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北区发展品牌经济的思考

时间:2022-09-23 05:32:59

青岛市市北区发展品牌经济的思考

摘要:品牌既是企业生命力,又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品牌带动、培育知名品牌企业,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重点论述了青岛市市北区品牌经济发展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品牌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青岛市;品牌经济;增长方式

现在的青岛市市北区由原市北区和原四方区组成,作为历史老城区,曾产生了“金鹿”牌自行车、“金锚”牌手表、“鸡”牌味精等一批具有特色的老工业品牌和服务品牌。近年来,市北区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切入点和有效手段,通过加快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品牌、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探索“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品牌城区”的品牌发展之路,品牌经济实现了新一轮发展,

一、市北区发展品牌经济的现状

近年来,市北区大力发展品牌经济,以品牌招商为突破,制定扶持政策,营造良好服务环境,全力挖掘老品牌、精心培育新品牌,全力推进和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品牌经济,形成了以政府引导、企业努力和社会支持三大因素共同构成市北区品牌经济发展氛围,涌现出了“青岛啤酒”、“情满旅途”等一批响誉世界的名牌和商标。截至目前,市北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9个,山东省著名商标37个,山东省名牌产品24个,山东省服务名牌18个,青岛市著名商标44个,青岛名牌63个,青岛服务名牌12个。

(一)龙头企业品牌价值突出

青岛啤酒作为最早走向国际化的中国品牌之一,把产品销售、品牌传播、消费者体验“三位一体”的品牌推广模式放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时下大热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在“2013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上,青岛啤酒以805.85亿元的品牌价值再次蝉联中国啤酒第一品牌。青岛交运集团作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情满旅途”、“温馨巴士”两个中国驰名商标品牌的交通运输企业,创新实施的“品牌集群”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交运”品牌入选2013年“亚洲品牌500强”“中国品牌500强”,品牌价值达到71.86亿元,高居全国同行业之首,董事长刘永康当选为2013年亚洲品牌十大领军人物。

(二)涉及行业更加多元化

随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服务类品牌企业崭露头角,科技含量高、技术较强的新名牌产品逐步走向市场。近年来,以重汽集团专用汽车公司、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港机厂为代表的机械制造类企业,以及青岛纺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和平天使制衣有限公司等纺织服装类企业已占据新创品牌的半壁江山。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奥古特”、青岛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的“樱桃白兰地”等酒类饮料品牌近10个,“长青”、“皇家美孚”、“笑蕾”等食品商标被评为省级著名商标。此外,新材料、仪器仪表、信息技术、家具饰品等均榜上有名,各个行业企业形成了争创品牌的良好氛围。

(三)有潜力的后备品牌储备丰富

近年来,市北区根据区域内新、老品牌的发展现状,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和服务,分析挖掘、盘活有发展潜力的老品牌,将一些创建品牌意识强、品牌规划好的企业列入市北区名牌发展储备库,进行跟踪服务和指导,定期组织召开市北区品牌企业发展座谈会,了解品牌创建和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制订扶持培育具有发展前景的品牌计划。

(四)品牌企业财税贡献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市北区大力推进和实施品牌战略,针对品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先后出台了《市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品牌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市北区品牌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制定奖励品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的措施和办法,运用经济手段对企业进行政策引导和扶持。经过努力,品牌企业对地方财税的贡献度不断提高。

二、市北区发展品牌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品牌企业存在点高面低现象

市北区在品牌经济发展过程中,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品牌企业相对较少,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品牌企业也不是很多,大多数都是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的中小型品牌企业。这些品牌企业影响力较小、市场占有率较低,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

(二)部分企业争创品牌意识不强

部分新创品牌企业基础管理薄弱,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品牌市场化运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争创品牌的意识还不够强,没有制订品牌发展的长远规划;有的企业虽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但是宣传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战略认识,影响企业品牌的提升。

(三)部分品牌企业面临战略性迁移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老工业企业搬迁等原因,部分生产加工类的品牌企业纷纷在外区购置土地,用于自建生产厂房,生产线逐步迁出市区,每年新创的工业名牌、商标数量减少,这必将对市北区的品牌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加快市北区品牌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和产业引导

首先,要编制区域品牌发展规划。借鉴先进地区品牌建设方面的经验,结合市北区经济现状,建立有效的品牌培育促进机制,“储备一批、培育一批、创建一批、提升一批、挖掘一批”,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品牌培育梯次发展规划,进行产业引导,大力发展饮料制造、纺织服装、机械加工、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标志性品牌”,形成具有品牌规模效应的区域品牌发展模式。其次,要健全品牌服务体系。依托市北区现有的品牌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加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这是区域品牌建设的基础。最后,政府应加大区域品牌保护的财政支持,设立品牌建设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品牌奖励办法,在财政、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品牌企业进行政策扶持和引导,力争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

(二)发挥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中的主体作用

一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鼓励区内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加强企业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集中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推动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优势明显和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创建名牌;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开展产品质量攻关,从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入手,强化精品质量控制管理,提高质量控制能力。二是运用优秀文化手段提高品牌价值。引导企业制订品牌发展计划,进行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生产要素集聚机制、科技研发创新机制和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形成富有内涵和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大力提升品牌价值。

(三)调动社会力量为实施品牌战略服务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名牌产品评价、宣传和保护等工作。以重点行业、知名品牌为突破口,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与商标权相关的金融产品创新,制定商标专用权质押业务实施细则和操作程序,完善商标评估等相关配套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品牌的金融服务,推动银企合作,特别对那些拥有市场但资金严重不足的品牌企业,政府部门或政策性银行应给予必要的扶持,力争培育和开发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用户满意的品牌产品。

(四)完善区域品牌开发和保护体系

坚持在品牌培育、扶持、推动上下功夫,扎实做好名牌指导创建工作,充分运用行政等手段,建立企业自我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三位一体的品牌保护体系,严厉查处商标侵权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大保护品牌的执法力度,建立相关执法部门与企业联动机制,持续开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行动,严厉打击假冒注册商标的违法侵权行为,切实保护品牌产品的市场和信誉,为品牌产品和企业的发展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全面推进品牌执法与舆论宣传的紧密结合,增强企业诚信守法意识,提高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形成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重视品牌保护的社会氛围,营造品牌保护的良好环境。

(五)建立龙头企业辐射带动的品牌产业链

引导区域内大企业发挥现有品牌优势,积极与跨国集团、国内大企业进行相互合作,形成技术、管理优势的互补以及市场网络的共享和发展空间的拓展,形成品牌龙头企业。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大力培育“战略专一化、研发精深化、产品特色化、业态新型化”的中小企业,提高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鼓励扶持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配套,融入品牌产业链,成为重点产业的重要支撑力量,带动我区中小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华.区域自主品牌培育和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05.

[2]张晓磊.实施品牌战略 推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A].2006年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

[3]王志刚,谭梦琳,包书政.日本农产品区域品牌保护制度及其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2010(16).

[4]朱鹏颐.品牌建设工作的关键要素略论[J].韶关学院学报,2007(05).

(作者单位:青岛市市北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上一篇:新型互联网理财产品对传统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 下一篇:从“古越三绝”到“绍兴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