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探究

时间:2022-09-23 01:05:31

高职艺术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探究

摘要:本文从激发学习兴趣着手,探究了高职艺术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的原因,并就解决办法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高职艺术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

引言:在当前,高职院校艺术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对英语的重要性概念模糊,因而缺乏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为国家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就必须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认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观念。

一、高职艺术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原因分析

1、英语基础薄弱

我国艺术生招生主要看中专业课分数,而对文化课成绩要求较低,英语就是其中之一。这就导致了很多艺术生将学习方向严重偏向专业课的学习,而淡化了文化课的学习,因此英语基础比其他学生相对较差。而老师上课对此往往并不在意,授课方式和普通方式相同,导致学生听课难懂,作业难做,成绩自然难以提升。

2、新环境新思维的不适应

学生从中学升到高职院校,面对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显得无所适从。老师课堂不再对每个学生的行为严格监视和提示,课后不在留大量练习,更没有时常的考试对学生造成紧张感,约束他们学习。同时,社会上广泛流传着“上大学就能好好玩”的言论,这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一定影响。

3、教学环境的影响

相比于其他专业,艺术类专业的学习氛围往往不那么浓厚,对文化课都抱着忽视甚至是无视的态度。而老师给对艺术生授课时,并没有考虑到艺术生这个体术群体接受课程的难易程度,于是英语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对教学内容毫无兴趣,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

4、思维方式不同

艺术生往往想象力丰富,富有创造性,形象思维能力强。而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欠缺条理性。而英语的学习需要的是严谨认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故而艺术生在英语学习中有一定的困难和障碍。

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对提高学习成绩,增强英语应用能力有关键作用。我们应当如何进行培养呢?

1、改变教学内容,引入新鲜素材

我们需采用特殊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把欧美的动漫引入课堂,让他们从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开始了解英语。比如,班级可以组织观看迪士尼英语原声动画电影如《飞屋环游记》,《海底总动员》。这类电影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台词简单清晰,很适合应用于教学。老师可以在电影中插入知识点,将电影片段作为教学材料。这种方式学生显然更易于接受。同样,我们也可以引入音乐,舞蹈,电影,诗歌等富有艺术气息的元素。这种方式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好地帮助。

2、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

可以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英文歌唱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赢得优胜,以前枯燥乏味的英语在学生眼里也显得生机勃来,这促进了他们背诵短文,记忆词句,课堂的知识点也融入了进去,还对形成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比赛中不仅获得了成就感,满足了表现欲,也对英语学习形成了良好的认识,有了较深的理解,还对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了巩固加强。

3、改变教学方式,分层培养

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艺术生中,一部分学生平时对英语感兴趣,肯花时间,花功夫,英语水平相对较高。对于这类学生,我们可以分作A班,着重进行英语思维的培养,课程难度发散,加深,鼓励他们通过英语四、六级;另一部分学生,中学时对英语不感兴趣,英语基础较差,我们可以分作B班,着重培养他们英语日常生活的交际能力,授课内容简化,偏向基础,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一次性讲授过多知识点。通过分层教学,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接收到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

4、课前加入轻松话题,让课文更生动

在讲解课文之前,老师可以介绍一下课文的背景,围绕课文发生的名人轶事,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也不错。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进而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课文《The Battle Against AIDS》之前,我们可以先讲解艾滋的致病机理,传播方式,对人类的危害,还有“红丝带”的故事。艺术生往往对理化类内容了解较少,以前听说艾滋的恐怖也只是道听途说,并没有深入了解过。而这次随着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对艾滋有了清晰地认识,他们会惊叹于古怪的致病远离,极高的致死率,可怕的传播方式,以及“红丝带”的感动。这样一来,在进行之后的教学便轻松不少,学生对课文十分感兴趣,老师讲授的内容也很好地理解掌握了。

三、结语

随着时展,社会进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较好掌握并运用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个人综合能力不可或缺的要求。对于高职院校艺术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激发学习兴趣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为将来国家建设培养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张海英.浅谈高校艺术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 [J].科学教育前言, 2011.07.05

[2]何紫韵.关于艺术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2,(15)

[3]谢晓娟.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 [J].才智, 2012,(27)

作者简介:

倪娜(1979-)女,汉族,山东青岛人,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

李震(1976-)男,汉,山东青岛人,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

(作者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处)

上一篇: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下一篇:营造创新空间 训练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