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3 07:59:08

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着重分析英文电影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提出将英文电影运用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用形象生动的形式组织教学实践,丰富教学内容,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学生更好融入英语语言文化当中。

[关键词] 听力教学 英文电影 推动作用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正发生急剧变化,有效推进了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传统的听力教学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放音――练习――对答案,这种模式收效甚微,直接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样有效的教学模式呢?英文电影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青睐。

一、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奠基人Jean Planet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法而获得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景式学习,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利用已经建立的知识图式去同化时,建构主义理论也强调学习者必须以具有意义的方式去学习,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再将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

语言学家克拉申针对第二语言知识的获得提出了习得-学习假说。他认为获得第二语言知识的方法是一种潜意识习得,即在自然环境中获得;另一种是有意识的学习,也就是通过课堂学习获得,而且克拉申认为习得的语言才能在交际中自然流利地表达思想。英文电影营造的身临其境的氛围,给学习者创造了良好的习得语言的条件,还有助于刺激他们的模仿行为,增强英语学习兴趣。

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

1.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普遍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是“听音――练习――对答案”,教师在上面按键,学生在下面听,听完以后教师提问对答案。于是听力课成了“测试课”。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测试者和检查者的角色,学生始终是被测试的对象,根本没有发挥出主动性和积极性。一般说来很多学生都会觉得这种教学模式枯燥乏味,时间一长他们对听力课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听力课上不仅要让学生听,还要让学生看,学生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把听力课改成视听说课。很明显,学生喜欢看影视作品,那么老师就可以把英文电影合理的运用到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上。

2.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包括:(1)听力几乎是大部分学生的弱项,听力成绩也相对低于语法和阅读成绩;(2)听力训练的目的单一,只是为了应付听力测试的需要,或提高听话能力;(3)现有的听力能力不能满足口语交际,甚至是听力测试的需要;(4)很多英语教师都在抱怨听力课不好上,因为教材决定了他们的听力课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上听力课。

三、电影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推动作用

1.扩充词汇和习语。电影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大量的口语、俚语和习惯语,帮助学生扩充口语词汇。表达时使用地道的词汇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体现深厚的文化底蕴。“walk through fire”,这个短语它的原意是“赴汤蹈火”。在电影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男女之间的爱情表白:“Do you know how I feel about you? / I feel like walking through fire for you!”这种衷心的表达比我们熟悉的“I love you.”更加震撼有力。《罗马假日》中有一句话:“Well,life is not always what one likes,isn't?”这句话在学生中广为流传,深得大家的青睐。

2.提高听力技能。利用多媒体看电影,学生可以听到地道语音和语调,从而为学生能讲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重复观看电影时以训练发音、学习语言、提高听力技巧为目的,选取精听部分,通过配音、模仿、选看英文字幕、预测等活动提高语言能力。所以电影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语环境,提供标准地道,生动真实的语言输入。学生在观看电影时,身心放松,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语言和环境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们视觉、听觉和感觉,调动了其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使自己的听说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3.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电影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展现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娱乐、交流等社会活动,使其具备了独特的趣味性。电影的娱乐性促使学生在感受情节的同时,轻松地感悟大量的语言信息,减少了影响语言学习效果的消极态度,给学习者提供一个轻松的语言学习氛围。如Family Album U.S.A(走遍美国)这套以听力和口语为主的教材能够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得到近百万教师和他们的学生的欢迎,就是因为该片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是一面镜子,是一个国家社会生活和文化最直观最生动的反映。电影无论是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关系的变迁都有着很多和中式思维不太相同的地方,而这些文化差异,却不能仅仅用语言分析透彻,这就需要我们对西方文化加以了解,不断总结,用心体会东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通过对西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理解,从而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英语交流。英语电影可以让学生解读英语国家的文化现象及文化内涵。

四、看电影学英语的实践环节

1.播映前,要合理地选择英文电影。英语电影的选择将决定学习效果的好坏。选择电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还要看语言含量是否大,情节内容是否健康,是否贴近生活,同时电影长度不要太长。

对于英文水平中下等的学生来说,选择的英文电影必须要看语音语调是否清晰地道,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英文动画电影来看,比如《料理鼠王》《飞屋环游记》《篱笆墙外》等语音清晰,内容比较简单的电影;对于英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除学习语言本身外,更要提高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因此教师尽量选择一些如《阿甘正传》《音乐之声》《与狼共舞》等题材的影片来学习,学习一些比较地道的口语表达和一些文化知识背景。

2.播映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在整个电影的播放过程中,教师尽量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学生觉得对自己有用的语言知识,觉得感受最深的某个点自己去记下来。但如果学生有要求,比如很多学生要求再放某个场景一遍,或电影中某句很重要的句型和单词因为人物讲得太快而没有抓住时,老师可以根据情况再放一次。

3.播映后,总结交流。电影放映完后,教师应该抓住时机总结该部电影,与学生进行交流,比如这部电影语言方面的优点在哪?所反映的文化方面是怎么样的?电影中有哪些我们需要理解的词汇与习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活动,参加电影模仿/配音比赛等形式把语言的输出和输入结合起来,或就某个精彩片断反复播放,角色扮演或背诵经典对白。

五、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电影作为英语听说教学辅助手段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电影能呈现真实的场景,语言丰富、地道、活泼,艺术性强,使学生通过屏幕,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融英语学习与娱乐为一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语言的魅力,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起到了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兴.电影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5,(1).

[2]刘润清.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龙千红.电影与英语听说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3,(6).

[4]杨梅.英文原版电影教学优势及方法研究[J].电影文学,2007.

[5]王守元,苗兴伟.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03,(8).

上一篇: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下一篇:例谈语文教学中设疑激趣的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