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9-24 05:21:56

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文章首先要介绍了我国高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应用;实践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技能型、职业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高职教育的质量对于社会技术领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近些年来高职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国家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受到了冲击。因此,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施不够齐全

由于高职教学的针对性比较高,因此相应的设施要求也比较高,并且这些教学设施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学技术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已经无法跟上社会前进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脚步,因而也就满足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

(二)实践教学环节不够深入

高职学校在实践环节所安排的教学活动不够深入,无法让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学到真正有用、需要的东西。另外,由于教学实践安排的合理性不够,因而有些教学活动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度不高。而实践教学目的模糊不清也导致实践教学的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再有,有些高职院校为了节省开支,自行删减实践教学活动或是缩短实践学习时间,或者是用“不管不顾”式实践教学来敷衍。这样也就无法让高职学生获得最好的锻炼并掌握应该掌握的技能。

二、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完善教学设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性

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际操作能力一直都是他们的优势,因此相应的教学设施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保持这种竞争优势,学校应该重视教学设施的更新,尽量对其进行完善。让高职学生在先进教学设施的辅助下掌握好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重视实践操作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

在高职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实践教学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非常有效的方法。首先,应该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频率,让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不能为了节省开支而私自删减实践教学活动。其次,在实践教学环节要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以切实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而不能用敷衍的态度对待。最后,学校还需要成立一定的实践教学监督体系,通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来发现实践教学的问题以及确定实践教学的进度,进而做出相应调整。

(三)加强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培养专业性更强的人才

专业能力与就业导向是高职院校进行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因此,可以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对高职教育的课程进行重新设置,在提高课程针对性的基础上来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更加具有时代性,更符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四)控制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

随着我国教育普及力度的不断加大,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因此与以往相比,招生工作的任务量自然就加大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放松招生标准或是对学生考核不够严格、到位的情况。但生源又是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想切实实现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严格控制好生源质量是非常必要的策略。也由此,生源的录取工作必须予以一定的重视,尤其需要在自助招生的过程中确定明确的录取标准。只有保障好生源的质量,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才能有提高空间。

(五)建立教学评价体系

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在提高教学质量这一问题上,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他们也最清楚教学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因此,可以通过开展教学评价活动的方法来收集学生对教学环节的评价,通过他们的反映以及意见进行改进并获得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结束语

社会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个社会的分工更加的细化。因此已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自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变化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并适应社会的需求。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可以同时完善教学设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性、重视实践操作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加强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培养专业性更强的人才、控制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建立教学评价体系等策略的实施来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爱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科学与财富,2012(04)

[2]乔维德.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3]许敏.PSO 优化神经网络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18)

[4]管弦.关于当前我国高职教学质量的调查――基于师生评价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3(03)

上一篇:综合实践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在学习和实践... 下一篇:Visual C++用ADO操作Access数据库的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