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复苏学生的科技情愫

时间:2022-09-24 07:56:26

语文教育复苏学生的科技情愫

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是各种教育渗透的重要载体,如今科学教育也已渗透到语文学科中去。《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并且小学语文教材中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蕴含着科学教育方面的素材。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把语文阅读教学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科技元素,寓语文基础教育于广阔的科学世界中。

一、挖掘教材中的科技元素,教育学生爱科学

“科学是神奇的,是奥妙无穷的,我们必须从小爱科学……”要使学生真正爱上科学,必须在各科教学中挖掘适合学生的各种科技元素,带领学生接近科学,从事实中去体会科学的神奇和奥妙,撞击出兴趣的火花。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如介绍宇宙奥秘的《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介绍航天知识的《梦圆飞天》;介绍仿生学的《夜晚的实验》;介绍古代科技知识的《埃及的金字塔》;介绍自然知识的《海底世界》;介绍文物知识的《莫高窟》……归纳起来语文教材简直就是一本科学的百科全书。这些知识,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眼界,浓郁了学生的科学文化底蕴。

在教学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科技内涵,将科技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融于教学之中。如教学《郑成功》,我不仅指导学生学习郑成功的经过,还引导探索,使学生认识到郑成功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及科学地指挥战斗的重要性。然后加以拓展:其实很多问题,如果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梦圆飞天》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手段,再现神舟号飞天影像、图片资料以及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让学生对航天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世界以及我国的航天科技发展状况有了感性的认识。

随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的推进,语文教材的科技元素明显增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无声读物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二、发挥课堂优势适时渗透,引导学生学科学

课堂是渗透科技意识,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载体。教师要牢牢抓住课堂,在语文教学中努力渗透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逐步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未知的世界最需要学生那份对科学的热情。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时,我就提出了“是什么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的”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通过课文中所举的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几个事例的了解,特别是“法布尔为了抓住一只会唱歌的虫子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捉到一只漂亮的小甲虫高兴极了,把这个宝贝放进蜗牛的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回家好好欣赏……”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才把法布尔引进科学殿堂的。

2.提升思想,培养情感

课文内容的叙述和积极动人的科学体验,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示范空间,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使学生快捷地获取丰富的科学内容,促进他们更准确、更透彻地去理解科学知识。我们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教学过程作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过程。例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夜晚的实验》这些课文时,我就提出“你敬佩他吗?为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明白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斯帕拉捷强烈的好奇心,以及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这些都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学生的心中涌动着对科学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课后,让学生收集科学家的故事,利用班会时间举行“科学家的故事”故事会等。由此,学生也明白了浓厚的兴趣加上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自己的理想是一定能实现的。

三、开展课外活动适度延伸,鼓励学生用科学

学校是推动科技教育的主阵地,这就要求我们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多方面入手,积极有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让他们养成关注科学的习惯。

1.指导写作,感受成功的喜悦

写作训练是锻炼学生科技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根据不同年段确定适合学生实际的写作主题,让学生得到科学合理的科技思维锻炼。高年级学生对科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有着丰富的想象能力,可以更多地引导科幻故事的写作。如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时,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以《假如我在太空》为主题写一篇习作。一些学生的水平令人赞叹,从中可见他们的科技思维是非常活跃的。教完《海洋――二十一世纪的希望》后,让学生查阅资料,写一写《我心目中未来的海洋》。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写作能力,而且了解了更多的科技知识,增强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2.语文实践,培养科学素养的驿站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一句话:“在做中学。”,就是要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变单纯的“读科学”为“做中学”。也就是说,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与科学有关的实践活动才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想树立一个大语文教学的理念,从多角度挖掘语文教学中蕴含的科技因素,努力在学生心田播下科学教育的种子。

上一篇:谈数学课堂探究的情境实践 下一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