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艺术歌曲”教学点滴谈

时间:2022-09-23 02:13:57

中学“艺术歌曲”教学点滴谈

艺术歌曲作为一种特定的歌曲类型,有别于歌剧、民间歌曲、合唱歌曲、通俗歌曲、童谣等歌曲体裁。在演唱方面,要想完美地演绎和诠释艺术歌曲必须把握其独特的风格特点。

首先,要把握好艺术歌曲的体裁、题材风格特点。“艺术歌曲”的体裁、题材风格特点是极其鲜明而独特的,只有将其把握好了,才能精准地表现艺术歌曲的精髓和本质。

1.艺术歌曲蕴涵着社会、人文、作曲家的风貌特征

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作曲家 的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是有很大差异的。根据其特征可以笼统 地将艺术歌曲分成极具代表性的德奥艺术歌曲、法国艺术歌曲、意大利艺术歌曲、俄罗斯艺术歌曲等。欧洲德奥艺术歌曲对于中国作曲家的影响较大,相继出现了“古诗词类艺术歌曲”和“现实题材艺术歌曲”以及沿袭德奥风格的艺术歌曲等种类,被界定为有别于抒情歌曲、叙事歌曲和群众歌曲的声乐体裁。其中有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黄自的《思乡》、《点络唇》、《赋登楼》,青主的《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洗星海的《夜半歌声》,贺绿汀的《嘉陵江上》,刘雪庵的《红豆词》等优秀作品。

2.艺术歌曲体现着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通过对艺术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分析后不难发现:艺术歌曲多是以歌德、海涅、席勒、缪勒、莎士比亚、普希金、托尔斯泰、莱蒙托夫、雨果、维尔兰、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徐志摩、艾青等大诗人和大文豪的名著名作、名诗名词作为歌词的,内容短小精炼,寓意深刻、优美、典雅,有着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抒情风格。而作为歌曲表现形式的旋律、节奏、音准等,都有其精致独到之处。艺术歌曲的旋律委婉起伏、刻画入微,着力配合诗歌揭示诗词的诗情画意。音准和节奏要求精准,强调色彩缤纷的效果和柔美的声音等音乐形式美。音乐与诗歌浑然一体,音随诗动、音中有诗、音中有画。追求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统一美。

3.艺术歌曲强调心绪、意境的描写

艺术歌曲自诞生之日起就因为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而失去了过分夸张的成分。多以简洁而多样性的结构形式、精炼的篇幅,优雅的旋律表达细腻、含蓄的情感、心绪、意境以及印象或象征性的朦胧感情,略带忧郁和伤感。

4.艺术歌曲透露着高贵、典雅的气质

“艺术歌曲”属于室内乐,最早是在宫廷或具有一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贵族的小型家庭聚会上演奏,因此,艺术歌曲通常带有一种贵族气质的高雅和知识阶层的文化素养,却很少有乡土气息。

其次,要把握好艺术歌曲的声乐表演风格特点。声乐表演作为音乐表现手段之一,其艺术审美价值,主要依靠演唱和表演环节予以体现。艺术歌曲的演唱作为声乐表演的一种,其艺术审美价值的体现也必然依靠演唱和表演环节。因此,把握艺术歌 曲声乐表演风格特点对于表现其艺术审美价值就显的尤为重要。

1.艺术歌曲演唱发声状态和发声方法十分考究

“艺术歌曲”要求在演唱过程中严格按照其特征进行诠释。在准确把握住了艺术歌曲体裁、题材风格特点的同时,要反复朗诵歌词,掌握歌词的韵律、韵味、意境和语气,并清晰地划分乐句和结构层次。在演唱时为了避免因声音过大而造成与钢琴伴奏的失衡,要求发声状态以混声、半机能为主。音量上加以控制,其喉咙不要开得很大,完全可以用“哼”的感觉去吟唱。各声区都带有胸声,但听觉上不能很突出,进而产生出柔和抒情的感觉。咽壁始终处于稳定的开放、拉伸状态,声音焦点的位置居中靠前,用稍明亮的音色,声音抒情而又集中,穿透力较强,整体线条要求清晰以增强其抒情性。强调发声状态的统一、音色的统一、声音位置安放的统一、音乐表现的统一等诸多统一。讲究控制和协调,声音既要富于热情又不能纵情奔放,既要含蓄内在又不失自然流畅,既要精细、纯净又不能流于娇弱。富有弹性的、有控制的气息始终支持着抒情柔和的演唱并隐藏在歌声中,尽可以非常松弛地去享受音乐。体现严谨、理智和深厚的修养,体现精致、高贵、优 雅的演唱风格特点。

2.艺术歌曲演唱要求演唱与钢琴伴奏的有机统一

无论在哪个时期,人们都非常重视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结合在一起表达完整艺术美的方式、方法。艺术歌曲是一种相对短小的声乐体裁,它就是以钢琴作为主要伴奏形式,钢琴烘托歌唱,塑造歌曲的背景,用特定的音型或精致、丰富的肢体协同和推动声乐演唱进一步渲染、衬托歌曲的意境和内涵、描绘自然景象、突出歌曲的音乐形象、深化作品的艺术主题。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相辅相成,体现出一体化特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这也成为了艺术歌曲演唱的典型风格特征之一。

3.艺术歌曲演唱的表演风格特点显著

艺术歌曲在演唱中同样具有表演的成分,但相比之下,其肢体语言相对可以简单些,表演的幅度也要相对小一些,不需要像歌剧那样繁琐。但因为在其演唱中没有任何表演的外界辅助条件,完全是凭借自身的声音素质和对作品的感悟来表现歌曲内容,其表演难度并不亚于歌剧。因此,更需要演唱者具备深厚的功底,细致入微的音乐表现能力。

由此可见,“艺术歌曲”的演唱是一个细致、严谨、系统的诠释过程。必须在演唱时运用十分讲究的发声状态和发声方法,并将演唱与钢琴伴奏有机结合。通过演唱,准确的展现歌曲的体裁、题材风格特点,进而充分体现艺术歌曲的艺术审美价值。

上一篇:设置悬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下一篇:关注体验,开展小学科学探究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