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紧凑VS结构松散

时间:2022-09-23 08:45:51

结构紧凑VS结构松散

作文的结构,是作文的外部形态。它的紧凑或松散,一方面,反映着作文的外在观感;一方面,反映着作文的内在神韵。

一、“貌合神离”莫若“形散神聚”

片段1

深夜空中的星星点亮了我们的眼睛,点燃了我们的心,激励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找,而望远镜让我们看到了远方。

儿时的我们,都去过游乐园,也都照过哈哈镜。我想,镜中映出的形态各异的我们,不仅仅是让我们哈哈一笑,更反映了我们的某种心理吧……

正如司马迁……为当今人们对古代的考证作出了巨大贡献。

又如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

还有一种镜子,它有三面,有棱有角不易碎,这就是三棱镜……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悬挂着一面镜子,正衣冠,明得失,感悟多彩的生活。

《镜》(2011年天津考生)

片段2

中学生带手机上学有着怎样的利和弊?

电信运营商代表:……中学生绝不能在科技发展的大潮前止步。

班主任:……学生带手机,严重分散精力,我认为绝对不可以……

学生:……听听音乐,把负面情绪发泄完了,难道不是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吗?况且,法无禁止即可行,难道学校有权剥夺我们使用手机的权利吗?

家长:……买不买手机,家长肯定拗不过学生,但学校完全可以禁止他们带手机到学校来……

学校领导:学校希望有关各方都要以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本。

最后,教育专家……

《关于手机的六方会谈的会议纪要》(2013年北京考生)

片段1围绕着“镜”这个话题,分别提到了三种“镜子”:望远镜、哈哈镜、三棱镜,紧扣话题。但是,三种镜子的关系不是并列,也不是递进。望远镜,远观;哈哈镜,变形;三棱镜,多彩。况且,这三种“镜子”,与“心中应该悬挂着一面镜子”缺乏内在的联系。拼凑的内容使文章结构显得松散。

片段2在形式上使用了“会议纪要”的方式,看上去有点杂乱,甚至不“着调”。但仔细斟酌,他们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立场,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一方面是当下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体的真实意思;一方面紧紧围绕着手机的“利与弊”这个话题。因而,形式似乎有点“散”,实则上围绕中心――精神聚焦,结构严密。

二、“简列”莫若“逻辑严密”

片段3

品味时尚,会让我们把握住时尚的方向……

品味时尚,会让我们不断地创新……

品味时尚,会让更多的时尚沉淀为经典……

《品味时尚》(2009年江苏考生)

片段4

想起了关于“问”的几个成语。

一、“勤学好问”意思大家都懂,学问学问,学习离不开问……

二、“问牛知马”这个成语说的是,西汉有个叫赵广汉的十分聪明……

三、“反躬自问”意思大家都明白,就是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

《问而知之》(2013年天津考生)

片段3是一种流行很久的结构模式,开头入题、结尾收题、中间三段并列。这看上去条理清晰,甚至给人结构严谨的错觉,但实际上内容很空洞。这其实是一种懒汉模式:外面搭个“框架”,很像一座“房子”;室内并无精装修,更无好的家具。

片段4借用几个含有“问”字的成语,“勤学好问”“问牛知马”“反躬自问”,不仅论述步步深入,也使结构更加严谨。一篇议论文,在逻辑上必须回答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因此,从现象到根源,探究因果,追本溯源,是议论文写作的“不二法门”。

三、“生硬拼接”莫若“自然结体”

片段5

(一)

我念小学的时候,因为好奇,甚至有点虚荣,竟“拿”了老师放在讲台上的项链。老师随即追查,并在全班公开……

(二)

二十年后,自己当了老师,班级上发生了同样的事情,不知该如何处理。

《项链》(2013年高三学生)

片段6

小伙子无所作为,甚至为温饱发愁,十分烦恼。偶然的机会碰到一位禅师。于是请求指点,大师伸出两个手指。小伙子顿悟:大师是要我刻苦创业,赚上200万。于是,他去创业。

小伙子创业有成,赚了很多的钱,衣食无忧,可还是感到烦恼,跑到山上请求指点,大师伸出两个手指。小伙子顿悟:大师是要我懂得施与。于是,他捐出200万建希望小学。

捐了款,做了慈善,一段时间后,小伙子又感到烦恼,再跑到山上请求指点。面对大师,小伙子伸出两个手指,大师轻轻地把小伙子的手摁下,转身走了。

《指点》(2014年高三学生)

片段5是反思甚至拷问现实教育问题的记叙文,作者无疑是想将两者进行对比。但是,记叙文叙述的事件,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将内在关联的材料放在一起就行了。对此,可以将第二个事件,改作“梦境”,并做正面的叙述,从而形成“实”与“虚”,“反”与“正”的对比,反映学生对现实教育的正确需求。

如何对待人生追求与“幸福感”?片段6给出了一定的答案。在叙述上,看起来平铺直叙,甚至是重复,但其实巧妙地采用了“复沓”的结构方式,这在《诗经》中并不鲜见。

四、“单面一体”莫若“多面结体”

片段7

(一)

我爸爸对待工作十分认真,家教上严格要求。

……有一次,姐姐想让爸爸托关系帮她找工作,爸爸拒绝了。

(二)

我爸爸对待自己十分严格,生活上十分节俭。

……爸爸一直骑自行车上班,连坐公交车的车费都不愿意多花。

《我的爸爸》(2010年江苏考生)

片段8

……她人高马大,走起路来,似乎楼板都震动了。她心直口快,说起话来,钉是钉,铆是铆,从不遮掩含糊。

洗脸水风波……张扬与我是同班,因为那件事,我称呼她张大姐,后来才知道,她比我年纪还小。她的幽默与大度,她的气质与口才,的确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偷书风波……在我的心里,她就是我的大姐。她这样做,不是包庇我的错误,而是用她的义举,召唤一个堕落者的良知,拯救一个腐朽的灵魂。

板报事件……一场即将上演的武斗偃旗息鼓了。大姐张扬站在走廊上,向我伸出大拇指,表示支持。

《大姐张扬》(2013年贵州考生)

片段7所选材料指向同一主旨,“严格要求”,不能反映不同的层面,因而内容单一、结构松散。选材多面或多层,才能使结构严密、紧致。

同样是写人的记叙文,片段8则围绕如何处理同学关系,通过三件小事刻画人物。第一件小事,着力于“严于律己”;第二件小事,着力于“拯救灵魂”;第三件小事,着力于张扬对“我”的影响。相对于前两件小事,第三件小事则是对张扬侧面的记叙。正面、侧面相结合,不仅在选材上以少胜多,而且因其材料的多面,使文章结构紧凑而更具张力。

结论:结构问题,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问题,与文章的选材、主题、构思密切相关,更与思维相关。有一句话这样说:没有写好,往往是没有想好――思路不清,思维不密,就会导致缺乏结构的经营。

上一篇:糊涂中也点着了火 下一篇:双薪家庭,理财师不建议买第三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