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气象微博开展节假日特色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22 10:40:28

对气象微博开展节假日特色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

【摘 要】目前,全国大部分气象微博还只局限于气象信息和气象科普知识等,服务形式比较单一。气象微博开展节假日特色气象服务的目的是:要在全国各个法定节假日期间,针对各个节假日的特点,通过增设一些栏目、开展一些活动、规定部分栏目(如气象科普)的内容等来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气象服务,以增添节日气氛,增强服务效果。现就如何开展好这项工作提出如下几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气象微博、节假日、特色气象服务

1、引言

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由于微博具有草根性、传播性、互动性等诸多特性,深受广大公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喜爱,自出现后,用户数呈现 “爆发”式增长,并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微博的兴起和诸多特性,同样也引起了我国气象部门的高度重视。2011年8月,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下发了《关于做好微博气象服务工作的通知》(气减函【2011】112号),其中要求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微博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把微博打造成为气象预警信息传播、部门信息公开、收集公众需求、树立良好形象的全新平台,使微博气象服务成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年来,全国各地的气象官方微博(以下简称气象微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在腾讯、新浪两大网站上注册开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新浪、腾讯两大主流网络媒体上通过官方认证的气象微博已超过了500家。其中,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形成了全国一体化的气象信息微博体系,这也是全国首个全系统微博群组。此外,还有许多省份在新浪上形成了省级的气象微博矩阵。

2、气象微博运行现状及节假日服务需求

目前,全国大部分气象微博还只局限于气象信息和气象科普知识等,这虽在开展气象防灾减灾,解惑释疑等方面起到了较大作用,并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好评,但由于其发展的时间较短,利用气象微博开展气象服务的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服务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开展针对全国各个法定节假日(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的特色气象服务,并且与之相应的微博信息内容、表达方式、线下处理机制也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

2.1信息内容

目前,全国各地气象微博的信息内容主要还只有本地的短期天气预报、气象预警、气象科普等。但节假日期间,公众需要浓郁的节日气氛,这就需要我们增加微博的栏目、开展一些活动进行渲染;公众可能要外出旅游、聚会等,这就需要我们更长时效、更广范围的天气预报,包括全国主要公路的天气预报和各旅游景点的天气预报等;公众可能要在某时某地开展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提供更精细化的预报信息;由于各地各个节假日的天气气候特点不一样,这也需要我们有针对性的气象科普知识来进行解惑释疑等。

2.2 表达方式

目前,气象微博的表达方式主要还只是比较正式的官方语言,如预报结论、气象预警、气象科普知识等,与公众互动较少,缺乏气象微博在人际传播中的亲和力,这也需要我们更多地使用网络语言来与公众开展更广泛的互动。

2.3 线下处理机制

目前,各地对气象微博的日常使用和管理都已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办法,例如什么时间什么信息内容等都有一套相应的审批流程,这对气象微博的正常运行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却缺乏成熟的思考。例如某项工作或某次预报引起了公众的不满,如果他们在微博上发出了过激的评论,气象部门作为被动方,如何通过微博来迅速应对,变被动为主动、引导事件向可控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一个不可小视的问题。节假日期间正是公众对舆论高度敏感的时期,在收到他们反映的问题,到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需要一个操作性较强的线下处理机制。哪类问题应提交给哪个部门来跟进处理?怎样才能给予公众合适的答复或解释,以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激化?这也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3、气象微博开展节假日特色气象服务的目的和意义

气象微博开展节假日特色气象服务的目的是:要在全国各个法定节假日期间,针对各个节假日的特点,通过增设一些栏目、开展一些活动、规定部分栏目(如气象科普)的内容等来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气象服务,以增添节日气氛,增强服务效果。显然,此项工作的开展对丰富气象微博的服务形式,提高气象微博的服务质量,扩大气象微博在社会上的影响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4、几点思考

既然利用气象微博开展节假日特色气象服务是如此的重要,现就如何开展好这项工作提出如下几点参考意见:

4.1高度重视气象微博开展节假日特色气象服务工作

各地各级气象部门要高度重视利用气象微博开展节假日特色气象服务工作,要把它作为气象微博开展气象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开展这方面工作的专题研究,并把它纳入到本单位气象微博的发展规划之中。

4.2精心制定服务方案

各个节假日都处在不同的时节,都有不同的起源和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天气气候特征,为认真搞好此项工作,事先我们要针对不同的节假日精心制定好各个节假日的易于操作的服务方案。

4.3栏目设置构想

4.3.1共性栏目

虽然每个节假日都有不同的特点,但它们都是我国法定的节假日,在这期间人们都有可能要回家探亲访友、外出旅游等,这都需要我们及时的烘托节日气氛、提供更贴心的气象服务,所以在栏目设置上也应有其共同特点。

节假日期间,除传统的本地短期天气预报、气象预警、气象科普等外,笔者认为各个节假日都还应增加如下几个共性栏目:节假日的有关知识、转播节假日期间中央气象台的有关气象信息的微博、节假日期间全国主要公路预报、节假日期间本地高速公路路况信息、节假日期间全国旅游景点天气预报、节假日期间本地旅游景点天气预报。增加栏目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如下:

节假日的有关知识:主要介绍节假日的含义、起源、习俗等,并配以图片。此微博的将有利于增加气象微博的知识性、趣味性,同时也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气氛。

转播节假日期间中央气象台的有关气象信息的微博:主要是转播中央气象台的天气变化趋势、预警信息等微博。这里重点推荐中央气象台的“每日天气提示”,该提示不仅有对全国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的预测、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有时还有更长时间的天气展望,这对本地的短期天气预报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此微博的转播将有助于公众及时了解全国的天气变化趋势、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在出行中做到有的放矢。

节假日期间全国主要公路预报:该预报主要预报了24小时内全国哪些地区将发生何种灾害性天气,哪些高速公路的哪些路段将受到何种灾害性天气影响的影响。此微博的对公众的假期出行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节假日期间本地高速公路路况信息:各地交通管理部门每天都会本地的高速公路路况信息,并定时更新。此微博的将有助于公众随时了解本地的高速公路路况,同样对公众的假期出行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节假日期间全国旅游景点天气预报:中国天气网可查询全国各地旅游景点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我们可以进行链接,以便公众及时进行查询。此链接对公众假期外出旅游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节假日期间本地旅游景点天气预报:目前,许多地区都在开展本地旅游景点天气预报的研究和开发,使许多在全国旅游景点上查询不到的地方景点在其上也可以查询得到,这是对全国旅游景点天气预报的有效补充。我们在节假日期间开展本地旅游景点天气预报的转博或链接同样对公众假期外出旅游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4.3.2个性栏目

由于每个节假日都有不同的特点,如每个节假日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性不同、假期的长短不同、假期时的天气气候特点对公众出行影响的程度不同等,笔者认为在增加共性栏目的基础上,还应对不同的节假日增加一些个性栏目。在这里,笔者认为应重点对春节和国庆节增加个性栏目。

由于春节是公众心目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全年放假时间最长的节日之一,由于回家团圆的习俗、学生放假、民工返乡等的影响,春节也是客流量最大的节日,同时由于天气严寒、道路结冰等的影响,春节也是灾害性天气对公众影响最大的节日,所以春节期间应该增加与之相应的个性栏目。在这里,笔者推荐增加气象灯谜、气象微直播两个个性栏目,其主要内容和意义如下:

气象灯谜:气象灯谜、开展气象灯谜的有奖竞猜活动,并配以图片。此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促进公众的关注、增加微博与公众的互动、增加微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而且可更好地烘托出节日的气氛。

气象微直播:此栏目以新闻为主题,利用腾讯、新浪“微直播”平台,召开春节假期天气预报新闻会,把春节天气趋势及时给公众,以便公众及时做好相关防寒保暖的物资储备和节日出行的行程安排。

由于国庆节也是全年放假时间最长的节日之一,同时也由于此时间节点的天气气候特征较好,适宜人们外出旅行,此时建议增加气象微直播,把天气趋势及时给公众,以方便大家的出行。

此外,我们还应根据各个节假日所具有的不同的天气气候特点,有针对性的规定气象科普的内容,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如:春节期间我们可以规定气象科普的内容原则上以寒潮、大风、道路结冰、暴雪等的知识及防御为主等。

4.4合理安排好各栏目的时间和频次

要根据各栏目内容对公众的影响、资料的获取等情况合理安排好各栏目的时间和频次。原则上对于资料获取比较稳定而又有规律的可考虑规定其时间和频次,如:本地的天气预报、转播中央气象台的“每日天气提示”、全国主要公路预报、气象灯谜、节假日的有关知识等。对于资料获取不稳定而又无规律,同时还受外界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的可考虑不规定其时间和频次,如:气象预警、气象微直播等。

4.5建立行之有效的线下处理机制

成立由多部门联合维护的微博团队。应对公众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分类,然后根据公众提出的问题成立由气象台、气候中心等多部门联合维护的微博团队,同时规定哪些问题由哪些部门跟进处理,以使公众提出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复。

采用线下处理机制。各个维护人员都应创建“气象小编”账号,我们可以通过气象微博气象信息、“气象小编”个人微博进行回复。这样使和回复分开,可有效的避免气象微博与公众的正面冲突,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4.6加强对维护人员的培训

气象微博不仅要及时气象信息,同时还要适时的与公众开展互动,因此气象微博维护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技巧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应不断加强对微博维护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对新进人员的上岗培训。培训的重点建议放在如何与公众开展互动上。

以上仅属个人观点,起抛砖引玉之作用。我们相信随着气象微博的快速发展,利用气象微博开展节假日特色气象服务工作必将取得新的可喜的成绩。■

上一篇:弹性混凝土在城市高架桥维护中的应用 下一篇:大学生开设英语培训工作室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