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语言学范文

时间:2023-03-13 21:30:57

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范文第1篇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创立的背景

结构主义语言学创立之前,语言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和语文学家创立的“语法”。这种“语法”是以逻辑为基础建立的一些规则,没有涉及到语言结构。第二阶段是到了十八世纪末出现的语文学。语文学派认为语言不是唯一的研究对象,相反他重视的是古文献,因此,语文学主要是确定、解读和评注古文献,币忽视活的、现时的语言研究。最重要的是第三阶段,比较语文学或称比较语法阶段。比较语法源于英国东方学家威廉•琼斯,他曾在东印度公司任职,精通梵语和波斯语。在长期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他发现印度的古语言—梵语,有许多语法形式和词根跟欧洲的一些语言有联系,1786年他在印度..亚洲学会”宣读论文.阐述了这些新的看法。

进入十九世纪初,威廉•凉斯的看法被人们所重视,这样,在欧洲掀起了语言比较研究的热潮,先后出现了一连串著名的学者和著作,如法朗兹•葆朴、雅各布•格里木、波特、库恩、马克思•缪勒、布劳恩、古尔替乌斯、施来赫尔等等,著作如葆朴的《梵语动词变位系统》(1816年)、缪勒的《语言科学讲话》(1861年)、古尔替乌斯的《希腊语词源学原理》(1879年)、施来赫尔的《印度日耳曼语比较语法纲要》(1861年)等等。在十九世纪整整百余年时间,比较语法达到空前繁荣的阶段,尤其是印欧语系语言的比较研究做得非常细致和深入。

人们对印欧语系的语言已经有了详细的了解。比较语法虽然对开辟语言研究这个领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它还没有去弄清楚自己所研究的对象的性质,它也从来没有关心过所作的比较有什么目的,所发现的关系有什么意义。今天看来,比较语法的研究最主要的功绩只是为重建语言的历史做了一些具体和实质性的工作。

比较语法学派既然不关心研究目的和关系意义,那么他们所研究的必然是“纯粹”的语言,所以比较语法学家对语言的看法绝大多数抱着自然主义的观点。例如施来赫尔在他的《语言比较的研究》中说“语言有它的将来,这将来就词的广义来说也可以叫做历史,但是这历史的最纯粹的形式,我们也可以在自然界比方一棵植物的增长里找到,语言是属于自然界的范围,而不是属于自由的心理活动的范围。”再比如马克思•缪勒在他的《语言科学讲活》中说:“语言学以语言为研究对象,应该属于自然科学。”又说语言的一切变化“都不是真正历史的变化,而只是自然的增长;艺术、科学、哲学和宗教可以有历史,而语言或任何其他自然界的产物,严格地说,没有历史,而只有增长”“我们必须考虑到语言虽不断起变化,但不是任何人所能产生或阻止的。••,…随意创造新的词语,将好象变更血液循环的规律。”象施来赫尔和缪勒一样,把语言及其发展变化看作是类似植物增长和人体血液循环一样的自然主义观,有一大批人。

到了1870年,比较语法有了一个新的转变,出现了一个新语法学派,也称“青年语法学派”。他们开始提出质疑:语言生命的条件究竟是什么?语言的生命真的象植物增长和人体血液循环一样的吗?以德国勃鲁格曼为代表,他们背叛了自己的老师古尔替乌斯,宣称古尔替乌斯等以前的比较语法学家所从事的只限于语言的研究,而很少注意到说话者个人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言语的机构应该包括个人心理的和生理的两个方面。生理方面比如语音。发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是比较接近于自然的,所以语音定律(语音变化规律)跟物理定律一样产格,不容许有例外。另一方面,心理方面是与人的因素相关的,比如由类推作用构成.新的形式,发生类推作用完全是由人的心理联:想造成的。象英语的复数形式、被动态、完成:时等等形式。在新语法学派之厉,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学派,如保罗等的个人心理主义学派。总之新语法学派的兴起,使比较语法发生了转折,人们对语言研究的思考更进一步深入。正是在比较语法学末期这种背景下开始诞生了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创始人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一位天才语言学家,1878他就写出了《论印欧系语言元音的原始系统》这篇震惊欧洲语言学界的论文,那时他才21岁。早期,索绪尔站在新语法学派的立场,到二十世纪初,欧洲各国掀起了一种所谓的.‘格式塔思想”,后来扩展到包括语言学在内的各个领域,;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语言学界特别注重对语言,结构、系统和功能的研究,索绪尔也深受影响,这样他对语言的观点逐渐与新语法学派发生了脱离,渐渐创立了自己一个新的学派—心理社会学学派。

“格式塔思想”转变了索绪尔当初的语言观,但由他所建立的心理社会学学派理论却直接来源于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社会学模式,而涂尔干的社会学学说又来源于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心理社会学学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而社会是由“观念的总体”构成的,观念又体现于人的心理,所以“社会事实”就是“集体心理现象”,语言就是集体心理现象。索绪尔深感当前语言学的原理和方法中存在的缺陷,他毕生致力于探索,一生中很少发表著作和文章,但潜心于教学和研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语言学家,如梅耶、巴利、施薛皿等。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在他逝世后,由他的学生巴利、施薛霭等于1916年整理出版的。有的人认为,索绪尔的沉默正表现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站在时代前列的悲剧。

《普通语言学教程》(以下称《教程》)的问世,全方位革新了以前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及研究方法,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由各个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语言学研究的不是各个要素,而是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主义的“结构”,指的就是索绪尔的“系统”。《教程》的出版,标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创立,也标志着普通语言学的建立。这时,语言学才真正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索绪尔成为本世纪直到目前为止,影响最深远的一位语言学家。

二、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方法

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方法充分阐述于《普通语言学教程》,《教程》内容丰富,范围非常广泛,语言研究的各个方面几乎都能管到。又因其阐述问题概括性强,包含的思想深邃,故初学者读此书感到困难。但总的看,《教程》始终贯穿主要几条大纲,这几条大纲就是索绪尔语言观的核心,它给我们指明了研究的方向。1、区分语言的研究和言语的研究

按照索绪尔的语言观,语言既是社会的,又是心理的,而心理总归是属于个体的。他把以前人们所说的语言这个笼统概念称为“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又区分为语言和言语,认为言语是“言语行为的个人部分”,语言是“言语行为的社会部分”。言语包括说话者的意志组合(即心理)和语音表达,是次要的;语言是纯心理的东西,是在言语活动范围内人们的心理印象,是不依赖于个人的,是主要的。因此语言和言语之间的关系是:语言由言语构成;言语要产生表达效果,为人所理解,也离不开语言。但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属于社会部分的语言,而不是属于个人部分的言语。

2、指出语言研究就是要从所指和能指中找出它本身的价值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这种符号系统之所以这样有用,就是因为它有价值。语言的价值不同于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概念,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是在劳动和工资这两者之间的对等关系体现出来,语言的价值是在索绪尔所说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对等关系体现出来。通俗一点,所指就是概念,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语义(或内容),能指是音响形象,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语言形式。一定的形式总是表示一定的语义,一定的语义要用一定的形式表达,它们之间是互相对应的。正因为这样,语言才能完成交际的功能,才体现出它的价值,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语言就是由所指和能指构成的符号系统。这里,索绪尔给我们指出了语言研究的着手点。

3、区分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

由于语言和言语的存在,索绪尔又区分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这两个对立的概念。什么叫做共时语言学?什么叫做历时语言学?索绪尔在《教程》里说:“有关我们的科学的静.态方面的一切都是共时的,涉及进化的一切都是历时的。”索绪尔认为,言语是个人的,言语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时间阶段上的演变,言语是千变万化的东西,所以言语是属于历时的。相反,语言是属于社会的,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是比较稳定的,虽然语言在漫长的历史上有变化,但变化最终还是出自于言语上,所以语言可以看作静态的,共时的。索绪尔认为共时语言学研究的是同时存在的语言的各成分之间的联系,是属于整个系统的逻辑和心理的关系,是最主要的,而把以前比较语法学所重视的历时研究认为是次要的。

4、确定语言成分的句段关系(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聚合关系)

索绪尔认为语言各种成分的关系,可以分成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两种。在语言状态中,一切都是以关系为基础的。一方面,在说话的时候,各个词(或称各个要素)是一个挨着一个排列在言语的链条上面。这些个要素可能只有一个词,可能是一串词组成的句子。总之,这些各要素之间结成的关系,就是句段关系。句段关系在语言研究中僻如句子层次分析、词组结构分析、词的结构分析等.另一方面,在说话的时候,话语之外总是有一些东西出现在说话者的记忆里,这些在记忆里被唤起的东西,与说出的每个词(或称每个要素)有一些共同点相联系着,这种联系称联想关系。联想关系在语言研究中僻如名词的词形变化:复数、格。动词的词形变化:进行体、完成体、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等等都属于联想关系。

后来的结构主义追随者修改了索绪尔这两个带有心理学概念色彩的术语,把句段关系称为组合关系,把联想关系称为聚合关系,被人们所公认。

《教程》洋洋大观,内容远不止上面所述,如在绪论中讨论到了文字、音位学,第三编讨论了历时语言学,第四编讨论了地理语言学,第五编讨论了原始语言,语言的史前史。但总.的说,重点在绪论和第一、二编,这三部分是《教程》的精髓。而关于语言和言语、所指和能指、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的区分又是结构主义的精神核心,是贯穿《教程》的骨架,也是《教程》占有最大篇幅论述的内容,故此文仅作精要介绍。索绪尔对语言的种种看法,形成了结构主义研究语言的最基本方法。

在索绪尔的《教程》问世之前,没有一个人能对语言提出这样深刻而自成体系的观点,《教程》的出版成了一部划时代著作。

三、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索绪尔之后,结构主义发展分成了三个主要的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学派。

这三个学派都遵循语言符号系统理论,把语言看作语言学研究对象,把言语排除在语言学大门之外,这是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三个学派的研究侧重点不一样,在具体程序操作中,一些细节也有分岐,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

1、布拉格学派

1926年,特鲁别茨科依等在布拉格成立语言学会,标志布拉格学派成立。布拉格学派主要研究成就在音位学,这方面成绩最突出是特鲁别茨科依,他最先把语言系统理论运用到语音研究,发展成音位学,他把音位定义为:在语言中相对立的不能分解为更小的辨义单位的成员。这个定义从语音对立和辨义特征两方面相结合,今天看来一直是比较科学的。

特鲁别茨科依对音今学和语音学的区分是很清楚的,他明确指出:研究言语的能指的

学科叫语音学,研究语言的能指的学科叫做音位学,语音学是纯粹的语音现象的研究,音位学是语言语音功能的研究。在他之前,索绪尔也没有给音位学作出过这样明确的定义,索绪尔《教程》里的音位学概念大致相当于语音学,索绪尔所说的音位也只相当于通常说的音素。索绪尔的这些概念称呼也只是沿用比较语法学派的称呼法,但索绪尔又说:“许多音位学家差不多都只注重发音动作,即用发音器官发出声音.而忽略了听感方面。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在我们耳朵里产生的印象不仅与器官的发动形象一样直接,而且是整个理论的自然基础。”从这里看出,索绪尔对音位学的概念不仅只注重语音,而且考虑到了听感(辨义)的一面,并且说“是整个理论的自然基础”,也就是意味着要从语言的角度来认识音位学。所以说,索绪尔为特鲁别茨科依的现代音位学概念事实上莫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特鲁别茨科依也批评了其他一些音位学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给音位下定义。

特鲁别茨科依还全面论述了音位在语言中的地位,如何确定音位,如何划分音位和音位组合的界线,音位组合时各种对立出现的情况等等,这都集中论述在他的著作《音位学原理))(有译为《音位学纲要)))。这部著作是特鲁别茨科依去世后不久出版的遗著,书中所用语

言材料多达220种,是布拉格学派在音位学研究方面的一部总结性著作。

2、哥本哈根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是一个纯理论研究学派。这一学派主要研究语言的符号性质,及从符号的角度确定语言在人文事实中的地位,从形式和实体方面来分析语言,给语言的本质以更严密准确的分析,形成一个严密的语符学理论体系。

语符学理论是对索绪尔关于语言是符号系统理论的发展。索绪尔在《教程》中说,社会生活中有一门研究符号生命的科学叫符号学,语言是其中的一个成员,并且是一个自成为特殊系统的成员。接着又提到,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语言符号则是能指(形式)和所指(内容或意义)之间的关系。哥本哈根学派据此发挥更细,区分为:内容形式和表达形式,内容实体和表达实体。并进而把内容实体和表达实体排除在语言之外,而把内容形式和表达形式及其所构成的种种关系看成是语言之内,并由此构成语言符号系列。

哥本哈根学派认为,语言学不同于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我们研究语言•要在其中找到一个常数,使之投射于现实语言中,不论有任何变化,都是适用的,永恒的。他们极力拼弃以往语言研究中采用的归纳法,认为采用归纳法不科学,归纳只能寻找语言中的差异,而不能发现常数,只有采用演绎法才能找到常数。而哥本哈根学派的所谓常数就是符号,认为只有符号是永恒的,所以要研究有关于符号的一切.语言学家用语符学理论套用到各种语言研究中去,确实也没有发现什么差错。但实际操作性很差,所以它基本上是一种纯理论的东西。所以有人说,当你理解了哥本哈根的理论观点时,它给你一种清心明目的感觉,甚至让人感到兴奋。但另一方面,它对具体的语言分析帮助不大。

哥本哈根学派最主要代表人物有乌尔达尔、叶尔姆斯列夫,他们的理论观点集中体现在叶尔姆斯列夫的名著《语言理论导论》里。

3、美国结构主义学派

美国结构主义学派又称描写语言学派。

描写语言学派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基督教的传播和战争的需要。伊斯兰教、佛教、婆罗门教等教派都规定其经文不能随便译成其他语文,基督教却不一样,相反要求它的教徒尽可能将其经文译成世界上的各种语言和方言。因此,在二十世纪初,美洲有大量基督教徒进入印第安语区学习研究印第安语等土著语言,进行布教活动.,他们当中有些还是很有语言修养的教士。这些教士们记录土著语言,给当地人创造文字,然后用当地文字翻印福音书,客观上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新材料,同时也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语言调查方法,从而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注意。1911至1939年,人类学家、语言学家鲍厄斯对这些语言作了综合研究,写成很有名气的《美洲印第安语手册》(共三大册)。一般认为鲍厄斯的工作,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开端。

另一个原因,也可称为次要原因,是二战爆发期间,为适应全球战争的需要,美国人需要学量外国语,描写语言学大师之一布龙菲尔德本人就参与编写过几种外语教材。以上这两种语言工作方法都是不谋而合的。

描写语言学顾名思义,注重的是对语言的描写,当接触一种陌生的语言时,学习它必须从语音结构和结构组合入手,因此描写语言学的大量工作是描写语言的音素组合,找出它的特点和规律。许多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在调查印第安民族时,他们首先遇到的也是语言问题,他们首先也得从学习和研究印第安语入手。所以在美国,许多有名的人类学家同时也是语言学大师。

描写语言学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也是一脉相承的。首先,开始调查印第安语的都是欧洲语言学家,只是在长期大量的调查工作中,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很讲时效的一套方法特色。但总的,描写语言学完全遵循索绪尔的语言理论,首先他们亲身感受到语言是由各要素组合起来的,语言的价值体现在各要素之间结成的关系,他们就是要渴诚找出这些关系的规律。语言的符号事实显而易见,一种语言是由有限的符号组合而成的。学习研究的是社会共用的语言,而不是某人特征的言语。研究语言重在现时的,也就是共时研究,历时研究是不重要的。这些都是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原则。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大师是萨丕尔和布龙菲尔德。萨不尔生于1884年,布龙菲尔德生于1887年,是同一时代的人。两个人各写有一本书,都叫《语言论》。萨丕尔的《语言论》是一本小册子,论述很精辟;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有600多页,结构很严密,论述没有漏洞。都是语言理论的经典,同齐名。萨丕尔和布龙菲尔德同是结构主义大师,但他俩的语言观有所不同,可能与职业有关,萨丕尔持观念主义(或称心灵主义)语言观,强调语言有结构模式,语言的结构模式大大地制约着人们的思维观念。主张一些难于解释清楚的细节不必过于纠缠;布龙菲尔德持的是机械主义(或称行为主义、形式主义)语言观,主张研究语言是描写其形式构造,排除任何带意义的因素。因此,有的人把萨丕尔排除在描写语

言学派之外。萨丕尔又是一个著名的人类学家,他1933当选为美国语言学会会长,1938主又当选为美国人类学协会(下转第68页)会长,足见他在这两个领域中占有的领袖地位。无论怎样,两人同为美国结构主义大师,并因这两人所作出的成绩,使这一派成为结构主义三大派中势力最大,影响最大的一派。

四、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结构主义语言学发展到现在,其影响已远远超出语言学领域,它的一套理论方法被其他社会学科所利用。人类学使用这一套理论方法,形成结构人类学学派.神话学用符号理论分析神话结构类型,取得丰硕成果,文学批评从结构上品评诗歌,精神分析学从结构上分析无意识活动和梦,等等。都借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把各自研究的对象看成是一系列符号组成的结构组合。

结构主义语言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结构主义;语言学;文学批评

20世纪以来,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风靡各个领域,以致各个学科都产生了自己的结构理论,为科学研究的进行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和方法。在语言学和文艺学领域中,结构主义更是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切实有效的研究流派,并且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理论对文艺学中的结构主义批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出发探索其究竟是如何影响结构主义文论的。

1. 结构主义语言学

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之父”,同时也可以被称作是结构主义的鼻祖,他去世后由他的学生整理出版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索绪尔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他对共时和历时、组合和聚合、语言和言语、能指和所指等概念的提出和划分上,这些理论对语言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通过言语实践存放在某一社会集团全体成员中的宝库,……潜存在一群人的脑子里的语法体系;……相反,言语却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①也就是说,语言是隐藏在实际话语背后的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的规则系统,它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则是实际的话语,是对语言的运用。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一个符号就是一个整体,它由能指和所指两方面组成:能指是表达某一意义的声音或图像,所指是声音或图像在人脑中唤起的形象和在现实生活中所对应的实体。

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历史时期的语言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例如我们可以截取某一历史阶段的语言,对其语音、词汇、语法等结构要素进行研究,如:词汇学、语音学等。历时语言学研究某一语言要素在历史中的发展变化及变化规律,如汉语史、语法史等。索绪尔认为在语言符号序列中,一个符号的价值不仅取决于他和可以替代他的其他符号的对应关系,也取决于他和前后符号之间的关系。前者就是聚合关系,后者是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就是可以相互替换的各个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组合关系是组合序列中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2. 语言学影响下的结构主义文论

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延伸到文学研究方面就形成了结构主义文论,它与结构主义语言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的研究都是以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为基础研究出来的,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本质差别,他们是在各自领域的创造性应用。语言学对结构主义文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上:

2.1 神话结构分析

索绪尔对言语和语言进行区分的思想对法国结构主义文论家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模式研究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列维・斯特劳斯发现,表面看来神话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但从各地搜集起来的神话却又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它们都表现了人类所面临的一些共同的生存问题。他认为,这说明了这些神话跟人类语言活动一样,都来自一个人类永恒的普遍结构,而正是这一普遍结构使得各种不同的神话具有了相似性。他认为,神话和言语活动一样也具有“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各地神话的不同表述是神话的“言语”,而所有神话的系统结构则是神话的“语言”。

列维・斯特劳斯还把神话叙事分解成许多单位,并提出了“神话素”的概念,他认为每个神话叙事单位都能够用一个短句来概括,他们就像语言的基本单位“音素”一样只有以特别的方式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意义。他还强调在分析神话时,我们不仅要分析同一神话在各历史阶段的不同叙述,还要分析他在同一历史时期存在的不同变体描述。各历史阶段的描述和同一时期的不同描述在“神话素”的关联下成为了一个完整的结构系统,就如同音素把声音和意义结合成一个整体一样。也就是说,神话也是在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上同时发展着的。

2.2 叙事理论

索绪尔关于能指和所指的理论同样影响了不少文学界人士,罗兰・巴尔特就是其中一位。他认为,文学不止是我们传统观念上所认为的那样只是单纯的客观世界的反映,它还是我们借以改造世界的工具,是一种符号。由于符号在一方面指代所指的具体事物,一方面又有自己的意义,所以文学也具有这样的两面性。文学语言可以像符号一样表示某种意义,也就是它具有语言学的能指功能,同时他也可以指向自身,而不是文学之外的世界,这就相当于语言学的所指功能。

通过对文学两面性的区分,罗兰・巴尔特还进一步分析了文学符号和语言符号的差别,并认为文学符号系统实际上包含着两个相关的层次。一个层次由能指符号组成,他通过语言在实际中的不同运用来说明语言本身的涵义,这是文学语言的表层系统。另一个层次是深层文学语言系统,他形成于能指和所指的相互作用,并在它们的作用中产生新的能指,这种新产生的能指可以指向文学语言之外的东西。比如说象征气质高洁的兰花,“兰花”这组汉字的字音、字形和实际生活中的实物兰花都属于表层系统中的能指和所指,而气质高洁则是在这一表层系统中所形成的新的能指,属于深层的语言系统。因此,巴尔特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存在表层和深层两个结构系统,即形成了结构主义对文学作品结构层次的划分。

2.3 矩阵模式和文学叙事语法

索绪尔和雅柯布逊都对语言二元对立的基本结构进行了研究,他们的这一研究同样影响广泛,文学研究家格雷马斯将这一思想成功引入了文学研究领域。他认为由于有了“语义素”单位之间的二元对立,才产生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意义”。 “语义素”单位的这种对立既包括现实生活中的实体和他的对立面,又包括实体和对自身的否定。在对这一思想的继续研究扩充后,他提出了用来解释文学作品的矩阵模式,这不可谓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对文学理论的一大推动。

格雷马斯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所提出的理论不止如此,他还认为文学作品的叙述与语言学的句子是一样的,他们都可以进行语法分析。我们可以把文学作品的叙事看成是一个被扩展了的句子,句子里有主语、谓语、宾语及其他成分,文学作品的主语就是主人公,谓语是其的行为和经历,宾语是与其相关的其他人物。由此看来,文学也不过是一个个的叙事结构而已,也就是说看似千变万化的文学作品的形成规则是有限的。这就如同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有限的语言规则后就可以说出无限的句子来。

3.分析与总结

总的来说,结构主义文论的主要特点是认为文学作品取决于结构和系统,要理解文学作品,就要把握好结构、系统及深层规则,把握好作品中的“二元对立”的元素。这些语言学中的主要观点和方法被运用到了文艺学中,突出了文学的语言意义,使得文学开始重视自身内部规律的研究,并希望通过具体的文学现象研究揭示出文学的内在本质。结构注意语言学思想的盛行恰好为文学研究提供了这样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和思维方法,他使得文学研究从外部走向了自身。

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学是与社会、与人密切关联着的,脱离了社会,脱离了人的价值观,将文学作为一个封闭的结构系统来研究是不科学的。我们评价、欣赏文学作品时更不能脱离社会现实,只抽象的研究其中的模式、结构,而应该把其作为对文学作品进一步研究的一个补充。(作者单位:鲁东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程国安.论结构主义与文学结构[J].河北学刊,1997(6).

[3]赵一凡.结构主义[J].外国文学,2001,(1).

[4]张良林.构主义文学批评产生的背景[J].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6).

[5]赵东旭.结构主义文论中的语言学方法[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2)

[6]何立新.浅议结构主义与文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5).

[7]赵军.略谈结构主义与文学批评[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注解

结构主义语言学范文第3篇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创立的背景

结构主义语言学创立之前,语言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和语文学家创立的“语法”。这种“语法”是以逻辑为基础建立的一些规则,没有涉及到语言结构。第二阶段是到了十八世纪末出现的语文学。语文学派认为语言不是唯一的研究对象,相反他重视的是古文献,因此,语文学主要是确定、解读和评注古文献,币忽视活的、现时的语言研究。最重要的是第三阶段,比较语文学或称比较语法阶段。比较语法源于英国东方学家威廉•琼斯,他曾在东印度公司任职,精通梵语和波斯语。在长期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他发现印度的古语言—梵语,有许多语法形式和词根跟欧洲的一些语言有联系,1786年他在印度..亚洲学会”宣读论文.阐述了这些新的看法。

进入十九世纪初,威廉•凉斯的看法被人们所重视,这样,在欧洲掀起了语言比较研究的热潮,先后出现了一连串著名的学者和著作,如法朗兹•葆朴、雅各布•格里木、波特、库恩、马克思•缪勒、布劳恩、古尔替乌斯、施来赫尔等等,著作如葆朴的《梵语动词变位系统》(1816年)、缪勒的《语言科学讲话》(1861年)、古尔替乌斯的《希腊语词源学原理》(1879年)、施来赫尔的《印度日耳曼语比较语法纲要》(1861年)等等。在十九世纪整整百余年时间,比较语法达到空前繁荣的阶段,尤其是印欧语系语言的比较研究做得非常细致和深入。

人们对印欧语系的语言已经有了详细的了解。比较语法虽然对开辟语言研究这个领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它还没有去弄清楚自己所研究的对象的性质,它也从来没有关心过所作的比较有什么目的,所发现的关系有什么意义。今天看来,比较语法的研究最主要的功绩只是为重建语言的历史做了一些具体和实质性的工作。

比较语法学派既然不关心研究目的和关系意义,那么他们所研究的必然是“纯粹”的语言,所以比较语法学家对语言的看法绝大多数抱着自然主义的观点。例如施来赫尔在他的《语言比较的研究》中说“语言有它的将来,这将来就词的广义来说也可以叫做历史,但是这历史的最纯粹的形式,我们也可以在自然界比方一棵植物的增长里找到,语言是属于自然界的范围,而不是属于自由的心理活动的范围。”再比如马克思•缪勒在他的《语言科学讲活》中说:“语言学以语言为研究对象,应该属于自然科学。”又说语言的一切变化“都不是真正历史的变化,而只是自然的增长;艺术、科学、哲学和宗教可以有历史,而语言或任何其他自然界的产物,严格地说,没有历史,而只有增长”“我们必须考虑到语言虽不断起变化,但不是任何人所能产生或阻止的。••,…随意创造新的词语,将好象变更血液循环的规律。”象施来赫尔和缪勒一样,把语言及其发展变化看作是类似植物增长和人体血液循环一样的自然主义观,有一大批人。

到了1870年,比较语法有了一个新的转变,出现了一个新语法学派,也称“青年语法学派”。他们开始提出质疑:语言生命的条件究竟是什么?语言的生命真的象植物增长和人体血液循环一样的吗?以德国勃鲁格曼为代表,他们背叛了自己的老师古尔替乌斯,宣称古尔替乌斯等以前的比较语法学家所从事的只限于语言的研究,而很少注意到说话者个人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言语的机构应该包括个人心理的和生理的两个方面。生理方面比如语音。发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是比较接近于自然的,所以语音定律(语音变化规律)跟物理定律一样产格,不容许有例外。另一方面,心理方面是与人的因素相关的,比如由类推作用构成.新的形式,发生类推作用完全是由人的心理联:想造成的。象英语的复数形式、被动态、完成:时等等形式。在新语法学派之厉,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学派,如保罗等的个人心理主义学派。总之新语法学派的兴起,使比较语法发生了转折,人们对语言研究的思考更进一步深入。正是在比较语法学末期这种背景下开始诞生了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创始人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一位天才语言学家,1878他就写出了《论印欧系语言元音的原始系统》这篇震惊欧洲语言学界的论文,那时他才21岁。早期,索绪尔站在新语法学派的立场,到二十世纪初,欧洲各国掀起了一种所谓的.‘格式塔思想”,后来扩展到包括语言学在内的各个领域,;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语言学界特别注重对语言,结构、系统和功能的研究,索绪尔也深受影响,这样他对语言的观点逐渐与新语法学派发生了脱离,渐渐创立了自己一个新的学派—心理社会学学派。

“格式塔思想”转变了索绪尔当初的语言观,但由他所建立的心理社会学学派理论却直接来源于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社会学模式,而涂尔干的社会学学说又来源于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心理社会学学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而社会是由“观念的总体”构成的,观念又体现于人的心理,所以“社会事实”就是“集体心理现象”,语言就是集体心理现象。索绪尔深感当前语言学的原理和方法中存在的缺陷,他毕生致力于探索,一生中很少发表著作和文章,但潜心于教学和研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语言学家,如梅耶、巴利、施薛皿等。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在他逝世后,由他的学生巴利、施薛霭等于1916年整理出版的。有的人认为,索绪尔的沉默正表现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站在时代前列的悲剧。

《普通语言学教程》(以下称《教程》)的问世,全方位革新了以前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及研究方法,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由各个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语言学研究的不是各个要素,而是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主义的“结构”,指的就是索绪尔的“系统”。《教程》的出版,标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创立,也标志着普通语言学的建立。这时,语言学才真正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索绪尔成为本世纪直到目前为止,影响最深远的一位语言学家。

二、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方法

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方法充分阐述于《普通语言学教程》,《教程》内容丰富,范围非常广泛,语言研究的各个方面几乎都能管到。又因其阐述问题概括性强,包含的思想深邃,故初学者读此书感到困难。但总的看,《教程》始终贯穿主要几条大纲,这几条大纲就是索绪尔语言观的核心,它给我们指明了研究的方向。 1、区分语言的研究和言语的研究

按照索绪尔的语言观,语言既是社会的,又是心理的,而心理总归是属于个体的。他把以前人们所说的语言这个笼统概念称为“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又区分为语言和言语,认为言语是“言语行为的个人部分”,语言是“言语行为的社会部分”。言语包括说话者的意志组合(即心理)和语音表达,是次要的;语言是纯心理的东西,是在言语活动范围内人们的心理印象,是不依赖于个人的,是主要的。因此语言和言语之间的关系是:语言由言语构成;言语要产生表达效果,为人所理解,也离不开语言。但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属于社会部分的语言,而不是属于个人部分的言语。

2、指出语言研究就是要从所指和能指中找出它本身的价值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这种符号系统之所以这样有用,就是因为它有价值。语言的价值不同于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概念,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是在劳动和工资这两者之间的对等关系体现出来,语言的价值是在索绪尔所说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对等关系体现出来。通俗一点,所指就是概念,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语义(或内容),能指是音响形象,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语言形式。一定的形式总是表示一定的语义,一定的语义要用一定的形式表达,它们之间是互相对应的。正因为这样,语言才能完成交际的功能,才体现出它的价值,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语言就是由所指和能指构成的符号系统。这里,索绪尔给我们指出了语言研究的着手点。

3、区分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

由于语言和言语的存在,索绪尔又区分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这两个对立的概念。什么叫做共时语言学?什么叫做历时语言学?索绪尔在《教程》里说:“有关我们的科学的静.态方面的一切都是共时的,涉及进化的一切都是历时的。”索绪尔认为,言语是个人的,言语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时间阶段上的演变,言语是千变万化的东西,所以言语是属于历时的。相反,语言是属于社会的,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是比较稳定的,虽然语言在漫长的历史上有变化,但变化最终还是出自于言语上,所以语言可以看作静态的,共时的。索绪尔认为共时语言学研究的是同时存在的语言的各成分之间的联系,是属于整个系统的逻辑和心理的关系,是最主要的,而把以前比较语法学所重视的历时研究认为是次要的。

4、确定语言成分的句段关系(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聚合关系)

索绪尔认为语言各种成分的关系,可以分成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两种。在语言状态中,一切都是以关系为基础的。一方面,在说话的时候,各个词(或称各个要素)是一个挨着一个排列在言语的链条上面。这些个要素可能只有一个词,可能是一串词组成的句子。总之,这些各要素之间结成的关系,就是句段关系。句段关系在语言研究中僻如句子层次分析、词组结构分析、词的结构分析等.另一方面,在说话的时候,话语之外总是有一些东西出现在说话者的记忆里,这些在记忆里被唤起的东西,与说出的每个词(或称每个要素)有一些共同点相联系着,这种联系称联想关系。联想关系在语言研究中僻如名词的词形变化:复数、格。动词的词形变化:进行体、完成体、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等等都属于联想关系。

后来的结构主义追随者修改了索绪尔这两个带有心理学概念色彩的术语,把句段关系称为组合关系,把联想关系称为聚合关系,被人们所公认。

《教程》洋洋大观,内容远不止上面所述,如在绪论中讨论到了文字、音位学,第三编讨论了历时语言学,第四编讨论了地理语言学,第五编讨论了原始语言,语言的史前史。但总.的说,重点在绪论和第一、二编,这三部分是《教程》的精髓。而关于语言和言语、所指和能指、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的区分又是结构主义的精神核心,是贯穿《教程》的骨架,也是《教程》占有最大篇幅论述的内容,故此文仅作精要介绍。索绪尔对语言的种种看法,形成了结构主义研究语言的最基本方法。

在索绪尔的《教程》问世之前,没有一个人能对语言提出这样深刻而自成体系的观点,《教程》的出版成了一部划时代著作。

三、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索绪尔之后,结构主义发展分成了三个主要的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学派。

这三个学派都遵循语言符号系统理论,把语言看作语言学研究对象,把言语排除在语言学大门之外,这是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三个学派的研究侧重点不一样,在具体程序操作中,一些细节也有分岐,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

1、布拉格学派

1926年,特鲁别茨科依等在布拉格成立语言学会,标志布拉格学派成立。布拉格学派主要研究成就在音位学,这方面成绩最突出是特鲁别茨科依,他最先把语言系统理论运用到语音研究,发展成音位学,他把音位定义为:在语言中相对立的不能分解为更小的辨义单位的成员。这个定义从语音对立和辨义特征两方面相结合,今天看来一直是比较科学的。

特鲁别茨科依对音今学和语音学的区分是很清楚的,他明确指出:研究言语的能指的

学科叫语音学,研究语言的能指的学科叫做音位学,语音学是纯粹的语音现象的研究,音位学是语言语音功能的研究。在他之前,索绪尔也没有给音位学作出过这样明确的定义,索绪尔《教程》里的音位学概念大致相当于语音学,索绪尔所说的音位也只相当于通常说的音素。索绪尔的这些概念称呼也只是沿用比较语法学派的称呼法,但索绪尔又说:“许多音位学家差不多都只注重发音动作,即用发音器官发出声音.而忽略了听感方面。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在我们耳朵里产生的印象不仅与器官的发动形象一样直接,而且是整个理论的自然基础。”从这里看出,索绪尔对音位学的概念不仅只注重语音,而且考虑到了听感(辨义)的一面,并且说“是整个理论的自然基础”,也就是意味着要从语言的角度来认识音位学。所以说,索绪尔为特鲁别茨科依的现代音位学概念事实上莫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特鲁别茨科依也批评了其他一些音位学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给音位下定义。

特鲁别茨科依还全面论述了音位在语言中的地位,如何确定音位,如何划分音位和音位组合的界线,音位组合时各种对立出现的情况等等,这都集中论述在他的著作《音位学原理))(有译为《音位学纲要)))。这部著作是特鲁别茨科依去世后不久出版的遗著,书中所用语

言材料多达220种,是布拉格学派在音位学研究方面的一部总结性著作。

2、哥本哈根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是一个纯理论研究学派。这一学派主要研究语言的符号性质,及从符号的角度确定语言在人文事实中的地位,从形式和实体方面来分析语言,给语言的本质以更严密准确的分析,形成一个严密的语符学理论体系。

语符学理论是对索绪尔关于语言是符号系统理论的发展。索绪尔在《教程》中说,社会生活中有一门研究符号生命的科学叫符号学,语言是其中的一个成员,并且是一个自成为特殊系统的成员。接着又提到,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语言符号则是能指(形式)和所指(内容或意义)之间的关系。哥本哈根学派据此发挥更细,区分为:内容形式和表达形式,内容实体和表达实体。并进而把内容实体和表达实体排除在语言之外,而把内容形式和表达形式及其所构成的种种关系看成是语言之内,并由此构成语言符号系列。

哥本哈根学派认为,语言学不同于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我们研究语言•要在其中找到一个常数,使之投射于现实语言中,不论有任何变化,都是适用的,永恒的。他们极力拼弃以往语言研究中采用的归纳法,认为采用归纳法不科学,归纳只能寻找语言中的差异,而不能发现常数,只有采用演绎法才能找到常数。而哥本哈根学派的所谓常数就是符号,认为只有符号是永恒的,所以要研究有关于符号的一切.语言学家用语符学理论套用到各种语言研究中去,确实也没有发现什么差错。但实际操作性很差,所以它基本上是一种纯理论的东西。所以有人说,当你理解了哥本哈根的理论观点时,它给你一种清心明目的感觉,甚至让人感到兴奋。但另一方面,它对具体的语言分析帮助不大。

哥本哈根学派最主要代表人物有乌尔达尔、叶尔姆斯列夫,他们的理论观点集中体现在叶尔姆斯列夫的名著《语言理论导论》里。

3、美国结构主义学派

美国结构主义学派又称描写语言学派。

描写语言学派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基督教的传播和战争的需要。伊斯兰教、佛教、婆罗门教等教派都规定其经文不能随便译成其他语文,基督教却不一样,相反要求它的教徒尽可能将其经文译成世界上的各种语言和方言。因此,在二十世纪初,美洲有大量基督教徒进入印第安语区学习研究印第安语等土著语言,进行布教活动.,他们当中有些还是很有语言修养的教士。这些教士们记录土著语言,给当地人创造文字,然后用当地文字翻印福音书,客观上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新材料,同时也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语言调查方法,从而引起了语言学家的注意。1911至1939年,人类学家、语言学家鲍厄斯对这些语言作了综合研究,写成很有名气的《美洲印第安语手册》(共三大册)。一般认为鲍厄斯的工作,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开端。

另一个原因,也可称为次要原因,是二战爆发期间,为适应全球战争的需要,美国人需要学量外国语,描写语言学大师之一布龙菲尔德本人就参与编写过几种外语教材。以上这两种语言工作方法都是不谋而合的。

描写语言学顾名思义,注重的是对语言的描写,当接触一种陌生的语言时,学习它必须从语音结构和结构组合入手,因此描写语言学的大量工作是描写语言的音素组合,找出它的特点和规律。许多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在调查印第安民族时,他们首先遇到的也是语言问题,他们首先也得从学习和研究印第安语入手。所以在美国,许多有名的人类学家同时也是语言学大师。

描写语言学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也是一脉相承的。首先,开始调查印第安语的都是欧洲语言学家,只是在长期大量的调查工作中,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很讲时效的一套方法特色。但总的,描写语言学完全遵循索绪尔的语言理论,首先他们亲身感受到语言是由各要素组合起来的,语言的价值体现在各要素之间结成的关系,他们就是要渴诚找出这些关系的规律。语言的符号事实显而易见,一种语言是由有限的符号组合而成的。学习研究的是社会共用的语言,而不是某人特征的言语。研究语言重在现时的,也就是共时研究,历时研究是不重要的。这些都是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原则。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大师是萨丕尔和布龙菲尔德。萨不尔生于1884年,布龙菲尔德生于1887年,是同一时代的人。两个人各写有一本书,都叫《语言论》。萨丕尔的《语言论》是一本小册子,论述很精辟;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有600多页,结构很严密,论述没有漏洞。都是语言理论的经典,同齐名。萨丕尔和布龙菲尔德同是结构主义大师,但他俩的语言观有所不同,可能与职业有关,萨丕尔持观念主义(或称心灵主义)语言观,强调语言有结构模式,语言的结构模式大大地制约着人们的思维观念。主张一些难于解释清楚的细节不必过于纠缠;布龙菲尔德持的是机械主义(或称行为主义、形式主义)语言观,主张研究语言是描写其形式构造,排除任何带意义的因素。因此,有的人把萨丕尔排除在描写语

言学派之外。萨丕尔又是一个著名的人类学家,他1933当选为美国语言学会会长,1938主又当选为美国人类学协会(下转第68页) 会长,足见他在这两个领域中占有的领袖地位。无论怎样,两人同为美国结构主义大师,并因这两人所作出的成绩,使这一派成为结构主义三大派中势力最大,影响最大的一派。

四、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结构主义语言学发展到现在,其影响已远远超出语言学领域,它的一套理论方法被其他社会学科所利用。人类学使用这一套理论方法,形成结构人类学学派.神话学用符号理论分析神话结构类型,取得丰硕成果,文学批评从结构上品评诗歌,精神分析学从结构上分析无意识活动和梦,等等。都借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把各自研究的对象看成是一系列符号组成的结构组合。

结构主义语言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结构语言学 语言和言语 历时和共识

目前无论是语言教学,语言研究,还是各种语言著作的框架,都还没有超出结构主义的框框。各种具体语言的研究也大都在广泛的使用结构主义理论方法。不仅这样,结构主义研究方法还深深地影响到许多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产生

结构主义语言学或称结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它兴起于本世纪30年代的欧洲,索绪尔早期站在新语法学派的立场,到二十世纪初,欧洲各国掀起了一种所谓的格式塔思想,后来扩展到包括语言学在内的各个领域,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语言学界特别注重对语言,结构、系统和功能的研究,索绪尔也深受影响,渐渐创立了自己一个新的学派. 1916年,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也标志着普通语言学的建立, 其反对对语言现象进行孤立的分析,主张系统的研究。

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特点

《教程》归纳并提出了结构语言学的四项法则:语言和言语、能指和所指、历时和共时方法、系统差异决定语义(即组合和聚合关系);并提出了一套新的理论,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1、语言和言语

索绪尔语言理论的突出特点是: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明确限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里提出语言本身没有价值,它们的价值是由符号之间的外在关系决定的,语言整体是一个结构。而言语则是个人的主观的应用。他们认为:(1)语言是个整体,是由符号表示的规则系统;言语是说话,是说话者对语言的使用和形成的结果 (2)语言是社会的,具有社会性。社会性是语言的内在特征。言语活动的个人部分是言语,社会部分是语言。语言的社会性指语言规则不是任何个人主动的、有意识创造的产物,它是后天习得的,约定俗成的。社会性的另一重含义是它的约束性,使用语言的人必须遵守该语言共同体公认的规约。语言作为一种社会规约,任何人都不能独自创造它、改变它,如果要进行交际那就必须完全遵守这一契约。(3)语言是同质的,言语是异质的。索绪尔并不否认对言语进行科学研究,但是他认为语言和言语各自构成不同的研究对象,各自要求不同的理论。索绪尔区分语言和言语是为了确立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意在强调语言的系统性。他说:“言语活动有个人的一 面,又有社会的一面,没有这一面就无从设想另一面。”

2、能指和所指

索绪尔反对视名称和事物之间有一种简单而且必然的联系的传统观念,他认为词与物之间没有固定不变的对应关系,意义只是约定俗成的产物。换句话来说,能指和所指间依据任意性原则,因为作为能指的音响形式和概念实际上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红之所以是红在于它不是绿、蓝、黑等等。因为它的价值不是来自于自身,而是来自于符号系统的结构。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在这个系统里,语言符号联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由具有心理性质的语音形象和概念内容两个部分相联结而成的,语音形象即“能指”,概念内容即“所指”,这两个部分是合二为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自然的或必然的联系,不能由能指推断所指,也不能由所指推断能指,能指是什么形式不取决于所指如何,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所谓“任意”的,指两者的联系不是特定的,也是约定俗成的,是不可讨论的。“m-a-n”是一个能指,它在一个讲英语的人心目中唤起所指“人”这个概念,除了文化上和历史上的约定俗成,没有内在原因可以说明为什么这三个标记的意思应该是 “人”。同一概念在不同语言里有不同的音像能指。如“牛”在英语里是cow,而在汉语中却是牛。

索绪尔把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作为他语言学理论的第一个原则。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本质属性。符号的任意性决定了符号的意义并不来自于外在事物,也不在其自身,而只能产生于语言的系统之中,即产生于符号之间的差异。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在系统中每一个符号只是凭借它与其他符号的差异而具有意义,因为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既然是任意的,对于这一联系的任定,就只能依靠与其他的能指和所指的差异来进行,符号的价值只能由彼此间的相互关系决定。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特定词汇有其具体的语境意义,所指后面有没有明确的对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应关系的存在。意义是关系的反映,或者说意义只存在于关系之中,而意义的产生则只有当其有语境之后。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在语言里每项要素都由于它同其他各项要素对立才能有它的价值”。在语言系统中只有差别,没有正面的规定。

3、历时和共时

与历史比较语言学相反,结构主义语言学重视共时语言(也就是口语)的研究,特别着重于分析、描写语言的结构关系;从不孤立地看待语言要素,认为语言的一切都奠定在关系的基础上。 索绪尔反对当时在语言学中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反对把语言事实当做孤立的单位,强调语言是一种系统结构,其形成并非由音素和意义构成。认为语言结构即是语言和意义之间的关系网络。语言是一种符号,它不是事物和名称的联系,而是概念和音响的联系,不是物质的,而是抽象的。符号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具有线性特征。符号借助于相互对立关系而起作用。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质。在语言中每项因素都由于它同其他因素的对立才能有它的价值。而索绪尔的这种语言结构理论也便成了日后结构主义的原始模式。

三、结构主义的发展及其影响

在索绪尔之后,索绪尔创建的理论逐渐以结构主义的名义在欧洲和美洲传播开来,20世纪三十年代,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出几个结构主义学派,逐渐形成了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学派三个主要代表学派。下面,主要简单介绍前两个学派。

1、布拉格学派

又称"结构-功能学派"或"功能学派"。其先驱者是马泰修斯,布拉格学派接受了索绪尔关于语言是系统的思想,特别致力于音位系统的研究,建立了音位学说。它的另一个特点是不仅研究内部语言学,对广义的语言学问题也很感兴趣,运用语言学理论研究文学作品及外部语言学的其它各领域。

布拉格学派的学术特点是特别重视语言功能的研究。为此,他们借用了索绪尔的“音位”(phoneme)这个术语而赋予的不同于索绪尔的意义。索绪尔的“音位”指的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即“音素”;而布拉格学派的“音位”是从功能上考虑的,音位的定义为:最小的、有区别意义功能的单位,这也是目前“音位”这一术语的基本含义。索绪尔的理论思想中已经出现的功能的概念,这个思想在布拉格学派中得到了发展。他们将索绪尔“语言是一种系统”改为“语言是一种功能系统”,并认为语言是人类有目的的行为的产物,这个行为就是实现主体的表达与交际,这就是布拉格学派对功能的解释。布拉格学派的另一大特点是十分重视对文学语言和诗歌语言的研究,这也是列维?斯特劳斯可以借此构建他的神话学和结构人类学的基础。

2、哥本哈根学派

这个学派又称语符学派。代表人物是布龙达尔和叶尔姆斯列夫。这个学派继承了索绪尔的理论,并以严格的态度发展了索绪尔的学说,成为欧洲结构主义学派中“后”索绪尔学派。这个学派的理论颇为艰深,尤其以逻辑哲学最为引人注目。

哥本哈根学派的理论主张与索绪尔的“语言是一个独立系统”有密切联系。他们认为,语言学理论必须是内在的、自足的整体,解释语言必须用语言学本身的术语,而不能使用非语言学术语来解释;语言学理论必须是一个纯演绎系统,其理论本身必须独立于任何经验之外;理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程序方法,可借此描述一些对象,而描写则必须是经验主义的,其特征应该是本身一致、可穷尽的和尽可能地简单。

和其他结构主义学派相比,这个学派的理论原则则极为严格。比如,他们对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这对范畴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他们分别把它划分为四个层次:内容形式和表达形式、内容实体和表达实体,认为形式和实体的划分对于一切科学来说都是正确的,而表达和内容则是一切符号学(包括语言学)所特有的。这个学派也发展了索绪尔的关系学说,认为科学分析的真正对象不是事物,而是关系,即功能。事物本身不是别的,而是关系的交叉、功能的终端,即功能成分。功能分为三种:从属、限定、并列。这三种功能根据它们能否成为“过程”或“系统”的一部分,都有不同的指称。

哥本哈根学派也在符号学研究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之所以被称为“语符学派”是因为他们大大地发展了索绪尔的符号学说,并认为一种语言只有把它的外在功能、它和非语言因素的关系都考虑进去才是一种符号系统。因此,根据上述的能指和所指以及符型理论,这个学派又将符号学分为多种内容:以内容平面为符号学的叫纯理符号学,以表达平面为符号学的叫内涵符号学,不以任何平面为符号学的叫外延符号学。语言学属于纯理符号学,同时他们又根据“操作性”,将纯理符号学分为普通符号学和纯理普通符号学。不过由于这个学派一直醉心于理论建设,对语言的实际操作并没有提出多少可行的观念和方法,妨碍了这个学派的发展和观念的普及。

综上,结构主义语言学在20世纪上半期成为语言学的主流,尽管它的各个学派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就是认为,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具有分层次的形式结构;在描写语言结构的各个层次时,特别注重分析各种对立成分。这种观点也强烈地影响了人文科学的其他部门,如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所以说结构主义语言学发展到现在,其影响已远远超出语言学领域,它的一套理论方法被其他社会学科所利用。例如,人类学使用这一套理论方法,形成结构人类学学派.神话学用符号理论分析神话结构类型,取得丰硕成果,文学批评从结构上品评诗歌,精神分析学从结构上分析无意识活动和梦,等等。他们都借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把各自研究的对象看成是一系列符号组成的结构组合。

索绪尔是个语言学的天才,代表成就就是其建立的结构语言学,在语言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影响并改变着语言学本身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可以说现代语言学的很多发展都是以其最初的结构主义观点所建立和批判继承的.结构语言学的最基本的看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也正是他及他的理论推动语言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或许我们可以说20世纪所有的语言学都是索绪尔的语言学.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1996。

[2]张绍杰译注《普通语言学教程》,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3]陈霞;重新审视美国结构主义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梁如娥;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与外语教学[J];科技资讯;2007年26期

[5]何玲梅;语境的本质特征[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2期

结构主义语言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结构主义语言学 符号系统

中图分类号:TM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280-01

1.结构主义对于电影分析中符号学意义

电影是镜头,情节,声音,三个形式的组合。结构主义就是将其拆分开来,基于语言学的角度,拆解电影元素后进行关联分析。结构主义是固定的,成系统的。实际上更倾向于一种方法论的运用,把这些电影元素规划成相对应的电影符号,加以分析理解,让电影成为一种如自然科学般结果理论大过其他成就因素的学科。一般在电影文化中,都会使用到结构主义观点,首先需要把其中的分支元素理清楚,例如声音的响度,频率,镜头的长短,冷暖色调,叙述故事的方式情节的复合逻辑顺序等等,所有能感受到的全部罗列出来,然后分开进行剖析,最后针对导演个人,乃至到观众来说,适合于社会,能够拥有永恒命题意义的结果,就代表着结构主义的运用。结构主义给电影分析所带来的,是具有多角度的,电影是艺术作品,每一个镜头画面针对不同人群,都会有不同的结构意义。例如电影《黄土地》中大片黄土地的镜头,可以说这是表示自然的伟大,人与自然的融合,但在其他人眼里又是一种自然环境带给人的压抑贫瘠。群体之间不相同,但镜头语言没有变,只是理解语言意义的方式不同,结果也不相同。也正因为电影内容涵盖的太多,其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和包容性,让人试图用一种理论去概括此类综合艺术概念,然而,我们只能够从宏观甚至边缘的角度去讨论一些问题,例如基本特性,艺术区别,这也正是结构主义与电影符号学出现的意义所在。

2.电影符号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之间的关联

结构主义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理论被运用到符号学及叙事学研究中,符号学不仅是学科,也可以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最早的电影符号学便是涵盖结构主义的方法论,用来分析电影,演化成一套电影理论。而后法理论家克里斯汀梅兹进一步发掘了巴尔特符号学理论,从中得到了许多超越语言本身意义的结论,最后归纳成一套完整的电影符号学理论。通过电影和语言的类比,加上一定的结构语言词汇,创新了电影记号和符码的传播观念。电影与语言的区别虽然在形式上有很大差异,但是实质都是通过各种意义上的符号,系统且全面的给观众传达索要表现的,这一点两者十分相似,从而在风格化抽象化的意向中产生了电影表达力的特性,让电影有了具体的意向和隐性的意向表达,成就了电影的内核,让电影理论分析能够更多的归结于一点,统一在一个维度上,这点是所有电影理论学者都需要寻找的,不然只能够在浅层来理解电影,无法真正深度的剖析电影艺术的价值所在。电影符号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更像是“工具+理论”的支持,让人有足够的手段来面对电影技术发展,延续电影艺术发展。

3.电影符号学于电影分析的作用

符号学应用于电影的真正意义是对电影中时刻会出现的象征性内容进行概括分析,让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概念化的符号穿过各种繁复的电影元素项认识到电影作者创作的本质原因。电影是对现实的再加工,是现实的升华,是“诗意化”的再现。其中的表达方式与文字,图画相比有着形式上的极大不同,如果缺乏相当系统完整的分析方法,手段,那作者创作的电影只能是自说自话,无法达到深度的艺术传播效果。著名电影《战舰波将金号》中著名的敖德萨阶梯,石狮字的各种动作姿态镜头,都是爱森斯坦想要向观众传达的思想感情,对电影符号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这种类似的象征性例子在后面的众多优秀电影中层出不穷,也受到了历史的铭记和传颂。电影无法离开符号学,绝大多数电影都或多或少的借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其中不可避免的带着一些人为操控的东西,但毕竟它就是电影,虽然不够灵活,因而模棱两可,这些符号化的碎片也就能清楚的提炼出来,给予电影可以被解构了解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齐隆壬.电影符号学[M].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3.?

[2] 丹尼艾尔・阿里洪.电影语言的语法[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3] 保罗・科布利,莉莎・詹茨.视读符号学[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结构主义语言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结构主义语言学;霸王别姬;叙事;对立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154-01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前提

结构主义从一种语言学理论演变成一股社会思潮,席卷了全世界,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各学科研究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方法论。要了解结构主义,首先得从“结构”这一概念入手,结构主义思潮或方法论中的“结构”起源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的一个语言学基本概念“系统”。索绪尔提出的“系统”概念就是语言学家们公认的结构,它开创了语言学研究的新时代――结构主义语言学时代。

早期的结构主义研究致力于找出具有普遍统一性的深层结构,而这种深层结构是由二元对立组合的体系构成的。根据列维・斯特劳斯的研究,人类的大脑是由二元对立组合的机制为基本单位进行运作的,因此在文本中找出相对应的二元对立组合机制能够揭示支撑各种文本乃至文怀现象的深层结构。这种对二元对立组合的揭示对了解文本的整体架构仍然是有指示意义的。通过对《霸》深层结构的分析,我们也许能够发现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组合。

二、影片的叙事结构

(一)梦想与现实

在程蝶衣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个梦想,成为无论是在戏剧里还是现实中为万人所称颂的美丽女性――虞姬,并与“霸王”段小楼厮守一生、咏唱一声。这样的梦想在他初进喜福成科班之时就已埋下种子,在喜福成学戏的日子里,他受尽师兄、师傅的欺辱和责罚,然而唯一对他较好的师兄小石头让他在这没有爱的世界里得到了一丝的温暖。在和小癞子出逃的段落中,小豆子看到的“盛代元音”般的京剧表演,看到了“角儿”受人推崇和万人空巷般盛大场面,于是毅然决定冒着受师傅体罚的代价返回喜福成,为他那成为“角儿”的梦想重新开始学戏。

然而,现实终归是现实,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在世俗的社会中,程蝶衣的梦想只能在自己虚幻的世界里绽放。戏剧中的“虞姬”在这样一个男权社会里为众人所喜爱,爱的是其“从一而终”,为爱而死、为霸王而死,而程蝶衣想将戏剧中的“虞姬”延续到现实生活中,继续“从一而终”“为爱而死”,然而同样是“从一而终”,后一个显然不为世人所接受和喜爱,就连师兄段小楼似乎也并不领情和理解,对于一个拥有七情六欲和市井小人特性的“假霸王”,“真虞姬”的梦想能够实现吗?

(二)同恋与异恋

童年的程蝶衣反复念唱而又反复出错的一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表明那个时候的他自我性别认同是正常的。程蝶衣从小不知道父亲是谁,卖入戏班后又失去了母亲,他的生活中没有亲情,没有温暖,没有欢笑,有的只是泪水和痛苦,有的只是师兄们的欺辱和师傅的责罚,幸好还有师兄段小楼时常保护他关心他。因此,结果是程蝶衣一点点迷失了自己的男性性别,一步步走进镜像中被环境认同的女性身份,并对师哥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最终由男性性别认同转变成了女性性别认同,迷失了自己的性别身份。

影片中程蝶衣被简单化为了一个“不疯魔不成活”的艺人,一个为艺术而彻底迷失自我的戏子。戏成为了他生命中的图腾,他因入戏太深二颠倒了真是生活中的一切顺序。于是蝶衣爱小楼成了虞姬爱霸王的戏外延伸,于是不知不觉中蝶衣畸形的爱恨不再是同性间的了,而是转化成了蝶衣在心理上接受了戏文的性暗示以及与角色的同化,从而以虞姬爱霸王的心情,以一个女性的万千柔情爱着师兄段小楼。

显然,如此同性之恋是不为世俗社会所容忍的,人们既希望看到万千柔情、从一而终的“虞姬”爱着“霸王”,却又不能接受戏外的“真虞姬”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假霸王”的事情发生。现实总是矛盾的,既然同性之恋不被认同,自然菊仙的出现较好的填补了其中的空白和缺憾,菊仙和段小楼之间以及菊仙和程蝶衣之间的三角关系是《霸》中最为典型的人物关系之一。如此,同性恋与异性恋之间的矛盾冲突随着剧情的发展而逐渐升级,直到后来菊仙的死去才告一段落。

(三)传统与现代

文化在其传承过程中有两个维度,作为文化活动的结果的这一部分,是传统;作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补充、更新的另一部分,是现代。他们作为文化的一体两面,是共时态的居于社会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换句话说,传统与现代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本身。

京剧艺术的传统式样历经数百年的历史变迁,沉淀在程蝶衣身上的是对所谓“传统戏”的捍卫与痴迷,是对华丽装扮和程式化表演的执着与追求,是在“流上三五车汗”的历练中形成的。面对以小四为代表的“现代派”,程蝶衣表现出抵抗和愤恨,他以及他所代表的“传统戏”在小四们眼中成了守旧和落后的代名词,是不为“劳动人民”所推崇的。传统与现代的对抗在影片中的集中表现在程蝶衣与小四两人的盛衰荣贬,此时的程蝶衣既无奈又痛心,小四的离去和小四对他的地位的取代,标志着程蝶衣的彻底败退。这是时代的悲哀还是传统京剧的悲哀抑或是伪现代派的胜利?

(四)女性与男权社会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庸和工具,是毫无地位和身份可言的,在影片的背景北洋军阀时代依然是以“”待之,前景即是借戏剧《霸》中“虞姬”这一经典女性形象再一次强化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社会位置及其本质属性。为何影片中的观众,包括张公公、袁四爷、军官等等此类人物对“虞姬”如此钟爱乃至将虞姬扮演着程蝶衣错看成女性而爱之、玩弄之?

从西方女权心理分析的角度看,父权社会里的观众(男性观众)可以从中得到愉悦是一个重要原因。该理论认为,人从孩提时就有一种窥视心理。劳拉・马尔雅是这样解释这种愉悦的:‘第一,窥视者会把被窥视的人当做性刺激的物体而从中获得快乐;第二,由于人有自我和自恋情结,观看者可以从看到的形象中获得认同的快乐’尽管该理论研究的是电影观众的心理,但我认为,至少在这部影片里它能解释戏剧《霸王别姬》观众对‘戏’的那种渴望。

在中国,戏剧是传统的娱乐项目之一,在银幕中多次看到戏剧观众面对舞台和演员疯狂热烈的场面,除了京剧艺术的征服力之外,人物或演员的美丽应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从女权主义的角度看,影片中所体现的英雄主义不仅突出了“勇敢、力量、正义”等宏大概念,而且制造了性别歧视,男人们为何对霸王钟爱有加?当了霸王既可以得到社稷江山,又可得到没人虞姬。可以预料,在一个父权、男权当道的社会里,虞姬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女人”的命运。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为男人就是死也在所不辞。尽管在戏中虞姬甚至比霸王还要死的伟大,但又有多少观众想做虞姬?

(五)戏与人生

戏终究是戏,人生则是另一个轨迹,如果一个人按着戏的轨迹去走自己的人生道路,那他的结果将是步入毁灭的深渊。正如程蝶衣的一生,是“不疯魔不成活”的一生,他一生沉浸在自己的戏剧中,将戏剧中的生命注入到自己的灵魂之中,人戏不分,痴迷于“虞姬”这一虚幻的意象,因此度过了悲剧性的一生。

《霸》这部影片阐释了两个层面,浅层次:京剧艺术的美,京剧艺人的人生沧桑;深层次:京剧和京剧艺人的命运引起的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对人性的反思,以及人生的执着与命运的无奈。这几个层次都主要通过程蝶衣这个角色以及蝶衣与其他人的对比来体现。

张国荣在《霸》中,赋予了影片另一个层次的美感和意义。蝶衣的形象打动了万千观众,但是按照故事情节的逻辑和人们生活的道德的逻辑,这个角色的情感和精神并非多么美,畸形的不为主流文化认同的爱情,虽然执着但终究是一种偏执,那不合时宜的不疯魔不成活,虽然可贵但究竟迂阔。之所以有那样打动人的美,是因为张国荣的演绎的纯净、神圣的美使人们跨越了男女、雅俗、生死的偏见,人们只能为这样的美丽而感动、叹息、震撼,而哪管他是男是女,是雅是俗,是生是死呢,这就是他的境界,也是他的最高境界。

在中国电影百年纪念中,《霸》再次获取荣誉也强化了我们对张国荣的记忆。究不知是《霸》带给了张国荣更多,还是张国荣带给了《霸》更多。或者,正如陈凯歌所言,张国荣真的成了程蝶衣。

电影里有戏,戏里有电影,程蝶衣最终死了,死在大时代之后,自己手中的剑下;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张国荣最终死了,死在事业的高峰期,自己的心情中。

参考文献:

[1]韩泽亭.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J].聊城大学学报,2006.

[2]杨静.解读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J].安康学院学报,2007.

结构主义语言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结构主义语言学;对比分析法;第二语言教学;汉语第二语言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常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比两种语言项目或结构,帮助学习者区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目的语。对比分析法的提出是建立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以对比分析法为核心,分析结构主义语言学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影响,并探究如何更好地利用对比分析理论,开展第二语言教学。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

(一)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初,其基本理论来源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索绪尔最重要的结构主义原则可以概括为“两个区分”和“两个系统”。

1.区分“言语”和“语言”。言语是指人们日常交流所用的话语,是由个体说出的,而语言则是从个体的话语中抽象出来,具有社会性的语法体系。语言学的真正研究对象是语言而非言语。

2.区分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索绪尔认为语言学应该研究语言内部各要素在一定时间内的相互作用,也就是主张语言的共时研究。

3.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每个符号由“能指”(形式)和“所指”(概念)组成。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

4.语言是一个结构系统,是由各成分依照一定关系有序组合而成的。

索绪尔虽没有使用“结构”一词, 但他提出的系统的内在固有秩序的看法,就相当于“结构”的概念,由此也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的新时期。

(二)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

随着对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 后来的语言学家在索绪尔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着结构主义理论。20世纪30年代,欧洲语言学界主要形成了三个学派:以特鲁别茨柯依和雅克布逊等为代表的布拉格功能语言学派、以叶姆斯列夫为代表的哥本哈根语符学派、以布龙菲尔德等为代表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其中,以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影响最大。它继承和发展了索绪尔语言“系统 ”的理论, 认为语言是一个由各种结构成分组成的系统,主张用共时研究的方法,对语言材料进行科学、客观的描写,揭示系统内部的关系结构。此外,布隆菲尔德还受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用刺激――反应论来解释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

总体来说,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对语言的结构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描写,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结构分析和描写的方法。第二语言教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本文所探讨的对比分析法就是在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语言研究方法,之后被应用到第二语言教学中。

二、对比分析法

(一)对比分析法的基本内容

对比分析法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它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迁移理论。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对语言结构进行共时、客观、静态的描写,注重语言形式而不注重语言意义。正因为有了对语言结构的细致的描述,不同语言系统中的对比才有了物质基础。

把对比分析运用到第二语言教学中,始于40年代的美国。1945年,美国语言教育家弗莱斯指出:“最有效的教材应该是以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科学描述和仔细对比为基础。”拉多在此基础上正式建立其了第二语言习得的对比分析假说,他在《跨文化语言学》一书中提出:凡是跟学习者的母语相似的项目,对他们就比较简单,而和他们的母语不同的项目,学起来就很困难。也就是说,目的语和母语的相似性越强,越容易产生正迁移,越有利于学习者学习,反之则越困难。

对比分析法大体按照四个步骤进行:描写,选择,对比,预测。描写是对母语和目的语进行详细具体的描写,这是对比的基础;选择是在两种语言中选择有意义的语言项目或结构;对比是比较所选择的两种语言项目或结构的异同;预测是在对比的基础上,分析第二语言学习者可能出现的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或产生的错误。

(二)对比分析法对第二语言教学的意义

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比较, 尽管只是对语言形式和结构上作静态的描写, 但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帮助很大。第二语言教学是在学习者掌握了第一语言后进行的,因此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会不可避免地将两者进行对比。对比分析法有利于教师探究某种语言的内在规律,揭示各种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各自的特点。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相同点、相似点和不同点都能清楚掌握, 就能预测、解释、纠正学习者因母语干扰而产生的错误, 就能及时准确判断出错误的根源, 甚至有效避免这种错误的产生。

因此,对比分析法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意义是: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和重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预见性。这对于设计大纲、编写教材和设计课程、改进教学都具有参照性。

(三)对比分析法在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其他语言相比,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语法上,没有形态变化,主要依靠语序变化和虚词;二是语音上,有大多数语言所没有的声调;三是词汇上,存在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词,还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四是汉字,也是许多非表意文字语言中所没有的。这些在汉语第二语言习得中必然形成难点。

以语音教学为例,汉语中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是作为区别特征的,但在英语中,它们是属于同一音位的条件变体,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这里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否则在汉语中会造成意义的混淆。

在词汇教学中,也会出现母语与目的语没有完全对应的情况。比如英语中的 “他/她/它”分别用“he/she/it” 来表示,而在汉语中虽然三者写法不同,但读音完全相同,需要通过具体文本来判断。

再如“把”字句、无标记被字句等汉语有的语法结构,在教学中就应该作为句型操练的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练习并掌握。

在运用对比分析法时,要注意防止走极端。教师既不能向学生讲解大量的语言对比理论知识, 也不能只重视语言技能的操练而忽视语言对比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而对于语言背后的语言学知识不需要过深的了解,过多专业性的解释反而可能使学生产生困惑。因此,对比分析的研究成果只是用来作为教材编写和教师组织句型操练时确定难点和重点的参考,目的是更好地预测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在编写教材和备课时, 要充分利用对比研究的成果,以明确难点, 突出重点。而在课堂上,应该采取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对容易出错的地方做适当讲解,对会造成干扰的地方多加练习。在练习中,也不能一味只采用听说法进行机械操练,而应注重在对比理解的基础上练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对比分析法的局限性和改进措施

对比分析法盛行于20世纪中期,有一套严密的方法和程序,但也存在其局限性。

第一,对比分析假说认为目的语与母语越是相近,就越容易学习,然而事实表明,两种语言相近虽然能使学习者产生熟悉感,有利于正迁移,但也会因为两个语言项目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而产生干扰,造成负迁移。

第二,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对比分析法只对语言的表层结构进行对比,而且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汇、语法几个方面,只重视语言形式,忽视意义和功能。

第三,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错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并不只是因为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差异。

针对以上的局限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把对比分析的范围由语际对比延伸到语内对比

教师不仅可以将母语和目的语进行语际间对比,还可以对目的语系统内部的语言项目进行对比。汉语中有大量的近义词,在词义、程度、色彩等方面有所不同,比如 “交流”和“交换”、“相信”和“信任”、“鼓动”和“煽动”等。在对比分析过程中,对于相似而有差异的部分要尤其注意,多举示例,强化差别,弱化干扰,使学习者能够明显地感知差别并学会分辨和运用。例如“开垦”、“开拓”、“开辟”都有“开发”的意思,但“开垦”多与耕种土地有关,“开拓”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扩充,“开辟”则强调从无到有的创造性过程。

2.把对比分析的内容从形式层面扩大到功能意义层面

除了对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教师还可以把对比分析运用到语言功能的实践中去,通过语境对比、搭配对比、文化对比等方式,帮助学习者认识并掌握一个词或语言要素在不同语用范围或语境中的条件和用法,使其得以正确而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

比如在表达去学校的方式时,可以说“我坐出租车去学校”“我打的去学校”,但不能说“我坐打的去学校”,这是搭配上的对比。敬语和谦辞、问候和告别、宴请和送礼、色彩偏好等在不同的文化甚至不同语境中也有所不同,教师也可以用对比的方式将其展现出来,给学习者指出并强调其差异。

3.把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相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 对比分析可以与偏误分析联系起来。偏误分析是对比分析的进一步发展。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不仅考虑语际迁移,还考虑语内迁移的影响。两者结合不仅可以更科学有效地预测学习中的难点,还可以验证预测是否正确,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资料。

三、结语

对比分析法是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迁移理论基础上产生的语言研究的方法,虽然60年代后期逐渐受到其他语言学理论的挑战,但它的重要作用却无法抹煞。第二语言教学不仅需要善于运用教学方法,还要有研究意识和预见性。因此,在如今的第二语言教学中,对比分析法在学习者重难点分析和错误预测等方面,依然具有科学性和实践价值。此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对比分析法,将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去,通过语境对比、搭配对比、文化对比等方式,使学习者掌握从形式、意义、功能等多方面掌握目的语,达到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富华.对比分析、对比教学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

[2]刘.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熊兵.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回顾与反思[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4]范媛媛.由结构主义看对外汉语教学[J].现代语文,2006.

[5]高霞.对比分析理论与第二语言教学[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

[6]汪火焰.简析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其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2007.

[7]赵金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念与模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8.

结构主义语言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结构;启示;实际应用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兴起

结构主义是是二十世纪下半时期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研究方法之一。结构主义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具有不同变化的概括性研究方法。从广义的角度上讲,结构主义企图探索文化意义上的相互关系。文化意义上的产生与再造关系,是表意系统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结构主义者研究对象的差异,涉及到食物的准备与上餐礼仪,宗教仪式,游戏,文学与非文学类的文本。在研究的过程中找出文化意义中制造与再制造的深层结构。

结构主义并没有清晰的流派,不同的思维随时决定着不同的研究方法,而且发展复杂。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事物可以按照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加以分析,文化系统中的普遍模式,作为人类思想中恒定结构的产物,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

结构主义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哲学学说,而是人文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在各自的领域里共同使用的研究方法。目的是希望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能够像自然科学一样达到精确化与科学化。

结构主义强调整体,整体对于部分来说具有逻辑上优先的重要性。事物作为复杂统一的整体,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均不能孤立的被理解,只有放置在复杂统一的关系网中,才能相互联系理解。在任何情境中,孤立的因素本身没有意义,其意义由既定因素中的其他因素决定。语言是符号科学,结构主义反对人性自由选择,集中于关注人类行为的各种结构组织从而决定研究。索绪尔于1916年出版《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作为社会性的抽象记忆产物,语言依赖于符号系统生存。语言作为人类沟通的必要工具,存在自然产生于自然消亡,或是非自然消亡的过程。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同其他理论一样,是伴随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产生的。美国人类学家发现印第安人的土著语言正在消亡,苦于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导致越来越少的人应用印第安语。在人类学家对印第安语进行收集,编撰,整理的同时,在实践中制定了一套语言程序,能够自动的发现和研究语法。

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如何在应对英语考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也将是大学英语教育越来越需要考察的重点。

二、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相关启示

在英语的日常教学中,只有先深刻了解结构主义产生与应用的实际意义,才能恰到好处的应用在英语教学中。在听说教学法中,不能简单地认为教会学生语法就是明白了文章意思,毕竟语言最重要的根本还在口语。教师应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与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在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如何交流的情况下,加强口语的联系。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的五项基本技能,传统教学方法中,学校过分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在忽略听说能力的情况下违背了语言产生的初衷。

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注重语言的流通性,是尊重语言形成初衷的根本,只有在注重语言特征的基础上学习语法,才能增强语言的实际使用能力。

1.注重语言的形成特征

语法的研究要立足于语言的形式,不可以受到意义的干扰,在类型划分的问题上,简单的语素,词,短语,句子统称语法形式。在传统的教学中,大部分学校的语法教育均是用类意指定形式,但是一切类型都不能根据意义来加以规定。所以,学校在编订英语教案与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生硬的划归分类,要兼顾到语言的交流性特征。

2.重视语言的形成特征

语言范畴的科学,不能用哲学的术语来加以规定,只是可以认为语言范畴同实际的类别是一致的。在英语中,名词的单复数需要区别,单数的主格词语就只能跟单数的定式动词连接在一起,而复数的主格词语就只能跟复数的定式动词连接在一起,用以修饰指代词的不同。在英语的实际教学中,应该关注这类细化型的分类,让英语教学有章可循。

语言可以通过线条性掩盖层次性,话语不可能瞬间观察到成分,对词的结构进行观察的同时,要遵守直接成分的原则。在大学英语教学是实践中,如何高效率的记住单词,一直是许多学生苦恼的问题,如果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可以通过线条性掩盖层次性,则对单词的记忆,有很大的帮助。

当今语言学对语法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创新,通过对比与切分的法则,在语言形式作为较大形式的一部分出现时,追认语素处于内部位置,如果语素不是出于内部位置,就追认语素处于绝对位置。在高中英语教育实践中,要审视每一个句子都是独立的语言形式,不能用任何语法结构包括到任何较大的语言形式里去。认识到这一点,句子成为错位的问题将会得到很大改善。

布拉格音位学派,在结构主义中又称为“结构功能派”与“功能学派”,主要以研究语音学为主。语言内部成分决定了语言的内部功能,在各成分对比的过程中构成完整的模式与体系。如果从形式和实体方面分析语言,语言会形成一个严密的语符学理论体系。

而美国结构语言学派更侧重面向语言材料与语言结构的形式描述。结构语言学重视口语,侧重记录语言的具体应用,在英语已经作为普及语言在全世界普及应用的今天,重视口语无意最符合时展的规律做法。在英语实践中,除了要训练学生的做题能力,也要注重学生的口语训练,从而让学生获得实际的英语能力。

3.重视学生的听力教学

语言作为信息处理的过程,在听力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听力理解的效率,就要归类总结同音词与同义词相关的分辨能力,从而达到语素的归类目的。

英语听力作为一个接受信息的过程,提高听说能力除了是成绩的需要,也是实际交际能力的需要。教师的责任在于探索性的提高教学质量,从而真正做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

绝大多数的学生将学学英语的目的集中在英语考级的非实际应用上。英语作为通用语言的一种,给予受众的意义,最重要的目的依旧是交流使用。美国结构主义对语言的研究方法,可以援引学生把集中于解题的注意力,逐渐分散到听说,语法学习与词汇记忆中,从而加强自身的英语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晓梅.《浅析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启示》[J].《科技视界》,2011,(01)

[2]王艳兰.《简述结构主义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甘肃科技》,2010,(04)

结构主义语言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共时;历时;共时研究;历时研究;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留给20世纪语言学的宝贵的遗产,在现代西方语言学思想史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这部书不仅使索绪尔成为“现代语言学之父”,而且他所发起的这场语言学革命也被誉为“哥白尼式革命”。这部重要的理论著作,内容十分丰富而又极为广泛,特别是第二编“共时语言学”(PART TWO Synchronic Linguistics)部分和第三编“历时语言学”(PART THREE Diachronic Linguistics)部分,包含着索绪尔重要而独特的语言学观点。本文的重点就在于通过这两部分的内容来探讨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中的共时观和历时观及其作为方法论的意义和作用。文中所引的索绪尔的论述取材于英国著名语言学家Roy Harris的英译本――《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一、共时和历时(Synchrony & Diachrony)

这两个概念的提出是在书中位于PART TWO & THREE前的PART ONE GENERAL PRINCIPLES中,在这个部分的CHAPTER Ⅲ.Static linguistics and evolutionary linguistics.中,Saussure提出语言(学)的内在二重性,提出共时和历时的研究方法既是一切研究价值的科学的内在二重性(Internal duality of all sciences concerned with values),也是语言学研究的内在二重性(Internal duality and the history of linguistics)。

索绪尔从一个图形出发(见下图),首先形象地指出了共时和历时是两条交叉的横纵方向,1.Axis of simultaneity(AB).This axis concerns relations between things which coexist,relations from which the passage of time is entirely excluded.2.Axis of succession(CD).Along this axis one may consider only one thing at a time.But here we find all the things situated along the first axis,together with the changes they undergo.①在此,索绪尔并没有提出共时和历时的两个术语,而只是指明了两种研究方法及其一般方向;之后从价值(value,这是索绪尔的一个重要思想)的角度提出区分语言学为两种语言学,他暂先定名为演化语言学(Evolutionary linguistics)和静态语言学(Static linguistics);直到这一小节的最后一段才明确提出了共时(Synchronic,synchrony)和历时(Diachronic,diachrony),进而提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区分和概念。索绪尔认为:Everything is synchronic which relate to the static aspect of our science,and diachronic everything which concerns evolution.Likewise synchrony and diachrony will designate respectively a linguistic state and a phase of evolution.㈡

二、共时和共时语言学

在PART TWO SYNCHRONIC LINGUISTICS这一部分的表述中,索绪尔否定了那种关于主体“实体的”观点,而赞成一种“关系的”观点,提出研究语言不仅应该根据语言的个别部分,不仅应该历时地进行研究,而且应该根据语言个别部分之间的关系共时地进行研究。这就是说,要根据语言学当时的适当性,应当把语言作为一种完整的形式(Gestalteinheit),作为一个统一的领域,一个自足的系统来研究。例如一个词的历史,时常离这个词现在的意思相差很远,其原因是除了历史之外,还有一个“体系”的问题,而这样一个体系主要是由对于这个体系的种种成分而发生影响的平衡规律组成的,在历史的每一个时刻,这些规律都取决于语言的共时性。事实上,在语言中起作用的基本关系,乃是符号和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种种意义合成的整体,自然地形成一个以区别和对立关系为基础的系统,因为这些意义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而且还形成一个共时性的系统,因为这些意义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索绪尔强调共时性的重要性,以区别于对语言的历时性研究,这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这样就承认了语言既有它的历史范围,也有它当前的结构的属性,其创新之处在于坚持这样一个事实: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的语言在任何时刻都是完整的,不管刚才在这系统中发生了什么变化,也就是说,每一种语言除了它自身的历史之外,还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客观存在,是一个从说话人现在嘴里发出的语音系统,说话人的言语其实以当时说话的形式而构造和组成语言,通常并不顾及语言的历史。

三、历时和历时语言学

索绪尔对共时语言学的大力提倡并不意味着他对历时语言学研究及方法的否定,之所以把共时语言学的地位摆在历时语言学前面,其实只是对当时的语言学现状――只注重语言的历时研究而忽视语言的共时研究的一种反动。实际上,《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中历时语言学的内容占了近三分之一。

由于印欧语的屈折性,索绪尔探讨历时语言学也是关于印欧语系的语言学。他从语音变化(Sound changes)的角度切入来阐述他的历时语言学的思想,而且这方面的内容在PART THREE中占有大量的比重,甚至从本书的Contents 中就能感觉到这一点,讨论了大量的和语音有关的现象,如Chapter Ⅱ.Sound changes,Chapter Ⅲ.Grammatical consequences of phonetic evolution,Chapter Ⅳ.Analogy 以及Chapter Ⅴ.Analogy and evolution.在PART THREE Diachronic Linguistics,Chapter Ⅰ General observations 中,索绪尔指出:“Diachronic linguistics studies the relations which hold not between the coexisting terms of a linguistic state,but between successtive terms substituted on for another over a period of time.”㈢“Historical phonetics,and historical phonetics in its entirety,is the first object of study in diachronic linguistics.”㈣这是由印欧语的特性――屈折性决定的。这一理论的应用范围是广泛的,但不是绝对的,例如汉语这种缺少屈折变化的语言,这么一种以语音的历时性来研究探讨并基本上就可以涵盖某种语言历时性的可能性,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

尽管索绪尔特别地推崇共时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但在其著作中,关于历时语言学的内容占了三分之一左右就很说明问题。在当时的学术背景下,索绪尔对共时语言学的提倡,是不满于当时的语言学研究只注重历时研究,到了今天,无论共时与历时,理应成为我们研究语言的理论和方法的两个基本要素。共时和历时的区分,不是认识论上的区别,而是方法论上的区别。

四、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索绪尔区分了共时语言学(或静态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或演化语言学),共时就是静态的,历时就是演化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即共时的观点和历时的观点是语言研究可采用的两种观点,前者涉及共时事实,即共存于同一个系统的事实,后者涉及历时事实,即随时间变化但不影响整个系统的事实,或者说是跨越时间所产生的事实。为什么语言中会存在这两种事实?这个问题与语言符号的特性即不可变性和可变性有关。这一特性也是区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前提。

语言符号一方面是可变的,另一方面是不可变的,这似乎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对这问题的解释涉及到语言符号任意性、规约性和社会性关系。索绪尔认为,这一特性可联系非理性的任意性原则和时间的连续性原则给以解释。从语言的内部看,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因而能指对所指的选择似乎是自由的。这一点看起来符号是容易改变的,可正是因为语言符号以任意性为基础,说话大众才没有讨论改变符号的基础;从语言的外部看,也就是从符号和使用它的语言社团成员的关系看,符号不是自由的而是受制约的,一种符号不能随随便便被另一种符号所代替,这体现出语言符号的规约性。随时间的流逝,语言符号注定要变化的,这种不变性和可变性是时间的连续性原则在起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时间因素既使语言符号具有不可变性的一面(体现在语言的历史继承性),也使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一面(体现在语言的历时变化性)。同时必须看到,语言是社会事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说话大众将产生改变它的社会力量。所以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包含着自由和非自由之间的矛盾,如果不考虑时间因素,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因此是自由的;而考虑时间因素,语言符号既是非自由的,具有不变性,也是变化的,具有某种程度的可变性。正是由于语言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的特征,导致了两种语言事实的产生。在索绪尔看来,由一这两种事实完全属于不同的秩序,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区分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或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概言之,索绪尔认为应该把所有的语言现象分为两类,一类属语言的共时性现象,亦即属于语言的横切面的现象,另一类属语言的历时性现象,亦即有关语言成分的历史演化的纵横面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分出两种语言学,“Just as political history includes the description of periods as well as the narration of events,it might be supposed by describing a sequence of states of a language one was studying the language along the temporal axis.But in order to do that,it would be necessary to consider separately the factors of transition involved in passing from one linguistic state to the next.The term evolution and evolutionary linguistics are more exact,and we shall make frequent use of these terms.By contrast,on may speak of the science of linguistic states,or static linguistics.”“But in order to mark this contrast more effectively,and the intersection of two orders of phenomena relating to the same object of study,we shall speak for preference of synchronic linguistics and diachronic linguistics.Everything is synchronic which relates to the static aspects of our science and diachronic everything which concerns evolution.Likewise synchrony and diachrony will designate respectively a linguistic state and a phase of evolution.”㈤

“Synchronic linguistics will be concerned with 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onnexions between coexisting items constituting a system,as perceived by the same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Diachronic linguistics on the other hand will be concerned with connexions between sequence of items not perceived by the same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which replace one another without themselves constituting a system.”㈥

那么,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哪一种更为重要呢?索绪尔认为,共时观点比历时观点更为重要,“For example,to begin with the most obvious fact,they are not of equal importance.It is clear that the synchronic point of view takes precedence over the diachronic,since for the community of language users that is the one and only reality.The same is true for the linguist.If he takes a diachronic point of views,he is no longer examining the language,but a series of events which modify it.”⑦

在索绪尔看来,共时和历时是两种对立的现象,应该分别进行研究,但这只是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的对立,即共时和历时的对立只是方法论上的对立而不是认识论上的对立,并不是说两者是互相排斥的。索绪尔指出,在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十字路口上,我们应该选择前者,也就是研究语言的共时符号系统的关系和价值。但同时索绪尔通过语言和下棋的比喻,说明了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关系。在这种方法论的影响下,现代语言学流派如以梅耶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学派,欧美结构主义学派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都在现代语言学的长河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参考文献:

[1]F.de Saussur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林玉山.现代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注释:

①F.de Saussur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P80

②F.de Saussur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P81

③F.de Saussur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P139

④F.de Saussur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P139

⑤F.de Saussur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P81

⑥F.de Saussur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P98

结构主义语言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回顾 布龙菲尔德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 语言论

一、布龙菲尔德及《语言论》简介

列昂纳德・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1887―1949)是20世纪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他在美国语言学界的地位,有如索绪尔在欧洲语言学界的地位。布龙菲尔德1887年4月1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北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先导人物之一。

他在语言学理论上发展了索绪尔的结构主义思想,又进一步具体化,并有所创新,于1933 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语言论》。这部著作可以说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使得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成为世界结构主义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二、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背景及其现状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通俗理解为以Saussure(1916)语言学思想为源头,以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结构主义为主体的一个语言学派别而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是以Bloomfield和后Bloomfield学派的学者为代表的美国描写语言派。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在20世纪30~50年代盛行于欧美大陆最具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在这个语言学派诞生前的上世纪初,大洋彼岸的欧洲大陆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那就是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出版。索绪尔这本书提出了许多具有革命性意义的观点,如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语言与言语;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等等。(雄兵,2003)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从社会背景看,20 世纪初期建立,以鲍阿斯为代表,对美洲的本土语言――印第安语系诸语言调查和研究使得美国描写语言学家特别重视记录和分析语言的技术,彻底摆脱欧洲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传统,完全以描写的方法对所调查的语言进行整理。

从理论背景看, 1916 Saussure《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 Saussure强调符号的价值在于其相互关系,而不在于符号本身(即“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

而Bloomfield 强调音位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其声波的实际形状,而仅仅在于这种波形跟同一语言里所有其他音位波形之间的差别。由上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对正在迅速灭绝的美洲印第安语言进行有效的记录构成了美国描写语言学产生的客观社会需要(即社会背景) ,而索绪尔普通语言学理论则为该学派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语言理论基础(即理论背景)。

三、《语言论》重点概要

1.区分语言的共时系统和历史演变

在语言理论方面,布龙菲尔德受索绪尔影响,在基本观点上有许多一致的地方,这首先表现为区分语言的共时系统和历时演变。布龙菲尔德和索绪尔一样,为了确定语言学的真正研究对象,主张把言语和语言区分开来,认定语言学只管语言。

布龙菲尔德主张首先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并把共时系统的语言看作语言学的真正研究对象。接着又把语言的共时系统和历时演变区分开来,并把共时系统的语言看作一个符号系统。这些基本理论后来贯彻到他的名著《语言论》中,成为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

布龙菲尔德区分语言的共时系统和历时演变的这条基本原则,一直被美国描写语言学家所遵循。把语言共时系统的描写放在语言研究的首要地位,这些被认为是美国结构语言学的突出特点。

2.排除对心理学的依赖

他在《语言论》第二章“语言的用途”中提出的一个有名的公式。这公式是:Sr…sR(刺激反映论) 其中,S:表示实际的刺激;R:表示实际的反应;r:表示语言的替代性反应;s:表示语言的替代性刺激。布龙菲尔德说:“S和R都是“实际事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存在于语言之外的,r和s都是“言语事项”,是语言学家所关心的。”

他排除对心理学的依赖,其实际含义是反对传统心理学的“心灵主义”,强调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机械主义”,并认为,只有排除对“心灵”的依赖,才能建立起独立自主的语言科学,才可以保证研究取得的成果。(石安石,1996)

3.主张从“形式”入手,谨慎对待“意义”

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多处谈到语言分析中必须依靠意义。他提到: “在词汇形式里,我们把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规定为语素,而把语素的意义规定为义素。”“我们不得不把我们语言学的基本假设改成这样:在一个言语社团里,某些话语在语音和意义上是相似的或者部分地相似”。(布龙菲尔德,2008)

由上面引录的几段话来看,布龙菲尔德在语言分析中强调意义的复杂性并不是否定或排斥意义,他的本意是要从形式入手,谨慎对待意义。他不是在理论上排斥意义,而是在研究方法上的一种选择。我们研究语言要从语言的语音形式开始而不是要从意义入手。(王亚婷, 2011)

四、总结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对美洲的印第安语和其他的土著语的整理和描写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这是对世界语言学的一大重要的贡献。布龙菲尔德许多研究语言的方法都被后来的语言学家所运用来帮助研究本族语及其外族的语言,从而使语言研究工作不断向进步。

【参考文献】

[1]布龙菲尔德著, 袁家骅,赵世开,甘世福译. 语言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石安石. 布龙菲尔德语法理论的贡献――布氏《语言论》读书笔记[J].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

【作者简介】

上一篇:钢架结构范文 下一篇:结构动力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