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感恩教育渗透

时间:2022-09-22 01:14:37

语文教学感恩教育渗透

【关键词】

初中语文;感恩教育;渗透

一个不会感恩的人,很难想象他会报效祖国。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是教师的责任。语文学科富有人文色彩,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一些做法。

一、结合教材内容,加强感知能力

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学生肯定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如父母的关怀、教师的谆谆教导、同学的帮助、亲戚的照顾等。然而,学生因为缺乏观察力和感受力,所以感受不到这些。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巧妙地通过课文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使学生看到别人对自己的付出,进而提高思想认识。例如,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背影》中刻画了一个让人难忘的父亲形象,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不仅在于文章的语言特色及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更在于让学生通过文字体味亲情,进而珍爱亲情、学会感恩。对此,笔者从“四次背影描写”着手,让学生认真观察“父亲的背影”,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语言来感受父对子、子对父之间的感情。这样的训练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如我班有一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老师带领我们学习《背影》一课后,我认真观察自己的父母,才懂得父母养育自己付出了许多汗水和辛劳……”由此可见,巧妙利用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有利于让学生学会感恩。

二、联系学生经历,树立感恩意识

学生对事物有了初步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之后,教师还要及时帮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适时地联系学生的亲身经历,促使学生树立渗透感恩意识。例如,教学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我的第一本书》一课时,笔者紧紧围绕“情”字来安排教学,并安排了这么一个教学环节:“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以文字感人,更应以情打动人,下面,让我们以‘我的第一次’为话题,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看看什么样的感情经历最让你难忘,然后把你的故事告诉大家。”在几分钟的思考后,有多名学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一名学生回忆:“我第一次参加学校舞蹈表演时,学得比其他同学慢,于是音乐老师常常在排练结束后将我留下来单独辅导,直到我的动作变得规范、优美为止。我非常感激她对我的耐心教导。”另一名学生说:“我第一次学自行车时‘出师不利’,重重摔倒在地,差点就不想学了。但是父亲对我说:‘你只要勇敢地多尝试几次,就一定能够坐到。’在父亲的鼓励下,我终于鼓起勇气扶起自行车继续学起来。现在我已经学会骑自行车很久了,但是父亲当时的教导,我现在还牢牢地记得。”在回忆自己难忘的“第一次”时,学生的感情自然地得以激发。

三、布置家庭作业,增强感恩意识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了初步的感恩意识时,教师还要及时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和增强感恩意识。毕竟,学生在校只有短短的六七个小时,大多数时间还是在家里度过,因而,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安排有关感恩实践的家庭作业,最好是让学生有较充足的时间来完成,如利用周末或假期,以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增强感恩意识。例如,教学《羚羊木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尝试制作一件手工制品,然后把它送给最想感谢的人;教学《春》和《济南的春天》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在自己家乡最好的风景处走一走,感受一下大好河山……总之,教师要设法布置灵活、可操作性强的家庭作业,从而巩固和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知道感恩应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进而养成感恩的习惯。

四、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感恩活动

学生有了感恩意识,不一定就会有感恩行为,这就需要教师恰当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感恩活动,使学生从意识层面上升到行为层面上来。笔者定期带领学生开展一些感恩活动,促使学生形成感恩的习惯。比如,母亲节到来前,笔者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自己的妈妈最想在节日收到什么礼物,然后引导学生尽量满足母亲的愿望;父亲节到了,让学生对自己的爸爸说几句感谢的话;教师节到了,让学生学会制作贺卡,把贺卡送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经过持续的训练,学生终于切实体会到感恩不是“作作秀”,而是用行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感恩,让我们得以享受爱与被爱,学生只有学会了感恩,才能成长为一个有品德的人。因此,语文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使我们的学生最终成长为一个健康的、有品格的“人”。

作者:李义 单位:南宁市邕宁区百济镇初级中学

上一篇:幼儿园感恩教育反思 下一篇:小学德育感恩教育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