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吃巧克力更健康

时间:2022-09-21 06:47:54

怎样吃巧克力更健康

众所周知,巧克力中的糖分对糖尿病病人不利。如果撇开糖尿病因素,那么有人会说,在巧克力中,黑巧克力含有的高密度脂蛋白对心血管有益处,而白巧克力对心血管是最不利的,牛奶巧克力的效果介乎两者之间。

这种说法,有没有根据呢?普通人购买巧克力,如果从健康的角度考虑,该怎样挑选呢?

饭前吃,不易胖

喜欢巧克力的人认为,巧克力不会让人发胖。他们认为,巧克力的脂肪质量比动物性脂肪好,不会增加体重,就像人们常说“植物油好过动物油”,因此茶油、橄榄油因含单不饱和脂肪酸高而备受人们青睐一样。

但是,这种想法很幼稚,而且完全错误。我们讨论摄入人体内脂肪的好与坏,其前提一定是在不超过人体需要总热量的情况下来评定的。如果摄入脂肪超标,那无论是多么理想的脂肪,都没有好处。毕竟,任何脂肪代谢都产生同样的热量[1克脂肪产热9千卡(38千焦)],对人体的增重效果也都是一样的。

所以,巧克力是否让人发胖,不在于巧克力自身,而在于我们如何吃。

简单问一句,巧克力你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巧克力中的糖类和脂肪,可以为身体提供能量。100克纯巧克力可提供586千卡(2453千焦)的热量,比100克大米提供的346千卡(1448千焦)高出了很多,而100克白砂糖提供的热量也只有400千卡(1674千焦)。

所以说,如果我们在正常的一日三餐后再额外吃巧克力,就存在体重增加的风险,而且吃得越多风险越大。我们所说的饭前吃,是希望将所吃巧克力的能量计算在每日的能量需要中,在接下来的进餐中,减去所食巧克力的热量。这样,每天的总热量不超标,肥胖的可能性大减。

黄酮类,抗氧化

虽然多数人更喜欢甜一些的巧克力,如白巧克力、牛奶巧克力以及夹心巧克力等,但对于真正的巧克力爱好者来说,黑巧克力才算纯正的巧克力。

黑巧克力甜中带苦,是因为含有一类叫做黄酮类的物质,其含量越高,巧克力味道越苦。黄酮类物质有抗氧化的功能,在防治动脉硬化、抗衰老方面都有积极作用,这也是针对巧克力保健作用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

但是,巧克力所含的黄酮对人体的作用是有限的。一方面,食物中黄酮的含量并不高;另一方面,黄酮的效用要根据人体的反应状况才能表现出来,大部分研究也都表明,从巧克力中人们只能得到适度的好处。

所以,在享受巧克力带来好处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它的热量和脂肪。即使你吃进去的巧克力全部都是黄酮,它也不会变成神奇的药。

降血脂,力不足

有人说吃巧克力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这显然夸大了巧克力的作用,很容易造成人们对高脂肪食物的误解——认为只要含有所谓的“好”脂肪,就对身体没有损害甚至有好处,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

所有脂肪的食用量,必须不超过需要总量,才是安全的;并且,脂肪的品种要按比例摄入,才是最好的;单独强调某一类脂肪的好处,是不明智的。

所以,无论多么好的单一脂肪品种,最好的效果也只能是不增加血胆固醇;要降低胆固醇,其作用微乎其微。

长痤疮?不相关

有的年轻人喜欢吃巧克力,但又担心引起或者加重痤疮(俗称粉刺),尤其是长在脸上时。其实,巧克力同痤疮没有直接关系;并且,巧克力和糖已经被证实不会加重痤疮。

痤疮是青春期皮肤油脂腺活动过度的结果。皮肤的天然油脂,是由深层的腺体产生并通过微小的导管运送到皮肤表面的。当导管被阻塞时,含油分泌物在导管内积累,就形成了粉刺。

粉刺的发生与遗传、精神紧张和皮肤的清洁度有关,与饮食没有必然联系。要硬说它与巧克力有关,那只能解释为吃了过多的巧克力容易发胖,肥胖会引起皮脂腺分泌出现问题而引起痤疮——这种强加的关系是很勉强的。

口感好,情绪佳

有人说,吃巧克力会使人精神愉悦,这可能同巧克力中的可可碱有关。但研究显示,巧克力虽然含有使人精神愉悦的化学物质,不过其含量很少,不至于影响人的情绪。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对巧克力欲罢不能呢?营养学家认为,这不仅因为它含有化学物质,更重要的是,巧克力味道很好,喜欢者容易因口感满足而心情改善。

也许,只要我们留意观察,通常那些坚持说巧克力有改善情绪功效的人,要么是酷爱巧克力的人,要么是尽可能想推销出更多巧克力的商人。

作者的话: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巧克力跟健康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如果让我说,在巧克力的问题上,还有什么是要注意的,我认为是“少量的巧克力和适量的运动”。例如,吃些巧克力后去散散步、打打球之类。它们是一对完美的组合,会让你的生活更加美好健康。

所以,当你来到超市,看到琳琅满目的巧克力时,放心地选择你喜欢的种类吧。适量地食用它,再以最美好的心情去迎接健康每一天

上一篇:重九天 下一篇:容人乃大 第20期