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指数调查

时间:2022-09-23 06:19:45

一家国际研究调查组织对英国进行了两次“快乐指数”调查:一次是在1955年,处于典型经济衰退时期的英国人,平均每天笑18分钟;另一次是在1990年,英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英国人每天笑的时间却减少到只有6分钟。

1998年底,一家国际研究调查组织对亚洲地区进行的“快乐指数”的调查表明,亚洲地区最发达的有“经济动物”、“公司人类”之称的日本人,恰恰是该地区最不快乐的人。有27%的受访者自称不快乐,另有5%的人说自己根本就活得很凄惨。

2000年初,一家国际研究调查组织对25个经济发达国家进行的“你是否每天都愉快”的抽样调查表明,60%以上的人,已经做不到每天都有愉快的感觉了。其中20%的人,明确表示“我每天都不愉快”;甚至有人强调说:“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愉快。我就是不愉快!”

上面关于快乐指数调查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快乐的感觉离人们越来越远了。不仅是众多贫穷的失败者感到不快乐,而且众多富裕的成功者也感到不快乐。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显示,现在的人们感到压抑的程度已经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10倍。人们心中的压抑感大大增强了,在情感上无法放松,想得到的东西太多,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愿意拿自己跟周围的人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不仅使众多贫穷的失败者心理产生极大的不平衡,而且使众多富裕的成功者心理也产生极大的不平衡。因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用说是失败者,就是成功者同比他们更富有的人相比,也常常感到像失败者一样。

德国精神治疗专家迈克・蒂兹说:“我们似乎创造了这样一个社会,人人都拼命地表现,期望获得成功,达不到这些标准心里便不痛快,便产生耻辱感。”

总而言之,对于不知足的人来说,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

从根本上说,快乐是美德的伴侣。快乐主要不能依靠客观外界的物质占有来满足,而是依靠主观的心灵健康来满足。快乐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而是对现状的欣赏与赞美。知足常乐,贪婪常怨;清心寡欲,快乐无比。 冰心老人说:“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这句闪烁着辩证法思想光辉的话,大概称得上是至理名言。

上一篇:晚11点前睡觉防皱纹等 下一篇:父亲九十不言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