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与乡村情怀同在

时间:2022-09-23 12:28:48

城市精神与乡村情怀同在

有瓦的日子,就是有温度、有湿度的生活。

砖瓦曾是城市建筑的主旋律,看到砖瓦,我们都有怀旧感,作为现代的建筑师,不能回避砖瓦根性、源流的东西,在现代,回归、重视建筑的精神,重视现代建筑在功能、形式和美学对传统的传承,重视地域文化对建筑的支撑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砖瓦逐渐被边缘化,在钢筋水泥灌注的现代都市里,砖瓦几乎踪影难觅。重提砖瓦,意在通过砖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与演化,来探究其背后的意义。

建筑是有生命力的,从砖瓦开始,所有的生命活力,都会依附于社会情感。

在传承的层面上创新,在构造中创新,在钢筋水泥森林中,多一些砖瓦传统的元素,这是建筑的血脉和丈脉。只有这样,建筑才会有生命情怀和人生意识,才是一个活体――让我们心生仰望的活体。

瓦库有道,好茶知礼。4月明媚的春光里,郑东新区别具特色的瓦库茶馆里(瓦库5号),来自陕豫两地的30余位知名设计师和作家煮茶论道,意在给砖瓦这个老话题,以全新的意义。与会专家就砖瓦所衍生的情感怀旧、技术传承、符码演化、精神旨归等,做了深入的对话。

这次对话,围绕全国杰出设计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余平的“瓦库系列”作品展开,并以建筑元素和社会情感作为学术主题一以贯之。对话以多元的对话阵营和交叉互动的话语模式,提倡有主题而无边界。是多重话语方式的对撞,通过这样的话语并置,梳理出砖瓦这一建筑元素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与演化所存在的缺失、可能性,以及背后的深度意义。

多年来,余平作品坚持以中国本土元素,坚持在民间建筑中找寻学术支撑,他的“瓦库系列”曾参加过“荷兰设计周”,在广获业界好评的基准上,日渐显现出标高的学术意义。与会专家对“瓦库系列”进行了全方位的品鉴,大家一致认为:这一作品以传统的建筑元素为基本素材,用现代、新锐的创意构想,形成了~种既复古又时尚的空间,置身于这个空间,会有故乡般的亲近,并有诗意弥漫――

南丁:郑州的瓦库,是非常好的创意。有瓦的日子,就是有温度、有湿度的生活。

瓦,勾起我很多的回忆。我的童年、少年时代,在安徽淮河旁边,家里有三间瓦房,一个小院。17岁前都是住这样的房子。后来到了开封,也是住的瓦房,集体宿舍,几个年轻人住在一起。再之后,到1958年底,被划为“”,流放到大别山一个村子里,那也是瓦房。进入中年,“”后期,到南阳插队落户,住生产队的一个厂房,也是三间瓦房。

到了瓦库,我就想到了有瓦的日子,就是有温度、有湿度的生活。

可是现在的郑州完全没有瓦了。住在一个楼里,上下楼层,都是互相不往来,都可以不说话。有温度、有湿度的意思,就是有亲情、有友情的相伴。有了水泥森林以后,这些都消失了。我们的生活当中,这种感情,这种温度、湿度要恢复,要保持,要存留。

孙荪:这里是一来就忘不了的地方,十分别致,十分传统,十分现代,是一个很有品位、有想法的人聚会、喝茶、吃饭的地方。

瓦是旧的元素,是乡村的元素。我也是农村长大的,童年时期,我姥姥家的村子都是青瓦,记忆非常深刻。通常说秦砖汉瓦,砖,各式各样的,是基础的部分;瓦,是具有实用性,又是特别具有美的装饰作用的代表。怎么鉴定传统和现代?在瓦库我看到了,即使旧的,乡村的,也是民族的,是中国的。用现念重新组合,重新结构,重新强调和突出它,具有深刻的现代感。

在瓦库,或者是青堂瓦舍的环境下,特别是有现代保温的条件下,生活更加温暖、更加沉稳、更加深厚。有这样的感觉,可能找到了建筑的中国元素和现念很重要的结合点。瓦库的建筑元素使用,可能打开中国人目前在建筑上、生活设计上的思路,它的意义不是一个茶馆的问题,具有的普遍意义远远超出了它本身。

周俊杰:在座的各位,除了文学家之外,还有建筑、设计方面的专家,都是陕豫两地的名家。为什么远道而来,坐在这儿干什么’怀旧,看见一片片的瓦。这个瓦库,感觉非常好。但是,在这儿开会,应该有更深层的意义,不仅是怀旧。

现在的城市已经可以称为水泥森林了,高楼大厦,全部是钢筋、水泥。作为一个民族来讲,如果传统的东西失去太多,或者是基本都失去了,那将是一个民族的悲哀。过去称上无片瓦,一砖一瓦的观念,赋予中华民族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不仅是生活一项必不可缺的物质,也是一种精神。

汉瓦是一种很旧的东西,可能有两千多年了。但是,为什么还有?它是作为一种物质符号,来承载我们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心态、心理,不仅要唤起一种对历史的回忆,更要赋予这种物质一种新的精神!如果没有把传统与当代的精神相融会,一直沉醉于这种怀旧,也没什么意思。我们对这些瓦非常有感情,因为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了。

肖云儒:中国经历了这么多朝代,生活方式、心理转换这么多次,但是瓦没有变,瓦是一个符号,以静态的形态连结了动态的历史。瓦是一个很好的时空联结,可以从中读民族、读历史、读个体、读群体。

瓦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有瓦的生活,是现代人类,特别是笼罩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生活的一种理想。瓦里面有物态之瓦,有生态之瓦,也有理想之瓦,是一个容量非常大的符号。我想一会儿在瓦上题六个字:瓦页、书页、贝页。瓦片就是书页,记录了多少文化信息,瓦片又是贝页上的经文,寄托了人类生存的多少理想。

来瓦库不仅是饮茶,还要品文化,是来过一种松驰恬淡的日子,是行为艺术。

瓦,是土做的,经过锻打、烧结而成,很像水中之酒,煤中之焦,铁中之钢。

瓦是把人跟天隔开的东西,是天人相分的符号。天人合一的哲学前提是天人相分、天人不分。人还是猿的时候,是没有对天的认识。因此,瓦也好,猿也好,代表着人的独立主体意识的形成。人,之所以为人,可以说很多地方与瓦有关。

我们在瓦库中怀旧,寻找有瓦的日子,但是瓦库又是创新的:

第一,把中国的庭外景观移到了室内,是外景之美和内景之美的转化和结合,是一种现代的方式,当然也有洋瓦和土瓦。由于现代城市的拥挤,它适应了现代的拥挤。

第二,把中国庭院的敞亮之美转化为凄迷之美,在拥挤的空间里构造曲折迷离的美,构想和空间利用非常好。中间那个吧台,简直是别出心裁,在非常狭小的空间里,展示了非常迷离的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景观,是一种创造。

第三,把中国文化的对称之美转化为倾斜之美,不讲究中国建筑的中轴线、对称结构,而是在无规无矩中中规中矩a方方面面的人士在探索后现代生存空间,后工业时代生存,这种将古典元素转化为现代艺术行为的探索,就属于后现代。

瓦库电梯里写了一段话,说这里是一群有共同精神文化追求的人的聚集之地,这使我感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瓦库的存在,还有很多其他的存在――以对物质的占有,来划分阶级的时代正在过去,而以文化认同为坐标来聚集人群的时代正在到来。现在所谓的族、客、领,都

是以文化追求来聚集旅友。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到来,而且接近现代的生存环境。

李星:瓦库勾起了我的回忆。

我以前住的村子有砖瓦窑房。小时候,我喜欢看做瓦,工人手沾的都是泥,木头上上一个钉子,中间可以取掉的,钉子划几刀,大概是一个筒子做四片瓦,清脆的响声,那个旋律实在太优美了。看到瓦,我就想到了老祖宗的那种生活,想到了人类以前的居住环境。那时候的印象是手工瓦,到了20世纪的50、60年代,有了工业时代的那种机制瓦,就已经没有手工时代那种瓦的感觉了。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族的、保守的、封闭的,都是属于世界的。好多传统的东西,实际上完全可以称为很时尚的东西,瓦是传统变成时尚的一个代表。瓦库的吧区,用瓦围起来,给人感觉很亲切,空间感觉很舒服,传统文化的感觉很多。

河南的瓦库,这个地方风水特别好。从瓦库这边,往左边看,蓝天白云下是一栋栋的高层建筑,像是欧式瓦房的建筑。从上头看、从高楼看,让人感觉在现代化背景下,外边的风水都吸收到瓦库里面了,文化到瓦库了,内涵到瓦库来了,历史到瓦库来了,人的生命在瓦库得到了重新的认识、重新的证明。

西安城墙下,也有一个喝茶的地方――瓦库茶社。解决了当前钢筋水泥的困境,到处是钢筋、水泥,水泥不吸热。这样的茶社实际上解决了中国建筑到了后现代时代传统的建筑理念。理想主义精神的建筑理念,解决了中国先于现代化背景下人的精神归宿、生命家园。

傅强:这么多年比较忠情于砖瓦材料。

第一,这种材料本身记录和唤醒了一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适合现代人和现代生活情趣最平实的对接,对居住在都市环境里面的人创造了精神和物质享受的空间。

第二,我们不是复古主义,不是保守派。砖瓦在农耕文明时期、工业革命时期的创造,都是作为一种载体,记录着那个时代的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的物质状态。砖瓦传递的是一种精神信息,有一个传承文化的使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砖瓦在今天的大建筑里面,有它相对的局限性,因为它的材料属性,尤其对大体量的建筑,有一定的局限性,包括工艺制作过程,包括今天人们对时问、空间的要求。

砖瓦作为自身的形态,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这种几何的小个体,很容易构筑建筑环境里面的视觉秩序感。砖瓦的存在,是以量来存在,绝对不是以个体来存在。量的聚集,本身就能构成一个环境的秩序美感,这种形态不管怎么构筑,都是很有意思的,容易给人们心里产生平和的美感,对城市环境中的人,在忙乱的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之下,做了一个很好的调节。

我一直对砖瓦比较感兴趣。这个兴趣在于对传统砖瓦品质的改变,对它色彩的改变。过去农耕文明时期,砖瓦是用黄土烧制,烧制温度是800~1000度。我们现在是借助工业手段,包括对一些材料的处理,使砖瓦的温度能烧到1200度,这样就解决了自身的体量和大建筑之间的配比关系,它的品质、工业化的生产,已经在个体量的规格上有所突破,也为我们今天的设计师提供了很好的设计材料。从陕西和河南两地来讲,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定义,我们尽可能在传统文化里,找到和恢复我们最优秀的东西。

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面对当代城市化的更多年轻人,怎么给他们解释和记录瓦的文化意义和瓦的作用?

刘克诚:瓦库的1―3号都在西安,4号是跳过去了,南京瓦库是6号。有几点,是我特别欣赏的。

余平和傅强他们两位既是设计师,又是艺术家。

都是若干年前的事儿了,突然某一天,余老师把设计公司丢给别人了,打电话找不到他了。一问,在畅游祖国大好河山,今天在这个历史名地,明天在那个历史名村。现在一些消失掉了的传统的东西,被还原了,在那种不太让人注意的角落。

傅总更有意思了,在西安文宝斋老总的位置上,突然和一个烧砖瓦的企业合作,让自己远离城市,把自己迁移到农村。他有一个习惯,每天早上很早起床,在村里整个走一圈,拣回来一些在别人眼里破烂的东西。有砖瓦,也有钢筋、烂钢条、废旧、废弃的工具,自己拨弄一下,变成了艺术品。

到过砖瓦厂(现在是陶艺村),烧好的砖瓦有目地的堆积在那,一些砖瓦的废品,非常无目的、不经意地倾倒在某一角落,展现出一种美感,打动人的力量,远胜于经过建筑师的手,经过城市化的东西。每次到陶艺村,我最喜欢看的东西,是废料堆。这是一个真实的过程,瓦库也是大致在这个时期产生的。他们把在砖瓦废料堆里面获取的灵感抽取出来,放到城市的空间里。刚开始是这种东西打动了自己,然后放到城市的某一个空间,也打动了其他的人,这样有了瓦库一号、瓦库二号,一直到瓦库五号。

这个世界说起来很简单,只有打动你自己的东西,才能打动别人。也要坚信一点,你喜欢的东西,这个世界一定也有其他的人,跟你有一样的爱好,有这样爱好的人品位都不低,而且这个群体很庞大。

现在谈最理想、最成功的人,在国外早有说法,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把自己喜欢的事情转化成一种产品,让世界上其他人来分享。或者是有同样爱好的人来分享,然后又变成商品,获得了生活资料、生产资料。老余现在是最成功的人,是在卖自己的生活,老傅也是在卖自己的生活。他们不是刻意地每天要做多少东西,也不是必须做什么东西取悦于谁,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已。这种东西能够以某种方式让大家分享,大家也很快乐。

瓦,可能是其中的一种寄情方式,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说,材料都是平等的,无所谓贵贱、好坏,瓦给设计师的启示,不管什么理由,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认真地去玩,把这种东西再晒出来给大家分享。

马建民:设计师,或者说成功人士,玩到最后,要到什么样的极致?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我们在追寻什么东西?余平老师,应该从这方面跨了一大步,他在享受工作,也在享受生活,这给大家一个很好的启发。

作为业内人士,对建筑元素本身的理解,也是多元的,从一个瓦片,一个符号,甚至寺院,或者是一种钟声。建筑本身的结构、空间,也是建筑的元素。在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过程中,可以抓小的元素,也可以抓空间的灵魂。余平老师在这方面呈现了一些东西,用这种文脉,唤起情感,用这种符号,来实现我们的未来。

第二,撇开瓦库的概念,现在的主流设计,可能分两大类的设计师,一个是商业类的,南京做的比较成功的商场叫“水游城”,这个设计师在国内做了4个“水游城”,商业模式做的非常好。他用建筑硬件,固化下来做支撑,得到非常好的赢利,是很成功的设计团队。

我在思考,是不是从商业到哲学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也是很多设计师很困惑的方面,也是必须要走的一个方面。瓦库,不是一个博物馆,不是政府买单的场所,首先要发展下去,要生存。不仅仅是玩,在生存过程中,要面向社会,面向我们的客户。现在无论是文化层面、经济层面也好,首先要探讨一个好的商业模式。瓦库,怎样支撑商业模

式,不一定做的像“水游城”一样的市场化、商业化,或者可换一个层面去社会化、商业化。

第三,面对文化和技术层面的探讨或者思考。浙江美院王树老师做的民国博物馆,就是一个大概念的瓦库。我们是师兄弟,说话比较随便,在一起的时候,我跟他讲,你这些东西拍出片,在学术交流中,是很棒的。一旦做出大尺度,究竟给人什么样的感觉?我说,你可以做一个调研,做一个问卷,至少我的感觉并不是那么好。假如把这个问题延伸,也是我们要关注、追求的。

西方建筑,是量的叠加,中国的传统建筑,是数的集合,是平面的,这里面有大尺度和小尺度的概念。

孙华锋:中国传统文学对我们最大的影响,更多的是描述建筑,青山绿水,中国民间传统的形态。现代的建筑,更多的描绘是钢筋、水泥的森林,这两个词汇差异非常大。现在大家生存的环境到了什么样的状态?看到瓦库,我想到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更多的代表了中国的思想和超越画面的思想,更多的是一种灵魂的存在。现在的设计,更多的是表达人们的思想。钢筋、水泥的城市,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不可避免的过程,没有太多的失误,不管是人,还是社会,都得经历这个过程,在这个进程中才会发现离我们想要的东西是多么的遥远。老祖宗说的一句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最贴切的。

去年我们考察一个酒店项目,上海一个刚刚试营业的酒店,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做得非常棒,很亲近。听说是一个德国人做的,为什么我们中国的设计师做不到,而德国人可以做出来。我跟余老师聊未来的生活状态,更多的是现代人对生活的思考,更多的是我们的设计师到底是什么样的思想?包括我们对现代的生活,对老祖宗传统的继承。

话说回来,经历过现代城市的发展以后,尤其是社会开始慢慢积淀财富以后,回归传统、回归过去,中国人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时代慢慢到来。为什么在座的很多人,对瓦库有很多的情感,也有这样的认可,我想都是积缘于此。过去,我是一个比较激进、比较现代的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真正喜欢传统文化,而且越来越觉得有种人情昧,带着历史的东西在里面,它慢慢会呼吸了,是有生命力。希望今后有更多、更好的类似的作品在中国出现。

王政强:我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设计师,比较崇尚创新。看到瓦库,感觉非常好。昨天在出差路上看《新周刊》,里面有一篇文章《瞪眼豪宅》,觉得跟今天的主题非常像,都是传统的东西,现代人生活的状态。

现在很多人在豪宅里面住,花很贵的价钱,但是周围的大树都是移植过来的,脚下踩的是混凝土。种的树是没有灵魂的,买的别墅周边的环境不能自己去修剪,永远属于物业的。北京上千万的豪宅,在里面生活,反映的是现代生活的悲哀。写的非常有意思。

我觉得瓦库非常亲切,是一个能够让很多人产生共鸣的地方,南老、肖老、李老他们小时候的瓦时代,我没有经历过,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推移,我能够慢慢感受到这种传统之美。现在的年轻人,思维受西方文化影响非常强烈,可能有更多的自卑感,可能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你看了很多以后,你一定觉得东方的东西不比西方差。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是软实力。

现在瓦库传递着一种精神的信息,把传统变成时尚。但我们得分析,为什么我们现在喜欢瓦库,如果在20年前,当我们生活还没有解决温饱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在意,而现在在意了?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值得现在的年轻人思考。因为现在的年轻人跟时代隔离了,这里产生一个社会学的问题。现在我们追寻的瓦,有很多感觉、情调、意境,但是为什么会拆掉,没有了?我们不能一味地埋怨这个城市,应该站在时代的角度看待,非常重要。

比如说人口增长,中国的现状、大量的生存环境等等,不是说一个瓦房能解决的问题。瓦房解决的是精神问题,但是大量生存的现实,大量的人口要进入城市,城市为了追求GDP,扩大城市的影响,吸引人口进来。大量的人口,带来的生存问题,很多问题不是瓦库能解决的,是社会的问题,人口的生存和瓦库是有距离的。

我比较同意马老师的想法,今天的活动,是在关注商业、文化、哲学结合起来,是非常好的,人是不能走形而上的,设计师、文学家、作家也好,是城市生活艺术的先行者,要服务于大众。瓦库的文化非常好,但不是~个普及的产品。如果现在全中国到处搞瓦库,就不会觉得很美了。瓦库,最主要是带着对生活的思考。瓦库是一个起点,还会有别的更多的形式、生活方式。生活是多元化的。

王剑冰:瓦库在郑州的时间不长,但想法和起点很高,很时尚,很现代。

陕西和河南的两地建筑学家、作家进行这样的一次碰撞,很有意义。

河南和陕西这两个地方,在中国是瞩目和翘楚的,都是黄土地,喝的是一条河里的水,生活的基本元素是一样的。中国最古老、最原始的生活变成瓦的生活的时候,可能河南和陕西也是最早的,我们的先民最早出现在河南,半坡遗址和大河村遗址都是先民时代的生活。

从先民的茅屋生活、窑洞生活,进入到瓦的生活,是一种进步。进入到瓦生活,是进入了家的新理念,瓦是家的新理念最外面的东西,是家最表层的东西,是家的被子。瓦,有时候也会在家里面,失落那么一片、两片,为了维护家,也会缝缝补补,瓦是家里面很温暖的补丁联缀的形式。瓦,也是生活最后的坚守,当瓦一片片削落的时候,也会感到生活在一片片的削落。有时候说一片瓦砾,让人感觉是一种破烂不堪、不堪承受的东西。

我过去是不知道瓦的制作过程的,后来在周庄,第一次看到时,竟然是先把它弄成圆筒,当时我就感觉到一种温暖。人们在制作瓦时,是先把它做成圆形,而圆的东西在我们最基本的生活理念是最圆满的,是一种理念的追求。把圆形的东西变成4片,瓦又是半圆形,而瓦盖在屋上时,还是圆满的意义。人们的追求,还是由圆形到瓦的理念的追求。我当时也试着制作了那么一片瓦,感觉到很幸福,有一种去寻找的感觉。

当人们把一个实在破烂不堪的屋拆了,瓦滑到地上的时候已经破碎不堪了,用手轻轻一敲就碎了,变成小颗粒状,是瓦最后的形状,瓦最后的形式也是土堆。那时候的瓦肯定没有过1200°。现在的瓦,有一种刚性的东西在里面。原始的瓦,是我们的先民们最本质的对于火、对于土、对于水的认知,然后把它提炼的过程。那样的瓦,可能更值得我们去回味、去感觉。

瓦库,是一个把瓦集中起来的地方,而且是让人来品荼的,在瓦库这个地方提供的茶是最好的。题字的时候,我题了“一品瓦,二品茶”,觉得在瓦库,尽管茶很好,但是我们应该先去品味、认知的是瓦,而后再来品味一下茶的味道,感受话语、思想、精神的味道。

这个地方,应该把瓦分为一品,茶是二品。

范强:今天座谈的地方是郑东新区的联盟新城,这个区域的建筑可以说是东西交汇。

我们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不同,西方人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也有很多的关注和研究。法国的一个著名思

想家,专门写文章分析:吃饭的时候,中国人总是比我们有智慧。西方人用刀叉,中国人是用筷子。用筷子是一种梳理的感觉,更加尊重食品的纤维走向,对食品也体现出一种东方智慧。西方是强权的做法,一手拿叉子,要扎到肉里面,一手拿刀,要强制的截取,要破坏。

从书写工具来看,毛笔是东方人独有的书法艺术,能够把一点墨、一根线写得万千变化,这是西方人非常崇敬的东西,认为这是东方文化的精华所在,而西方的书写是硬笔。

建筑,东西方的差别也是很大的。西方是石木结构,东方是砖木结构。砖瓦和木共同形成了中国建筑结构,因为是砖木结构,材料能够保存很久,现在看到的大部分是唐的建筑,还有明代后的建筑,汉朝以前的建筑,国家编号一、二、三号的都是在郑州。

我们说秦砖汉瓦,大家看到的砖瓦,几乎没有明代以前的,西安古城墙都是明代的砖,而不是盛唐时期的。中国普及砖瓦,是在明代,而不是秦汉。现在发现的很多平窑,都是明代的。现在能够看到的古城墙,包括南京、西安的一些平窑,包括郑州,所有的砖瓦,都是明代以后的。

建筑材料个体本身,一砖一瓦本身,是不算什么文化遗产的,但整体上形成了灵活的构造优势。既可以当文物,也可以当建筑体系,每一个砖瓦没有文化影响,但整体上构成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我们到欧洲去看,德国也有砖,欧洲也有砖,但是欧洲的砖和我们的砖是不一样的,在材料、烧结温度方面有所不同。青砖、灰瓦,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德国的小房子是红色的,只有中国有灰瓦,日本可能也有灰瓦,日本和朝鲜是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很多古代建筑材料的制作,是向中国学习的,严格意义上来讲,外国是没有青砖灰瓦的。在烧制过程中,我们有一个阴窑的程序,外国是没有的。

砖瓦,是中国建筑的浮华。中国的砖瓦,在参与整个建筑中,是很独特的。砖瓦在中国现代转型的时候,只有痛别。砖瓦的使用对自然形成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但是,瓦对于我们的文化生活是多层次存在的。

作为建筑材料存在,变成了装饰性,由主体变成一种装饰,像瓦库一样,上面的瓦不多。瓦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跟大自然形成回应。

作为建筑材料,它是我们痛别的对象。作为我们的文化符号,保留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间,作为中国建筑的艺术形态,作为我们故国、故园的艺术形态,形成民族文化符号。

作为中国建筑艺术的一部分,它的风韵要长期留存,作为中国建筑艺术、建筑精神的一部分,整体上要往下流传。

比如郑东新区,搞这么多建筑,国际上很多的建筑大师都参与了建筑和规划,但还是保留了相当多中国建筑的东西。内环30栋、外环30栋建筑组成的巨石阵,反映了中国建筑的精神,合而不同,每一个建筑都强调相互之间的位置,而不是建筑本身的个性,强调整个建筑的空间秩序。胜于强调每个建筑的形体特征,这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

瓦能带来粼粼立波的感觉。但作为建筑材料我们要告别,只能把它从主体转换成配角,作为一些局部的装饰。瓦,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中国建筑精神的一部分,仍然要存在。作为文化符号,它将存在于我们对历史的回望和对故乡的记忆中。

陆楣:砖瓦曾经见证了我们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建筑技术的辉煌,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大家才能够对它这样的亲切、认同。

到了工业文明时代,由于钢铁时代的到来,混凝土时代的到来,玻璃时代的到来,砖瓦逐渐成了一种历史回忆。特别是到了70、80年代,中国许多省市开始了墙体改革,砖瓦逐渐地淡化、消失,成了一种历史的记忆。到了20世纪末,一直到整个21世纪,生态时代的到来,估计砖瓦会慢慢地被淘汰掉。

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现有生产砖瓦的企业,大概9万多家,每年生产粘土砖6000多亿块,耗用的粘土13亿立方米,相当干每年毁掉耕田70多万亩,也相当于每年有60多万人口失去了耕田。现在许多省市都进行了墙体改革,170多个城市提出禁止粘土砖的生产,禁止的时间表已经提出来了。

现在有一种太阳能的光电、光热转换,称之为新型材料的东西已经出现了。在这样的建筑理念态势下,砖瓦已经到了第三个阶段了,慢慢成了珍贵的历史遗产,成了一种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得到的体会和启示,有三点:

第一,我们现在要十分珍贵地的像对待文物一样地来对待砖瓦。

第二,我们要像保护艺术遗产一样地来对待砖瓦,看待砖瓦。

第三,从瓦库,我得到的启示是,我们要像瓦库一样地,提倡我们中国特色的道法自然、见素抱朴的自然美学观。

习晋: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环境的构建,不再是工业革命,而是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经济时代。

“科技”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近在眼前可触可摸;传统文化不仅是东方文化也包括西方文化,不再神秘莫测,而是集合和搭载着当今高科技含量启迪思想智慧的航母。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高科技张扬的时代。对传统文化、人文理念的认识,更多设计师理性地选择了沉淀,觉醒,从内心升华,而不是张扬,用新的理念和思维诠释东西方文化的内涵:不再追求流光溢彩、披金带银的粗犷,从暴发户概念走向了品质的追求。

一片瓦、一块砖,其内涵胜过了珠光宝气、千军万马;精神层面上的追求远胜于物质上的铺张。设计不再注重繁杂,而是更加关注功能性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生物技术、节能技术、空调技术、声光电技术,智能化、安防、消防,更能符合人居环境的开发和使用的需求,从而构建一个和谐自然的生活品质。

瓦库这个有含量的设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这个设计理念进行开发,能体现环保性、健康性、生态性,耐久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它的成功,有三个方面价值观的高度:

首先,瓦库的设计,是对当今设计思潮、生活方式的当头棒喝,是对缺失自我民族意识发展的警示,是从物质奢侈向精神奢华方面的转化。我们应该用自己独立、清醒的思考头脑,去对待整个设计、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

瓦这种材料,是有记忆、有情感的。很多材料,是没有情感的,使人有被奴役、强加、侵略的感觉,比如名贵的石材、强硬的钢铁,但是我们不得不去接受它。

第二,设计师的高度问题。

谈到设计师,大家都觉得地位偏低。什么原因?因为现在任何人都觉得可以做设计,包工头,业主,开发商,给社会带来了无数的建筑垃圾,无数的污染。

但,特殊空间设计不再是一般人所能从事的高端事情,它要有摄影艺术、陶艺、空间关系(包括技术的引进),平面艺术,文化艺术、生活艺术、情感艺术的综合运用。

在瓦库,设计师的摄影作品,有他实际的感悟,采集的采风,空间有空调、声、光、电的引进,有平面设计的精思构造,有生活化的全面展示,这说明设计师要提供一个符合人居环境的场合和提供的环境价值高度问题。

第三,从设计师价值高度问题,可升华到空间价值问题。谈到价

值,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书画作品、书法作品、文学艺术作品的价值。但空间也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源于一个有高度设计师的手笔和思想撞击。室内设计要与科学对接,科学技术是有价值的,产生的科学技术产品也是有价值的。设计师起到一个融合作用,体现科学技术发展和艺术发展相融合的价值。这种价值,应该去发掘、重视、接受,也应该把它作为我们生活的关注点。这样,我们的生活质量才能提高,才能激发我们对生活向往的热情。

设计空间的价值,有不同于文学艺术的特点,材料与空间有机组织是有价值的,科学技术有价值、文学艺术也有价值,通过设计空间融合的价值是一种体现设计师思想智慧高度的价值。

冯积岐:一个好的作家,不是把该写的说出来,而是要把该说的写出来。我一直努力这样做。

我从小生活在瓦房,记忆最深的是瓦房,后院里面的筒瓦,像树片那么大。现代化的过程,是人生异化的过程,我更多关注的是现代化让我们失去了什么,而不是得到了什么。

瓦库是集中了民族精神的精品,当今的社会一直强调文化,瓦的消失,由于我们现代化的过程。西方文化用西方人的解释,最大的特点是西方复苏主义。我们不愿意接受西方的复苏主义,他们的文化确实很好,但是我们恰恰不接受他们的东西。

咱们的理论家都很伟大,“中国特色”这四个宇,确实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则。我经常思考的,不是现代化怎么改,现代化的过程是进步的过程。这里表达了瓦库的文化意义,瓦库也是一种文化对接,是一种境外文化对接。从文化对抗到文化对接,这是一个过程,很有意义。

孔明:第一次听说瓦库,如听人说梦,不真实,也不形象。应邀去瓦库做客,才意识到瓦库似乎是个喝茶聊天的地方。进去一参观,心里油然生出惊叹:这是天才的杰作,储存了太多的人文记忆,使人如临梦境,却能感受到时代的信息与人文的厚重。

且坐下品茶。应约而来的都是朋友,说到瓦库自然一声儿赞美,更自然要和余平握手,他是一位建筑行业的梦想家,瓦库应该就是他的一个梦,却神使鬼差地梦想成真了。

任何人来到世上,都有梦,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梦落到实处。生活在华夏土地上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华夏人文长久如梦,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梦方醒,从自己的人生阅历与知识积累中得到梦想的启迪,打造出梦想的神话。余平做到了,有一个一个呱呱坠地的瓦库为证。

建筑的元素很多,余平怎么会联想到瓦呢?可供建筑设计家实现梦想的途径很多,余平怎么会选择了瓦做文章呢?坐在瓦库里品茗,就能品出答案。余平的与众不同,在于和别人一样搞建筑设计,却不拘泥于建筑学所赋予的理性思维,而跳跃出建筑的传统案臼,生长出想象的翅膀,在蓝天上翱翔而俯瞰,心胸自然地拥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人情怀;在于和别人一样滋生着梦想,却不被梦想所蚕食,既陶醉于梦想的心驰神往,又清醒于梦想的脚踏实地,步入了梦境,又走出了梦境。于是,心灵的梦境化作建筑的梦境,瓦库诞生了。

每次步人瓦库,我就有步入梦境的感觉。面对一片片瓦的排列组合,灵魂不知不觉间依附了上去,心里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神智在骤然问恍惚迷离,人文如瓦片,旷古如幻灯,仰韶文化的陶器像幽灵一样挥之不去。千古一叹,陶瓦半片。所谓华夏文明。其实就是农业文明的一部神话:所谓建筑文明,其实就是农业文明的一个传说。文明何在?只有在瓦片上去寻找神话传说的蛛丝马迹了。瓦当之所以被珍视,被收藏,人文的背景当在此吧’于此,足见余平钟情瓦库的“别有用心”了。

人在旅途,总有累的时候,瓦库恰适合灵魂栖息。约三五情投意合者,或者就只约自己的灵魂,置身瓦库而忘却一切功名利禄,唯在品茗聊天中体验生命的实在与梦想的依归。瓦库只是个平台,能否梦想成真还是要靠自己。

在此,与余平握手,不仅仅代表自己。

刘世尧: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可能是有缺失,如何把缺失找回来?我想到美国的电影《未来水世界》。里面有一段是:地球被水淹没了,土在一个瓦盆里面。今天我们能认识到,如果不注重保留,可能以后会是这样的,我们的世界以后就是这么可怕的,不只是一个科幻片。

从郑州的发展能够看出来(不只是郑州,每一个城市都是这样),一些老建筑,有的甚至是很有价值的老建筑,逐步被拆掉。去年、前年的《大河报》、《凤凰周刊》都谈到这个问题,整个城市,除了孤零零的建筑之外,庙宇建筑之类的都消失了,这样的城市,对于城市成长的人跟孩子,将会是怎样的影响?他们以后受不到历史文化、城市发展文化的滋养,人会变得很浮躁。成长在这种环境之下,他们的心灵是非常单薄,环境与历史没有内在关系。

余平老师换了一个形式,瓦库的名字起得非常好,把各种各样的瓦和瓦的文化、故事和情感收集在一起。瓦是传统思想、文化的一种符号。品茶的时候,瓦有它特殊的表情,人对它的感情和人看到它所反映出来的表情是一种对话,是一种心灵的滋养。瓦库和过去的茶馆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样的场所,正需要互相对话、互相感受的气氛。

我老家是东北沈阳的,家是三居院的,那种高门大户的感觉,到现在我也忘不了。过去中国人在建造房子的时候,除了天人合一,中国人传统思想的对比,家族的传统教育概念都在里面。城市进展过程中,只有规划师、建筑师是不够的,包括历史学家、建筑学家都要有评估。前几年省老博物馆扒掉了,那是老建筑了,是值得保留的,扒掉了就再也没有了。

瓦库只是一个形式,在我们的设计中,包括在小说、散文中,大家应该呼吁整个社会来关注和保护,或者是怎么传承、怎么发展、怎么创新对传统文化、传统建筑的方式。我们应有大的社会责任感,做的每一个设计、写的每一篇作品,都要对我们的后代产生一些好的正面的影响。

张振刚:来瓦库是因为看到广告,我跟我太太都喜欢喝茶,觉得在城市里找不到自己思想放松的地方。每天都要去研究一些专业,觉得特别的累,后来知道这个地方,非常喜欢,我经常到这里来。

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之一,中国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是和思想相关的,中国的建筑一般都是砖木结构,为什么中国是砖木,西方却是石头?砖瓦来自于黄土,与这些东西是息息相关的。西方没有这样的哲学观点,不存在这样的东西。砖瓦,更多的是东方思想的载体。

杨彬:今天来这儿谈论砖瓦,是因为在喧嚣的都市里面,我们的心灵没有办法沉静下来,来这里,是一种心灵的放松。瓦是质朴的,余平老师的作品,给我第一眼的感觉,这个空间要是我自己的办公室多好,说明我们多么需要这种空间、这种环境。余平老师能够抛弃掉一些世俗潮流的东西,沉浸到这种自我的空间里面,来创造艺术的感受,这是对商业设计师、专业设计师的启发,我们每天都做专门的设计,他是比较执着地追求一种方向。

霍云:生命力就是品牌力,瓦库在城市发展中确定自己的文化意义,成为文化符号,要具有相别于前、相别于后,要生存,超越回忆的问

题,因此要进行深层的思考和品牌设计,并结合市场行为,断定市场发展规划,否则它是一个梦想,梦想进入现实,才能把种子变成青草;融人春天,才能成为建筑史上的一朵鲜花。

黄海:从西安的瓦库一、二、三,到郑州的五号,给我特别大的感受是:这里的女服务员很漂亮,瓦库设计得体,让我们回到了生活的层次,回到了日常的状态,这里很放松,并且非常美好。还有一点,中国建筑,中国历史,都是雄性的,是诗歌的,并且是砖和瓦的。喝茶的地方,来的最多的是男人,希望瓦库多一些女性的东西。

肖艳辉:社会发展到这一步,也是一种回归。大家已经谈了很深的情感了,深到像一个包袱,我要谈一种反思。

我们面对瓦产生这么多的情感,要感谢革命的力量,如果没有革命,大家不会对瓦有这么深的情感,因为远去了,才让我们产生了这种情感。这种情感,是人的一种天性。

有的东西是一种包袱,不用过多的留恋和更多的向往,只是作为我们的生活方式留下来,是一种念想。我们没有体会到当年鲁迅那一批文化名人,面对文化包袱时的痛心疾首。

爱有多深、痛有多深。这个问题,从歌颂文化历史方面,从保留和遗存方面,郑州土地有3600年的建筑历史,如果3600年的建筑文化和符号都遗留在这里,可能遗留下来的是商城墙。包袱背太多了,就会回想中国曾经落后。所以要看文化的另一面,为什么这一代人开始留恋文化,因为心中已经没有太多的文化了,有的只是知识,今天寻找文化记忆,让自己有文化,实际上我们缺乏的正是文化。如果内心丰富,无所谓站在什么位置。

在我们面对钢筋、混凝土,面向未来的时候,不要有太多的包袱,这个社会是一个青春期,有很多的不完善。像年轻人,在成长的时候,不要有太多的老年记忆,让新一代人不能有更多的前进绊脚。该留的自然会留下来,该走的自然会离我们远去,并且会产生更深远的感情。让精神留存,而不是让载体留存,否则我们还会面临前进的障碍。

闵顺柱:我们曾经落后,于是乎想追赶,在盲目地追赶当中,把包丢了,这个包里面有很多东西,比如有零花钱、有身份证,丢了就算了。但是包里面有钥匙,没有钥匙,就回不了家,人总归要回家。这是高速经济发展的时代,有时候不经意当中把文化的某一个元素丢了,我想丢了也无所谓,关键是我们怎么找回来。然后,把它珍藏好,因为还要传承。

冯杰:今天谈瓦,好像满汉全席一样。刚才大家发言的时候,都是用普通话,只有李星先生和冯积岐先生用陕西话。瓦是什么,瓦就是方言。我对瓦的感觉是童年的记忆和最后的归宿。我是新乡人,回老家时,看到瓦感到一种安慰。瓦是最后的归宿,我在豫北时有这种感触。一个人去世的时候,有一个说法,把一片瓦摔碎,我不知道其他的地方有没有这个。

瓦库,也是保留瓦的一个形式。

张伏虎:和余平老师在一起走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我总结了两点,也是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说必备的素质,也是最难做到的两点。

余老师最大的特点,首先,他有非常敏锐的观察能力,非常有心眼。所到之处用心的观察一切,但从总体上,马上能够找到一个定位。细节入微,这是一个设计师非常重要的素质。

第二,他非常注重体验。体验的能力很重要,他不只是体验生活,同时又体验设计。体验是很难做到的,说的很容易,做到不容易。他可以跟着蜂农去养蜂,一个多月的时间沉浸于放蜂子,割蜜,不是好奇,而是为了纯粹的体验。

瓦库,和这两点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比如说到古镇,说到细节,一般我们看的是视觉,而他会从不是常态的视角观察古镇。作为一个设计师而言,为什么能够把瓦做到墙上去?也是转变思维,转变视觉,颠覆传统。怎么去做?又讲到体验,刚才孙华峰老师说的上海一个新酒店,马上去入住,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讲,如果这两点能够做得非常到位,一定能够出很多好的作品。

董静:瓦库一号的时候,我的书还没有读完。这几年瓦库开了一家又一家,我也游历了一些地方,经历了一些事。随着阅历的增长,对瓦库的认识从一个点又多一个点,再多一个点。点和点又可以串成一条线,延展成一个面。

从瓦这个点出发,大家都有很多的感受和思考。有对建筑和环境的反思,有童年的情感记忆,以及对农耕文明和大自然的眷恋。可以说瓦这个设计元素蕴含着无限的内涵。而这个元素又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这样的设计是把我们熟悉的日常事物陌生化,这才是了不起的创造,这才是设计应该具有的力量。

瓦库来自于民间生活,花花草草,盆盆罐罐。没有装修的做法,而是运用民间匠人的工艺。这样几乎已经被遗弃的工艺做出的室内环境,像手工艺品一样,带给我们细腻的感官感受,在这里我们会放慢节奏,用触觉感受设计的细节。

如今越来越多的声音关注生态、绿色、低碳。瓦库的设计早就是这条路上坚定的先行者。瓦库的生态并不仅仅局限在通风、采光、材料等技术层面,而是通过设计营造人对阳光空气的细腻感受,来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余平是我的老师,古民居是余老师的老师。我们看到余老师行走古民居的摄影作品,看到自然、民居与人和谐相生的画面。在瓦库,我们也能感受到相似的东西,阳光空气、瓦库和喝茶的人。

余老师的设计没有张扬自己的个性,在大自然面前,我们都很渺小。在生活面前,我们都是孩子。尊重自然、以生活为本。这才是瓦库的设计表达。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设计艺术与商业的结合,瓦与茶的接合,在这一点上,瓦库更是叫好又叫座。

余平:今天会聚这么多著名作家、评论家和两地大牌设计师。对砖瓦的认同和文化情感的提升,让我学到太多知识,专家们对瓦库给予的认可和批评意见,我会与我的瓦库团队们认真总结、融合,把瓦库系列继续下去。

张放:听了余老师的发言,对我产生震撼的是余平老师的思想,他的思想非常伟大。瓦本来应该在屋顶的,但是在瓦库,从屋顶走到了墙上。在瓦库,砖瓦整体变成了一种切片,为人们建立了一种记忆,这种记忆影响我们对历史、对知识、对经验,甚至对审美的理解。

第二,余老师这种精巧的东西,还与中国传统的茶文化结合在一起,这种整合和对接特别高明。余老师身上散发出来的艺术家的这种质朴、执着,对我有一种非常强烈的震撼。余老师真的用心了,把复古的砖瓦变成了时尚的艺术,他对砖瓦的这种感情,把一种远的东西又拉回来,赋予了对砖瓦的重新认识,产生了温暖的情感,唤回了我们内心的情感。

第三,至善者非穷财。余老师也不是大款,不是腰缠万贯的企业家,但是他这种思想的力量,对商业模式的全新创造,这种商业思想在这个社会上一定会为更多的文化人所认可。我也希望瓦库能够像星巴克~样,在卖茶的同时,更成为输出余老师商业思想的窗口。

宋宏伟:

余平老师开始设计瓦库的时候,我们常在一起沟通,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参与,但对余平和瓦库一直关注。余平老师对瓦独到的理解,把普通瓦上升为空间中的艺术品,我十分地敬佩。

上帝创造了乡村,而人只能造出城市,通过这次活动,希望看到建筑师、设计师、作家的笔下诞生的作品,既有城市精神,又有乡村情怀。

上一篇:新城区的地标 下一篇:德国制造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