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装饰画教学的几点探索与思考

时间:2022-09-06 06:21:33

关于装饰画教学的几点探索与思考

摘要:装饰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由于它雅俗共赏,符合大众意识,在心理上很容易被接受,再加上其材料与其特殊的工艺性等特点,便于流通,与环境很容易协调统一,所以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而作为教学的需要,在学习和绘制装饰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装饰画;创作;教学

一 关于装饰画

艺术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也要求相适应的艺术,装饰画也是如此。装饰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艺术形态,也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艺术形式。可以说艺术的起源是以装饰的出现为标志的。几乎所有艺术的历史上,装饰艺术的发展历程一直没有中断过,并且有各自时代风格的印迹。有时装饰艺术会成为整个时期艺术的中心,沃尔夫林甚至认为“美术史主要是一部装饰史”。“装饰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人类最初时期与绘画没有本质的区别,都起源于原始的壁画、岩画、图腾绘画等,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装饰画便从“纯审美”的艺术形式中逐渐脱离出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装饰画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实践,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装饰纹样。我们可以发现,最早陶罐上的纹样,奴隶社会的青铜器,封建社会的金银器、漆器、雕刻、陶瓷、刺绣印花等,这一切优秀的艺术遗产,都非常鲜明地描绘了人类技术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也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特别是现代的生活环境,现代人的生活需要艺术的调节和平衡,装饰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由于它雅俗共赏,符合大众意识,在心理上很容易被接受,再加上其材料与其特殊的工艺性等特点,便于流通,与环境很容易协调统一,所以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而学习和绘制具有时代气息的装饰画对于学习艺术设计的人来说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 教学中的装饰画

了解装饰画中的美。

在装饰绘画的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已经成为装饰绘画教学的一大弊病。那么在这样一种单一的情况下,怎样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作出一批高水平的装饰画是我们所需要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装饰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它和绘画一样,具有自己的独特艺术特征。装饰画和“纯审美”的绘画一样很注重其审美功能,但装饰画还注意装饰的使用功能,即“美与用”相统一的艺术特征。装饰画的实用功能是区别于绘画的一个基本功能,它要求装饰画遵循“经济、实用、美观”的三大原则,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美化。记得莱茜说过,“美是艺术的最高法律,如果跟美相矛盾或与美不相矛盾,都必须服从美”。由此可见,在我们的课堂上,创作装饰画的时候,不美的东西不能进入画面的,艺术的东西就是美,美化是人的本性,人就是按照美的观念去创造世界。美同时又是艺术的本性,作为装饰艺术,它更强调把美放在更高的位置,高更说过,“伟大的艺术从来就是最富有装饰性的”。所以在创作的时候都要把“美”放在第一位上。

寻找装饰画的创作题材。

创作者在创作装饰画的时候要有题材的限定,这里题材分两种。一种是概念性题材。

它是以抽象思维及情感为表现对象,无固定形象,需要用相关联想来丰富画面。它往往不以任何具体形象为装饰的对象,仅用单纯的点线面作为表现的手段,可以表现喜怒哀乐的感情、感性思维等。一般多带有平面构成的特点,其中,情感的表现是概念性装饰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艺术作品而言,情感的宣泄是画面必不可少的条件。另外一种是现实性题材。包括物和情节。物有自然事物与人工事物。自然事物就是自然界中的有机物,如人、动植物、昆虫、微生物等;无机物,如天体、化石、熔岩、矿石等及自然现象风雨雷电等。在装饰画中一般常见的有:植物类装饰画、动物类装饰画、人物类装饰画、昆虫类装饰画、风景类装饰画。而人工事物就是指主要采用自然资源创造的物品及人造材料创造的事物,如车、房、船、钢铁、塑料制品等。当然,一些人造符号、系统语言也可作为相关题材入画,如加减乘除符号、物理化学符号、数字信号等在人造事物中选择的余地很大。在使用的过程中,关键是要融入情感,使无生命的事物成为我们心灵的代言者。情节,它主要是以故事情节为表现内容。由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的差别,在表现情节的装饰画艺术上,有各自的品位、风格、审美取向。纵观中国装饰画在情节表现上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与时代历史紧紧相连的文化史。如汉代的画像石、北魏的壁画等,都充分融入了各个时期的风格、品位,反映了当时的精神面貌。装饰画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作为一个独立的视觉艺术,其重点是对装饰因素进行提炼、组合的训练。不论花草树木、风景人物、各时代的服饰用具等,都可以成为学习训练的对象。

感受装饰画中的浪漫表现。

装饰画中要富有浪漫与象征意味。浪漫使作品充满了诗意与幻想,是人类以艺术方式对理想的形式表露,浪漫离不开想象,缺乏想象力的作品是乏味和枯燥的。创作者的构思立意即是形象思维的过程,艺术想象力越丰富,则创造的艺术境界也就越高。因此,在装饰绘画创作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艺术家以主观想象力创造出“日月同辉”等这样的景象,这种不受时间、空间和地点等自然规律限制,按照理想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图式结构,还可以从早期艺术、儿童画及民间传统图案,民间传统的农民画中找到更多的例证。所有富于想象力的艺术形象,又都具有象征性、隐喻性。如在传统图形中,玫瑰象征爱情,牡丹象征富贵等。要注意许多在生活中由于不同文化影响所形成的象征意义,可帮助创作者在画面中更好地表达主题,使画面更具有耐人寻味的意境。

体会装饰画中的秩序和节奏。

在装饰画中,要强调秩序和节奏,这种秩序和节奏在音乐中是特别强调的,在绘画中也是要强调节奏、韵律的,绘画通过色彩、线条、形来强调节奏。装束画中也一样,通过画面的色彩,画面形体的表现以及线条的运用来表现画面的秩序感和节奏感。

三 创作装饰画

了解了装饰画中的那么多的理论知识,接下来要求我们去创作装饰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传统装饰画的临摹入手。通过对传统装饰画的临摹,从中掌握古代中外的传统技艺能力,获得对装饰画的丰富感受和认识,为以后运用和发扬装饰语言,打下厚实的基础。通过对传统装饰画中的微妙关系及历史特征与艺术技法等的了解,给我们在创作的意念和审美的意识上有所启迪,为形成带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画而奠定基础。当然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特点,临摹的时候可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二是视觉构成元素的移植。就是从其他画种中提取各种构成元素来创作装饰画,如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其方式有:构图的移植、色彩的移植、形象的移植等。可以分别从其他艺术形式中提取构图、色彩、形象等元素按照装饰画的规律重新构成,形成一种新的视觉效果。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事物,然后一一将形象列出来,形成散落平铺的构成形式,其特点是:要把事物表现得更加全面一些,没有固定的构图结构,布局比较自由。也可以将形象进行分解,形成一个个零部件,然后按作者自己的意愿、新的意图,将那些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视觉形象。在打散构成中原形象的一切原有属性并没有被舍弃,只是经过错位、间隔、跳跃等形式的处理失去原来的位置,变得更有主观理念性。在分解时,一般是有规律的分解,无规律的组合,其视觉效果是极具现代感的构成形式。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写生中来创作装饰画,写生是创作做好的源泉,写生能带给我们美妙的灵感,创作出更加富有美感的装饰画,我们要善于发现对象中的美,这是写生的第一步,紧接着,我们的任务是对现实的再创造。所以,装饰艺术家的责任是在过去已经得到的造型基础上,还多一个层次,就是要改变一些如实性,加强装饰趣味,对某些形体还要加以分解之后,予以再组合,努力捕捉到足以体现你个人想象的可视形象,调动你的技巧,使之符合你理想中的造型王国。这也是我们在课堂上特别强调学生是做的事情,多观察,多动手去画,就一定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呈现给大家。

最后在装饰画中,它特别强调材料性与工艺性,随着工艺美术的发展,以后的绘画就会更朝着材料方面发展,工艺材料的效果和美是无法用手绘出来的,亚里士多德说过:“艺术作品=材料+形式。”通过不同材料的加入,使得装饰绘画跟建筑材料形成很自然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陈川.装饰绘画教程.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2]远宏.装饰绘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李家旭,刘静宜.《(装饰画技法)).中国美术出版社

[4]庄子平.装饰图案设计技法创意[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8

上一篇:建立开放的设计教育体系 下一篇:直面被消解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