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谢幕

时间:2022-09-22 04:23:15

肤色白净的彭秋红穿着白色的工作服,戴着白色手套,微弯着腰,为一位60多岁的老人整理遗容。鬓发、衣领、枕头,她都一一细心地捋过。然后退让到一边,让亲人进行最后的告别。顿时,哀号四起,一声声哭泣,如鞭子一样抽在每一个人的心上。家属悲痛得跪倒在地,在水泥地板上一边磕头,一边哭着说:“你走好,我们会按你说的做……”秋红平静地站在一旁,眼中的悲伤一闪而过。然后,她配合两名男同事,轻缓地将遗体移动到炉板上。炉板载着遗体,载着人们的目光,一点一点地移进火化炉内……

这是今年3月13日上午7点多,笔者在石桥铺殡仪馆火化间看到的一幕。21岁的殡仪女工秋红,在忙碌的间隙,讲述她特殊的青春岁月。

殡仪工和接生的医生,都是站在生命两极的天使

2005年5月,一个消息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新桥镇炸开了锅。

“彭家女娃想去火葬场工作!”

“这娃有什么毛病吧?”

就读于县重点高中的彭秋红在高考志愿表上填报殡仪服务专业的事,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务农的父母、经商和当老师的两个哥哥都大惑不解,一些亲戚也对殡仪工作避讳不已。可彭秋红却不理会亲人的反对,因为在填志愿时,她心中只有三个目标:护士、幼师、殡仪工作者,最后她选择了最不能为人所理解的殡仪专业。

19岁的秋红,孤身一人提着行李,坐了40几个小时的火车,来到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原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读大一时,学校开设的殡葬文化、防腐整容和心理学等专业课深深吸引着秋红。秋红说,如果说在填报志愿时还有些冲动的话,这一年的扎实学习,则帮她顺利过了从事殡仪工作的思想关。

至今,秋红还记得大一暑假到杭州市殡仪馆整容化妆班实习的第一天:一具腐败发青的遗体横呈于眼前,肚子浮肿,面孔变形,男性生殖器也因浮肿而挺立……这具遗体把她吓懵了。涉世未深的她既恐惧又羞涩,只好躲在同来实习的男生后面。看着师傅一遍一遍地用热毛巾清洗、敷压遗体,一点一点地用流水清洗遗体,然后用针管引流……她恶心得晚饭都没能吃下。

晚上,秋红想起了老师教授的克服恐惧的绝招:越是吓人的遗体,越要多接触;越是害怕,越是盯住看,直到不怕为止。

倔强的秋红坚持了下来。第四天,她开始独立给遗体化妆了。

化妆间摆放着20多具遗体,她选择的第一个工作对象是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的遗体,死者的亲属都站在旁边。她在心里一再告诫自己:“放大胆,要沉着,第一次可别砸了锅!”她带好手套,用钳子夹着棉团,沾上酒精轻柔地擦洗遗体的面部,擦净后,她低头细细地端详着逝者,然后在脸上先铺一层粉底,用镊子夹着棉团沾上胭脂粉涂在唇上,又仔细地用眉笔将两边的眉毛描得均匀对称,最后打上胭脂……20多分钟后,妆化好了,老人面色红润,如熟睡一般。

看着家属满意的眼神,秋红舒了口气,但师傅还是给她指出一些问题:鼻翼两边、耳朵、脖子上粉不够均匀,妆容显得不太自然。秋红不但用心地记下,而且在自己脸上做起“实验”来:每次梳妆后,她都要对着镜子,一边端详自己的面容,一边回忆死者的妆容,在对比中寻找给死者化妆的不足。

与遗体打交道的时间长了,秋红悟出一个道理:给遗体化妆,需要技巧,更需要爱心。有些遗体眼睛闭不上,这是死者家属非常忌讳的事。经过慢慢摸索,秋红发现,其实死者“死不瞑目”可能是眼睛里有杂质。找到症结后,秋红再遇到这种情况时,就一手用镊子把眼皮拉起,一手用棉球轻轻地把眼睛里的杂质擦掉,死者就可以安详地闭上双眼了。向笔者说起这些,年轻的秋红俨然成了专家。她说,有些老人牙掉了,看起来不美观,要为他们安上假牙;一些在车祸等意外事故中死亡的人,有的鼻子塌陷,有的脑袋破裂,还有的尸首不全,对这些遗体,要像外科医生一样,精心地给他们缝合;对那些上吊自杀的人,则要用热毛巾捂热他们的脸,把伸出来的舌头送回口腔……

虽然无力挽留生命,但能让曾经承载生命的遗体在化为灰烬前绽放最后的绚丽,秋红打心眼里觉得这个职业高尚。她自豪地说:“殡仪工和妇产科接生的医生一样,都是面对生命,一个是迎接,一个是送别,他们都是站在生命两极的天使。”

让遗体变为骨灰,特殊的工作让她更懂得珍惜生活

初进大学时,秋红曾在学校的网站论坛上看到一条留言:“殡仪专业的女生,试想,今后在和你的丈夫生活的时候,你的丈夫会不会想到‘有一双摸过尸体的手在摸我’……”

秋红很愤慨,但她知道,与其讳疾忌医,不如大胆面对,与其选择逃避,不如用热情去冰释这一偏见。在实习期间,她常打电话回家,给家人讲述工作情况。她要让家人了解自己的工作。现在家人不仅认可她的工作,还常常在精神和物质上支持她。她还大胆邀请朋友到殡仪馆参观。一开始朋友们不愿去,可禁不住她的“花言巧语”,一次、两次、三次……大家慢慢走近她的工作。

“但大部分人对我们的工作还是有偏见。”秋红委屈地说,“有一次,我坐出租车回单位,走了好一会儿了,司机听说是到殡仪馆,车费都不要,就把我给‘请’下车了。”

世俗的偏见,并没有吓退秋红。今年1月,经过严格筛选,她进入全国一级殡仪馆石桥铺殡仪馆,到高档炉火化间从事火化工作。

今年3月13日早上7点多,笔者应约早早地来到秋红工作的火化间。已经火化完4具遗体的秋红,边工作边告诉笔者:“看起来火化工作比整容化妆更轻松,但在心理上,火化工作却更让人难以接受。”

亲人的遗体被送进火化炉时,是死者家属最伤心的时刻,常常有家属死死地扑在遗体上,悲伤地哭泣。一开始,秋红也会跟着动情,后来,她不断调整心态,面对死者家属,做到既不冷漠,更不能微笑――殡仪工也许永远与微笑服务无缘,用一颗平常心,对待自己的工作。

空闲的时候,秋红就抓紧时间看书,《火化炉的构造》、《中国殡葬礼仪史》、《周易》、《宗教起源》、《殡仪服务》、《防腐整容》……晚上,秋红的最大爱好就是守着电视看动物故事,看动画片。有时,她还会拿起针线绣十字绣。

从事火化工作后,开朗热情的秋红,多了一份细腻和深沉。她常会打电话向妈妈撒娇:“妈妈你想我不?我想死你了!”妈妈难为情地说:“说这些干什么?肉麻哟。”难怪妈妈难为情,因为这样的话,是秋红以前从来不说,也不好意思说的。让遗体变为骨灰,特殊的工作,让秋红更懂得珍惜生命,珍惜亲情,珍惜生活。

上一篇:点燃山乡富裕的灯 下一篇:和孩子一起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