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必备的三个品质

时间:2022-09-22 09:59:59

高中班主任必备的三个品质

【摘 要】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活动过程。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有志气,有创新的人,那就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毅力,约束力,使之逐渐形成自律,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能给予学生活动的空间。新时代,新课程对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班主任必备的三个基本品质:爱心、细心和耐心。

【关键词】品质;爱心;细心;耐心

教育是以育人为本的,因此教育要着眼于人,以人为目的。我国法律规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有志气,有创新的人,那就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毅力,约束力,使之逐渐形成自律,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能给予学生活动的空间。我国已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那么,作为一个班主任应如何注意选择好每一个“创造之地”,把握好每一个“创造之时”来造就一个“创造之人”呢?在近年的班主任工作体验当中,我认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三个品质: 爱心;细心;和耐心。

爱心是做班主任工作的根本,细心是师生连心的纽带,耐心是做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一、“爱心”是做好班主任的根本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心的教育事业,宛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有朝一日终会坍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爱,是普遍存在着的一种心理需要,人们都想得到别人的爱,同时也爱别人。因此,在人的生活中始终充满着爱和被爱的关系。“爱心”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心”是培养班主任与学生的感情的基石,“爱心”是转变后进学生,使他们良好地发展的“灵丹妙药”。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爱学生不仅要爱那些聪明、漂亮、优秀的学生,也要爱那些不听话、成绩差的学生,班主任对学生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不偏爱一位好学生,不放弃一位差生,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健康成长。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不少言行隐藏着许多可贵的闪光点。班主任的责任就是要用爱心去发掘出言行中的闪光点,让学生在班主任的种种善意的期待和爱中,增强自信并走向成功。不要吝啬对学生的爱,爱是溶化剂,爱是桥梁。要想让学生爱你,首先你应该付出你的爱。为了做到这点,把关爱渗透到平时。从不吝啬自己的爱。尽力做到:随风潜入夜,润无心无声。在生活中,处处都会洋溢着人与人互相帮助的场面。有时,一种微笑,一句鼓励的话,一个不起眼的动作,都会使别人充满信心和勇气。关爱是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关爱是一艘小船,把人们带到爱的彼岸;关爱是一把火,温暖了人们的心。随着关爱的脚步,轻轻地打开学生封闭的闸门。爱心对班主任而言就是爱护和了解学生身上的一切积极因素,帮助他们克服和消除消极因素。对自己的工作有了爱才能产生工作的动力,才能在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班主任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有了爱你才会舍得付出。当然,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地溺爱与迁就,不能姑息放纵,而是要严格要求,真正做到严与爱的有机结合。爱的力量无限,爱能使人自信、能使人信心百倍……相反也能摧毁一个人。爱来自十二分真诚,没有丝毫虚伪。爱是给予,用身心;爱是付出,用全部;爱是奉献,默默伴随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旅。 爱与恨关键是心态的问题。一位名人曾说:“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二、“细心”是师生连心的纽带

“细心决定成败”这句话,虽然从逻辑上讲是有问题的,但是从日常思维的角度讲,却自有道理。日常管理中,许多问题特别是小问题的成败,往往就取决于一个很小的细节。一个人做事的成败取决于他是否细心。只有养成细心的好习惯才能成功。而在学习上也需要细心。细心与粗心是对反义词,细心可以让人冷静沉稳做事,不会出差错。粗心使人浮躁,没有事情能干净利落地做成。细心做好每一件小事更是全身心投入的体现,不带任何功利性。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个“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儿却特别多、特别细。所以班主任要有一颗纤细如发的心。高中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情绪易波动,因此,班主任平时要细心观察学生的点滴变化,对他们取得的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要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兴趣,要多记教育心得,积累经验。只有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了然于心,才能因材施教。如:我们班里的一位同学,在学校里打架、骂人、恶作剧、抽烟、喝酒,老师批评的话当耳旁风,屡屡犯错。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办呢?我接任班主任后,再一次劳动中偶然发现这个顽劣的学生干起活来竟那么的积极,不怕脏,不怕累,我及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还让他当班里的劳动委员。私下里我与他诚恳的交谈,采取“先扬后抑”的办法教育他,这样先表扬后批评,他就比较容易接受了。最后我充满信心的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管好自己。后来他转变了许多,纪律明显好转,学习成绩也有很大提高。这样一次细心的观察帮助我找到了指导孩子的钥匙。

也可以给学生讲细心的故事。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坐在苹果园的椅子上,突然看见一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他便开始思索,想知道苹果为什么会往地上掉,而不是天上?经过他后面的学习,研究终于他发现了地球、太阳、月亮和星星是怎样保持相对位置的规律,从而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工作中有细心就能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防微杜渐,避免事态扩大;工作中有细心就能帮助我们全面分析问题和正确处理问题;工作中有细心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避免出差错。

三、“耐心”是做好班主任的关键

耐心是班主任的基本修养,学生在教师眼里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犯错是正常现象,有的教师看到学生犯错就火冒三丈,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狂风暴雨,殊不知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疏远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耐心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一位班主任良好行为的体现。班主任的工作是解决学生不同程度上的问题,其中除了教学上的,还有心灵上的。育人的工作是辛苦的,对待形形的问题,性格各异的学生,都要用一颗热情的心耐心地去做。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差生”,学习的毅力和耐心都较差,听课时的心情也常处于一种抑制状态,觉得学习无聊。因此,在班级管理中除了多给他们参与活动和发言的机会外,特别是对他们的行为问题和质疑,哪怕再浅显也应耐心回答,并予以支持和表扬,这样对消除他们心头的恐惧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所以,我们首先必须对待学生有耐心,不断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孩子能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的学习,并且爱上学校生活。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说过:“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当班主任不是一味的苦,也不是一味的乐。而是乐中有苦,苦中有乐。只有用真诚的耐心去看学生,那么才能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法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思想家蒙田说:“我有两个忠实的助手,一个是我的耐心,另一个就是我的双手”。 耐心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做事的基本原则,俗语讲:“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结束,都有一个时间过程,人们可以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加快进程,但基本的阶段无法超越。由此可见,无论是成就大事业,还是给阳台上的花草浇水,耐心都是必不可少的。耐心的人必然有耐心,这样才能长时间地专心注意于一件事;耐心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毅力,荀子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上一篇:擦亮孩子们心灵的窗户 下一篇:试析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爱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