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范文

时间:2024-01-12 11:23:50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篇1

1 气温变化与人体舒适度

气温是影响人体舒适度最主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气温对人体舒适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体对环境产生冷和热的感觉,即温度(冷热)舒适度。人是恒温动物,正常人体温。约为37℃,皮肤表面温度为32度,生命极限温度为42度。人体通过进食获得热能和体能,通过辐射、对流、传导、蒸发方式与外界交换热量,保持体温恒定。当环境温度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不利于人体热量散失,因而有热的感觉。温度越高,热的感觉就越明显;当环境温度低于人体皮肤温度时,有利于人体热量散失,因而会有冷热的感觉。温度越低,冷的感觉越明显。

着装可以改变环境气温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一般认为,人在静止状态时的适宜环境温度为28℃~32℃。着装后,适宜的环境温度因着装厚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运动状态能增加人体产热,使人体能适应较低的环境温度。轻微体力活动时,适宜温度22℃~25℃,相当于着单衣时的适宜温度。从事室内体育运动时,适宜温度约为13℃~16℃,如果是进行比赛,适宜温度还会有所下降。风、太阳辐射、湿度等因素,因其影响人体与环境的热交换,也会影响人体的冷热感觉。

2 空气温度变化与人体舒适度

空气湿度主要作用于人的皮肤和呼吸系统。若单纯考虑空气湿度的影响,一般仅在持续出现极端干燥或潮湿条件时,才会对人体有明显影响。湿度小,空气干燥时,皮肤水分容易丢失,感觉干燥不适、瘙痒、脱屑,手足皮肤易发生皲裂。鼻、咽等呼吸器官黏膜发干,相应部位可出现干、痒等不适感觉。潮湿的空气对呼吸系统有益,但湿度大,空气潮湿时,影响皮肤代谢,手足等部位多汗不适。

空气湿度对舒适感的影响与气温有很大关系。气温适宜时,人们对湿度的变化更容易适应。而极端温度和极端湿度条件下,往往加剧由于气温和湿度引起的不舒适感。当湿度很大时,人们对高温和低温都能加剧于干燥的不适程度和影响。

3 风的变化与人体舒适度

风力对人体的热平衡有直接影响。流动的空气作用于人体皮肤,有利于人体与空气的热量交换,增加对流和汗液蒸发,因此,热天时风能带给人舒适感,冷天则会加剧不舒适感。

当风力很大时,可造成人体多方面的不适感。人在大风中站立和行走都会受到影响,不舒适感增加。大风使空气中尘埃颗粒增加,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显著下降,也会影响人的呼吸、视觉和精神舒适度感觉。大风发出的低频噪音与物体摩擦时发出的声音,对人的神经系统形成不良刺激,影响人的听觉和精神舒适感。

4 太阳辐射与人体舒适度

太阳辐射主要作用于皮肤和视觉感受器。太阳红外线辐射,在寒冷季节能给人以温暖的舒适感,但在炎热季节使人感到灼热难耐甚至会伤皮肤。紫外线刺激人体皮肤,能引起紫外线过敏、色素沉着甚至诱发皮肤癌变。刺激视网膜时能产生刺激、痛觉等不适感,强度大、时间长的阳光持续照射,甚至能损伤视网膜。光线过暗会产生视觉疲劳。   太阳辐射还能通过视觉器官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人体松果体分泌褪黑素的多少与光线照射有直接关系,充足的阳光刺激,使精神系统保持兴奋,感觉精神愉快。缺少阳光照射则容易精神抑郁、萎靡不振、情绪低落。

5 能见度与人体舒适度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篇2

关键词: 温度 降水量 二氧化碳浓度 病虫害 土壤肥力 农业灾害

1.松原市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近百年的时间松原地区气温变化的趋势与全球及我国的气温变化总的趋势一致,呈明显变高趋势,增高率为2℃/100年,特别是1988年以来气温偏高,为明显的偏高期[1]。年降水量及春、夏、冬季降水量均无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但秋季降水量有减少趋势。近50年松原市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气候变暖以夜间增温为主,年平均最低气温增高率为0.4℃/10年[1]。未来气候变化对松原市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如果不采取适应性措施,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二是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将发生改变。三是农业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四是潜在荒漠化趋势增大,土壤肥力进一步降低,初级生产力下降。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温度、水分、土壤性质、病虫害、二氧化碳对植物的直接影响,以及气温、二氧化碳浓度和作物适应能力等因子之间彼此的相互作用[2]。下面具体谈一下这些因素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1.1 温度升高对松原市作物生产的影响

温度升高可延长全年生长期,对无限生长习性或多年生作物以及热量条件不足的地区有利,而对生育期短的栽培作物来说又是不利的,因为温度高使作物的发育速度加快,生育期缩短,单产下降。据[3]研究,作物生育期气温每升高1℃,水稻生育期日数平均缩短7~8d,从而减少了光合作用积累干物质的时间,因此温度升高,对松原市水稻产量的影响是不利的;在平均温度升高的同时,极值最高、最低温度的出现频率增加,对松原市作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高温条件下作物生育期缩短,生长量减少,可能会抵消全年生长期延长的效果。高温胁迫的热害已经限制了作物生产,严重影响玉米的种植和产量。总体而言,温度升高,对松原市作物的生产是不利的。

1.2降水量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松原市大约一半左右的粮食产量来自灌溉农业,而灌溉的作物主要是水稻、小麦。粮食作物对水分的增多与减少反应不同。玉米表现为水分增加产量增加。小麦对降水量的反应表现出缺水和过多都影响产量。水稻的栽培是“以水定稻”,北方水分减少使水稻减产,高粱、谷子在气候变暖、变干或变湿的过程中由于抗逆性较强,将起调节作用,可减少粮食产量的波动。温度、水分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还决定于水、热匹配状况,如气候变暖与变湿相匹配且同季,农作物将增产;如气候变暖、变干,水分不仅限制变暖的效果,而且会加剧不利影响,作物将减产。近五十年来,松原市乃至整个松原地区干旱呈加重趋势,加之气候变暖,松原地区由于降水减少、蒸发量加大,缺水干旱的状况加剧,作物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1.3气候变暖对施肥量的影响

据松原市土肥站的资料显示,松原市绝大部分的土壤肥力为中等偏下。在较暖的气候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长此下去将造成地力下降。在高二氧化碳浓度下,虽然光合作用的增强能够促进根生物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偿土壤有机质的减少,但土壤一旦受旱后,根生物量的积累和分解都将受到限制。这意味着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作物的需要。肥效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氮肥。温度增高1℃,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氮释放量将增加约4%,释放期将缩短3.6天。因此,要想保持原肥效,每次的施肥量将增加4%左右[4]。施肥量的增加不仅使农民增加投入,而且对土壤和环境也不利。

1.4气候变暖对病虫害的影响

气候变暖后,因病虫害造成的粮食减产幅度将进一步增加,应引起植保部门的足够重视。由于温度升高,害虫发育的起点时间有可能提前,一年中害虫繁殖代数也因此而增加,在新的有利环境条件下,某些害虫的虫口将呈指数增加,造成农田多次受害的机率增高。另外,病虫越冬状况受温度影响将更加明显,冬季变暖,有利于幼虫安全越冬,虫源和病源增大;害虫的休眠越冬期缩短,世代增多。松原市本来就是农作物病虫害的多发啊地区,因此,气候变暖可能会加剧松原市病虫害的流行。

1.5气候变暖对农业灾害的影响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异常气候出现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尤其是极端天气现象的增多,势必导致世界粮食生产的不稳定,巨大损失在所难免。气候变化可能加重松原地区土地沙化、碱化和草原退化,引起区域气候灾害、荒漠化、沙尘暴的加剧。

2.小结

鉴于气候变暖对松原市农业生产可能出现的严重影响,须加强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⑴研究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粮食生产的趋势与前景、水资源的农业调配与利用、气候变化后的土地生产力等,以确定农业发展的重点与农业技术的政策与导向。⑵根据气候条件的可能变化,通过模拟实验和田间试验,以确定其对农业影响的程度。⑶研究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的调整方案,以确定适应各种变化的农业生产形式与内容。⑷研究高温热害、干旱等农业灾害的机制和规律,提出适应、抗御的途径与措施。⑸发展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增强农业系统抗逆性,以适应气候可能变干的不利影响。⑹培育耐旱、耐湿、耐热性作物品种,改变耕作制度和栽培管理条件,以适应变暖、变干、变湿的气候环境,提高抗御不良环境影响的能力。⑺采取必要措施,减缓“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程度和速度。⑻加强病虫害的防治[5]。

参考文献:

[1]吴志祥,周兆德;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4年02期; 9-13

[2]王铮,黎华群,孔祥德,张正远; 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历史借鉴[J]; 自然科学进展; 2005年06期; 68-75

[3]唐国平,李秀彬,Guenther Fischer,Sylvia Prieler;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00年02期;3-12

[4]孙东吉,王春杰,张玉江; 浅谈20世纪90年代后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措施 [J];黑龙江气象; 2004年03期; 17-18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篇3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适应评估报告》,呼吁各国迅速采取行动措施适应气候变化,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时将适应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其中。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到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目前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中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应该得到政府决策部门和科学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宁夏自治区把适应气候变化纳入了“十一五”规划,成为我国第一个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地方中长期规划的省份。

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战略环评的必要性

由于全球环境演变,可持续发展面临新问题,突出表现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效果不明显,气候问题会更加突出。面对国际前沿热点以及国家迫切需要,环境学科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未来要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确保粮食及水安全,因此须加强研究已有气候变化对环境影响的规律,抓住气候变化与全球减灾热的机遇,努力使环境学科的发展适应全球主流政策,按市场机制的发展模式,开发新技术,推动多元化投资方式的实现。为此有必要在战略环评中纳入适应气候变化的内容,从战略高度评价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与计划。

(一)国际社会关于气候变化响应的认识

由于过去温室气体的累积排放,气候变暖已不可避免,有必要采取适应措施以应对变暖所造成的影响。目前我们尚未对适应的限制因素或成本有清晰的了解,还因为有效适应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地理的和气候的风险因子。也取决于制度、政治和财政方面的制约。虽然多数技术和策略已被一些国家了解并得到开发,但已有的评估并未指出,各种措施选择是如何有效降低风险的,特别是在变暖更厉害、影响更严重的情况下以及脆弱群体的反应。此外,履行适应措施在环境、经济、信息、社会、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还存在着相当大的障碍。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特别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适应能力建设尤为重要。

非气候压力的出现会加剧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例如气候波动和气候灾害、不能公平地获取资源并导致贫穷、无法保障的粮食安全、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冲突以及艾滋病等疾病的发生等。

未来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不仅取决于气候变化,还取决于发展途径。在不同情景下,地区之间在人口、收入和技术发展上可能存在巨大差异,而这些因素通常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程度起到很大的决定性作用。在中高排放情景(以人均收入较低、人口增长巨大为特征)下预估的受影响人口数量相当大。

可持续发展能够降低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气候变化也能阻碍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提高适应能力并增强恢复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够降低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然而,目前几乎还没有促进可持续发展计划把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或提高适应能力明确地纳入其中。

(二)国际社会关于气候变化响应的行动

现在已针对观测到的和预估的气候变化采取了部分适应措施,但仍有限。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适应已有和未来气候变化的证据被观测到。例如,在基础设施项目的设计中考虑应对气候变化因素,如在青藏铁路设计和建设中考虑了未来气候变暖对冻土地带路基的影响。

兼顾适应和减缓的措施,最能够降低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风险。提高适应能力的途径之一就是把气候变化影响纳入到发展规划中予以考虑,如通过“把适应措施包含在土地利用规划和基础设施设计中”,“把降低脆弱性的措施包含在现有的降低灾害风险策略中”等方式。

气候变化影响造成的损失将因全球温度的不断升高而逐年增加。IPCC评估清楚地表明,未来温度升高不足1℃-3℃的气候变化的区域影响是混合的,但会增加适应成本。然而,如果温度升高超过约3℃,很可能所有区域不利影响更为严重,而发展中国家预期会承受大部分损失。如果变暧4℃,全球平均损失可达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目前。国际社会正在制定针对不同阶段影响的应对措施。

如何把适应气候变化纳入战略环评

(一)战略环评和气候变化

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气候变化问题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点:

气候变化:包括对已有变化的评估和对未来变化的预测。这些变化包括海平面上升、温度和降雨的变化、极端事件(如暴风雨和干旱事件)发生频率的变化。

影响复杂:气候变化无疑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的类型和强度在不同的区域表现也不一致。

适应措施:气候变化影响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所采取怎样的适应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改善洪水风险管理和防止在海平面上升地段建设不合适的建筑。

减缓措施:人类采取的减少人为活动对气候系统影响的直接行动,特别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提高能源效率,提高建筑物的绝热效果,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等。

人类共识:未来的人为活动必须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走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战略环评各个阶段都要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在战略环评中开展评价气候变化对规划的影响不同于评估其他方面的影响。首先,气候变化是多种原因复合累计效应的结果,是多种活动(包括人类活动)累积产生的效果,虽然每一个单独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可能很有限,但是这些有限的影响累积起来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其次,在战略环评中一般需要考虑下面两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重要内容,包括:气候变化对规划所产生的影响及约束(一般在战略环评前言部分描述);规划对未来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一般在战略环评的预测和评估阶段)。

(三)与气候变化一致的目标和指标:气候变化基准的描述和监测

战略环评的目标和指标中应该包括未来可能的气候变化相关内容,与可能的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目标和指标要一致,并可以实施。

(四)确定未来可能的气候变化导致的主要问题和约束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影响包括高温的风险,暖冬后的寒潮、干热的夏天、海平面上升,以及洪涝风险的增加、某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强风暴、干旱等)增加等。这些影响结合其他因子的作用可以导致对以下领域的重要影响。

对水供需和水质的影响: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夏季河流水位下降,冬季上升,这一影响可能恶化(或加重)水质问题和水资源问题。

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气候变化可能增加粮食生产的波动性,使粮食供不应求、全球粮价持续上涨。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夏季的洪涝可能严重影响湿地。温度升高可能影响物种习性,导致物种迁移甚至消亡。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事故和某些疾病对天气非常敏感,热的天气可以加速疾病和病菌的传播。

(五)将气候变化的适应措施纳入到评价规划中

气候变化的影响只有通过多方面的行动才能得以解决。我国已经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下一步,要优先把减少温室气体的建议纳入到评价规划中。

其次,规划应该确保足够的适应措施在适当的角度应对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影响的评估应该确保有足够的适应措施。这些适应措施包括:确保选择的公开和灵活,以便在未来进一步的措施或其他战略也可以融入进去。避免作出未来在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方面不利的决定,也称之为适应约束决定,比如在洪涝风险地区进行不适当的开发,发现双赢选择,既可以对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做贡献,也可以拓宽规划的目标,比如提高能源效率的措施,同时可以提供大量的商业机遇。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篇4

关键词:世界气候;可持续发展;保障;巴黎协定

人类将记住2016年11月4日,因为这一天全世界开启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停止了走向气候灾难的脚步。11月4日上午,联合国气候大会组委会公报,庆祝《巴黎协定》生效,并指出“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也是一个正视现实和面向未来的时刻,需要全世界坚定信念,完成使命。”

一、《巴黎协定》的历史背景

1997年12月9日,在日本京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让忧心气候变化的人们看到了希望,但它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减排目标,而且随着不少国家的退出,人们渐渐将它抛之脑后。2009年的哥本哈根峰会,气候谈判跌入谷底,改变气候变暖的举措毫无进展。然而,全球气候变暖的脚步却没有停止。全球囟仍嚼丛礁撸冰山不断融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也越来越高。世界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威胁。

直到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5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2016年4月22日,《巴黎协定》由175个国家正式签署。《巴黎协定》成为历史上批约生效最快的国际条约之一。协议制定的目标是相较前工业水平,全球变暖应“远低于”2℃,并“努力”使变暖的温度低于1.5℃。

二、《巴黎协定》的目标解读

《巴黎协定》协议共29条,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如果想概括这份近16 600个单词的《巴黎协定》,可以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的划分为基准,简化为五大关键要素:第一,旨在达到净零排放的“长期目标”;第二,每五年盘点一次的不断加强的“行动力度”;第三,保证实现气候承诺的加强“透明度”;第四,帮助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资金”;第五,帮助世界最受气候变化影响人群的“适应(行动)”。

在长期目标方面,《巴黎协定》提出了上述2℃的控温目标,并写入了1.5℃的努力方向,明确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研究显示,目前全球气候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大约1摄氏度。与会各方承诺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不再继续增加;到2050年后的某个时间点,使人为碳排放量降至森林和海洋能够吸收的水平。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为实现该协定的长远目标,与会各方同意每隔5年重新设定各自的减排目标。目前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交了从2020年起始的五年期限内减排目标。该协定对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规定了绝对值要求。鉴于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能力仍在不断发展中,该协定未对其减排目标提出绝对值要求,但“鼓励”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情况变化尽可能做到这一点。在此之前,发展中国家应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控制碳排放增长。

《巴黎协定》设定了缓解气候变化的硬指标,提出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2℃之内,并为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重申了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及消除贫困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和具体行动均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进行,通过不威胁粮食生产的方式增强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各方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积极向绿色可持续的增长方式转型。

《巴黎协定》摒弃了“零和博弈”的狭隘思维,确立了2020年后以自下而上为特征、以国家自主贡献为主体的新全球气候治理模式,明确发达国家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财力和技术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通过市场和非市场双重手段,进行国际间合作,通过适宜的减缓、融资、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等方式,推动所有缔约方共同履行减排责任。按照《巴黎协定》的内在逻辑,在资本市场上,全球投资偏好未来将进一步向绿色能源、低碳经济、环境治理等领域倾斜。

三、《巴黎协定》的贡献

1.明确全球共同追求的“硬指标”

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努力。只有全球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才能降低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生态风险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危机。

2.确保人类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协定涉及的各项内容体现出与会各方多一点共享、多一点担当,实现互惠共赢的强烈愿望。《巴黎协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下,在《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等一系列成果基础上,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进一步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

3.推动各方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首先,积极向绿色可持续的增长方式转型,避免过去几十年严重依赖石化产品的增长模式继续对自然生态系统构成威胁,这意味着化石燃料时代或将终结。其次,促进发达国家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财力支持,在技术周期的不同阶段强化技术发展和技术转让的合作行为,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再次,通过市场和非市场双重手段,进行国际间合作,通过适宜的减缓、顺应、融资、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等方式,推动所有缔约方共同履行减排贡献。此外,根据《巴黎协定》的内在逻辑,在资本市场上,全球投资偏好未来将进一步向绿色能源、低碳经济、环境治理等领域倾斜。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篇5

宜秋冻,缓加衣

常言道:“春捂秋冻。”对宝宝来说,这样做也是对的。如果不锻炼体温调节系统,调节能力就会日趋退化,因此,一定要让宝宝在一定的气温环境内通过调节自己的体温来适应气温的变化。正好从秋天开始,慢慢增加衣物,让宝宝逐渐适应寒冷的天气,这样既可以锻炼宝宝的耐寒力,又可以提升宝宝的抗病能力。

我国古代医书有:“儿童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则令筋骨缓弱。宜时见风日,若都不见风日,则令肌肤脆弱,便宜损伤。”即是说,新生儿衣服不能穿得太多,还要多带宝宝到户外,让他适应外界寒暖的变化,自己调节体温,否则会体弱多病。

心胸要凉

穿得厚重臃肿,会压迫胸部,影响正常呼吸与心脏功能,还容易造成宝宝心烦与内热。

头部要凉

人体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散发的,头热容易导致心烦、头晕而神昏。所以中医认为,头部最容易“上火”。保持头凉,宝宝则神洁气爽。

脐周要暖

腹是脾胃之所,腹部受凉,会导致宝宝腹痛,损伤脾胃,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中医还认为,脾胃与免疫功能有关,对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妈妈的观念要新

别总想着“千万别冻着宝宝了”,而要时刻想着“千万别热着宝宝”了。

不轻易加衣

每天关注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如果天气跟头一天没多大变化,别轻易给宝宝添加衣服。

根据当天最高气温(中午)穿衣

实在担心宝宝受寒,就套件马甲吧。时常察看宝宝的手、后颈部,以温热无汗或微汗为准,如果已经捂出汗了,那就是衣服穿得太多了,这样很容易发生感冒和其他疾病。

脚底要暖

寒从脚起,脚部是阴阳经穴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之一。注意宝宝的足部保温,能更好地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

运动前减衣服

宝宝的运动量增大了,穿衣就要随之灵活掌握了。最好给宝宝穿吸汗、透气性好、宽松、适合的运动服。在宝宝准备运动前就适当减掉一些衣服,别等到出汗时再减。万一出了汗,先擦干汗再换上干燥洁净的衣服。

外出时加件外套

天气转凉,带宝宝外出,别忘了带上外套和长裤,即便是很近的地方,也应做好防风保暖工作。从外面回家后,先别急着给宝宝脱外套,让宝宝稍微适应一下室内的温度,再脱为宜,以防进门后脱衣着凉。

穿衣厚度有年龄差别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篇6

所谓“秋冻养生”,是指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的逐渐降低,天气的转凉,人应该适当地少穿点衣服,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以便逐渐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逐渐地适应寒冷天气,以达到强身健体少生病的目的或效果。

“秋冻”应看“天时”。当天气变化比较平缓时,少穿点衣服,使身体略感凉意,但不感觉寒冷,即“冻一冻”是可以的。但一旦有强冷空气活动,造成气温急剧下降时,还一味地追求“秋冻”而不及时、适当地增衣保暖,不但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反而会招灾惹病,感冒和某些呼吸道疾病就会“不请自来”:还有“秋冻”要因人而异,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条件即抗寒、抗病能力量力而行,不可急于求成。

我国医学界自古以来十分强调要“秋冻”,教人们秋季不要急忙添衣,这是因为:秋天是冷与热交替的季节,气温变化不大,中秋以后还会有暖空气流动,秋凉来得不定,立秋以后才有几分凉意。每隔四五天气温才下降1。c,属于秋风拂面不冻身季节。如果刚冷一点,就给孩子穿很多衣服,孩子活泼好动,极易因出汗而把内衣浸湿,待安静下来时,风一吹,就易感冒伤风。为了迎接更加寒冷的冬天,抵御严寒气候的侵袭,提高自身抗寒的能力,减少冬季疾病的发生,秋凉之际,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最好不要过早地多穿衣服。

秋天是锻炼孩子御寒能力的最好时段,通过对外界气温突然变化的逐渐适应,可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使自身抗病能力不断增强,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各种疾病的发生。即使患了病,也比较轻,好得也快。同时加强“秋冻”锻炼,还能提高肌肉和关节活动的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流向四肢骨骼的血液也随之增加,对儿童生长发育有益。但是家长也应该注意,不要为使孩子得到御寒锻炼而着凉生病,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和大气温度变化灵活掌握,使其逐渐适应。

到了深秋季节气温变化大,温差、风速、大气压都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这种变化多端的天气会使人的皮肤、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也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严重时还会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甚至还会使血管脆裂发生中风,引起偏瘫,危及生命。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篇7

关键词:空气源热泵;暖通空调;喷气增焓;地板辐射;太阳能

引文:近些年来空气源热泵市场占比逐年提高,这主要是因为空气源热泵可制冷制热,占用空间小,安装方便灵活,同时也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种新型节能与清洁能源。南北都已完全具备热泵采暖的推广条件,北方的集中供暖锅炉基于环境压力替换是发展的趋势,南方的壁挂炉与辐射采暖中的热水完全可以用空气源热泵来代替制取。而且空气源热泵系统本身就具有制冷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制冷制热机组为同一套,节约投资。而制约空气源热泵普及的主要原因是低温制热效果衰减的问题。

1空气源热泵基本改善思路

空气源热泵的热源是大气,工质蒸发温度随着室外大气温度变低而降低。①在室外气温低于3℃的时候,室外换热器的结霜速度加快,需要进行化霜,会导致温度波动;②当低于-5℃的时候,室外换热器中的液态工质蒸发效果变得很差,吸入回气口的气态工质变少,循环流量降低而导致制热效果变差。

1.1对空气源热泵结霜、化霜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合理的翅片形式、间距、新型亲水材料、风速,或对室外空气进行除湿干燥预处理,根据气候区域设计热泵减弱结霜。结合模糊控制技术,更智能除霜控制方法来加快化霜。采用热气旁通,冷媒加热,特殊材料相变蓄热等不停机化霜技术来减轻化霜波动。

1.2针对空气源热泵低温蒸发效果变差,循环工质流量变小的问题选择适合的强化制热技术方案。如低温工质,喷气准双级压缩技术,双级耦合技术等。

1.3进行节能研究,加强计算机模拟在空气源热泵系统中的应用。借助计算机技术,提高压缩机技术指标,优化室内外换热器在最理想的温度下运行供热系统。

2空气源热泵在我国暖通空调中的应用展望

2.1采取强化制热技术方案

2.1.1变频压缩机+喷气增焓技术

为了改善低温制热循环流量变少的问题,一般通过变频压缩机提高频率来增大循环流量,其改善效果有限;另一方面可采用喷气技术,冷凝器后的制冷剂液体抽取一部分节流后与中间换热器换热或者进入闪蒸器分离后直接回到压缩机的喷气口,与从回气口吸入被压缩的到一定程度的气体混合后再压缩到更高的压力排出,这样就增加了排气量,相当于变相的解决了低温室外换热器蒸发效果变差,循环气量不足的问题。研究表明喷气系统比普通系统可提高制冷制热量15-30%,尤其在高温制冷与低温制热量上改善明显,同时能提高系统能效8-18%。目前变频喷气增焓热泵可以实现-30℃安全运行,-15℃强劲制热,出水温度可达65℃,这样就使空气源热泵从南方的-5℃拓宽到我国大部分的北方寒冷地区。该方案系统成本提高不多,仅是热泵机组设计上的增加,在替换锅炉时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基本无需改变,改造升级方便。其可靠性与节能效果已在欧洲与我国北方的一些案例中得到了验证,在我国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2.1.2双级耦合热泵技术

针对低温化霜波动,制热变差,可以采用双级耦合技术。通过第一级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先制取10-20℃左右的热水贮备作为第二级热泵的低温热源;再通过第二级的水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为用户提供50℃以上的热水,或者直接采取水源/空气热泵机组来加热空气。这样机组的两级系统分别运行在各自合理的压比,制热效果得到保证,可靠性得到了提高,室内的舒适性就不会因为室外温度低结霜化霜而受到影响。而且双级耦合机组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为室外低温开双级,室外高温开单级(第一级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从而起到节能的作用。相对喷气技术而言,能效偏低,但能够获得较高与稳定的出水温度。另外初投入上也会比变频喷气系统大,暖通系统设计相对复杂,用在采暖改造上可能会不经济,适合电量充裕的一些新建项目。

2.1.3 CO2热泵技术

在热泵系统中,CO2是最有潜力的天然工质。其对环境无害ODP=0,GWP=1;廉价;无毒,不可燃;单位容积制冷量高;跨临界系统冷却时温度滑移可以与变温热源较好的匹配;跨临界循环的压比小,COP会好。能提供85℃以上的热水,用于暖通空调采暖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可以接北方集中采暖散热器;同时因工作压力太高,大功率、大制热量机组实现起来较难。CO2热泵在日本已经成功商业化并在向国外推销,未来几年内CO2热泵将会是行业关注的焦点。

2.2采取一些节能环保的组合采暖技术方案

2.2.1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

空气源热泵的最佳工作状态是提供50℃以下的热水。以往空气源热泵用于建筑采暖较少的原因在于采暖散热器要求热水温度在60~80℃。地板采暖一直被公认为最舒适的采暖方式,需要的热水温度≤60℃。通过选用高效的辐射盘管,适当减少的盘管间距,可降低热媒水温度(

2.2.2空气源热泵+小温差风机盘管

南方夏热冬冷地区,传统的风机盘管大多是吊顶形式,以夏季制冷为主而设计,冬季采暖时,舒适性差;为了保证效果,供暖送风温度较高,浪费大。根据热空气上升,活动区域与功能有针对性设计落地式小温差换热末端的系统,可以降低送风温度。其具有空气流量大、温差小、换热高效的优点,降低了对水温的要求,仅需30℃以上的热水即可实现供热,且温度均匀。相比市面上其他供暖末端,小温差换热末端虽然没有地暖舒适,但启动时间比地暖更短、响应快,利于节能,同时还具有布置方式更灵活的优点。

2.2.3空气源热泵+太阳能

空气源热泵加太阳能是一种理想的组合方案。在白天可利用太阳能加热水。在夜间或阴雨天没有太阳时,启动空气源热泵供热,将太阳能产生的低温热水加热至供水要求,实现了太阳能零能耗加空气源热泵低能耗的有效结合。通过选用高效集热器,智能判断气温变化,系统循环保温,分室分时段控制,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智能切换等措施后,采暖系统太阳能的供献率可达40%以上,十分节能。另外二者均在相对比较稳定的条件下运行,能保证全年全天候工作。我国幅员辽阔,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太阳能资源较好;绝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4kWh/m2以上,有着可利用太阳能的天然条件。

3结语

全球气候变暖,人们节约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如火如荼。空气源热泵作为节能的可再生能源,其热利用效率仅低于燃煤热电联产供热,已经获得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通过行业的努力,新技术方案的成熟,相信空气源热泵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强,樊水冲,何珊.喷气增焓涡旋压缩机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中的应用[J].流体机械,2008,36(9).

[2]张川,陈金峰,王如竹.上海地区空气源热泵结合小温差换热风机盘管末端的供暖空调系统性能的实验研究[J].制冷技术,2014(1).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篇8

【关键词】暖通空调;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环境效益;空调能耗;相对湿度;舒适性

0 引言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在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 10 大城市中,中国就占有 5 席。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 SO2,燃煤是形成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跨出国界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如果说传统“公害”问题的影响范围有限的话,而全球环境总是就会涉及到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全球环境问题可归结为以下8 类:1) 温室气体排放问题;2)臭氧层破坏问题;3)酸雨问题;4)土地荒漠化问题;5)热带雨林的迅速减少;6)生物多样性的破坏;7)有害废弃物的越境转移;8)海洋污染。

这问题多多少少与人类消耗能量有关,也多多少少与人类大规模的建设有关,因此也就多多少少与暖通空调业有关。我国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比例约 20%左右,而建筑能耗中大部分是暖通空调耗能,几乎占建筑能耗的 85%,由此可见,暖通空调在全国温室气体排放中的贡献率约在 15%以上。

暖通空调是用来满足室内良好的空气环境的,而由于能量的利用,它又以破坏室外环境为代价,所以我们需要在能源利用与保护环境中找到平衡点,以能源的最有效利用,实现良好室内环境,保护全球环境。

1 室内温度、湿度的优化与舒适性、节能性

1.1 温湿度变化对热舒适的影响

室内空气温度改变对室内热舒适度的影响非常大,而相对湿度变化的影响很小,在一定范围内,相对湿度的变化对人的热舒适几乎没有影响。

1.2 室内设计温度的改变对空调能耗的影响

以我国北方某城市一个四层办公楼为例,计算其夏季冷负荷及节能率变化情况。每屋有 90 人工作,新风量按 30m3/n.人,窗为单层木框窗,外墙为 490 砖墙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出不同的室内设计温度 tn下的设计空调冷负荷、湿负荷和制冷量,及以室内设计温度取值为 25℃为基准的节能率,见表 1。

从表 1 可以看出,随着室内温度的升高,节能率也随着升高(近似呈线性变化),室内设计温度每提高 1℃,空调系统将减少能耗 6%。

1.3 相对湿度的改变对空调能耗的影响

仍以上述的建筑为例,取室内温度 26℃为定值,改变相对湿度,相对湿度 30%-70%。计算其制冷量及其与相对湿度 50%时节能率,见表 2。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节能率随之升高(近、似呈线性)相对湿度每增加 5%,节能 10%。

1.4 室内设计参数的优化组合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室内空气温度对人的热舒适感影响很大,但对空调能耗的影响则比较小。而相对湿度对人的热舒适感影响很小,但对空调能耗的影响很大。因此在确定室内设计参数时,温度可以低一点,相对湿度可以高一些。这样,即可以保证较高的热舒适度,又可以减少空调能耗。

2 脉动气流与室内计算参数的取值与节能

传统的空调系统是以稳态热环境空调策略为基础的,其主要特点是力求创造一个稳定的中性热环境,在 ASHRAE55 -1992和 ISO-7730标准中给出了室内热环境指标的推荐值。空气流速小于 0.15m/s、相对湿度 50%左右,有效温度 23-26℃,这些是推荐的热舒适条件。以这些标准为设计依据的稳态空调送风系统,在经济上存在能量消耗大,运行费高等问题。

与保持人体始终处于热中性环境的观点不同的动态热环境空调策略,主张室内热环境的调节应与室外气候的变化相适应,给予人体可接受的一定程度的动态刺激,提出了室内热环境调节的基本模式,即人体热反应在热中性时,不采取人工调节,提倡自然通风模式;人体热反应高于热中性时,首先采用等温动态送风方式。在采用模拟自然风条件下,动态空调的热舒适区是干球温度 26℃-30℃,相对湿度 40%-60%。其中环境温度在 27℃-28℃时,可以采用等温动态送风模式,使人体的热反应接近热中性;环境温度在 28.5℃-30℃可以采用等温动态送风或温差在 0-7℃范围的非等温动态送风模式使人体热反应接近中性。显而易见,用动态送风系统替代稳态送风系统,可使夏季室内空调设计温度由稳态的 23℃-26℃,提高到 28.5℃-30℃,从而使维护结构负荷新风负荷均得到减少,空调设备型号相应变小,能耗电量降低,空调系统管件尺寸也相应缩小,节省了工程的初投资。

在工程中,可以开发新型的末端设备,采用脉动气流送风来节能。例如可以采用脉动气流的风机盘管送风。

3 标准有效温度 SET*与节能

标准有效温度(Standard Effective Temperature)将影响人的热舒适的六个指标综合成一个单一温度值。是指某个空气温度等于平均辐射温度的等温环境中的温度,其相对温度为 50%,空气静止不动,在该环境中身着标准热阻服装的人若与他在实际环境和实际服装热阻条件下热感觉相同,这个温度就是实际情况下的SET*。

在焓湿图上,ASHRAE 推荐了舒适范围,当 SET 值一定时,人的冷热感是相同的,在该区域上的焓值是变化的,即使是相同的 SET*,所处理空气的能耗电量是不同的,在相同的舒适条件下,能耗电量是有差别的,节能是有很大潜力的。

4 结束语

总之,当代空调技术实际上是以促进人类居住的舒适性、健康性,保护地球环境,对能源有效利用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为原则而取得进展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即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暖通空调专业是能源和环境结合得最紧密的专业,肩负着能源利用和保护环境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毕崇宁.暖通空调水系统效率优化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2]聂清珍.暖通空调系统节能与节支优化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3]赵玉清.可持续发展的暖通空调设计[D].重庆:重庆大学,2001.

[4]刘映.暖通空调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

[5]杨晓平.暖通空调优化控制技术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05.

[6]褚毅.室内空气环境及污染问题分析与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

[7]李文菁.不同热环境下的人体热感觉[D].长沙:湖南大学,2006.

[8]江燕涛.室内空气品质主观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6.

上一篇:大学生睡眠质量的调研报告范文 下一篇:学术会议闭幕式讲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