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什么

时间:2022-09-23 11:21:31

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什么

现在人们在阅读教学方面热烈地进行着各式各样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作为学习的一种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是应该的。但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又该怎么做呢?

有责任心、有使命感的教师应该多考虑——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什么,我们作如是“想”。

一、教师应该知道“自主”之后还要教什么

这个命题有这样两个关键词——“应该”和“还”。其中“应该”强调的是教师的使命和职业素质,“还”字强调的是所要教的内容要高于学生“自主”的,是他们生存发展所需但又“自主”不了的,是需要跟教师学的,在学生“自主”的范畴之外。

这个命题的提出,显然是要求教师有高度的自觉,在这些方面做好必要的储备和积累,从而能从容应对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教师要基本了解学生面对特定的文本能够“自主”到什么地步,文本中蕴含的某种为学生所需要的东西他们或能想到、提出问题,但是自己不能回答;他们或根本就想不到有关的重要问题;或者他们明白某些道理,但联系实际不会运用,等等。这些问题,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能够给学生带来的东西,即“可学”的。

1.要教学生“自主”提出的但又不能解决的重要问题。

比如,讲解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学生就有很重要的问题但不能自行解答。有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当其他学生讨论父对子之爱、子对父之爱的时候,他从一个简单的生活常识对《背影》一文中的“背影”提出了尖锐的否定。他认为朱自清就像我们今天被父母溺爱的孩子一样,父亲什么都替孩子想到、做到,尽管孩子,特别是已经长大了的孩子并不喜欢父母这样做。“背影”是一个溺爱孩子的父亲的“背影”,这样的爱,只能让人烦。学生问,为什么不把钱交给“我”,让“我”自己去买橘子,青年人身体利落,三蹦两跳不怎么费力不就买来了吗?何劳肥胖的父亲笨手笨脚地穿越铁道,攀上爬下,通过月台,留下这样一个令人“难受”的“背影”呢?这是自找的呀!不令人感动呀!

这是一个很有质量的“自主”之问。它远远高于什么穿越铁道不安全、违反交通规则之类的问题。其中问题的“自主”性就在于学生不为朱自清的名声所吓阻,从文本内在逻辑是否合理的角度提出了质疑。如果学生思想中这个“结”得不到合理的解释,不管教师讲课多么煽情,多么生动,学生都不会接受这个“背影”。这就是提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处,它给教师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而且是靠教参、电脑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

为什么不让“我”去买橘子,这个问题只有当时的“父亲”能够回答,甚至文中的“我”也不能回答。但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可以根据当时的社会风俗和其他材料从内在逻辑上进行推断,帮助学生解开这个心结。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求甚解。

其实,问题很简单。南方人“橘”与“吉”发音相近,因此就形成一种风俗,以“送橘”表示祝福,谐音为“送吉”。橘子,被人称为“福橘”。文本解读是一个严密的论证过程,仅仅介绍一下这个风俗固然可以,但缺少实证性,不足以感动学生。这时候需要有一个类似的富有情感的真实故事来佐证。

这个证据是有的。它出在鲁迅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一文:

她(指阿长)进来……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必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用鲁迅先生这段文字来解释南方送福橘的风俗,既真实又有情感,在对《阿长与〈山海经〉》的回顾中理解“父亲”坚持买橘子送儿子的内在情感。因为“我”买来的就不是“父亲”送的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只有对其中的“缘”“故”有了深刻的认知,才“爱”得更真更切,才“恨”得更真更切,这样解读才有味道。

以《阿长与〈山海经〉》解读《背影》,这在解读方法上讲叫文本对读,在思维方法上讲叫联系思维。这里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中学语文教师之所以这么多年来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原因就是缺少“自主”教的意识,靠教参、电脑当然不能回答学生“自主”学习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2.要教学生根本想不到的问题。

学生毕竟是学生,有许多问题是学生根本想不到的,但确实需要知道的。

比如,讲读鲁迅先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文中有些根本性的问题学生就不能有什么“自主”的判断力,他们只能听教师讲教参上的东西,或者由教师引导理解教参上的东西。

其实,这篇课文本身就面临着被质疑、被反驳的问题。教参所讲并不足信。鲁迅先生在文中说:“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既不自夸,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对这种“慨叹”,鲁迅先生极其愤怒,痛斥道:“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问题来了。发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之“慨叹”的人是存心“诬蔑”中国人吗?鲁迅先生的立场有问题没有?符合当时应该采取的策略吗?

这无需查什么背景和其他资料,仅仅从文本提供的情况,抱着一本大字典便可引导学生作出判断。

第一步,先搞清“诬蔑”是什么意思。

诬蔑,是指捏造负面不实之词恶意中伤他人。这里的关键因素有二:其一,诬蔑者心怀恶意;其二,诬蔑的内容为负面不实之词。

那么,我们再回顾开头所引的话,鲁迅先生连着使用“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就是说“慨叹”者所“慨叹”的并非毫无根据,虽是“负面”的,但并非“不实”。况且鲁迅先生在文中还使用了“我们”这样一个复数第一人称,显然,被慨叹的人固然不能说是全体中国人,显然也不在少数。所以,“慨叹”者之“慨叹”是有据的。当然,“慨叹”者如此“慨叹”并非没有错误,但那不是“诬蔑”,而是看问题有些片面,有些悲观。

上一篇:文化管理塑团队,和谐共进铸品牌 下一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