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

时间:2022-09-22 03:11:01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

摘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用发展的观点主导,用“以人为本”的理念统帅,用“可持续”的观点延展,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完善,扎实推进“三进”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科学发展观;统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242-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这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向全党全社会发出的重要号召,对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结合高校思政课的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用发展的观点主导,用“以人为本”的理念统帅,用“可持续”的观点延展,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完善,切实把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 用“发展”的观点主导思政课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履行党的执政使命作出的重要结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包括更高层次的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的根本价值之所在,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怎样做到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包括学生德、智、体、美、劳的整体协调发展,也包括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大学生的整体发展中,德、智、体、美、劳要整体协调发展,尤其是德育为先的观念必须得到强化。就德育的重要性,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校长高震东先生有过精辟的论述: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群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群育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美育就是腐败的催化剂。因此,我们在教授思政课时,要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学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例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等相关章节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又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等章节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当今社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大学生的辨别能力还很有限,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必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过硬的思想基础。

另外,还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发展”是指充分尊重个体在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方面具有的差异性、独特性。一个人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具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就可以从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功的愉悦,那么他的学习就会是主动的、积极的。“90后”的新生代大学生,他们追求自由、追求个性。教师在教学过程如果能够做到“因材施教”,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授课,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课前十分钟的时政评说,既给大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增强了实效性。

二 、 用“以人为本”的理念统帅思政课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思想,实质就是怎样做到“以生为本”。“以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和实践,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坚持“以生为本”就是要坚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就是要坚持从学生的能力培养出发,不断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服务。

如何做到“以生为本”,笔者认为,思政课教师应该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践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在传统教法下,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这就是传统的所谓“填鸭式”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科学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时,让学生用自身感受来说明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绩的原因,从而提高大学生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正确性的认识。

第二,转变考试方式和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对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思政课就必须摆脱过去长期采用的单纯以 “分”论优劣的弊端,而采取平时成绩加期末卷面成绩两部分计分模式。在这两部分中,平时成绩评定时应注重考查学生的平时表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而且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重要逐步加大,做到相对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真实的思想道德水平。

第三,转变课堂管理模式,做到人性化、民主化。课堂管理有家长式管理,也有民主的人性化管理。实践证明人性化管理做得好,课堂气氛就比较融洽,师生在愉悦的“场”中完成了心灵沟通。人性化管理基本要求是教师要有爱心,要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外,人性化课堂管理还要求教师: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管理本班事务;多表扬、少批评,即使学生有过错,也要善意地批评;做到充分尊重学生,这样才能构筑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 、 用“可持续”观点延展思政课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从全局高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努力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相处。

就教育来讲,“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学生的“发展”要有连续性、后继性,要培养“学习型人才”。学习型人才是指个人在新环境中,能够学习新方法、吸收新经验、产生新能力,而后逐步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培育“学习型人才”,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知识的讲授之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立足于学生长远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和考分。我们认为,培养“学习型人才”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上好思政课,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增强思政课实效性最根本的方法。要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必须从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就课堂教学而言,老师要讲透理论就必须联系实际,尤其是联系学生生活中鲜活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巩固对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就课外实践而言,必须认真组织落实和创新“实践课”教学形式。例如,在课堂内组织的实践教学形式,我们称为“小实践”的形式有:辩论赛、模拟法庭、观看相关影像资料等;在课外组织的“大实践”的形式有:组织学生调查报告、参观革命纪念堂、历史博物馆等。通过以上实践课的创新,延展了思政课的内涵,也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教学内容创新而言,要求老师在扎实备课的基础上,认真研读马列原著,挖掘知识的深度,提高对课本的驾驭能力;同时,要求教师吸收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新观点,选用当下大家都关心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新案例来诠释这些理论和观点。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教学方式而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教学形式带来巨大的挑战,传统的“一块黑板一张课桌一支粉笔”就统治课堂的讲授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了。以多媒体为载体、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研讨课、案例教学、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等形式蔚然成风。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大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自觉践行 “学习型人才”的成功之路。

四、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完善思政课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深刻揭示了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深刻反映了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善于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处理好各方面的重大关系。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

“统筹兼顾”的方法不仅适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也适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实效性就必须做到三个统筹,即统筹公共课与专业课以及思政课内部各门课程的关系;统筹思政课教学部门与学生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统筹不同类别层次学生之间的关系。

第一,统筹公共课与专业课以及思政课内部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据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专业课普遍比较重视,因为他们认为这是生存之本,但对公共课尤其是对公共政治理论课抱有偏见,认为是政治说教,可有可无。教育部“2009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一文在总结中央16号文件颁发5年来的工作时说了七条经验,第一条就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3]思政课是灵魂,其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必须要放在优先位置上来。另外,思政课内部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也要处理得当,尤其是不同课程中重复的内容的关系。我们要站在整个思政课的高度和学生完整知识结构构建的角度,统筹安排详略和讲解的侧重点,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中讲到的“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题概论》第十章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讲到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但是教师讲解的角度却不同。前者主要是从学生德才兼备的角度,要突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后者主要从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理论创新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角度来讲解,这样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第二,统筹思政课教学部门与学生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构建“大学工”、“大思政”教学平台。传统的观念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事,导致思政课教学部门与管理学生工作的部门各行其是、相互脱节,影响了思政工作的实效性。正确的做法是统筹两部门之间的关系,构筑由学校党委牵头,马克思主义学院(社科部或者思政部)、学工处、团委、招生就业处、辅导员共同参与的“大学工”、“大思政”教学平台,形成齐抓共管、优势互补的思政工作格局。

第三,统筹不同类别、层次学生之间的关系。公共政治理论课一般都采取大课堂教学,在同一个课堂上听课的学生,既有文科学生,也有理科学生,既有普招本科的学生,也有成教学生。面对不同类别、层次的学生,教师怎样既让文科生、普招本科生“吃饱”又不让理科生、成教学生“消化不良”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也考验着教师的教学艺术。优秀教师能够娴熟地运用教学艺术,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照顾到文科生、普本学生对理论深度的要求,又照顾到理科生、成教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通俗解释的要求,做到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课堂中受益。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生动进课堂上、在扎实进学生头脑上下功夫,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EB/OL].news.省略/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7.htm [2007-10-24].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www.moe.省略/edoas/website18/30/info1280446539090830.htm[2010-07-29].

[3] 2009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主流思想出现转折性变化[EB/OL].www.moe.省略/edoas/website18/35/info1246864265526635.htm[2009-07-06].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thought and politics class with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n colleges

CAO Zhan-wei

(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Zhengzhou 450006,China)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of higher learning theory lesson must be in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s guided, 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ading role, with a "people-oriented" concept commander, "sustainable" extended, "making overall plans for" perfection ", the city into and work, and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in channel.

Key words: thought and politics class in colleges;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leading

上一篇:中职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国际贸易学科发展前沿问题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