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范围探讨

时间:2022-09-21 10:39:05

公允价值计量范围探讨

【摘要】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后,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信息质量中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是不言而喻。事实证明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更能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有用性。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使用范围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其目的是对公允价值的适合与不适合范围进行区分,更好的发挥公允价值运用的效果。还想在公允价值计量中引入资产评估,提高公允价值准确度。

【关键词】公允价值;资产评估;计量范围

一、公允价值概念

对于公允价值的概念,2014年年初,我国新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的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为了增强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39号准则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层级处理。总共分为三层,第一层级是根据计量日活跃市场上相似资产的报价进行入账,入账时不需进行其他处理,直接入账即可。第二层级根据第一层级以外能够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数据进行入账处理,第三层级的数值不能够直接观察得到,必须运用一定的评估技术评估的到,也正是因为第三层级的存在,才使得公允价值的确认需要借助专业的资产评估技术,打破了会计与资产评估的行业界线,形成行业间的融合与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公允价值计量范围理论分析

(一)已经运用公允价值计量

就目前为止,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符合上面的两个条件,并且已经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负债来说,因为存在活跃的市场,市场上对此有公开的报价,所以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负债可以运用活跃市场上的公开报价来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科目包括股票投资、债券以及基金类金融资产,股票投资的初始计量便是以公允价值入账,后续股价变动,也是运用公允价值随股价变动变更账面价值,但债券却不同,债券的后续计量是用公允价值,但因为一般情况,债券购买者准备长期持有,因而会出现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共存的情况。

对于投资性房地产,有两种计量方法,一种是成本法另一种是公允价值法,当用成本法进行计量时,其后续计量便应该按照《固定资产准则》进行,当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如果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我们可以根据活跃市场上的报价进行入账,但如果活跃的交易市场不存在,我们也不得不采用其他方法来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因为一旦采用了公允价值法进行计量,就不能再变更为成本法。因此,在活跃市场消失时,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就不得不借助资产评估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在进行估值确认时,可以按照资产评估相关方面的规定,将资产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租约的,另一种是没有租约的,对于这两种分类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租约的可以运用收益法,对资产未来的租金收入进行折现,根据折现的值入账,没有租约的,就需运用重置成本法,根据重置价进行入账处理。

(二)可以开发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

如上所述,凡是符合价值存在变动以及可以操作计量这两个条件,就应该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以提高其相关性。我认为公允价值与商誉就是两个可以开发的项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无形资产的计量似乎有失公允。无形资产可以是向其他人买卖得来,其入账价值便是购买的价款、相关的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也可以是自己研发得来,其入账价值便是资本化的费用。但是对于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如果其使用期限可以确定,每年会对其进行摊销;如果使用期限不确定,也会进行减值测试;所以无论那种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在逐渐下降,但是如果将无形资产出售,其售价与账面价值并不相符,甚至远高于账面价值,这种情况的出现表明,我们对无形资产的计量并没有体现公允性。因此,这便是应该对无形资产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因。而且我们还可以运用公允价值中的收益法对其进行计量。

商誉与无形资产类似,但不同的是商誉出现在合并报表中。当企业发生合并业务时,并购方愿意支付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给被并购方,这就产生了商誉。对于商誉的后续计量,如果出现减值的情况,就会对其进行减值处理;但出现增值,却不做处理。这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相违背,因此,我认为应该对商誉采取公允价值计量。并对其后续的增减值做相应处理,提高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的相似度,并通过增加所有者权益,以达到不影响当期利润的目的。

(三)不可以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事项

虽然公允价值的运用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投资者决策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但并不是所有会计科目都适用公允价值,例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或往来账户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这些科目流动性快,对市场的敏感度低,价值相对稳定,因此历史成本计量能够很好的体现其准确性,而不需要公允价值。

三、结束语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我国会计计量的趋势,但是我们必须了解,对公允价值范围的应用应该更加明确,而不会因为对它的推崇而导致应用范围太广,反而失去了历史计量原本的准确性。并且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将资产评估与会计计量相结合,充分利用资产评估师在价值评估方面的专业优势,来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与有用性,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迈出坚定的一步。

参考文献:

[1]郭慧婷,孟令华,夏星,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层级转换中美案例比较研究,会计之友,2015(1):127132

[2]奥喜平,公允价值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会计之友,2014(13):611

[3]陈娟、马笑笑,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应用分析――以世茂股份为例,会计之友,2014(12):611

上一篇:向都市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下一篇:网红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