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多元化教学

时间:2022-09-22 09:00:41

浅谈作文多元化教学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作文教学也应打破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作文教学的内部规律,努力构建多元化的作文教学模式。

关键词 高中 作文 多元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061-0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着语文教学的生命力和语文课的社会价值。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已不再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在新课标下,如何通过有效的多元化教学,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打破过去单一的作文教学模式,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作文教学的内部规律,努力构建多元化的作文教学模式。

一、启发学生感知生活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离开了生活,写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写作能力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材料,没有内容,没有激情。“处处留心皆学问”,虽然我们不是为高考而写作,但作文总与政治、社会、生活有关,这就要求我们关心政治,关心社会,注意人格修养,懂得观察生活,懂得如何去做人。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鼓励学生积极投入生活,深入生活,再现生活。指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关注现实,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对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要有属于自己的观点、判断,要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告诉学生只有激情之手,才能写出富有激情的篇章。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将文章写好,一定要言之有物,而这个“物”也是要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观察五光十色的宇宙奇观,分析发人深省的大小事件,挖掘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找到写文章所需之“物”。生活是丰富而多彩的,年轻的心,最容易被打动。美好的生活应该有美好的文章。应教会学生,目光不要太快地移开,要更多投入生活,用心灵与自然交流,用心灵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激情。教师可利用这些特点,指导学生多看课外书,引导学生通过看展览、听报告、参观访问等形式拓展视野;让学生读报、剪报,留心社会,观察生活,积累知识和素材。

二、激励学生广泛阅读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音。”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广泛的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朱光潜先生也曾说过:“写作教学从古到今都不行。怎么办?没有别的窍门,只有多读多写。写作和别的学科不同。如数学和历史,都是知识性的东西,它们可以传授,你不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但写文章就不可以传授。写文章是一种修养,不是一种知识。它具有综合性,牵扯的东西非常多,比如运用文字的能力、知识面、文化水平等等。所以,写文章还得多读多练。”阅读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写作是释放,阅读是写作的前提,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应增加“读”的分量,把阅读分析教材作为作文教学的有机部分,使学生不仅从读中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从读中悟到“写”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以读导写。那些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前人或他人写作的优秀成果,大多是构思精巧、意蕴丰富、字字珠玑的美文,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样本。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反复品读文中精辟新颖的个性化创作,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富有文采的修辞语句,深刻透彻的人生感悟;反复揣摩课文的精妙之处,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把握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然后进行相应的仿写练习。

三、鼓励学生勤于练笔

学生有想法却不敢下笔或一动笔大脑就一片空白,主要原因就是练笔不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应该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我眼看世界,我手写我心。”引导学生放开胆量。

练笔可采用随笔、日记、书信等形式,给学生一个随心而作的空间。体裁题材不限.长短不限,可以是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的评析,可以是对身边精彩生活的捕捉,可以是对人生的思考,可以是对时事热点的关注,也可以是自我心情的写真。这样的作文形式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由驰骋、尽情挥洒的乐趣,在不经意间学生会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流露出来,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在作文训练中,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假设的学习、生活的各种需要下练习写作。此外,还要要设法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四、转换作文修改的角色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老师将精批细改看做一条重要途径,却忽视了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叶圣陶说过:“改和作的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当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修改习惯呢?首先,教师要作几次修改作文的示范,最好是适时、适当的面批,交给学生改作文的方法:浏览全文,找出错别字、病句;看主题是否鲜明、突出、深刻,有没有时代性;看材料是否围绕中心,是否典型;看结构是否完整,构思是否巧妙;看语言是否精炼、优美。其次,要求学生细读老师修改过的作文,养成更正错误的习惯。再者,写了作文后,要求学生大声地、多次地朗读自己的文章。文章一读,毛病自然就出来了,边读边改。自己读了之后,还可请同学读,尽量做到念不出毛病来才罢手。给予学生充足的修改时间,可以把修改自己的文章作为一个作业,老师再检查,对认真修改的学生给予鼓励,示范。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学生反复修改的习惯就可形成。一旦形成这样的习惯,他们便会广泛的收集材料,去斟词酌句,注意表达方式的选择运用。天长日久,也就自然逐步提高。

上一篇:学生的创新意识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 下一篇:绿道及其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