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生活的“教育化”误区及其“本真”回归

时间:2022-09-23 01:53:14

校外生活的“教育化”误区及其“本真”回归

摘 要:校外生活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然而,应试教育主导下的校外生活存在“教育化”的误区,即校外生活仅仅成为应试目标达成的工具。“本真”的校外生活应该符合儿童自然的、游戏本性的生活。“本真”的校外生活要求人们正确认知学校生活与校外生活之间的关系,同时需要学校、家长和社区的实践支持。

关键词:校外生活;教育化;本真

依据学生生活所在的场域,学生生活可以分为校内生活与校外生活。校内生活是指学校时空中发生的各种生活事件,通常也称为学校生活。而校外生活是指发生于校外时空的生活事件,通常包括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两个部分。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而学校是以“人的培养”为主要活动,学校生活也就自然成为学生生活的主体,也获得了足够的关注。然而,校园之外存在着一个更为广袤的时空,它是怎样地构成着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在其中的生命状态如何,常常是被忽视的盲点[1]①。不可否认,校外生活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独特价值是不可否定,当前学生是怎样度过校外生活,又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什么影响,这需要我们走进学生的校外生活世界。

一、校外生活的“教育化”误区

笔者曾与一位小学生聊天,谈及他的学习,他说他很喜欢上学。当时我感到既高兴又有些诧异,因而继续追问了为什么。小孩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其大概是说:“尽管在学校要上不少的课程,但下课后他可以和同学玩得很‘疯’。然而放学后,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父母安排的各种特长或辅导班等常常成为其生活主体,有时看个卡通片都必须是英文的。”小孩的话语表达了他对校外生活的印象:校外生活不是丰富多彩,而是单调而沉重,不再是愉快的游戏,而更多是沉重的学习负担。小孩的校外生活并非个例,这其实是当前我国中小学生校外生活的现实写照②。

(一)“教育化”校外生活的产生

在我国,素质教育轰轰烈烈,但应试教育却是扎扎实实。应试教育通常以关注学生考试成绩、重视学生解题能力、强调书本学习而远离现实世界为特征。当在书本符号世界中便能找到正确答案,通过抽象逻辑推理就能获取高分时,那么直接进入“书本世界”的学习得到追捧也就理所当然。如此一来,学生的校外生活也就显得多余。然而,学生校外时间不能被浪费,校外资源应当被利用,于是人们致力于开发校外生活“教育”价值。校外生活也就卷入应试教育的漩涡之中。校外生活这块学生的“自留地”价值正被充分“开发”,“教育”也就自然“进驻”学生校外生活,校外生活也就成为学校生活的“延伸”:一方面,实行学校封闭式管理,进而达到学校生活对校外生活的直接“收编”,另一方面,兴办校外培训与辅导班,让“教育”实现对社会、家庭生活的包围。于是,与考试不相关的活动遭到了家长、学校或教师的“过滤”,学生生活也就只剩下“教育”。学校生活,如同紧箍咒一样,已经严严实实裹住了校外生活。于是校外生活演变成为“教育化”校外生活,仅仅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承载着教育(考试)目标的使命。

(二)“教育化”校外生活的表现

“教育化”首先体现为“教育”对校外生活价值的主导。在应试教育的主导下,所有的互动都是以是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为衡量的标准。同样,人们也常常会拿应试教育的尺子来丈量校外生活质量。于是,无论学校组织的任何与校外相关的活动,还是学生在家庭与社会生活中的行为,都要求与学校应试教育保持一致,并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任何有损考试成绩的活动都将被视为异端,将对其扼杀与打压。此时,“一切为了教育”中的教育被简化为“应试教育”,校外生活的价值被应试教育价值所遮蔽。

“教育化”具体表现在“教育”对校外生活内容与方式的渗透。首先,作业成为学生家庭生活的“正业”。教师的家庭作业,家教配备的作业成为学生回家的中心。其次,参加校外教育培训成为学生社会生活的“主流”,“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家长的普遍心态,目前以提升学习成绩的补习班、以素质教育为依托的特长班等成为学生校外生活的主要方式[2]。最后,学校生活对校外生活的“收编”。为了集中利用校外时间,许多学校采用封闭式管理,学校生活几乎成为学生生活的全部,留给孩子的校外生活仅仅是月末的一两天假而已。

(三)校外生活“教育化”的危害

校外生活“教育化”不仅遮蔽校外生活的独特价值,降低了学生生活的质量,同时也给学校教育的有效开展带来负面效应。首先,带来沉重的学业负担。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不仅与学校各种形式的补课、花样层出的排名等相关,也与学生校外生活的“教育化”密切。校外生活的教育化致使教育对家庭、社区生活实现了全面包围,进而形成一种“全时空”的教育场。学生本希望利用校外生活缓解本已沉重的学业负担,然而放学后家庭作业和校外辅导仍然是其生活的主体,校外生活不仅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反而是在学生学业负担上添油加醋。其次,导致严重的学生问题行为。面对“教育化”的校外生活,学生常常表现出抵制情绪,进而导致消极应对学习行为,甚至还有的学生在“反叛”中养成不良校外生活习惯,如通宵上网等,这又将反过来刺激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轻则上课注意力分散等,重则厌学、逃学,甚至是退学。最后,降低了学生的生活行为能力。以教育为中心的生活中,学生非学习性生活机会遭到了“剥夺”,常常由家长代劳,因为“扫地”和“抹窗户”与考试无关。同时,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强调学生社区服务的“综合实践课程”课程遭遇“边缘化”的处境。于是我们的学生往往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手不做家务事”,他们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心理承受能力日趋脆弱,生活独立能力是明显不足③。

二、“本真”的校外生活

“教育化”的校外生活是学校教育对校外生活的僭越,致使校外生活仅有校外之“名”,而无校外之“实”。有“名”是指其发生于校外时空,无“实”则是指校外活动缺乏自身的价值与意义。那么,要将校外生活的“实”,体现于“本真”的校外生活之中。“本真”的校外生活即是面向现实世界的生活,是符合学生儿童本性的生活。

学校生活通常是面向科学世界或知识世界,其侧重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讨,强调的是学生智力的发展。然而却常常忽视学生对现实生活世界的观察与体验,缺乏对学生生活智慧的培养的关注。我们常常见到学生在独自面对真实的社会与大自然时,表现的那么茫然与不知所措。校外生活中,学生将直接面对现实世界,在其中学生将把自己所学知识转化为生活智慧。现实生活不再是一个符号的世界,不仅需要学生的解题能力,而更多要求学生具有生活智慧,如良好的是非辨别能力,能够逃避侵害而实现自我保护能力,进行自我决策并采取适当行为等。然而,生活智慧的养成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生活,其依赖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丰富体验与不断磨练,需要真正面向现实世界的本真的校外生活。总之,学校生活与校外生活对于学生发展而言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共同组成学生的完满生活。

诗人泰戈尔对儿童有一段经典的描述:“童年是一个文明人一生中唯一可以在树杈和客厅的椅子间作出选择的时期,难道因为我已是成人不便这样做就该剥夺孩子的这种权利吗”[3]。对处于儿童期的学生而言,“本真”校外生活是建基于儿童发展的本性之上。首先,校外生活应符合儿童发展的自然本性。教育家卢梭强调儿童发展的自然本性,并主张采用自然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校外生活满足学生自然发展的需求,成人要做的不是催熟,而是“与孩子一起生活”。其次,校外生活应符合儿童游戏的本性。“儿童不是一个理性者,而是一个游戏者”。游戏是儿童本真的生存状态,因此,“游戏”应成为学生校外生活的主要形式,正是在各种游戏中,学生的惊异和好奇的天性得到保护,在玩游戏中得到体验到生活的快乐,并增进孩子身体健康和肢体的敏捷性,使孩子精神更加活泼。

三、“本真”校外生活的回归

校外生活需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进而回归到校外生活的本真状态。这种回归不仅需要从理念上重新确认学校生活与校外生活的关系,并且需要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实践行动,进而为校外生活提供发展的空间。

(一)理念先行:正确认识学校生活与校外生活的关系

通常而言,理念上的误解常常导致行为的误区。因此,正确认识学校生活与校外生活的关系便成为本真校外生活回归的前提。

首先,校外生活与学校生活不能相互替代。学校生活更多是符号世界的学习,更多是训练学生的智力(应试教育更是将其简化为解题能力)。然而,抽象的智力要转变为学生的实践智慧,这必须要在现实世界中进行,校外生活将为这种转化提供平台。同时,在真实、自然的现实世界中的行动,往往要求学生具备多种的智能,并进行综合性地判断、决策等。与抽象符号世界中的教育相比,校外生活经历将更能体现与锻炼学生的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任何一方的缺席或对另一方替代,都将导致一种不完满的生活。

其次,学校生活是校外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受到工具理性的制约,生活的意义常常被界定在对某种外在生活样式的依从上[4]。“教育化”校外生活便是将生活意义完全转接到学校生活之上。因此在看待校外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关系上,通常认为校外生活包含于学校生活之中,或者校外生活仅仅是学校教育生活时空上的延伸。这种认识泛化了教育,也体现着教育向生活的扩张。相反,学校生活仅仅是校外生活的一部分。正如普雷姆·柯帕耳所言,“现代教育的实质在于追求良好的生活质量”[5]。为此,教育不应主宰学生校外生活,更不用说病态意义上的应试教育。相反,教育是为学生校外生活服务,并且以提升学生校外生活质量作为学校教育的起点与终极目标。

(二)实践跟进:学校、家庭与社区的合作

学校改革应试教育的传统,强调教育向现实生活的回归,拓展学生校外生活来提升学生生活智慧的养成。首先开展多元化的课余生活。根据师资和学生的特点、要求,组建科技、艺术、体育、读书等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进而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组织与开展各种基于校外的教育活动,学校应该整合当地社会资源,组织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并在社会活动实践中开展学习,让孩子真正面对现实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重视学生校外生活的指导教育,如开设提升学生生活能力的课程,正确引导学生的业余生活,进而提升学生校外生活能力,将学生求知的触角从课堂教学伸向广博校外生活时空。注重发挥“家校通”与“家长学校”的作用,举办各种主题讲座来提升家长对校外生活价值的认识,并与家庭合作共同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外生活环境。

学生的校外生活,家长往往更具有决定权。这就要求家长一方面改变自己的心态,即要提升对校外生活重要性的认识,同时用一种平常心对待自己孩子,特别是要克服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给孩子施加各种特长兴趣班,俨然要把孩子当神童来培养。另一方面,家长在引导孩子家庭生活时,注意把握学生的个性,充分满足孩子的个人兴趣,做到指导孩子而不干涉校外生活。同时,家长能给予孩子更多的自,注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如在校外生活的安排上,可以留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尝试孩子进行自我管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使用5-7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6]。

“教育化”校外生活常常与社区缺乏相应的协助相关。如果社区缺乏相应的校外生活的场所,很少组织相关的校外活动,学生很容易形成一些不良校外生活,如泡网吧,给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社区应该为校外生活有效开展提供支持与配合,可以依托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场馆、科技馆、图书馆等为中小学生提供课外学习、活动的资源和场所,并举办各种面向学生的社区活动,如学生才艺展、家庭趣味游戏活动等;同时社区应整合各种社区资源,特别是社区的特色资源,给学生课外活动提供必要的协助,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学生在各种社区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生活智慧。

参考文献:

[1]杨小微.解读学生校外生活的教育内涵[J].教育学报,2006(12)

[2]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调查课题组.补习:正规教育难以走出的影子[N].光明日报,2010-2-4(11)

[3]侯莉敏.儿童的生活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

[4]刘旭东.对教育与生活关系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7(8)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61

[6]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75

注释:

①笔者曾在中国知网中,以“校外生活”为主题,对近十年(2002-2012)文献进行搜索,发现与“校外生活”主题的相关文献仅有39篇,其中具有学术研究意义的仅为3篇。

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科所和中美教育研究中心曾对北京、四川、山西和澳门四地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进行调查,结论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校外活动时间少,睡眠时间不足,除上下学、吃饭等必须花费的时间外,基本都用在学校的学习上。详见刘京莉.中小学生课外生活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2007.3

③“独立从入学开始”成为今年大学新生入学的亮点,实际上也是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缺乏的反映。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上一篇:生本作文教学之我见 下一篇:浅析舞蹈训练及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