战杀人时,古筝音乐就紧密响起,其丝丝缕缕的紧促声音传入观众们的耳边。在两个瞎子与五O八卦棍奋力厮杀的整个过程中古筝乐曲更是急促不断,环环相扣,给人期待,令人心悬。

2.《东海渔歌》的巧妙时机运用

在《功夫》这部优秀影片中,主演周星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他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使得观众也随之发生喜怒哀乐、松紧张弛的快速变化。在影片中,周星驰饰演的主要人物阿星在进猪笼城寨时,怀揣着自己朴素的梦想来打拼,《东海渔歌》古筝乐曲适时演奏,让人们立刻提起精神,让人电影剧情充满期待。周星驰饰演的阿星本来是一个意志力极其薄弱的小人物,然而小人物也有朴素的梦想,他在自己一事无成的现实情况下,也开始思索如何成就自己的梦想,他想借助猪笼城寨这个特殊地域达成自己的梦想。而这个特殊地域又是斧头帮想要铲平的势力范围。无论是斧头帮派人到猪笼城寨杀人时的《筝锋》,还是阿星进猪笼城寨时的《东海渔歌》等古筝乐曲,都给影片观赏者们带来视听上的独特感受。

三、 古筝乐曲在影片中渲染与深化效果

电影作品中为了情节需要,有时演绎出轻松活泼的气氛,有时演绎出离奇惊异的氛围,也演绎出紧张肃杀的气氛。影片的不同气氛可以通过不同的古筝乐曲演绎来体现,古筝乐曲的演奏再配合精彩画面,使得观众快速融入到影片渲染的氛围中。风暴雷鸣和莺歌燕舞很自然地就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筝锋》和《东海渔歌》在给观众带来独特视听感受的同时,也渲染了影片的剧情发展,阿星进猪笼城寨时古筝曲的播放让人感受到小人物身上勇敢与拼搏的精神,斧头帮进猪笼城寨杀人时,观众很自然地从心底感受到一种肃杀和紧张的场景。激烈的打斗氛围一直融合在影片中,但当看到猪笼城寨中的深藏高手从容对抗斧头帮的杀手时,观众们的内心由紧张急促变得轻松平缓起来。

(一)古筝乐曲在电影中情感抒发作用

无论是哪一部影视作品,影片中都会着力塑造性格不同的角色,而不同人物的内心情感也是极其丰富的。影片中不同人物的内心情感,在不同的时期各不相同,并情节的发展不断变化。电影中人物的情感变化,要想得到有力生动刻画,既可以运用直白的语言来体现,也可以借助风格迥异古筝乐曲来有效表达。一首古筝作品也是由一个个细节搭建而成,每一个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其实代表了人物情感的微妙变化,在曲目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诸如《渔舟唱晚》《高山流水》这样的古曲,节奏舒缓,讲求韵味,其韵味则体现在演奏者左手颤弦、按弦、滑弦、揉弦技巧的掌握。这些技巧看似容易,实则细节极多,难于掌握。以古筝的滑弦为例,音准绝非轻而易举可以掌握的,在不同曲目甚至是不同的段落,对起音、过渡音、止音的比例要求均有不同,演奏者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推敲才能达到演奏水平。这些演奏细节充分抒发了电影人物的情感变化,节奏缓慢,体现人物心情舒畅;节奏紧凑,体现人物心态加速,产生紧张感、激烈感和期待感。

(二)古筝乐曲在电影中性格心理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儒、道是中国原始的本土文化。这两种文化一进一退,对中国国民性格的影响非常之大。儒家文化刚健有为、进取入世;道家文化柔顺无为、退守潜隐。两千多年来,这两种文化互相排斥,又互相吸收;互相对立,又互相融和,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国人的性格形成。古筝弹奏讲究“情曲交融,心手合一”, 运用古筝乐曲表达人物性格这种新做法更容易让观众们喜爱接受。这就要求演奏者对所弹曲目背景、曲目表达的内容及传达的感情有较深了解,尤其是在演奏历史题材,讲述历史人物的曲目时,更要对历史人物的事迹做到了然于胸,对人物的性格特征细心揣摩。电影中主要人物和辅助人物的性格差别很大,众多影视编剧们在塑造影片主要人物性格时通常会花费大量精力追求人物性格鲜明、突出。要达到这一较高目标,编剧们除了运用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凸显人物鲜明可感的性格之外,对古筝乐曲适时、合理的运用也能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

阿星以及猪笼城寨中那些武艺高强人物的内心世界其实都很丰富。古筝乐曲在影片中的成功运用使得这些小人物的内心得到了生动刻画,他们身上体现敢于同恶势力代表斧头帮勇敢作斗争的鲜明特征。这些普通人物的内心深处也都有自己最真实的渴望,不管是运用智慧还是出手武力,他们都在奋力拼搏。他们的渴望除了言行表达之外,也可以通过电影中的古筝配乐之声来深刻感受。

(三)古筝乐曲在电影中深化主题作用

主题通常是一部影片的灵魂所在。一部影片的主题创作成功与否需要观众来评判,这需要考验导演和编剧的文化功力。在相当一部分影片中,古筝乐曲的适时、巧妙运用可以起到深化作用。通常情况下,电影作品中运用的古筝乐曲主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影片中一些特殊的人物或事件。在《功夫》这部影片中,古筝音乐的贯穿使得电影主题往往得到更加有力的凸显。在我们观看的影片中,只要在某个场合或某个人物出场时有某种古筝音乐出现,观赏者就能够对影片中的人物或事件在第一时间内作出较为强烈的连锁反应,从而也对电影主题理解得更深刻、更到位。

电影与古筝乐曲这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既传承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又给传统文化赋予新内涵,还给现代观众带来新美感,对电影的演播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奇妙绝佳艺术效果。电影里古筝演奏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认真琢磨练习,玉不琢不成器,只有将每个技术、每一个难点攻克和熟练掌握,才能演奏出一首动听入耳的成功乐曲。电影与古筝看似两个不相干的领域,实际上却有着众多的相通之处,但无论是一部电影还是一首乐曲,要想取得成功,都需要用心用情用力的去充分挖掘,精心雕刻,巧妙演艺。通过电影《功夫》中古筝乐曲的成功演奏证明,只要精心演奏和巧妙结合,古筝乐曲可以在电影大片中发挥更理想的审美效果,给观众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具有重要启示,对文化市场消费也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中班综合活动:打麦忙 下一篇:大班主题区域活动:竹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