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儿童媒介素养能力培养途径

时间:2022-09-22 02:45:02

西部农村儿童媒介素养能力培养途径

摘 要:我们越来越生活在一个媒介建构的拟态环境中,培养媒介素养能力不仅有利于个体对媒介传递的信息的认知,也是个体掌握媒体技能,发展自身来实现自我需要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培养儿童媒介素养能力的相关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媒介素养;培养策略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侧重于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判断能力、认知能力。提高受众媒介素养水平、建立“人与媒体”和谐传播生态也是当前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同时,中国大陆传播媒介形态、功能的多元化,在不断满足社会变革过程中日益多样的媒介需求的同时,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弊端也开始引起社会各方的重视,在庞杂的媒介信息面前,提升受众自身的选择、批判、使用和参与能力,成为构建健康和谐传播生态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媒介素养的培养要从儿童抓起。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起步晚、研究滞后,并没有充分引起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广泛重视。至今,我国也没有在小学教育层面上开设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与发达国家相比,针对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明显落后。

媒介素养培养途径探讨

从广义上说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同样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积极协作、共同努力。其中,家庭教育是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渠道,社会则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坚强后盾。只有充分发挥三者相结合的教育合力作用,才能从根本上全面提升当下儿童的媒介素养水平。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扩展延伸,是教育这一复杂系统中重要一环。社会教育对于媒介素养运动的广泛开展独有重要地位。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组织多方出击、共同努力才能使媒介素养教育不沦为一个空洞的理念,不成为一场形式上的运动。通过整个社会的全力配合,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个积极、稳定、良好的现实环境是保证媒介素养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

1.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参与儿童媒介素养的培养

通过对资料的搜索和文献的阅读发现国外对儿童的媒介素养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越我国,以日本为例,日本的企业事业单位会出资来支持学校加大对儿童的媒介素养培养,所以促进我国的企业事业单位投身于媒介素养培养是重要的举措。

2.媒体宣传及出版普及资料

媒体及出版单位应重视教材及普及刊物的基础作用,积极承担普及刊物的编辑出版等专业性较强的任务,编写研发专门面向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刊物,以及在日常信息传播中增加媒介素养板块,使媒介素养教育在社会上取得共识。

3.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媒介素养教育实施

政府应加快媒介素养教育立法的过程,尽早将相关工作提上日程,完善媒介素养教育法律法规,保证媒介素养相关内容在小学课程中的合理地位,以立法的形式保障媒介素养的稳定开展。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特有的制度化、强制性以及良好的持续性有助于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得到稳定贯彻,对于儿童来说,借助学校教育系统地普及媒介知识、让学生在与周围同龄人的相互交流中达成共识、共同提高是提高儿童媒介素养的可行策略。

1.培训师资

师资的培训是媒介素养教育在儿童教育中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媒介教育成功的必备因素,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和教学水平、传授基本的媒体素养教育知识和方式,使他们能够在小学日常教学中有机地融入媒介素养相关知识对于提高儿童媒介素养有重要意义。

2.构建适合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明确学校媒介素养教学目标,培养儿童的批判分析能力,培养儿童的使用和参与能力,开设小学媒介素养课程。通过对媒介相关知识的讲解培养儿童的批判意识,帮助儿童在面对大众传媒时能有效分析其传播意图,理解媒介所提供的讯息和价值并规避不良信息的影响。

3.设计媒介素养教学内容

我国小学阶段的媒介素养教学内容应侧重于培养儿童区分现实与媒体、了解各种媒体之间的区别,并能够逐步管理自己的媒介使用行为的能力,教学内容应包括媒介基础知识、各种媒体类型介绍——辨析报刊、电视、网络、手机等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不同媒介的信息生产过程。媒介真实性辨别——学习辨别新闻、记录片、卡通片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媒介使用与表达——帮助儿童提高运用媒介获得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自己创作的图片、录像、散文、随笔等发表到网上,与他人交流和共享,学会利用现代媒介技术表达自我。

4.探索媒介素养课程设置模式

借鉴国外媒介素养的经典模式我们应探索、制定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实际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课程模式,保证媒介素养教育在小学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可行、易行和有效开展。

5.构建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评价体系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根据本校具体条件和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评价体系,要有具体的媒介素养教育计划,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以实现汉中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家庭教育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是儿童进入社会的桥梁。在接受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子女不断习得家庭所认同或提倡的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和价值观念,因而家庭教育对于子女性格、习惯的养成以及素质水平的高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树立全面素质教育观,重视子女媒介素养教育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要求当今父母充分认识在信息时代肩负的新教育任务和家庭媒介教育对于提高子女媒介素养、促进儿童社会化进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加快转变教育观念,摒弃只重视文化课学习的陈旧教育方式,树立全面的素质教育观,关注子女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与子女一同成长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条贯穿子女成长的漫长旅途上,父母需要始终如一的耐心和不断地更新观念、学习知识与子女一同成长。只有如此才能在急剧变化的信息社会中重获从容应对的胆量和能力,其对子女媒介使用的指引也将能站到更高的起点从容应对。

3.培养子女健康媒介消费习惯,引导孩子树立自我教育的意识

家长应采取一种开放、积极的态度,将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看做是儿童生活中的一种建设性动因,指导孩子接触媒介并着重培养子女的良好媒介消费习惯。在媒介种类日益繁多、信息趋于庞杂的的当下,父母只有引导子女广泛、合理运用各类媒体,才能促进儿童媒介素的提升,并以此带动媒介在儿童成长中积极作用的发挥。分把握家庭教育,教育者(学生父母)应该进行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指导,包括帮助儿童制定合理的利用媒介时间表,合理控制看电视时间,上网时间,看报时间等等。

4.营造良好家庭文化氛围

构建媒介互动情境,培养孩子批判思维,安排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鼓励孩子多接触印刷媒介现代家庭父母应摒弃陈旧的应试教育观念,充分意识媒介素养教育的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积极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水平、培养儿童良好媒介消费习惯、营造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围。(作者单位: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汉水文化研究中心)

本文为2012年度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省级重点学科资助课题“媒介生态优化与和谐乡村建设研究——以陕南少数民族聚居村落为例”(课题编号SLGH123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江宇.家庭社会化视角下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06

[2] 李昱.试论儿童媒介素养及其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8(05)

[3] 刘赞.论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参与范式[D].湖南师范大学,2012.05

上一篇:从英语语音教学来看对外汉语的语音教学方法 下一篇:翻译法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