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4 07:25:08

浅谈分层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中学阶段对于学生来讲是很多学习习惯进一步养成的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素质教育阶段升华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却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在施教阶段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必然会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够各取所需地汲取文化知识,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数学教师亦应该因材施教,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特点,采取分层式的教学方法,从而全面提升素质教学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中学教育 数学教学 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

教学中所实施的分层教学模式,是以施教的班级为阵地,在教学的实际过程当中,针对本阵营的教学行为课堂主体的情况,例如知识构成层次、智力水平特点、自身可挖掘的潜力水平,将整体的学生划分成不同的板块,在设计教学计划的时候,能够将授课过程中的问题设计成阶梯式的档次,也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所经常提及的分组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正是迎合了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将素质教育提升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更加侧重因材施教的实践应用。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时候,应当充分意识到教学的课堂主体是学生,教师起着整体辅导的作用。在中学生的心目当中,也应当积极地引导其意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更适合对学生不同潜力的挖掘,使得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受教的过程中精准找到自身的定位,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达到缩小不同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的目的,使得班级的整体学业水平不断的提升。

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伴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更加侧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分层式的教学方式迎合了新课改理念当中对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的要求。此时,正处于新课改进一步实施的第二个阶段,有了前边第一个阶段的探索,可以说分层式的教学方式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进基础。将班级内的学生根据认知水平划分成若干小组,数学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按照小组学生的知识结构的等级有所侧重的进行问题设置,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参与授课的主体都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其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

三、实践分层教学的措施

(一)以学生分组形式,落实分层教学

一个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所教班级的学生的学情,结合中学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构成特点,将班级学生整体上划分成上、中、下三个等次,再将新课改理念当中的分组教学的模式运用到班级课堂主体分布上。也就是说,将之前划分成的三个层次的学生近乎均匀的分散到小组之中。这样就可以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帮扶”效应,也便于数学教师在授课的环节之中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推进数学授课的顺利实施。

(二)课堂教学设计层次化,推进授课实施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授课之间应当有一个适合本节授课需求的教学设计,那么在实施分层教学的环节中,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设计的时候,也应当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认知口味的授课环节。例如在讲解八年级的数学题的时候,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就可以将多项式10(x-y)?-3(x+y)?通过分解的方式,划分成几个小的运算公式(1)a?-3b?;(2)10a?-3a?;(3)10(x-y)?-3(x+y)?。这样就能够使得各个小组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特点,找到自我探讨的空间,整个授课环节就可以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得以实现了。

当然,数学教师要实现教学环节的层次化,还应当在设计课堂训练的时候,将训练习题划分成难易适度的档次,通过小组间的竞争机制,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整个的授课环节之中。

(三)适当鼓励,将分层教学注入温暖的阳光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中学生更渴望自我能力得到外界的肯定,这样就会激发出学生们创新思维,推进教学环节的实施。由于学生的知识构成不尽相同,作为数学教师也应当在评价机制上,运用“分层式”的评价机制,来点评学生的在课堂中对于问题的回答,或者是课下作业的写作情况。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当以鼓励、肯定为主,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教师应当在肯定得基础上,适当注入激发其再探索的评定。这样就能够在分层授课的环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收获身心的愉悦。

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更侧重对于中学生智力的开发,重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每个中学生所处的生长环境不同,在接受学校的教育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需要每一名数学教师都能够精心研究学情,既要照顾整体的学习进度,也要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环节,通过切实的分层式的教学方法,让每一名中学生在数学的教育圣殿中都能找到自身的定位,从而激发起学生自觉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玉新,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研究 [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35期

[2]李明方,王修燕;数学课堂要“活中务实”――初中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体会[J],考试周刊,2009年35期

[3]熊秀洪,中学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相关问题探讨[J],新课程(教研),2010年07期

[4]张守艳,分层教学――素质教育下的因材施教[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上一篇:全面质量管理与班级管理 下一篇:掷实心球时,要学会“鞭打”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