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纠正学生数学学习中粗心的问题

时间:2022-09-24 05:54:02

怎样纠正学生数学学习中粗心的问题

在学习中,粗心就像慢性毒药一点一点的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成绩,或多或少的存在在大多数孩子身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和老师,经常会提到的一个问题是:孩子粗心怎么办?当我们翻开孩子的作业本或者试卷,看看出错的地方多半是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题目,甚至漏题没有做。于是做父母的有的苦口婆心对孩子进行矫正,有的大发雷霆对孩子进行训斥,而孩子呢却依然故我,毫无改进,这令老师和家长们伤透了脑筋。在此,我将与家长们探讨一下孩子粗心发生的原因和怎样纠正粗心的毛病这两方面的情况。

一、孩子粗心的三种原因

通过上述这些现象我们会发现,在简单的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粗心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那么它为什么会发生呢?又是怎样发生的呢?下面讲孩子粗心的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 粗心与注意力有密切的关系。注意力差的孩子,在视知觉把收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分析时,信息会受到干扰,就容易出现错误、遗漏或遗失,从而导致粗心问题的出现。从生理上讲,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0—6岁的早期教育。研究表明,大多数在走路前没有充分爬过的孩子学习中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身体的协调性差,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动,妨碍了他们从外部世界获取有用的信息,许多感官信息未能传递到大脑,从而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

视知觉不是视觉,视觉是指眼睛看到的信息,而视知觉是把眼睛看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对看到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为什么有的孩子把96写成69?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把十位数与个位数相加,数位对不齐?为什么有的孩子答案计算正确,抄写时却抄错了?这都与孩子的视知觉能力有关系。 视知觉能力指眼睛能否作定点、动点的跟踪(视觉集中),能否清晰的辨认出两个相似的字(视觉辨认),能否迅速记住刚刚所看到的数字(视觉记忆),在下笔时手眼是否协调(视动协调)。每一个孩子的视知觉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孩子的视知觉能力达不到同龄水平,就容易出现粗心的现象。

2、知识点掌握不好造成认知不清。 比如一些孩子对学习新知识不够重视,重点难点分不清,知识点的掌握上凌乱无序,方法点的理解上一知半解,知识点不会结合运用。说起来懂了,具体却又讲不明白,学到的零散知识很快就会忘记。因此作业考试中必然出现差错和漏洞。另外,在数学学习中,有的孩子由于对事物感知能力差,再加上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都很强,这些孩子不能清晰准确掌握数学概念法则。如果对待这些差错和漏洞的态度是放任自流、敷衍了事,差错就会越来越多,漏洞就会越来越大。这样的知识状况就会对以后新知识的学习造成障碍。

二、纠正孩子粗心的三种方法

了解了粗心的真正原因后,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孩子进行纠正,简单的重复练习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要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同时迁移到学习中,能够有效的减少上面提到的各种粗心现象。

1、强化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可以说如果没有责任心,对什么事情都敷衍塞责,马虎了事,必然做不好。要培养儿童的责任心,家长光靠说教不行,还得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2、培养集中精力的好习惯。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集中精力去学习;有的孩子放学回家以后,总是边看电视边写作业,一边唱着歌,一边做题。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一心二用的不良习惯,这样作业出错的概率会大很多。另外,我们要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游戏活动、适当的体育运动,在做游戏、运动时也要求孩子集中精力,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做到劳逸结合,同时让孩子明白集中精力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

3、保持耐心。对孩子粗心这个毛病,做家长的千万急不得,我很理解一些家长的心情。但是我们知道后反而应该安慰孩子,和他一起分析原因,查找不足。一段时间后,情况一定有所好转。但是孩子在改正粗心的毛病中会有反复。我们也曾经给孩子讲,粗心带来的后果。孩子也开始渐渐明白道理了。但是我们一定要给孩子时间。特别是千万不要惩罚孩子。它会带来非常负面的后果。因为你的行为不是在纠正,反而是强化。尽管孩子当面承认了错误,收到了一时之效,但不久,孩子又会故态重生,为什么呢?那是孩子没有真正入脑、入心。因此对孩子粗心的毛病保持足够的耐心,不迁就,不粗暴。通过改变孩子的行为来改变他的习惯以至于最后改变个性。日积月累,你会发现孩子的粗心渐渐减少。

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好多这样的学生都被我们简单地认为“粗心”或者“学习习惯”问题,时间久了我们失去耐心,学生身上的这类问题,有时还真觉得无药可救了。可是我们是老师,我们的教育要为了一切孩子,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找到合适的方法我们就离成功不再遥远。

上一篇:不同方法预备根管对根管治疗后牙齿冠渗漏的影... 下一篇:公开课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再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