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动漫游戏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策略研究

时间:2022-09-24 07:22:47

高职动漫游戏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由于动漫游戏专业师资稀缺,目前高职在岗教师大多缺乏真实的游戏开发经验,这对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教学提出了巨大挑战。文章主要从目前高职动漫游戏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情况分析入手,研究行之有效的高职动漫游戏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高职动漫游戏专业 教师职业能力 提升策略

一、前言

当今动漫游戏行业发展迅速,每年都有数百家游戏开发团队如雨后春笋般加入动漫市场。在游戏产业不断扩大,且更加多元化的同时,游戏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进入黄金时期。但由于动漫游戏专业师资稀缺,国内高校动漫专业大多只偏重动画制作,开设动漫游戏专业的可谓凤毛麟角。此外,当前现有的动漫游戏专业教师的能力素质也普遍不高。本文主要探讨高职动漫游戏专业教师能力的提升。

二、当前高职动漫游戏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情况分析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动漫专业主要偏向电脑二维和三维动画专业,开设动漫游戏专业的院校屈指可数。很多高职院校虽想开设动漫游戏专业,却苦于条件不足,主要由于游戏类专业教师人才极度匮乏,目前在岗教师大多缺乏真实的游戏开发经验。若将游戏企业人才引入高职也有困难,企业人才虽有极强的专业技能,但普遍都是专科或本科文凭,且没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达不到院校人才引进的相应要求。

我省许多高职院校虽然积极采用多种手段来提升“双师”资格,包括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践、工作室项目引进等,但仍普遍存在教师研究专业与教学专业不对路,教师缺乏真实的游戏企业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只局限于所教授的几门课程,专业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创新能力,对游戏行业发展最新情况认识不足,导致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需求脱节等方面的情况。这样就不能指导学生创作出具有创新力的作品,课程内容与行业严重脱节,学生在就业时自然无法达到行业需求。

三、高职动漫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根据以上高职动漫游戏专业教师专业与教学现状,笔者对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策略与手段进行了深度思考,并总结出如下策略。

(一)通过专业培训、专家讲座等方式,丰富教师专业知识

要改变以往教师研究专业与教学专业不对路,教师对游戏企业生产与发展情况了解不足等局面,可以通过组织动漫教师参加动漫专业技能培训、网络课程学习等方式,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并通过培训使其了解最新的行业技术应用及标准。此外,聘请资深动漫企业、行业专家、总监来校开展讲座,分享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传授设计理念及交流专业经验等,全面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

(二)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时刻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

与游戏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可采取两种手段。第一,延续传统的教师顶岗方式,即教师进入游戏企业顶岗实践,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实地学习企业的开发技术手段,了解企业需求。第二,将企业项目引进学校,由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完成,此种手段适合多位教师同时参与同一项目的开发。这样既能培养各位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还能培养教师的项目团队协作能力。

(三)通过奖励机制激励教师进行专业创作并参加技能竞赛

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人专业创作,并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建立教师技能竞赛奖励机制,通过适当的奖励激发教师的专业创作动力,从而提升教师个人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在技能竞赛中获奖不但能赢得专业荣誉,也能带动起学生积极进行个人创作并参加技能竞赛的良好风气。

(四)搭建企业技术人员、行业专家与教师交流的平台

为方便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行业专家进行专业技术交流,可以搭建动漫多领域企业技术人员、行业专家与教师交流的平台。通过QQ群或微信群等方式,教师有专业疑问时可及时与行业专家交流、沟通,并且也方便专家为教师作品进行点评。通过交流,能够丰富教师专业知识。

(五)建立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评价指标

通过研究摸索出一个具体的教师专业能力素质提升监测指标。通过具体的数据和标准,较客观而准确地反映出动漫游戏教师专业能力素质提升情况,也可更及时地调整研究方案,以挖掘出更好的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策略。

四、结束语

总之,根据本文中提出的一些策略,改善高职院校动漫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的一些问题,与动漫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使教师能够时刻把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及企业的专业需求,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强化教师在多类动漫项目中的岗位流转能力,提升教师的动漫艺术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为社会输送高技能型、创造型动漫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崔红.高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探讨与研究[J].长三角,2010(05):128-129.

[2]杨丽君,辛和金.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构成及提升策略[J].中国市场,2014(17):147-148,156.

[3]陈年友,胡亚学.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16-19.

上一篇:基于三强化三融入推动农电管理“法治”与“营... 下一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绩效考核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