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的有效互动

时间:2022-09-22 09:40:52

浅谈数学课堂的有效互动

【摘 要】 现代教学理论研究表明,教学是一种社会性认知活动,互动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发展价值。课堂中的互动是多种多样的,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互动等。生生互动,即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交换思想的过程,它的运作方式是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互相切磋,这是一种很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

【关 键 词】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课堂

课堂互动是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的基本要求,是老师课堂控制能力的一种具体体现,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张扬个性,老师与学生共同发现研究、解决问题,实现教育相长的基本途径。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互动,必须把握互动的内涵和要求,紧密结合数字教学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增强互动效果和提高数量教学质量作为根本目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运用互帮、互辨、互说、互评、互考、互看等形式,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互帮

每个学生个体都存在着差异性,在课堂上虽然同时同地同人教学同一内容,但学生也会形成学习上的差异,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再者,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个体能否与他人合作共事,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取他人的意见,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因此,课堂上加强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这一环节中,通过互帮,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在无形中得到提高。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独立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讨论,互相了解彼此的见解,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二、互辩

学生之间互辩能让学生共同参与、交流信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群体的活动功能,给学生较多的讨论分析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互相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协作创新。

在一次练习中,学生碰到了这样一道应用题:某村要修一条2400米的水渠,2个月修了全长的。照这样计算,几个月可以修好这条水渠?要求用三种方法解答。学生用自己喜欢的三种方法进行了解答,可某学生的解答方法是这样的:2÷(2×5)=5(个)月。碰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让各小组展开讨论。当时,全般学生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说;“这一定是凑数凑出来的!”有的直接说:“错了,根本没道理!”该学生不甘示弱,马上站起来反驳,理直气壮地说:“我没错,2个月修了全场的。也可以看作2个月相当于修好这条水渠所需月数的。求月数,用除法,即:2÷(2×5)”。多么独到的见解,从学生的争论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发表独立的见解,日积月累,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大有发展。

三、互说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与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他的语言的。”教师应让学生说,充分调动说的积极性,这样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具体操作中,可采用以下两种形式:

1. 组内互说: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教学上只要自己知道的,就不爱听老师讲,喜欢自己说。组内互动就是让学生充分说的一种形式。小组内学生可以围绕学习内容,相互启发,各抒己见。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充分表现,发表见解,使课堂由“一言堂”变成“群言堂”,由一个老师变成几十个老师,促使全班学生共同进步。

2. 师生角色互换:每堂课设计都应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因此可以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面对全体同学,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解题思路或教学中某个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因为说的学生必须要理清思路,反复思考,形成一个反思过程;听的学生迫切想了解别人的发言、观点与自己的不同,有何长处,有何不同,这样学生必定会认真倾听,不断内化,从而使双方共同提高。

四、互评

互评是互相评价和反馈,针对别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肯定或否定,或作补充,并且陈述出自己的理由。传统教学中的评价往往局限于师生之间的评价方式,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的反馈和评价通常是好、对、再想想看,这样的反馈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一味迎合教师的思维,产生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不能形成开放、灵活的思维。

互评能引导学生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观点进行反思。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十分重要的潜能疑问:对于这部分知识,我掌握了多少?班上谁掌握得最多?最好?有哪些同学哪些方面出现了问题和差错?等等。这样,长此以往,学生不仅能知己知彼,且知对知错,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从对方的评论中得到启发,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互相评价中,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这种竞争意识会使个人勇于表现自己,使他们奋发向上,确立更高的目标,并为之付出更大的努力。

五、互考

所谓互考,就是学生出题考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想表现自己,想当小老师考同学。为了当好小老师,在课堂上就不得不自己去学、去说、去做、去思考,这样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上复习课,教师不用拿数学书中的练习给学生做,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出题。如对一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教师提问:“同学们整理出来的这些知识,你们有没有掌握,会不会用呢?下面,老师请你们给第二单元的这些知识分别出一道题?出题时自己要明白你出的题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接下去的时间学生自由出题,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真正做到了主动学、自主学。

可见,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出题,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全班学生都真正变成了思维的主体。当然互考的形式还可以是同桌互相考,组内相互考,个人考全班等。

六、互看

互看就是看别人的表演或表现、看别人演示或演算等等。通过观察别人的作品与表现,使学生得到启示。在课堂上,一个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常常会因时间问题无法迅速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时如果让学生互相看一看,不仅能及时达到了解情况的目的,还能使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如:113+59这道题,大部分学生都会解答。可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知如何计算,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看一看同桌或前后桌的解答过程。这样一看,学生顿悟,不用教师千言万语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更加想学、会学。

总之,只有教师创造性地教,才能使学生创造性地学。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给学生创造出多一些“互动”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互动”出创新的欲望,“互动”出创新精神,“互动”出创新方法,使“互动的教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广阔天空。

【参考文献】

[1] 孔企平. 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

[2] 晁春燕. 浅谈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途径[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1(Z5).

[3] 张水霞.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J]. 科学教育导刊,2013(2).

上一篇:巧用图形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 下一篇: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