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时间:2022-09-23 11:23:42

谈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一体化教学改革在笔者学院已经进行了几个学期的实践。学院通过转变职业教育理念,以技术应用能力与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和职业教育相适应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实现了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整合,进行合作教学;对项目课题、教材整合,实现了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形成了工作页;学生以互补的形式进行组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形成了以学生为主的整体性评价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形成了“学中做、做中学”的课堂。

一体化教学取得了以下成果:学生的技术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在一体化教学中,通过产教结合,生产了企业所需的零件;合格的零件产品由企业进行收购,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实训中材料消耗过大的难题,同时,学校也能获得一定的收益;教师队伍得到了锻炼,理论教师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实习教师的理论知识得到了丰富。

在几个学期的一体化教学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以笔者所带班级为例加以介绍。

一、理论教学与一体化教学的不同步

在一体化教学中,只是把部分理论课与生产实习融合了,例如,机械加工专业的一体化教学,融入了车工工艺、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工艺学这几门课,在一体化教学的第五周,学生需要看图样,理解图样中图线的含义和它所表达的实体,还要理解所标注公差的含义。而这时,机械制图和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内容在理论课上还没讲到,理论课的教学计划跟不上一体化教学的内容。这时候,学生可以通过查资料向教师求教来解决遇到的问题,但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会影响一体化教学的进度,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理论教学中,如果让理论教学与一体化教学同步,就需要修改理论课的教学计划,并对整本教材的教学顺序进行重新组合,或者把所有的理论知识都融入项目中,这是个“大一体化”的教学概念。这个过程目前还处在讨论阶段,下一步准备实施。

二、学生小组内工作不协调

把学生分成小组,根据任务书来分工合作,是想让学生在学习中相互促进、互相补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帮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共同学习。但五六人的小组竟出现了只有一两人在工作、学习的情况,其他人玩手机、聊天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种情况主要与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关,笔者所带班级有20%的学生中学没有毕业,有10%的学生来自离异家庭,有30%的学生家庭不和谐。所以,很多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性格偏激自私,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应从班级管理入手,多组织班会等班级活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良好的品行。

三、工作页形同虚设

工作页是按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重新编写的,学生每人一本工作页,根据每次的任务进行填写。工作页有明确的任务书和完成时间,但有些学生把这些完全忽略了。虽然工作页中包括过程考核,但学生并不重视,只有当教师催急了的时候,学生才象征性地写一下,或者照别的同W抄一下而已,更有甚者根本不写。

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会使用一些激励措施,例如,谁写完工作页,就给谁加分;哪个组先完成,就授予光荣称号。学生也可以自己提出奖励要求,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教师都可以批准。但这些措施只对一部分学生有效果,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此毫无反应。如何更好地激励学生,仍需要教师努力探索。

教师还可以更改工作页,在学生应掌握知识方面,少一些理论知识的叙述,例如简答题、名词解释等,多一些理解辨析题,例如选择题、判断题等。通过这些调整,使学生觉得工作页的书写很方便、很容易。如果给学生一瓶水,让学生一下全喝完,可能不容易;但如果给学生半瓶水,让学生一下全喝完,可能就轻松多了。

四、评价过程占用课时量太大

在一体化教学中,每一个任务都采用教学六步法: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这六个步骤中,评价环节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自我总结。在评价过程中,学生自己找不足。别人帮自己找不足,教师帮学生找不足,通过这几个步骤,学生针对不足进行改正,这样完成任务基本就没有问题了。小组完成的任务要反馈给教师进行检查,另外,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二次改正或三次改正,这就是反馈环节。

这个评价过程能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启发思维,针对疑点展开讨论。教师要积极引导,最终使学生正确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解决问题。但有时讨论也不免“跑题”, 偶尔的“跑题”可以使讨论扩展到生活中的其他领域,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为学习增添更多的乐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掌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了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每次评价中要做到对每一位学生都进行评价。30人的自我评价需要60分钟左右,小组评价需要30分钟左右,教师评价要兼顾个人和小组需要60分钟左右。通过这样的评价形式,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效果很好。但整个评价过程共需要180分钟,一个学期如果有一个项目包括10个任务,就需要用1800分钟来评价,按45分钟一课时计算,需要40课时,一般情况下,一学期一体化教学共180课时,而评价就占用了40课时,那么在进行其他五个教学步骤时,课时就会非常紧张。评价的方法虽好,但还需改善,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把评价做到位,让学生理解、熟悉评价过程,在以后的过程中,就可以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时间缩短,只评价表现特别突出的和有所欠缺的学生即可;小组内成员的评价就在小组内进行,不在课上展示,教师监督检查就可以了;课上教师重点对各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调整,大大缩短了评价所占用的课时。

五、学生的监管难度加大

因条件限制,笔者学校没有集理论教学、计算机绘图、实习技能为一体的多功能、规范化的一体化教室,所以,讲课时要去教室,绘图时要去机房,零件加工时要去实习车间。这样虽然解决了一体化教学问题,但是又出现了管理问题,笔者学校目前是一名理论教师和一名实习教师合作进行一体化教学,在任务实施中,各组学生的进度是不一样的,有时会出现教室、机房、车间都有学生在,两名教师要管理三个教室,就会有一个教室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有些学生就钻了这个漏洞,出现了违反纪律的情况,这也使学生管理的难度加大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安排三名教师合作教学,这样就不会出现监管的空白。在师资充裕的情况,这样安排没有问题,但如果师资紧张,就要尽力做好集理论教学、计算机绘图、实习技能为一体的规范化一体化教室建设,将学生都纳入教师的监管范围内,避免教学管理漏洞。

笔者学校的一体化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遇到了一些问题,也解决了一些问题。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快更好地掌握了知识与技能,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表达自己的观点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针对不足,不断实践、不断改进,以适应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秦皇岛技师学院)

上一篇:谈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下一篇:高中生感恩与亲社会行为状况的实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