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开放的设计教育体系

时间:2022-09-23 03:16:31

建立开放的设计教育体系

摘要: 中国的设计教育体系近年来倍受关注,该文通过对王受之教授所著文章《中国设计教育批判》的分析,针对王先生的观点提出中国的设计教育体系应从三个方面来建构:一是各院校自身应建立开放的教学制度;二是与社会建立开放的沟通体系;三是建立一种开放的艺术实践体系。

关键词:设计教育;开放;教育体系

最近读到一篇名为《中国设计教育批判》的文章,作者为中国设计史论界的泰斗级人物――王受之教授。读过该文,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以有限的教育经历来反思中国的设计教育。王先生在文中首先回顾了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在发展的初期,招的学生不多,“但出来一个顶一个用,废品不多”;师资队伍努力做“课题”,各尽所能搭建教学结构。他认为,现行的设计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问题的根源来自于“高等教育产业化”政策,这一政策的内涵其实就是“以钱为纲”,教育朝钱看。另一个大问题是沿用陈旧的教育模式,这一教育模式是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单一体系、单一制度,缺乏弹性,缺乏市场反馈机制的盲目扩招的教育模式。王先生也提出了改进措施:一是改变目前的大一统教育体系,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有特色的教学体系。二是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有新思维。王受之先生目前是美国洛杉矶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Pasadena)的全职终身教授,其写该文的思路是在与美国的设计教育体系相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他写的《中国设计教育批判》以高屋建瓴的姿态指出了中国的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但笔者认为其为中国设计教育开出的药方并不能彻底根治目前中国设计教育存在的病症,或者说有的并不适应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

首先,改变中国大一统教育体系。目前,中国的教育皆由教育部统管,“下面的学院想有点突破、拓展、试验,还得层层申报,争取得到上面教育部的支持才能动作。”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设计教育如何走、向何方向走,王先生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悲观的认为“这种体制不改造,中国的设计教育可以说几乎没有出头之日,永远出现不了中国设计,中国品牌立足世界的那一天!”现行的教育体系如果不改造,那中国设计教育是否就在原地等待,止步不前了呢?当然,在文章的结尾处王先生指出:“各个院校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不声张的试验,按照本校、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教学体系进行调整和改革,从适应于自己面对的就业市场入手,与本地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他认为用这种“分片蚕食”的方式,最后改掉那个早已不适合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不符合中国设计发展要求的大一统体系,还是有可能的。其实,这一解决问题之道目前在各个院校中已经开始进行了,至少在笔者就职的学院,这样的教学改革已进入了实施阶段。不过,我们学校的教学改革能否成功还有待时间的验证。另外,即使是在现行的教育模式下,仍有学校在进行“精英教育”,比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他们的师生比始终保持在10:1左右,他们出的成果亦是斐然的。

其次,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有新思维,王先生在文中指出了教师建设存在的问题,如“近亲繁殖”,教师队伍的“师资荒”。在这个问题上,他提出了解决办法:“我认为固定教职人员和外聘专家各占50%的比例比较适合我现在所任职的国内学院。”,对其它的学校该如何操作,他没有说,可能觉得这个比例可以推广吧。让外来的和尚来念经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构建教师队伍的办法,但对在岗的固定教职人员该如何来进行队伍建设呢?王先生未就这个问题展开论述。

实际上,就王先生的初衷而言,即是想建立一个开放的设计教育体系,只是在文中他未明确指出。看过这篇文章后,笔者认为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各院校自身应建立开放的教学制度。一方面应加强对教师队伍职业责任感的培育,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推广互动教学;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估上除了必要的课堂听课检查外,教师间可以定期地交流自己在教学理论、教案、学生鉴定、学生作业等方面的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在同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相互学习的氛围。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在讲授课堂内容的同时,努力诱发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和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意识;强调培养学生跨学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具有颠覆传统的勇气。

第二,与社会建立开放的沟通体系。在现行的设计教育体系中,充溢着一片抱怨声:都在说现在的本科生不如以前的专科生,研究生不如以前的本科生,更为严重的是出现了“就业难”的社会性问题。透过每年的媒体报道,人们更多了解到在降低门槛、现在入校的大学生们走上社会时,因是在经陈旧的教学体系里成长、所学专业知识老化、不适应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大批对“设计” 缺乏基本理解且不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设计人才”正涌入社会。一家企业招聘一两名设计师时往往会收到数百封求职函,人力资源部门耗时数日面试了几十个初选出的求职者后却无一能够胜任工作要求……这种景况在近几两年的设计人才市场频频出现。这与国外的设计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洛杉矶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每个学期,都会有国际知名产业参与学校的项目。学校的大礼堂,会不定期举办由不同领域的设计专家主讲的专题讲座。学生的作业中,常常有专为通用汽车,丰田汽车等产业提供概念车设计思路的内容。每逢学生毕业时的时候举办的企业见面会,都会让学生更了解企业的需求,也让企业有机会对学校教学内容参与意见。笔者认为,学校在与社会沟通体系的建立上应积极主动,比如能够全面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结构与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办设计专业,并与该产业建立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将企业的实际设计课题带上课堂,既为教学提供了实践机会,又为学生的毕业去向开辟了途径。同时,社会(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也应主动地走进校园,将他们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及时地反馈给学校,并能给学生的实践提供一些便利,这样会有效地缩短人才的培养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解缓了一些社会矛盾。

第三,建立一种开放的艺术实践体系。我国的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主张在教育中“知行相长”,即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艺术设计这门学科而言,实践则是支撑着它向前行的基石。有人甚至认为,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实践,艺术设计的血液里融入的是人们的生存方式。这么说,并不是要否定设计理念、设计思想等的重要性,但如果仅仅满足或停留于理念或构想上,而不去动手,不去操作,不去从事艺术实践,不去参与社会活动,那或许能成为设计理论家,但恐怕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在我们现行的设计教育体系中,不乏基本技能的训练,如计算机应用训练、艺术设计基础训练、设计表达基础训练等; 不差专业性能力的实践,如认识实习、市场调研、课题设计等;但缺少专门的岗位实践和综合应用实践。在后两个能力的培养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探索性地走在了前面。笔者曾看到他们出的一套丛书。全套书共五本:《越位设计:以承传的名义》、《角色设计:以教育的名义》、《艺众设计:以访谈的名义》、《显影设计:以戏剧的名义》、《同行设计:以考察的名义》。该套书是他们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和工作室,走向广阔的社会,去访谈、去考察,甚至去演出的结晶。他们打破了常规对于设计教学的界定:所访谈的人物主要不是设计师--当然也有一些知名的设计师如吕敬人、吴勇等,更多的是在公众中很有影响力,也很有成就和造诣的画家、作家、书法家等等,如王琦、赵汀阳、田壮壮。通过看似与设计无关的交流,但思想的碰撞、观念的交锋、理念的沟通,大大地开阔了从事设计的师生的视野,获得了不少在教室和工作室里所难以获得的灵感,使学生及至教师都能触类旁通,新意迭出。尤其是《越位设计:以承传的名义》这本书,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该书通过中外四位艺术家对“承传”的不同理解和亲身实践,来讲述一个立体的、开放的“承传”概念。著名的舞台美术家夏小万、雕塑家展望、艺术家吕胜中和慕尼黑美术学院的Klaus vom Bruch教授分别从视觉干预、观念实验、实现构想、展开自由形式等对学生进行讲解和辅导。通过对概念的探讨,到具体的展示,使人们从感性到理性得到好全方位的启迪和感悟。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受益,在作品的呈现中提高(全套书的设计皆由学生完成)。从书中笔者看到了教师对建立一种开放的艺术实践体系的探索。虽然,很多的院校不具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所拥有的平台,但根据所处的地域、文化的特点还是可以建立这种开放的艺术实践体系的。这种体系关注跨专业、跨学科直至跨领域的沟通。

设计不是从理论到理论,不能从设计到设计,只有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从设计到社会再回到设计才是一种良性的循环。而开放的艺术实践体系的建立就是加快这种良性的设计循环的步伐。要让学生成为企业欢迎的人才,就必须让他们在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上胜人一筹。学校在培育体制上就要建立一种开放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自内而外,打破了象牙塔的局限,对社会开放,让学生很好地融入了社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只有建立了开放的教育体系,推动了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内容的多元,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使艺术设计教育真正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中国设计教育批判》[J],《艺术与设计》,2008(3):P146-149

项目来源:西华大学“设计艺术学”重点学科研究基金资助(编号:XZD0908-09-1)

上一篇:基础造型课程有效提升建筑装饰设计素质的研究 下一篇:关于装饰画教学的几点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