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给力”,彰显数学魅力

时间:2022-09-23 04:23:34

游戏“给力”,彰显数学魅力

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提出了“数学好玩”的理念,给人以很大的启迪,“寓教于乐”、“乐中学”成了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的心愿。而“数学游戏”的介入,很好的成为这一理念的突破口。下面,笔者通过几则数学教学中的实例,和大家一起来品味数学游戏在学生数学学习中彰显出的魅力。

一、在“俄罗斯方块”中悟“密铺”

马丁・加德纳指出:“唤醒学生的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悖论、打油诗或那些呆板的教师认为无意义而避开的其他东西。”在学生接触概念的最初阶段,如果以“游戏”的方式“邀请”学生参与,那学生必将能迅速地、全身心地投入进来。

《密铺》一课课始,教师即邀请学生先来“玩一玩”俄罗斯方块。学生眼前顿时一亮!平日家长都会干涉的游戏竟然可以在课堂上玩!于是,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即使做一名观众也是很幸福的事情!“变形!”“向左”!“向右”!整个课堂都在激烈的思考着。一分钟后,教师将游戏画面定格(如图1),提问:“玩俄罗斯方块游戏时,怎样才能让整排的方格消去?”通过平日的游戏基础,再通过刚刚共同度过的“一分钟”,学生很容易就能进行解释,而将方块“变形”或改变方向,都是为了将整排方块“无空隙”、“不重叠”的“铺”起来,从中,“密铺现象”的本质含义学生在无形中“悟”了出来。俄罗斯方块的导入,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使数学变得生动而有趣,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在“魔方游戏”中玩“倒推”

在《倒推》一课中,倒果汁、分画片、路线倒推等是学生经常练习的类型,但由于题目条件的局限性,学生还是感到抽象,难以理解。而“魔方游戏”,则会让学生在“玩”中“倒推”,乐此不疲。如图2:教师将魔方设置以下三步的变化:

(1)把最前面一层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一次;

(2)再把最左边一层沿逆时针方向旋

转一次;

(3)最后把最上面一层沿逆时针方向

旋转一次。

在一系列的变化后,教师让学生根据变化的过程进行还原。魔方,本是一种游戏工具,在这里成了孩子的学具,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根据其变化的过程,一步一步进行倒推,从而恢复了“本来面目”,如图3。

这种带有思考性的游戏要求学生去分析思考,这就正所谓“学生经历和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进行四步倒推、五步倒推的“魔方”游戏,从中,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教学也被提升到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层面。

三、在“扫雷游戏”中分析“可能性”

项武教授曾经生动地把数学比喻为美女西施。他认为如果只是把数学形式地逻辑演绎一番,那等于是把西施放在X光下透视,看到的只是一幅骨架而已,毫无美感可言。所以,数学应该有血有肉地表现出来,数学游戏就是实现这一转化的最佳平台。

“扫雷”游戏是大家经常玩的一种电脑游戏,“找雷”对于很多人来讲,可能经常伴随着“碰运气”、“试一试”等心理,但如果在学习了“可能性”的知识后,能够将“可能性”判断的思想方法运用于中,“找雷”就会多一些理智的色彩。

如图4,在一个9×9的小方格正方形雷区中,随机埋藏着10颗地雷,每个小方格内最多只能藏一颗地雷。小军在游戏开始时随机地踩中一个方格,踩中后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我们把标号3的方格相邻的方格记为A区域,A区域外的部分记为B区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

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在A区域内藏着3颗地雷,A区域任一方格藏地雷的可能性为3/8,而B区域任一方格藏地雷的可能性为7/72,可能性远远小于A区域,所以小军第二步应该踩在B区域。

在“找雷”时,“可能性”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了方法上的有效支持,他们要不断地接受变化的挑战,不断加以分析、判断、决策,在“痛并快乐”中,学生身心得以放松,智力得以提升,还“冰冷的数学”为“火热的思考”,数学以最美丽的面貌呈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恰当的游戏好比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的学习成为主动创造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善于捕捉“游戏”资源,恰当地寓于教学中,使我们的教学能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学生走向最远的终点,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

上一篇: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三策略” 下一篇:有效运用数学图式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