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作文教学实效性的几点策略

时间:2022-09-22 02:58:51

提高小学作文教学实效性的几点策略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之一。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小学生怕写作文,一提起作文,就感到头疼。面对新课程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我们只有采取有效策略,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和神秘感,引领学生掌握作文的要领和技巧,才能让学生乐于写、勤于写,写出自己最深沉、最真挚的感情,从而真正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一、倡导广泛阅读,掌握写作要领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教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会写得好。”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是吸收,作文是释放。阅读是根,作文是果实。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学生的广泛阅读,对于教材中的课文,既要引导学生积极地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写作知识,为学生寻求到作文的基点。比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要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知道作者是通过描写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哪些具体事物来突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由此明确表现中心的具体方法是抓住有特色的具体事物进行描写来突出中心。除了课文,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广泛的课外阅读,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阅读的内容和范围越广泛越好。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本,随时摘抄妙词佳句,精彩片段,尽可能背下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学生就能逐渐掌握写作要领,写起作文来就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二、启发观察感悟,积累丰富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好的文章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有丰富的素材积累作支撑,寄托着作者对生活的体验和对生命的感悟。很多学生认为作文很难,不知写什么才好,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差,对身边许多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善于通过表面现象去认识和捕捉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作为教师应当让作文教学的课堂面向生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使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慢慢培养起观察的兴趣和习惯,从一草一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一言一行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描写一个人,就要注意观察选定目标的外貌、举止、精神状态、行为习惯等,抓住特征,抓住引人注目之处,挖掘其独具魅力的光点。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扩展生活的空间,让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进行深入的体验和观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在平凡中发现伟大,在平淡中寻找新奇,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写作的源泉就永远不会枯竭。

三、坚持常规训练,提高作文水平

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常规训练。学生的作文训练方式应不拘一格,适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比较有效的方式包括:①以说促写。少年儿童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说出来。教师要恰当利用孩子们的这些特点,有意识的组织学生就某一主题说一说、聊一聊。在说的前提下动笔作文,难度和梯度都会大大降低。②利用课文进行“仿写”和“续写”。比如学了《慈母情怀》,仿写《妈妈的爱》;学了《白公鹅》,仿写某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学了《凡卡》,续写凡卡将信投到邮箱后发生的故事。“仿写”和“续写”把范文作为作文的样版,经过阅读、消化和吸收,学生会更容易领会作文的真谛,形成自己的灵感,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③坚持写日记。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光靠教学中布置的作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让学生把自己每天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既积累了写作素材,又训练了自己的写作技能。

四、重视自主习作,拓宽作文天地

写作是抒感的一种方式。学生之所以不喜欢作文,很大程度的因为我们对学生作文的束缚太多,限制了学生情感的发挥。因此,我们应重视学生的自主习作,让学生自主确定作文题目和内容,写自己喜欢的事物,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有效拓宽学生的作文天地。比如在进行写景专项训练时,以“家乡”为题材提供命题《家乡的山和水》和《我爱家乡的×××》,两个题目都是要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写以描写景物为主的记叙文。但在具体要求上却有区分度。《家乡的山和水》是要求学生写出自己最喜欢的“山”和“水”的特点;《我爱家乡的×××》则要求写出家乡中的某一事物,可写景,可写物,也可写人,选材范围更大。学生也可以自主围绕本题材命题,从任一方面、任一角度去描写、去抒情、去畅想。

作文教学改革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难点。我们要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在保持作文教学基本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新策略,引领学生欣然走进作文的天地,走进自由表达的乐园,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表,快乐地作文,流畅地作文。

参考文献:

[1]徐东磊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作文教学 《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年第09期

[2]贾艳霞 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11期

[3]施玉琴 小学作文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1年第02期

上一篇:20世纪的十大发明 下一篇:特别的“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