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女生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时间:2022-09-22 10:48:32

高职院校女生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从2003年开始,随着第一届高校扩招学生的离校,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的增幅都在几十万人以上。预计今后三年内毕业生人数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这对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同时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冲击更大。因为他们的竞争对手不仅是众多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还要面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所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异常严峻!

尤其是2008年席卷全世界的金融海啸的爆发,更是给毕业生求职择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毕业生中,女生占的比例接近一半,据笔者对省内几所高职院校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就业率相对比较低,尤其女生的就业前景令人堪忧。在庞大的就业大军中,在稀缺的岗位资源面前,女生的就业机会更少、待遇更低。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尤其是女生就业难已经成了一个社会性的难题。

从哲学视角审视高职女生就业难的现状

据有关资料显示:有80%的女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的经历。一些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表示“只要男生”,或是“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据统计,在同等条件下男学生签约率明显高出女生8个百分点。

从社会因素来看。社会偏见观念的影响。在影响毕业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是造成女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性别歧视依然广泛存在,社会性别理论暴露出传统文化对女生就业观念意识的影响;传媒中的陈规性别角色定位,对女性消费人格、依赖人格的片面塑造,造成男性群体对女性社会参与的排斥,对妇女工作能力的怀疑,认为女性没有多大的挖掘潜力。传统文化也消解了女性的主体意识,使女性放弃了开发自我潜能的努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女性处于两难境地,形成双重人格。一方面诅咒传统,一方面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传统的卫道士。如不善于宣传自己,压抑工作欲望。角色期待对男女的不同,使女性在事业和家庭间陷入两难。

人们普遍对高学历的认同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教育有很大发展,毕业生的数量猛增。从就业形势来看,高学历毕业生就业明显要好于高职毕业生,本科院校高学历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极大冲击。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高学历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目前,各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虽有所增加,但是全国发展不平衡,呈大城市强小城市弱、东部强西部弱的局面。可见高职教育还不为大众广泛地承认和接受,社会上普遍存在学生愿意上本科而不愿意上高职的现象。

从学校教育角度来看,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所学的知识结构具有不合理性。在对几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中发现,女生不仅在就业率上低于男生,同时求职成功的女生大多集中在文秘、行政、管理、服务、销售、文教等职位与收人较低的行业,在那些集中创造性、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领域,女生少之又少。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女生的知识结构有关。从专业选择、专业成绩的基本现状分析,女生在选择专业时偏向语言类和服务性专业。女生专业结构的局限性确定了她们在求职中的劣势,造成在求职中女生无缘竞争高级管理层和科技含量高的职位。只能聚集在第三产业技术含量低的领域,而这些领域的就业人数每年正呈下降趋势。

高职院校在就业导向方面存在误区。面对就业难状况,更多的高职院校不是去分析原因,而是以牺牲毕业班学生学习时间和教学质量为代价,片面提升毕业班学生的就业率,导致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教师难以进行教学工作,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和必须完成的相应课程被大大缩减,教学时间不能保证,学生为了寻求职业而不得不过早离开学校。有的学生往往在上学阶段就放弃学业四处奔波,开始所谓的“实习”工作,根本无法静心学习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有的院校甚至提出了“先就业,后毕业”的指导思想。“就业教育”成为有些学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这就必然带来了办学理念的偏离。

男女生在生理上的差异。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生理差异是明显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多数女性在体力和精力上不如男性。传统的社会分工机制决定了带有浓重体力色彩的工作一般由男性承担,由此造成了女性处于这种性别分工的边缘地带。另一方面,女性承担着生育后代的重任。女性在孕产期间不但要中断正常工作,单位还将根据国家福利制度,担负补偿费用。较高的成本负担不符合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宗旨要求,因此,女性处于求职的劣势。

女生就业依赖性强。女生在就业中对父母、亲朋的依赖性高于男生。2003年陕西青少年研究中心在走访已签约的女生中,有53.7%的人认为自己能找到工作是与父母、亲朋的帮助分不开的。在没有签约的女生中,农村的多于城市的,她们大多都抱怨父母、亲朋帮不上忙,而且这种依赖性与女生的学历层次呈反比,研究生最低,高职生最高。

高职女生走向成功就业的对策思考

社会及用人单位应为女生就业创造良好环境。要在全社会继续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提倡男女在机会面前公平竞争。用人单位应纠正性别歧视的做法,还女生以平等的就业权利,使她们的就业权利不仅体现在法律规定上,更应该体现在就业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和人事部门对此应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要对一切性别歧视问题进行干预,在女生求学、求职以及劳动报酬诸方面维护其应有的权利。

用人单位应对女生的生理体能问题有正确认识。有些招聘者认为,传统的一些企业劳动强度大,因而女性的体力难以应付,这种观点存在误区。男女体力上的差异确实存在,但不能因此就拒绝女生就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繁重的体力劳动将逐步被脑力劳动所取代,各种职业、不同岗位都需要有文化、有技术的从业人员,这样的工作,女生是完全可以胜任的,事实也的确如此,性别差异不应成为其求职的障碍。

高职院校要为女生就业提供服务。高职院校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利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典型人物进行敬业、创业、守信教育。加强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针对女生在就业求职中存在的错误认识和不良心理进行教育。通过教育,使她们能够认清目前就业的总体形势,不要只想去机关事业单位及大企业就业,其实今天的民营企业人才短缺,求贤若渴,在这里同样是大有作为的。女生还要做到自尊、自强、自立、自信,成为新一代女性的榜样。

高职院校要不断探索产学结合、校企结合的新模式。高职教育一定要走校企结合、产学结合的办学新路。学校要走出去,主动与企事业联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设计教学计划,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采取订单式的培养方式,为企事业培养人才。

女生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充分发挥语言、思维、管理和交往能力的优势,设计职业生涯。如女性的形象思维能力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全较男生优越,适合形象设计方面的工作;交往能力的优势,适合从事行政管理、公关等工作;女性运用语言词汇的能力强于男性,从事文字整理、编辑及教育、接待洽谈工作将较为出色。在应聘时,女生要勇敢地去展示自己的才华,多参加应聘实践,排除一些来自于自身的负性思维,努力把握机会,开拓自己的美好未来。

女生要强化素质,重塑形象。在就业市场上,女生并非一概都找不到工作,实际上一些能力强、素质高的女生仍然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周期比较长,而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女生只有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具备知识迁移能力,才能适应变化着的人才市场。一方面女生应在选择专业时,注意选择专业面较宽的专业,以便在今后学习就业时随时调整专业方向。另一方面,女生应该攻读双学位或辅修其他专业课程,参加业余培训班“充电”,这样才能比男学生多一门“手艺”去与其竞争,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

总之,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取决于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不是在学生就业时学校大力抓就可以完全解决的,要想全面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学校、社会、家庭乃至毕业生自身的全方位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才能最终解决高职女生就业难的问题。

(作者单位: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编校:施 宇

上一篇:成都周边温泉游必吃美食推荐 下一篇:真的勇士 敢于直面抠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