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2-09-23 03:57:12

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目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不强、实践应用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以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以互动合作为落脚点,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为根基,面向全体学生的成长;以灵活激励为主线,构建师生互动机制。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改革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研究

本次的调查问卷总数为400份,经过筛选,选出来有效问卷388份,其中男生193人,女生195人,基本实现性别平衡比例。

1.高中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不强

由调查的数据可知,能较主动地学习社会生活中与地理有关的现象和问题的学生所占比例为34%,一般是在教师的敦促之下学习地理知识的学生所占比例为44%,不喜欢学习地理知识的学生所占比例为22%。由此可见,高中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不强。大部分学生虽然有意向,但不能将地理知识与现实问题相联系,学生的积极程度整体不是很高。

2.高中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有待提升

由调查高中生实践应用能力方面的数据可知,28%的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地理知识,20%的学生认为地理课学到的知识有益于自己的生活,但是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52%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能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中。由此可见,地理生活化教学没有切实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地理生活化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同时,关于教教学模式方面,如今的课堂,仍有74%是以教师讲课为主,而以学生参与为主的课堂和师生互动的课堂只占26%。大部分学生很想参与到课堂之中,喜欢与教师互动、与同学合作的教学模式。56%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死板,方法不灵活,课堂没有吸引力。52%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不能真正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学习没有意义。

二、打造高中地理生本课堂的教学策略探析

1.以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应当以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并从中引出学习课题,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动力。

同时,为了使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建构,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事实证据,灵活导入,将生活现象引入地理教学,并将地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为学生建构知识提供有力的支撑。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一《全球气候变化》的“大气环流”部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最近的气候变化情况,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各地气候类型,以及形成此类气候变化的原因。

2.以互动合作为落脚点,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

互动合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思维、修养的全面提升,实现知识技能与人文修养的高度融合。首先,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提问的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搜集信息,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思维,逐步培养问题意识。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就要改变传统的教法。在预习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3.以学生的发展为根基,面向全体学生的成长

所有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整个过程都必须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终身发展的能力,使全体学生都能成长为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

4.以灵活激励为主线,构建师生互动机制

首先,教师应该及时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努力更新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从讲台上走下来,融入学生中,运用情感策略,与学生建立双向沟通的合作关系,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促进学生发展。

其次,教师应该改善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技能与方法,转变工作方式。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着力提升自己的思悟能力。只有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才能丰富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

笔者在高中地理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深刻的反思与总结,提出了当前解决高中地理教学问题的一些途径,希望更多的学者和教师能够关注高中地理教学,使更多的智慧投向高中地理的教学改革。笔者相信通过无数教育实践者的不断努力,高中地理教学研究的实践水平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邵志豪.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王慧.高中地理模拟活动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艾何.高中地理规律的有效教学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上一篇:优化实验教学,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浅析如何提升高中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