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文言文的教学

时间:2022-09-23 08:19:30

浅谈中学文言文的教学

【摘要】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加强文言文教学有助于学生把握汉语言文字的根本特征,传承祖国优秀文化,全面提高自身修养,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由于缺少文言文运用的环境,学生对文言文在理解、记忆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学习规律,全面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学习方法 教学策略

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过程基本上还是教师逐字逐句进行翻译讲解,学生认真记录、背诵现,教师成了教参的翻译官,传声筒,学生成了教师和收录机,接收器。教师教得迷惘,学生学得糊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抹杀了,主体意识消失了。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厌学,教师厌教。那么,如何提高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效率呢?下面把自己的教学探索进行简要总结,请各位老师指教。

一、全面准确把握文言文的特点,有的放矢进行教学

文言,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因而,其特点也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现代汉语的特点是双音的词多,而文言的特点是单音节的词多,两相对照学生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因势得、利导,引导学生利用这一特点逐步完成文白对译。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文言语句分成相对独立的词,把握句子的构成。如教学《狼》中的“骨已尽矣,而狼之并驱如故。”就可以划为十二个相对独立的词,骨M已M尽M矣,而M两M狼M之M并M驱M如M故。然后,让学生把这些词语逐个进行翻译,把握每个词的意义。骨:骨头。已:已经。尽:完。矣:语气词,相当于“了”。而:连词,表转接,译为可是。两:两只。狼:狼。之:用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必翻译。并:一起。驱:追赶。如:像。故:原来。最后,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连词成句。即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因而,前文例句译成现代汉语时就必须啬或减少某些成分。按照这一原则,例句可译为:骨头已经完了,可是,那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紧紧地跟着屠户。显然,译文省省去了“之”,增加了“仍然”、“一样”、“紧紧地”、“着”、“屠户”。这样,译文既没有改变愿意,又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同时,还能描绘出当时情况紧急,屠户紧张的气氛。

二、紧密联系现代汉语学习文言文

现代汉语是由文言发展而来的,文言与现代汉语在实质上就存在着一个“源”与“流”的关系。这二者之间势必就会有着继承、演变和发展的关系。在教学中,就必须先弄清楚,哪些是属于继承的内容,哪些是属于演变的内容。简单地说,继承的内容有时间、地点、人名、官职以及绝大部分纯自然事物名,都有是继承的词语。教师在教学法中,要求学生在翻译的时候照抄即可。而其余的都有是属于演变的词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文言与现代汉语二者之间的源与流和关系,不能走入文言与现代汉语无关和误区。同时,还要强调二者之间双是相辅相承的关系,学生只有学好现代汉语,才能学好文言,现代汉语的词语积累得越丰富,语法掌握得越牢固,文言学起来就越得必应手,如果脱离了现代汉语而孤立地去学文言,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让学生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文言文的词义、用法及语法,由于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篇目来看,继承的词多,而演变的词少,因而,学生在学习中,如果掌握了这些演变的词,就等于掌握了文言翻译的方法,文言翻译也就会迎刃而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握以下几种语言现象:1、古今异义词。从字面上看,“古今异义词”即词的古义和今义不同,文言中除了少数“古今异义词”外,其它的绝大多数是与现代汉语意义大致相同或相近,可以说,掌握了古今异义,对学生翻译文言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学《桃花源记》,就要让学生掌握“鲜美”“妻子”“无论”“绝境”“不足”“间隔” 等到几个古今异义词,可以说,就等于扫除了文言翻译的一半的障碍。其余的部分只须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和继承的原则,寻么翻译自然就会水到渠成。2、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尤其是先秦古籍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由于通假字是同音替代,所以在教学法中不仅要注意到这一点,如遇到与古音不同的情况时,必须读本字之音。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说”通“悦”。但按现代汉语读音,显然,“说”的读音不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读本字“悦”的音。由于通假字在本质上是一种借的关系,“悦”借了“说”的字,“说”借了“悦”的音和义,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用本字“悦”的意义,句子才能通顺。教师在教这一知识点的同时,一定还要强调学生注重知识的积累的重要性。3、把握词类活用情况。所谓词类活用,就是某些类型的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原来的一般性质和语法功能,而具有新的语法功能的灵活运用,离开了这种语言环境就失去了这种性质和功能。我们在文言语句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即文言词语与代汉语的词语的意义在表面上看起来好象分别不大,但是一但译成现代汉语,语言马上就不通了。如:“渔人甚异之”中的“异”,“置人所罾鱼腹中”的“罾”,“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从表面上看,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没有多大区别。“异”可解释为“奇怪”,“罾”可解释为“鱼网”,“水”可解释为“河水”,“箕畚”可解释为“箕畚”但是,一旦将这样的意义放入句子 中间翻译的时候,就会发现句子根本就不通顺。语言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实际上,这些词都是活用了。“异”原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意为“对……感到奇怪。”“罾”原为名词,现活用为动词,意为“用网捕捞。”“水”原为名词,现活用为动词,意为“游泳。”“箕畚”原为名词,现活用作状语,表所用的工具,意为“用箕畚。”显而易见,如果将这些活用的意义插入句子中,句子马上就通顺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觉的词类活用现象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再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4、把握特殊文言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等,在教学中对这类句式的特点和翻译方法如能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强调,并经常归纳总结,那么,文言翻译对学生来说,既轻松自如,有得心应手了。

上一篇:谈中学语文实施拓展性教学的做法 下一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